利好政策頻出 車市回暖還需幾把火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網

作者:劉洋 濮振宇

穩定汽車消費、提振汽車市場已成為熱議話題之一。近期,包括商務部在內的中央各部委先後多次就此表態,廣東、湖南、浙江等省份紛紛響應,出臺政策支持車市。 

業內普遍認為,購車補貼、指標增加等措施均是提振汽車市場的良藥。不過,除短期刺激性政策,購置稅減免等長期的支持性政策是否最終出臺,同樣可能影響車市的回暖進程。

多省推激勵政策

疫情影響下的中國車市正緩慢復甦。數據顯示,今年2月國內汽車銷量僅為31萬輛,已退回至2005年水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方面表示,目前國內車市已經觸底,隨著復工進度不斷加快,中國車市將迎來回暖。

車市「觸底」反彈,在各車企加快復工復產節奏的同時,如何刺激汽車消費也成為車市回暖的關鍵。3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員工復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總體達產率已經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但是,對汽車行業來講,目前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整體消費需求不振的問題,即使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率比較高了,但是由於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有可能在後續的一段時間裡,一些企業的達產率還會進一步降低。」他說。

對此,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近日表示,受多種因素影響,2018年以來汽車銷量下降,疫情也對汽車消費短期內產生較大影響,今年前2個月汽車消費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下降37%。「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消費升級,有利於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王斌稱,促進汽車消費,要在生產、流通、消費三方面發力,統籌兼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交通出行三方面要求。

事實上,穩定汽車消費,政策已先行。辛國斌表示,為解決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工信部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和深圳、寧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臺了一些具體的政策,相信後續會有更多刺激消費的政策出臺。」

據統計,近一個月,商務部已連續多次提到要促進汽車消費。3月23日,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通知,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3月26日,商務部舉行線上新聞發布會,會議中提到商務部下一步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在商務部大力推動下,各地隨即積極響應。3月24日,浙江印發《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將鼓勵杭州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制定汽車以舊換新和下鄉惠農政策,深挖農村汽車消費潛力。

據統計,2月以來,全國已有佛山、廣州、珠海、湘潭、長沙、杭州、寧波、南昌等多座城市公布相應汽車消費促進政策。各地出臺的政策,主要包括鼓勵購買國六車型、鼓勵以舊換新、推動汽車下鄉、補貼新能源車型等措施。

「目前來看,2月車市的低迷已是超預期的嚴峻,3-4月的車市回暖速度較慢,5月後預計恢復正常。隨著廣州、佛山、湘潭等地區出臺刺激消費政策,其他各地也會有類似的支持政策。預計2020年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900萬輛,同比下滑8%。」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補貼汽車消費

在各地支持政策中,國六車型和新能源車型成為補貼重點對象。其中,佛山對購買國六標準車型的消費者給予每輛2000-5000元不等的補助;湖南省鼓勵各地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廣州將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輛1萬元綜合性補貼,對購買國六標準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2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9萬輛,同比下降75.2%。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06萬輛,同比下降72.6%。由此,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連續8個月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除鼓勵新能源汽車和國六車型消費,浙江省還在政策中提出「依法放開改裝車市場」,商務部發布的政策中則提出「取消皮卡進城限制」。

不過,崔東樹表示,目前各地促進汽車消費的重點措施大部分都聚焦在促進換購需求上,未有效推動新購需求,對車市總量的拉動有限。政策還是應該在首購消費上下功夫,增加限購城市指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車市的換購群體佔比為32%,增購群體佔比為6.3%,首購群體佔比為61%;到2019年,換購群體佔比增長至40%,增購群體佔比增長至9.6%,而首購群體佔比下滑至51%。

在增加指標方面,廣州和杭州率先採取行動。其中,杭州發布新的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規定,決定2020年內將一次性新增2萬個購車指標;廣州則提出,將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明確的新增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並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

國信證券分析師梁超團隊預測,限購政策下,限購城市汽車需求受到較大抑制。如果2020年所有限購城市牌照供應量擴容一倍,有望一次性帶來全國83.7萬輛增量消化,限購城市牌照翻倍帶來的2020年銷量增速促進約3.9%。

呼籲恢復購置稅減免

事實上,除了呼籲增加購車指標外,部分汽車行業從業者還希望有關部門能出臺一些更長期性的支持政策,包括減免購置稅、穩定新能源補貼等。

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出五項「穩增長、促消費」相關政策建議,其中便包括調整小排量(1.6L以下)乘用車購置稅率,以及實施國三排放車輛購置稅減免。中金公司(港股03908)發布的一份報告也提出,目前國家在穩定汽車市場方面可以使用的政策工具仍然較為充分,其中包括車輛購置稅減免、購車補貼等稅收及財政手段。

作為我國稅收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稅種,在提振汽車消費方面,車輛購置稅發揮過顯著的作用。2009年1月,我國首次推出1.6L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半政策,當年乘用車銷量激增47%;2015年10月底,我國再次推出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次年乘用車銷量增長17%。

崔東樹認為,如果2020年實施購置稅減半政策,可能會拉動國內汽車銷量增長259萬輛,拉動消費稅和增值稅總體達到600億元。

在新能源補貼方面,2019年6月末,我國新能源補貼正式執行2019年標準。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專用車國家補貼相較於2018年整體退坡幅度超過50%。同時,隨著地方補貼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微型電動車幾乎完全喪失補貼。

家住密雲區的市民王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平時很少進入五環內,日常用車範圍主要在家附近幾十公裡範圍內的周邊村鎮,因此對電動汽車的續航要求並不高。然而,電動汽車現在相對燃油車仍有些貴,即便是低續航的微型車價格也並不算實惠,這讓他遲遲無法下決心購買。

「政策應該大力鼓勵電動汽車下鄉,改善農村市場的出行條件,但目前250公裡以下續航裡程的電動汽車補貼下降速度太快。如果能恢復一些補貼,對農村環境改善和新能源汽車發展,都會起到促進作用。」崔東樹說。

相關焦點

  • 【從300個瞬間看2020】汽車:利好政策頻出 車企提速轉型 中國車市...
    【從300個瞬間看2020】汽車:利好政策頻出 車企提速轉型 中國車市「軟著陸」
  • 政策加碼驅動車市「挖潛」
    記者 盧漢欣 攝在一輪又一輪的政策驅動下,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多的潛力正被激發。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電市場崛起時曾多次被運用的「下鄉」政策,也在一次又一次推動中國汽車市場「挖潛」,成為中國市場拉動消費的獨門利器。再迎新一輪政策利好正在升溫的汽車市場再次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
  • 明年車市有望繼續回暖
    2021年,車市將承接2020年持續回暖趨勢,增長勢頭較強。考慮到2021年不確定因素仍較多,業內對2021年車市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數據亮眼 12月8日晚,江淮汽車公告,公司11月汽車銷量為41140輛,同比增長23.67%;前11個月累計銷量為41.67萬輛,同比增長7.74%。
  • 挑戰和機遇並存 車市回暖可期
    □新華社記者/高 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我國汽車產銷延續了回暖勢頭,當月產銷量環比和同比保持增長,上半年汽車行業產銷表現好於預期。下半年車市會延續回暖向好的趨勢嗎?陳士華表示,這與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復甦態勢持續向好,製造業供需兩端持續回暖,消費市場繼續改善和重大基建項目加快開工等息息相關。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土汽車品牌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以紅旗、長安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實現逆市上揚,整體銷量好於市場平均水平。
  • 新能源車「狂奔」,12月銷量有望破紀錄 國內車市「翹尾」收官
    從-20%到-2%,今年國內車市有望「軟著陸」。12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國內汽車累計產銷量降幅收窄至3%以內。面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及利好政策刺激下開啟「追趕」模式的汽車銷量,中汽協對於今年車市銷量預測再次回歸年初判斷,預計產銷量降幅有望收窄至2%以內。這意味著,國內車市將「翹尾」收官。
  • 小客車搖號新政影響京城車市 推動二手車市場流通
    該政策一出,讓這個冬日的京城車市變得熱鬧非凡。 記者調查發現,整體而言,北京的小客車新政確實有助於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北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同時,推動了二手車市場流通,為今年新車市場換購需求埋下了伏筆。賣完車指標依然存在 取消一年內指標更新期限新政發布以後,北京二手車交易市場明顯變得活躍起來。
  • 政策助力激發車市活力(消費視窗·消費回升看「大件」②)
    下一步,相關政策還需加力,特別是充電樁建設亟待進一步發力。    車市銷售回暖  5月份乘用車銷售同比增長7%,結束了連續10個月的負增長  「孩子的學校5月中旬開學,有一臺帶空氣淨化功能的車接送,讓我們安心了不少。」在成都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馮巍,「五一」假期增購了一臺吉利ICON。
  • 車市購買力低迷 多地擴大消費使出"十八般武藝"
    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保證車市消費合理增長的聯動意義重大。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山西、海南、河北、遼寧、廣州、深圳和南昌等多省市出臺政策,擴大汽車消費。仔細盤點各地政策,多是結合自身汽車保有量及車市特點,因地制宜、各有側重,以求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北京市出臺政策鼓勵國三排放標準汽油車淘汰,單車最高補貼達2.2萬元。
  • 峰底收官 車市大考勉強過線_新聞推薦_北京商報_財經傳媒集團
    然而,去年初突發疫情,一季度車市銷量按下「暫停鍵」,中汽協一度將全年預測調至同比下滑20%。不過,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及消費需求釋放,國內車市回暖速度遠超行業預期。去年4月開始,國內車市月銷量結束21連降,5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已出現同比兩位數增長。在單月銷量持續回穩的同時,國內車市累計銷量負增長也逐漸收窄。
  • ...國內新能源車市仍處成長階段 車企謀求發展需找準市場切合點
    對於國內車市來說,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一季度,車市因疫情受到衝擊。不過,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導下,國內車市從4月開始出現產銷量轉正,並持續走高。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消息稱,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同比降幅或在2%以內,超預期完成目標。
  • 疫情的二次衝擊對車市的影響有多大?專家權威解讀來啦
    這對中國車市和消費信心會帶來哪些影響?汽車行業又該以怎樣的心態來應對這樣的新常態?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幾位業內的資深專家。中國汽車產業具備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車市一般受三方面影響:第一是經濟,第二是政策,第三是社會因素(包括重大疫情)。北京突發的第二波疫情對北京新車銷售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是會是短周期的。
  • 車市穩步回暖,凱迪拉克銷量拿「高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拒絕單打獨鬥,3+3組合拳打市場凱迪拉克這幾年一直在積極迭代自己的產品線,去年7月XT6的上市開拓了凱迪拉克在大型豪華SUV這一全新細分市場的序章,緊接著豪華中型轎車CT5強勢出場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今年4月,入門級豪華轎車CT4上市,進一步拉近了凱迪拉克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可以說凱迪拉克SUV與轎車這兩條腿走的都很穩。
  • 汽車:利好政策頻出 車企提速轉型 中國車市「軟著陸」
    《意見》第四部分第十三條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並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號牌限額。4、雷諾集團轉讓所持東風雷諾全部股權4月14日,東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鑑於國內汽車市場下滑及東風雷諾經營狀況,股東雙方擬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
  • 車市回暖的"轉折點",一汽大眾探嶽X能否擔此重任?
    因為疫情的原因,國內外的汽車市場都迎來了一場"寒冬",而在疫情好轉之後,一汽-大眾舉行的"不負吾愛 率性而為"的探嶽X試駕活動,就是車市回暖的一個"轉折點",而作為主角的探嶽X到底各項指標如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辨識度極高的外觀
  • 環保板塊利好頻出,多家銀行參投綠色基金,關注細分領域
    環保行業近期頻出利好消息。發改委今日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規範塑料廢棄物收集和處置。 長江證券研報稱,綠色發展基金重點解決項目前端融資和投資問題,實際運營管理還需依賴專業能力突出的環保公司,利於提升環保公司輕資產業務比例。2020年環保政策力度不減、融資改善、業績反轉,重申配置價值。
  • 2020中國車市四大關鍵詞_易車網
    2020年的車市幾經波折。上一年的「車市寒冬」餘波還沒有過去,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給汽車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好在,隨著疫情的好轉,國內汽車市場在經歷了陰霾後逐漸回暖,目前,2020年全年銷量已大致可見,與2019年相比不會相差太多。山西晚報記者為您列舉了2020年中國車市的幾大關鍵詞,總結2020年的同時,也對2021年的車市做一個展望。A關鍵詞:「V」字形回望今年一季度汽車市場銷量,「疫情」是繞不開的一個詞。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上半年車市情況並不樂觀。
  • 堅持到底不賠就是賺 2月車市消費洞察
    ,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4、得益於五菱宏光PLUS線索量環比增長94.1%等利好因素,上汽通用五菱2月線索量逆勢上漲。其中,作為國家政策響應的先鋒軍,2月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地區方面,廣東佛山市首推汽車消費鼓勵政策。而北京則是2月新能源牌照的發放,帶動了一波消費需求的小高潮。對於這些需求回暖的地區,經銷商應注重銷售線索的及時跟進,以獲得更多成交的機會。
  • 車市2月觸底、車企復產率不高,恢復元氣亟需政策支持
    「2月車市狀況和2005年的車市相當,當然這不是市場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對記者表示,2月車市已觸底,3月會有所回升。車市恢復需政策支持從車市具體狀況來看,乘用車2月產銷分別完成19.5萬輛和22.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82.9%和81.7%,高於汽車產銷總體降幅。
  • 國常會發布新一輪刺激政策 車市或在明年迎來上行周期
    各地限購政策陸續鬆動  今年疫情期間,增加指標以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頻頻推出。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向各省市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 五菱宏光MINI一躍成爆款 小型純電動車擺脫「政策舒適區」
    為何在2020年車市整體不景氣的情形下,五菱宏光MINI能夠迅速升溫,這其中,除了其價格優勢,「人民代步車」的市場定位等利好因素之外,不乏政策推動的效果。尤其是作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全國排名前三的上海地區,在變相強化了新能源汽車的路權,免費發放綠牌以及進一步提高新能源車購買門檻等一系列措施後,五菱宏光MINI在銷量上更是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