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定投5年 收益超過80%以上的基民 我是這麼做的

2021-01-07 天天基金網

  經常有朋友問我關於基金投資的問題,其中被提及最多的詞就是定投。

  今天,我想聊聊我的定投故事,在這段定投的親身經歷中,從最初的彷徨猶豫到後來的篤定堅持,再到現在的穩健靈活,我一步步走到了現在……

  01

  我是從2015年開始定投的,當時市場牛市氛圍濃厚,於是嘗試著拿一小部分錢做了定投。雖然每期定投的錢不多,但沒想到,後面我的情緒卻被這規模不大的定投牽得起起伏伏。

  從2015年7月-2016年1月,股市熔斷再熔斷,然後就是沒有熔斷限制的各種跌停。當時在各種證劵交易平臺常常看到的就是「股災」「熔斷」「千股跌停」等字眼。鬧得人心惶惶。

  當時身邊投資朋友中絕大多數人情緒低落。想到當時市場行情不太好,我的定投的資金量也不大,雖然虧錢,但是閒錢投資,也不影響生活,於是,就抱著長期投資的心態,不論漲跌,每月定時定量像傻瓜一樣照樣買入,就當是銀行存錢。

  就這樣投了一年多,到了2017年,整個市場開始好起來,特別是大盤藍籌,那年大盤平均漲了20%,那一年,我投的興全趨勢給我的帶來了25%的收益,讓我對定投堅定了信心。

  當時醫藥股沒漲起來,還在磨底,很多次我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停止定投醫藥基金呢?後來在「定投十年賺十倍」公號上看到螺絲釘的一篇文章,他是一名資深基金投資者,我是他是鐵粉,他說投資要有逆向思維,當市場瘋狂時不要追漲,市場低迷時要保持定力,不要輕易割肉。通過他十多年對市場的研究,目前市場處於五星級投資機會,越是低迷,投資機會越大。換句話說,就是目前是最好的投資機會。於是我更加堅定了定投的信心,每月定時加倉。果然,到了2017年底,我的基金持倉總帳戶收益慢慢漲到了14%,讓我最終堅持了下來。

  02

  2018年,市場因中美貿易戰而再次巨幅振蕩,所有基金在上半年都是虧損,當時我也把前一年賺的錢虧得差不多了,到2018年12月,滬市已跌到最底2440點附近,我的定投沒有停止,那時市場低迷,基本沒有聽到身邊有人談論股票了,我感覺市場已見底了,於是在幾隻重點看好的基金上加大了定投籌碼。

  到了2019年1月,市場終於見底回升,且漲勢喜人,到2019年3月,我在天天基金的帳戶已盈利21%。

  中途大盤在2019年的4月、7月和10月也有一定的調整,但調整之後又很快漲上來了,再加上醫藥基金的爆發,全年漲幅是超預期的,到了2019年12月,我的帳戶盈利是33%。

  03

  到了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大盤在春節後開市第一天就直接跌8%,當時很多人都懵了,但我堅信宏觀經濟是穩中向好的,大跌只是受市場情緒牽連。在大跌之後我並沒有減倉,而是大量加倉,分別在今年的3月、5月、9月三次調整之時都有加倉。

  經過無數次的洗禮,目前我的投資風格日趨穩,倉位保持均衡配置,大盤藍籌、創業板、肖費、醫藥和科技類基金都有配置。投資帳戶也在每一次調整之後,收益持續創新高。

  截至2020年12月,我的投資帳戶總收益已超60%,其中兩隻基金收益翻倍。

  04

  2015-2020,回顧我的5年基金定投之路,我已堅持定投了300多期,累計收盈超60%,平均年化收益12%以上,超過了80%以上的基民。雖然和其他大V相比收益率並不算高,但我很慶幸自己堅持下來了。

  很多投資者在複雜的市場中,缺乏專業的投資理論和經驗。既然我們沒有專業的投資知識,那麼,把錢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幫我們打理不是更好嗎?基金投資的最終收益,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資者的情緒決定的。與其說是輸給了市場,不如說是輸給了自己的情緒。

  做為一名普通投資者,最重要的是克服情緒波動,保持平常心,不抱著賺快錢的目的,同時還須學習金融市場基礎知識,培訓一定的基金投資研究能力,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著眼長期價值投資,每月拿出一小部分閒錢慢慢投資,積少成多,不懼風雨,等到市場「暴風式生長」的那一天,你就會收穫時間的玫瑰。

(文章來源:基金吧)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虧損5%焦慮、收益一日看三回、懶人理財想躺賺:這些基民心態,戳中...
    「愁得慌」心態的投資者當持有基金虧損5%-10%時開始出現明顯焦慮。有意思的是,受過金融教育的人在投資中更容易發愁。虧損了咋辦,當然要排遣(tu cao)。這些投資者在理財平臺上常被稱為「理財懂哥」,發帖時往往最愛聊心路歷程:「韭月韭日,大風,預判的大跌要來了,趕緊跑」、「這大盤,看不懂算我輸」。
  • 堅持定投5年以上 你才能明白的7個道理
    雖然每個人定投的初衷不一樣,但如果堅持定投超過5年、10年甚至20年那麼你就會明白一些道理。01 你會更享受定投的過程對於有些定投的人來說,最大的錯誤就是只設定一個目標,然後憧憬著達到目標的那一刻。這往往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當一次次衝擊目標未果,你可能會變得沮喪,失去對定投的信心。當定投的時間超過5年以上,你會發現,其實更應該享受定投這個過程。每月從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來定投,時間一長,不管盈虧,不知不覺就積累下一筆可觀的份額。
  • 定投「斷供」別選在低迷期
    專家提醒,只要流動資金允許,基金定投絕對不要在市場低迷時停扣。文/表記者吳倩市場現狀 定投一年七成虧過去一年,大部分定投基民有虧沒賺。如果投資者最近一年選擇開放式股票基金每月定期定額投資,據windin統計,截至6月27日,294隻基金中只有89隻獲得正收益或收益持平,有超過七成浮虧。
  • 每月定投1000元,5年、10年後的結果驚人
    小編曾經測算過,無論是在上證綜指6124點、3800點還是1664點哪一個點進場開始定投,截止2015年12月31日(當天上證指數3500點左右),7-8年的投資周期下來,收益水平沒有太大的差別。   做定投可以在任何點位入場,無需在意市場處於3000點還是6000點。
  • 做基金定投 堅守5年以上才有大收穫
    農業銀行(601288)深圳市分行季勇坦言:5年以下的理財均屬短期,如果做基金定投,5年以下就不要投了!對於當前理財無法迴避的重頭房子,季勇認為再期待未來重演漲20倍已無可能,「未來房價可能是在高原著陸,投資機會在消費、醫療上。」
  • -一個5年期定投計劃
    交流投資心得 把握時代機遇 點擊上方「楓葉大哥」關注我,一起成長! ; 2、年化平均收益在15%以上的;年化收益超過20%的最好; 3、基金規模不能選太小的,低於5億的可以就不用考慮了,但上面兩條若滿足的話相信規模也小不了。
  • 30歲,每月堅持基金定投幾百塊,堅持30年,可行嗎?
    對於投資來說,只要開始起步,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投多投少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基金定投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就是因為一是分散了投資額,對於普通的投資用戶來說日常資金流水的壓力不是那麼大;二是拉長了投資的時間,拉平了那種暴漲暴跌的風險;三是通過定期定額的投資培養了理財的習慣,使得日常的支出更有計劃性。不過,要堅持不懈投資30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10大核心要素揭示權益類基民畫像
    而持有半年以上,超過半數都能獲得盈利,且持有時間越長盈利人數越多。    2、部分投資者收益預期較低,也會影響持有單只基金的時間。預期年化收益在5%至10%之間的受訪者,超過半數未能堅持持有單只基金至半年;隨著預期收益的提升,投資者的持有時間也明顯變長。投資者需要一個合理的收益率預期,過低和過高也容易導致投資者無法充分享受到權益類基金的賺錢效應。
  • 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投資三大啟示錄
    原標題: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投資三大啟示錄來源:中國基金報自去年開始「炒股不如買基金」就反覆被各大媒體提及,但是一直以來基金行業出現的是「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情況,即使在2020年也頻頻出現這一情況,和今年業績爆棚形成一定反差。
  • 一番操作猛如虎 一看收益排倒數!基金到底該怎麼投?
    此外,基金間業績分化也很大,同樣是科技類主題基金,今年以來最高收益和最低收益者相差逾60個百分點,沒選對合適的基金,即使站上了風口也難起飛。買基金勝率高於炒股中信證券做了一組測算,從勝率看,截至12月16日,年內累計收益為正的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佔比為98.94%,同期A股年內漲幅為正的個股佔比為55.37%。
  • 每天基金定投10元,三十年以後會怎麼樣?
    基金定投每天定投10塊錢到底有沒有意義?要看從哪一個角度來講。基金定投每天定投10塊錢,那麼一年就是3650元,實際上如果從投資收益的角度講,這個定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以前我計算過基金定投,即使一年定投超過2萬元,意義也不大,最好一年定投超過3萬元,才有些意義。因為一般來說我們做基金定投最終都是為了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但是如果我們僅投入這麼多錢,很顯然是無法保值和增值的。基金定投只有每年超過3萬元,定投超過30年以上才可能有晚年時期改變自己生活,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性。
  • 每月定投1000元買基金,一年大概能賺多少錢?
    然而,絕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一個沃倫巴菲特,89歲了依然可以笑傲江湖。好在,他老人家推薦普投資者定投寬基指數基金,期望值是獲得股票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也就是年化收益率8~20%。開篇的問題中,投資者的做法是在「定投」,現在我要加上一個限定性賓語:寬基指數基金。
  • 每天基金定投10元,三十年以後會怎麼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千眼觀市網,ID:gh_13452850db37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基金定投每天定投10塊錢到底有沒有意義?要看從哪一個角度來講。基金定投每天定投10塊錢,那麼一年就是3650元,實際上如果從投資收益的角度講,這個定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以前我計算過基金定投,即使一年定投超過2萬元,意義也不大,最好一年定投超過3萬元,才有些意義。
  • 熱點|蕭山一90後定投養基,1個月盈利20%!老基民說,賺錢沒那麼簡單
    「周一一早,我就買入南方核心成長混合基金,沒想到這隻基金挺火爆,最終要按比例配售。」蕭山90後投資者小施表示,「最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下行,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也是少得可憐。」在這樣的背景下,她把目光投向了基金市場。今年以來,小施憑藉基金投資收穫20%以上的收益,碾壓各類理財產品。
  • 基金定投10年,卻虧1萬8,十年翻十倍是騙人的嗎?
    定投是投資基金的「好方法」,但是定投10年,從沒贖回過,就很像「行為藝術」了。網絡上盛傳的「十年翻十倍」的定投,多半是騙人的,不要輕易嘗試。理財哪裡有這麼簡單?傻傻投資10年,資產就能翻10倍?想得太美了。
  • 公募基金是現實生活中最「物美價廉」的東西之一(下)定投和定投的...
    平時常接觸的有4433法則、10月收益為正、連續5年超滬深300、10年10倍、金牛獎等等維度。依據個人風險偏好的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下面我們開始~人類的幸福,大多不是來自罕見的鴻運,而是來自每天的一點點而所得。
  • 基民的靈魂拷問:什麼樣的基金經理值得託付?
    對於基民來說,2019年是少有的五穀豐登的一年。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所有基金大類均取得正收益,其中,股票基金平均上漲39.80%,混合基金平均上漲35.04%,債券基金平均上漲5.97%,QDII基金平均上漲21.25%,最不濟的貨幣基金也平均上漲2.47%。
  • 行情好的時候,很多基民在「贖舊買新」……
    今年半年多一點的權益類基金新發募集規模已經快趕上2015年全年數據了,當然到年底的時候2020年權益類基金新發規模肯定大幅度超過2015年。 截至7月17日,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4.43%,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3.44%,一些偏股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甚至已經達到了80%以上。
  • 為什麼說基金定投至少需要3到5年?
    如果你不願意堅持定投3到5年,請謹慎思考對基金定投的選擇。   市場的波動是必然的,在既不判斷市場前景也不考慮投資細節的情況下,基金定投也許不能得到最優異的效果,但一定不會陷入最糟糕的結局,因為定投的核心就在於用足夠長的時間去平滑市場的波動,不斷拉低成本,從而獲取穩定的收益。
  • 基金定投都是騙人的?寫過上百期課,我發現定投最難的是這3點
    大家好,我是慕青。作為一個寫了100+期定投課程(全網播放量超2000w)、自己也在做定投的過來人,不只廣大投資者,還經常會有七大姑八大姨、老同學跑過來問我各種有關定投的問題。我總結髮現啊,雖然定投俗稱「懶人投資」,號稱「可以輕鬆賺錢」,但是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定投最難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