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說的「老天爺」到底是誰,出自哪個宗教

2020-12-26 騰訊網

在我們的日常俗語中,「老天爺」出現的概率絕對不小,似乎成了中國人的口頭禪。我們雖然常將「老天爺」掛在嘴邊,卻不知道其到底是何方神聖,甚至是哪個宗教的神靈都不知道。

說起「老天爺」之前,我們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國人常說的「天」。「天」在中國文化中可謂位居最高的概念,但人們對其內涵卻並不十分清晰。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對「天」有過精妙的分析,認為天有五種:

一、物質之天。與地相對,即我們常說的天空。

二、主宰之天。即所謂的皇天上帝,具有人格性的天、帝。

三、命運之天。這種天具有著人不可抗拒的力量,所謂的天命、天意如是。

四、自然之天。其與物質之天的不同之處在於側重自然的運行,蘊含著規律的運動。

五、義理之天。此「天」指宇宙的最高原則,具有超越性,所謂的天理、天道如是。

傳統文化中,曖昧、模糊的「天」經過馮友蘭先生的解說變得清晰明了。明白了這五種「天」的分殊,傳統文化中的「天」就不再那麼神秘。

上圖_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 (圖右)

我們接著回到「老天爺」。當我們說「老天爺」的時候,出現頻率最高的句子就是「老天爺在看著你呢!」,「老天爺會懲罰收拾惡人的。」甚至有時候也會說「老天爺真是瞎了眼。」可見「老天爺」在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位至高、至善、至公、全知、全能之人。他對人間的罪惡了如指掌,能夠懲惡揚善。當然有時也會失察,否則也不會有「竇娥冤」,也不會有「六月飛雪」。

「老天爺」當然是老百姓對「天」的俗稱,提起「爺」,似乎有種人格的意思。我們知道,一般稱某人為「爺」,就代表了其人的身份、地位極為尊崇、高貴。人們把這種高貴的稱呼置換於「天」,於是便有了「老天爺」的稱呼。

上圖_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

我們知道,「天」在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居於最高的位格。我們如果了解儒學,就會知道,儒家將最高的存在、最高的主宰稱為「上帝」、「天」、「天帝」、「帝」等。

翻閱早期儒學經典,尤其是《尚書》,這些概念出現的頻率極高。如在《尚書·召誥》中言:「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尚書·堯典》則曰:「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論語》中也出現過,如《論語·堯曰》曰:「敢詔告於皇皇后帝。」

上圖_ 太牢祭祀 牛豬羊

在商代,流行的是「帝祖合一」的思想,上帝與祖先神往往不分。所以商人極重祭祀,認為只要祭祀虔誠、祭品豐厚,上帝就會保佑自己國祚永存。如在《西伯勘黎》中,西伯將要徵伐黎國,祖甲勸紂王有所行動,而紂王卻說:「我生不有命在天?」認為自己有天命在身,周人不足為慮。

武王滅商之後,也曾百思不得其解,非常憂懼,一直困惑為何小邦周能戰勝大邑商?帶著這個疑問武王在一年後死去。周公攝政後,繼續回答這個命題,於是提出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觀念。即能否獲得天命,關鍵在於德性是否充足。

自此以後,「天」也就具有了道德屬性,具有了福善禍淫、嘉善懲惡的特點。

上圖_ 昊天上帝是中國神話中天的尊號。周朝正式出現昊天上帝的尊稱

儒家的「天」即是承繼周人而來,具有極強的道德屬性。自從漢代以後,天子都要舉行祭天大典。到了隋唐時期,歷經四百年動亂重歸統一,至上神也被確立下來。

由於《周禮》中有「昊天上帝」之稱謂,所以自此以後的至上神便被稱為「昊天上帝」。根據毛公對於《詩經·黍離》中「悠悠蒼天」的解釋,其認為「昊天」的意思是「浩大元氣」,而上帝的意思則是說,天就像君主一樣統治著世界。按《開寶通禮》的說法,「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上圖_ 程頤(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 ,字正叔,世居中山

那麼,「天」和「帝」究竟有無區別,其區別又在何處呢?

這個問題到了宋代才得以說清楚。程頤認為充滿一團元氣的自然之天,乃是上帝的身體;存在於元氣之中並且和元氣不可分離、主宰著元氣的天理,就是上帝。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或者「上帝」,就是理。正如朱熹所言:「天者,理也;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

綜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充滿理性主義精神的儒家那裡,「天」即所謂的「昊天上帝」,雖能夠主宰人間,但並非我們理解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人格神,而更多的是代表抽象的「天道」和「天理」。

上圖_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的主宰

那麼,「老天爺」又是怎麼回事?這一稱謂明顯帶有人格屬性。

說起「老天爺」就不得不提起「玉皇大帝」。我們知道玉皇大帝是道教神靈,在道教的神仙譜系中位格最高的是「三清」,其次是「四御」,玉皇大帝即位居「四御」之中。儘管玉皇大帝在道教譜系中地位不高,但在民間的地位卻極高,是天地間最高的主宰。「玉皇大帝」真正具有影響力是在宋代以後,因為宋代以後三教逐漸合一,「玉皇大帝」的出現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

根據《上清靈寶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門·玄穹主宰》記載:

「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聖尊之主,掌萬天升降之權,司群品生成之機,三洞四輔禁經之標格,至妙無為之神威,乃三界萬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

「自三氣之天胤三寶之皇胄,高出乾坤之表,生萬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氣清高澄,積陽成天,萬匯之源,豈應無主?故以形象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聖玉皇大帝。」

由此,我們可知「玉皇大帝」的原型即是儒家的至上神「昊天上帝」,其本身就是儒道合流的產物,儘管在此前的道教譜系中已經出現,但其真正具有影響力還是在宋代以後。

自此以後,「玉皇大帝」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儼然成了最高神。

上圖_ 《西遊記》中玉皇大帝劇照

其在道教中被稱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在民間則被稱為「天公」、「老天爺」。

《易傳》言:「君子以為文,百姓以為神。」我們如果對「老天爺」做一分析,便會發現其至少要在兩個層面上才能理解清楚。一個是作為大傳統的儒家文化,一個是作為小傳統的民間文化。

從大傳統來看,「老天爺」的原型即是「昊天上帝」,其並不具有人格屬性,而是代表著抽象的「天道」、「天理」,也即馮友蘭先生所謂的「義理之天」。

從小傳統來看,「老天爺」即是「玉皇大帝」的俗稱,具有人格屬性,更接近於馮友蘭先生所謂的「主宰之天」。

文:甪裡先生

參考資料:《尚書》、《詩經》、《論語》、《周禮》、《道藏》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我們常說的「老天爺」,到底是佛教,還是道教中人?
    "天"、"老天爺"這個概念已經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在遇到一些事件我們發出"天啊!""我的老天爺啊!"這類的感嘆,以此來強調自己的情感。在面對自己覺得不合理但是確實發生了的事情,例如好人得了絕症而壞人活得好好地,常常會說"老天爺真是瞎了眼!""沒天理啊!"
  • 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外國人說了不算,終歸到底還是誰的拳頭硬
    另一個方面則是身處於這樣的文化體系中,難以自覺。有一種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感覺。所以這篇文章如有異議之處,還望多多包涵。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外國人說了不算,終歸到底還是誰的拳頭硬的問題。這個標題也算是一個結論,本身世界民族的信仰各不相同,並沒有什麼高低立判之說。
  • 中國的宗教信仰!
    換言說,中國人死的時候,不需要向哪個神說,請寬恕我的罪;中國人活著的時候,也不需要尋求哪個神給我力量。 其實,西方人從來就沒看懂過中國文化,沒看明白過中國人。中國似乎沒有西方人口中的「一神教」宗教,但絕對不是說中國人沒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 這些生活中常說的詩詞名句!你可能只知半句!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產生了許多的文字與文體。而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有詩詞。詩詞,往往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短短幾句就可以描繪出大好河山,也可以描繪出壯志情懷,甚至可以描繪出王朝興衰!詩詞始終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是構成中華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什麼是宗教?宗教是什麼?
    許多人一提及宗教二字,神情流露的盡都不屑,因為在傳統的基督徒眼中「宗教」是屬世的,沒有生命的。那麼「宗教」到底什麼?
  • 中國人嘴裡的「老天爺」指的是誰?
    當下疫情嚴重,我們會說;「老天爺保佑,疫情快過去吧!」,而國外的人則會說:「上帝呀,救救你的子民吧!」,那我們的「老天爺」是誰呢?其實就連我們一老掛在嘴邊的「老天爺保佑!」也都是一種對天的敬畏與祈求的意思,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歷史變革環境中產生的一種天命意識,一種對生命的敬畏意識。到了夏朝被滅,商朝建立的時期,商朝的統治者以夏朝有罪,代為天意來滅夏朝的意思向老百姓告知自己是在履行天意。
  • 佛教常說「人身難得」,人身到底有多「難得」呢?
    但是這麼大一個國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沒有宗教信仰。事實上,世界上各大各大宗教,在我國都能找到信徒。這其中,信徒數量最龐大的,要數佛教。在我國,有將近2億人自稱信仰佛教,佔我國人口總數的七分之一。即使是不信佛的中國人,對佛教一定也很熟悉。在佛教中,有「人身難得」的說法,不知道各位讀者,對這四個字是否熟悉?
  • 人們常說的「神靈」,到底是什麼?
    也就是說,宗教學家要跳出宗教之外,才能得出客觀可靠的結論。跳出宗教外,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沒有那麼容易。過去,每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特定的宗教環境中,很難避免自己宗教的影響。比如說,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時,看見當地的土著居民全裸著身體,就斷言這些人沒有羞恥感,也不可能有信仰。
  • 常念「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什麼作用,指的是誰呢?
    我們經常在各種評論區、留言中看到常念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字眼,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常念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呢?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誰呢?1、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誰呢?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也是雷部的最高天神,要說最能打的神仙雷祖就算一位,熟悉道教的都知道,道教是以雷為尊的,基本上所有的成名法術都與雷有著密切的聯繫,渡劫需要渡的就是天雷,雷祖至剛至陽,主要負責天之災福,掌物掌人,司生司殺,並且還號令雷霆,由此可見雷祖的地位,目前存在的最高雷法據說也是出自於雷祖之手,真假雖然不知,但是通過典籍的記載不難看出
  •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比如為什麼說陽虛多兼氣虛,陰虛多兼血虛等,自然界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陰陽的相互作用~陽主動而散,可促進萬物的氣化,陰主靜而凝,可促進萬物的成形~晝為陽,夜為陰!白天上午為陽,下午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 司馬遷對老天爺的千古一問:好人為何一生不平安?
    自古以來,正直、善良、直率的人無論處於哪個階層,似乎都難以善終,難以擁有較為幸福的人生。個人以為,這是社會對善者最大的不公平。司馬遷在《伯夷叔齊列傳》中這樣寫道: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 被眾多宗教都提到的大天使加百列到底是誰
    很多人聽說過加百列,很多影視劇也出現過她的身影,那麼加百列到底是誰呢?為什麼眾多宗教都有她的身影?她的職責是幹什麼呢?今天棟哥跟大家聊一聊大天使加百列。在不同的宗教中,加百列或稱加百利、加俾額爾(天主教通譯)、伽弗裡伊爾(東正教譯名)、吉卜利勒、加布裡耶爾(希伯來語:Gavriel,拉丁語:Gabrielus,希臘語:Γαβριλ,阿姆哈拉語:,阿拉伯語:abrīlJibrael,英語:Gabriel)是一個傳達天主訊息的天使。
  • 過年時,我們祭拜的「老天爺」是誰?他和玉皇大帝是同一個人嗎?
    比如說,一個人生病了,他的親戚朋友祈禱老天爺保佑他平安;某年天氣大旱了,百姓祈求老天爺下點雨;一個單身狗找不到女朋友,祈求老天爺賜給他一個……總之,老天爺非常忙,人們遇到什麼困難都找他幫忙,大事小事都找他,因為老天爺是一個萬能的神。過年的時候,人們祭拜老天爺祈求他保佑家人平平安安的。
  • 王多多:比賽中的詩句出自京劇《平原作戰》,我小時候常唱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王多多:比賽中的詩句出自京劇《平原作戰》,我小時候常唱 王多多:比賽中的詩句出自京劇《平原作戰》,我小時候常唱 峽谷全視野 10-25 22:22 【王多多:比賽中的詩句出自京劇《平原作戰》,我小時候常唱
  • 生活在臺灣28丨宗教信仰的影響
    文丨紅雨【系列連載】生活在臺灣(目錄)在臺灣生活之前,我以為大家都像我家一樣,只有祭祖才會燒香拜拜。很快,我就知道原來不是這樣,臺灣人有拜拜的習慣,剛開始我還覺得挺有趣,等到我知道自己為了拜拜這個儀式要準備這麼多東西,就覺得這件事沒有想像中的好玩。
  • 最早誰說的?出自哪?
    這個梗雖然在郭老師和華農那經常出現,但並非出自這裡。我們一起看看「我當時害怕極了」這個梗到底出自哪吧。蘋果:我當時害怕極了還有華農的視頻中也常出現這個梗:一旦有華農抓起竹鼠的鏡頭,彈幕就會有:「竹鼠:我當時害怕極了」。
  • 這些赫赫有名的動漫臺詞,許多人都耳熟能詳,卻不知出自哪個人物
    在二次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動漫已經成為無數年輕人鍾愛的一種事物,大家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與動漫相關的產物,無論是廣告,商業、電影等文化領域也逐漸受其影響,變得充滿「二次元」的味道。——月野兔《美少女戰士》每次說到「代表月亮消滅你」這句臺詞,相信都能勾起不少8090漫迷埋藏在心中的美好回憶吧,尤其是對於女漫迷而言,更是記憶猶新。這句臺詞最初出自動漫《美少女戰士》中女主角月野兔變身後對敵人所說的口頭禪,但因為對於現代漫迷來說,這是一部充滿年代感的動漫,所以許多朋友即使對這句臺詞很熟悉,但卻難以說明出處。
  •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出自誰的詩句?
    1、小說《說嶽全傳》中的武功最高者是?( )A.高寵 B.嶽雲 C.楊再興 D.金彈子2、以下不屬於《水滸傳》中梁山馬軍「五虎上將」的是?( )A.神秀 B.鑑真 C.慧能 D.玄奘10、「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出自誰的詩句?
  • 部隊中常說的「1號首長」是誰?屬於什麼軍銜?許多人不知道
    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部隊中常說的「1號首長」是誰?屬於什麼軍銜?許多人不知道。部隊一直是個神秘的代名詞,一般人是無法直接接觸,軍人的身份也是謎一樣的存在,他們的身份證只會顯示一個地址,並不會顯示其他多餘信息,我們對於部隊的了解,僅限於電視劇作品中的,現實中的軍人與電視劇中肯定有所差別,不過他們的訓練大同小異,區別不太大。
  • 誰是柯文哲連任三勁敵? 一人一熊還有老天爺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4月1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12日赴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面對市議員洪健益質詢,柯文哲大方承認要拼連任,還說要與民進黨整合。議員林世宗則點出柯連任之路上最大的3個敵人,分別是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世大運吉祥物熊贊,以及「天公伯(老天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