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洋網評:文化廣州,何以出新出彩?

2021-01-09 大洋網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

時間的刻度,記錄著前進的足跡。即將過去的五年,在回溯中尤顯不凡。

「十三五」期間,廣州各項事業邁上嶄新臺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亦是碩果纍纍、亮點紛呈。思想政治引領「強」起來,主流輿論聲勢「壯」起來,社會道德風尚「美」起來,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公共文化服務「優」起來,城市形象品牌「亮」起來,文化產業發展「快」起來……

強、壯、美、活、優、亮、快,每個字都含金量十足,每個字都已圈粉無數。透過它們,我們得以品味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質,管窺一座城市的宜居品質,也得以感知一座城市紮實推動文化建設的鏗鏘腳步。五年來,廣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文化活動琳琅滿目,文化消費熱情高漲,城市文明新風勁吹,文藝精品層出不窮,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大戲看廣州,好玩來廣州……廣州文化持續煥發新活力、新精彩,呈現一派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

文化廣州,何以出新出彩?

因為惠民利民。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個重要尺度、一個顯著標誌。「圖書館之城」「博物館之城」基本建成,群眾性文化活動遍地開花,省「三館合一」、市「三館一院」等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縱觀廣州文化強市建設,一個聚焦點始終如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將人民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將文化建設的過程作為服務群眾、惠民利民的過程。一次次演出、一場場活動、一個個項目、一年年堅持,讓群眾在家門口感受「穩穩的幸福」。

因為保護傳承。廣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將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更強的文化影響力、產業競爭力至為關鍵。如今在廣州,紅色革命遺址串珠成鏈,永慶坊、恩寧路、沙面等歷史文化街區活化提升,「廣式生活體驗區」人氣爆棚,「南國紅豆」「三雕一彩一繡」等非遺更潮、更出彩……廣州用好「繡花功夫」,下大力氣在挖掘、活化、利用上作文章,讓綿延數千年的歷史文化迸發更大活力,讓城市成為更有韻味、更具特色的棲息地。

因為改革創新。創新是第一動力。文化建設、發展,更是須臾離不開創新。得益於文化體制改革中的不斷突破,歌劇《馬可·波羅》、舞劇《醒·獅》這樣的精品力作不斷湧現;憑藉推動文商旅融合的新嘗試、新探索,廣州遊持續升溫,規模以上文化企業越來越多……五年實踐再次證明,只有敢闖敢試才能領風氣之先,只有務實創新才能取得突破。從文藝精品到文明創建,從社科理論創新到媒體深度融合,廣州文化活力迸發,求新求變功不可沒。

因為包容開放。城市是文化的容器。過往經驗表明:一種文化,越是善於借鑑外來文化就越具生命力;一座城市,越是包容開放就越具吸引力、輻射力。廣州,正是如此。城市裡,世界級演出、名家名團紛至沓來,國際燈光節、國際紀錄片節等人氣高漲;城市外,迎春花市花開世界,「廣州時刻」在一個個國際高端會議驚豔出場……越自信,越開放;越開放,越有魅力。廣州發揮千年商都、開放前沿的深厚底蘊,以世界一線城市的格局和胸懷,持續加快對外文化交流門戶建設,把中國故事、廣東故事、廣州故事講得更好、傳得更遠。

歷史的指針,已指向新的刻度。新起點,路猶長。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正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強大動力,強化責任擔當,勇於出新出彩,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奮力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為廣州在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當好排頭兵提供堅實文化支撐、更強精神力量!

(廣州日報評論員 夏振彬)

相關焦點

  • 廣言|文化廣州,何以出新出彩?
    五年來,廣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文化活動琳琅滿目,文化消費熱情高漲,城市文明新風勁吹,文藝精品層出不窮,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大戲看廣州,好玩來廣州……廣州文化持續煥發新活力、新精彩,呈現一派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
  •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
    在此過程中,廣交會也將成為廣州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城市的重要載體。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廣交會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千年以來,廣州因商而生、因商而盛。63年以來,廣交會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釋放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面向未來,廣州將繼續從會展業這塊「城市的麵包」中要動力要活力要助力,以實現從「會展大市」向「會展強市」的轉變。這需要再造會展的促成交易功能,再造會展企業的競爭力,再造會展業的城市名片效應。
  • 【地評線】大洋網評:以「文化興灣」推動人文灣區建設
    因此,提升廣州的城市文化凝聚力,有賴於城市文脈的傳承,要求整體保護城市的歷史建成環境,並重新激活其中豐富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真正地延續街坊生活及歷史文化氛圍。城市文化創造力是廣州城市文化得以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是運用城市文化資源進行新的內容生產、產品生產的能力。
  • 文化廣州 出新出彩
    正像這一萬件新入藏的僑批所體現的那樣,廣州的「城市文化資源」近年來在快速地擴容、增加、完善,廣州作為一座文化之城的整體形象愈加清晰。  文化豐茂,經濟繁榮,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老百姓。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廣州在文化領域的作為,具有深遠影響、廣泛輻射。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大洋網評:勇開「頂風船」,應對新挑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逆風逆水,同樣也表現在國內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中。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
  • 【廣州亞運十周年】袁健雄:開放的廣州「出新出彩」
    回憶起11年前的情景,袁健雄豪情滿懷:開放的廣州先試先行、出新出彩、不辱使命。  這是亞運會歷史上第一次組織如此大型的宣傳活動,廣州亞運車隊所到之處,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隊員們通過訪問當地孔子學院、學校,和學生一起組織跑步活動和文化交流,很好地宣傳了廣州亞運,增進了互信和友誼。
  • 廣州亞運車隊指揮袁健雄——開放的廣州「出新出彩」
    廣州亞運十周年亞運故事系列報導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嘉暉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藝2009年9月3日,廣州亞運車隊出發,沿著陸上絲綢之路開啟「亞洲之路」的徵程;10月9日,車隊結束宣傳訪問,回到烏魯木齊,歷時34天、穿越中亞5個國家的21座重要城市,行程12000公裡,順利地完成亞奧理事會和廣州亞組委託付的宣傳
  • 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
    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精心謀劃「十四五」發展,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為全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對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鄉大學生數量呈增多趨勢。這些富有幹勁、擁有新知的大學生或紮根山村創業帶富,或投身村級組織擔任脫貧專幹、村「兩委」成員,正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生力軍。
  •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2020-03-19 18:15:56其他地區則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有針對性地精準施策,打通「堵點」、補上「斷點」,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雖愁瘴癘乘時作,先喜春從天上來。」
  • 廣州市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9月8日上午,廣州市新聞中心召開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新聞發布會。花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鄒璇,以及番禺區和白雲區新聞發布人出席會議並答記者問。中央省市媒體記者等約30人參會。會上,鄒璇介紹:近年來,花都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文旅產業帶來的衝擊影響,緊密結合城市更新和「三舊」改造,緊緊抓住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強文旅賦能,打造文旅IP和新業態新動能,推動形成「吃住行樂購遊」文旅全產業鏈,實現文化、旅遊、經濟、產業融合發展和城市綜合功能品質全面提升
  • 「地評線」大洋網評:涵養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南方網  作者:郭雪營  2020-10-11 為了探尋答案,央視CCTV-2財經頻道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堅持多邊主義,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此外,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必須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讓更多國家的利益和意願得到平衡地表達和反映。法治是必行之策。促進國家和國際各級法治是聯合國使命的核心,建立對法治的尊重是衝突後實現持久和平、有效保護人權以及持續的經濟進步和發展的根本所在。
  • 【地評線】大洋網評:內需挖潛,推動廣州打造國內大循環關鍵節點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廣州有能力有條件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節點和重要樞紐,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擔當作為。廣州有能力有條件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節點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擁有良好的經濟、貿易、交通和科技創新基礎,綜合實力國內領先、產業基礎深厚、消費能力較強、交通網絡日益完善。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2020-12-18 19:57:23,.204442,.張婧妍
  • 讀懂廣州,更好讀懂中國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昨在廣州開幕。大洋網訊 廣州如何煥發老城市新活力?「十四五」開局之際廣州如何發力?在他看來,廣州有著三大特質:廣州是一座現代與傳統並存的城市,城市的文化傳統沒有在現代化競爭中消失;廣州也是一座創新與守成並存的城市,廣州改革創新精神給全中國人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廣州的活力之源;廣州還是一座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並存的城市。近代以來,廣州人民始終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這座城市也在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地往前走。
  •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大河網  作者:王學明  2020-03-23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