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

2020-12-14 海外網

日前,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支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升影響力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大對廣交會的支持力度,推動廣交會加快創新體制機制、商務模式和展會服務模式,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持續增強「中國第一展」的行業影響力和品牌輻射力。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上升,風險挑戰正在加劇變化。我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謂正逢其時。藉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東風」,廣交會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和「助推器」,將強化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通,不斷推進國際經貿合作發展。在此過程中,廣交會也將成為廣州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城市的重要載體。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廣交會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2003年,廣交會首次推出線上廣交會,建立跨國採購平臺;2007年,廣交會增設進口展區,從單向出口平臺向進出口融合的雙向平臺轉變;2008年,廣交會設立品牌展區,加快從出口貿易單一功能平臺向綜合功能平臺轉變……廣交會創新的腳步,始終與中國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如今,《通知》明確提出,廣交會將加快實現「從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服務、技術全方位貿易轉變」「從出口促進為主向進口和出口並重促進貿易平衡轉變」「從展覽為主向展覽與會議結合轉變」「從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總的來說,廣交會加快實現「四大轉變」,落腳點在於轉變會展經濟增長方式。

轉變來自連接。連接意味著延展產業鏈、帶動供應鏈,意味著全方位提升服務能力。廣交會作為連接世界的載體,圍繞新的市場要素,正在從單一功能向多種功能的方向提質升級。通過連接,廣交會克服會展結構失衡的瓶頸,補上「展強會弱」的短板,成為國際經貿高層次對話交流平臺。通過連接,廣交會增強經貿洽談、行業交流、新品發布等功能,強化對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和科技創新的帶動作用。通過連接,廣交會鼓勵國內行業協會、電商平臺、批發零售和進口企業到會洽談採購,推動合作共贏、互利天下。

轉變來自融合。融合意味著「破圈」、再「擴圈」。藉助融合,廣交會將在開放與協作中,創造全方位貿易和線上線下的豐富場景,助力企業打破產業邊界,提高跨界對接能力,促進多元化的合作。藉助融合,廣交會將聚集充足的要素資源,聯動不同產業,實現共同發展。藉助融合,廣交會深度融入城市文旅的版圖,促進城市與產業的交融發展。

千年以來,廣州因商而生、因商而盛。63年以來,廣交會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釋放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面向未來,廣州將繼續從會展業這塊「城市的麵包」中要動力要活力要助力,以實現從「會展大市」向「會展強市」的轉變。這需要再造會展的促成交易功能,再造會展企業的競爭力,再造會展業的城市名片效應。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廣交會勢必大有作為、大有希望。

(廣州日報評論員楊博)


責編:周璇

31935743,.【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2020-12-10 20:48:30,.204301,.周璇

相關焦點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堅持多邊主義,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國在對外交往的過程中,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講公道話、辦公道事,反對霸權、霸道、霸凌,反對幹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此外,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必須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讓更多國家的利益和意願得到平衡地表達和反映。法治是必行之策。
  • 【地評線】大洋網評:內需挖潛,推動廣州打造國內大循環關鍵節點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基礎上作出的戰略部署和科學決策。其中,打通國內大循環是關鍵,首要任務就是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很長時間以來,鄉村的人才、技術、資金等單向流入城市,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卻造成了鄉村的凋敝。「鄉村空無人,無人去鄉村」,農村「空心化」「老年化」問題嚴重,缺少產業支撐,逐漸喪失吸引力,以致發展動力不足。人才聚則鄉村興,青年來則活力強。要著眼長遠,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把握「蓄積青年才俊」的機會。由於人才資源長期流失,農村人才匱乏是全國普遍現象。
  •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2020-03-19 18:15:56參與互動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研究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時強調
  • 【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字號變大|字號變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海洋強國擺在發展全局的重心位置來推動,在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等領域邁出關鍵性步伐,我國海洋事業總體上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春江水暖鴨先知」。年初,我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南方網  作者:郭雪營  2020-10-11 為了探尋答案,央視CCTV-2財經頻道
  • 【地評線】天府網評:發揮黨的領導最大優勢,走向發展新徵程
    「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善於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
  • 【地評線】大洋網評:勇開「頂風船」,應對新挑戰
    要勇於開頂風船,善於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為我們認清當前形勢、堅定信心做好下一階段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和根本遵循。  逆風逆水,體現在國際環境的變化上。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
  • 【地評線】魯網網評:發展體育事業,助力強國夢想
    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自此,中國體育改革走上快車道,「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成為改革的基本遵循,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據最近的一次統計顯示,我國體育場地已超300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6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已近90%,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正穩步提升。
  • 【地評線】大洋網評:文化廣州,何以出新出彩?
    思想政治引領「強」起來,主流輿論聲勢「壯」起來,社會道德風尚「美」起來,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公共文化服務「優」起來,城市形象品牌「亮」起來,文化產業發展「快」起來……強、壯、美、活、優、亮、快,每個字都含金量十足,每個字都已圈粉無數。透過它們,我們得以品味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質,管窺一座城市的宜居品質,也得以感知一座城市紮實推動文化建設的鏗鏘腳步。
  •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大河網  作者:王學明  2020-03-23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
  • 【地評線】大洋網評:以「文化興灣」推動人文灣區建設
    歷史城區是體現廣州城市文脈的核心區域,見證了廣州文化脈絡的演變和發展,是文化交流與文化創造的空間載體。弘揚廣州嶺南文化、海絲文化、紅色文化、創新文化等文化品牌,離不開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一方面,要推動歷史城區的復興,以「繡花」式微改造的方式修繕歷史建築、改善空間環境、提升公共服務,通過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為「老城市」注入新的空間活力。
  • 服貿會、進博會、廣交會支撐全國會展新格局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北京服貿會聚焦服務貿易,將與側重貨物進口貿易的上海進博會,和側重貨物出口貿易的廣州廣交會相輔相成,推動形成以「北、上、廣」為龍頭的全國會展新格局。服貿會設置七大類活動會期6天的服貿會究竟將舉辦哪些活動?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動工在即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廣交會的影響力。南方日報記者 石磊 攝高標準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為參展人員提供通關便利、支持「智慧廣交會」建設……日前,《關於進一步支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升影響力的通知》(下稱《通知》)的審議通過,讓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 風雨六十三載 廣交會「再出發」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見習記者 鍾曉宇高標準建設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為參展人員提供通關便利、支持「智慧廣交會」建設……日前,《關於進一步支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升影響力的通知》(下稱《通知》)的審議通過,讓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構建新發展格局,讓中國經濟航母在逆風逆水...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全面深刻地闡述了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的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強調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要求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  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適應全球經濟發展新態勢的必要舉措。
  • 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2020-12-18 19:24:32參與互動   【地評線】東南網評:「三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