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2020-12-26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字號變大|字號變小

  特約評論員/周軍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11月28日勝利返航。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希望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繼續弘揚科學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為人類認識、保護、開發海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探索萬米深海,是一代代海洋科技工作者矢志追求的遠大目標,也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奮鬥者」號順利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我國這一海洋事業的裡程碑時刻,必將載入史冊、影響世界,開啟全人類認識海洋、探索深海的全新「窗口」。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岸線漫長,管轄海域廣袤,海洋資源豐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海洋強國擺在發展全局的重心位置來推動,在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等領域邁出關鍵性步伐,我國海洋事業總體上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以「奮鬥者」號為例,這一由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並進行了一系列深海探測科考活動,帶回了礦物、沉積層、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樣等珍貴樣本。中國探海技術的每一次新突破,對我國進一步由內陸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強盛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極大增強了我們海洋大國的自信和底氣。

  海洋事業關係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係國家興衰安危。作為海洋大國的中國,海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託和載體,建設海洋強國,向深海挺進,向未知探索,是一代代「藍海人」肩負的重要職責和使命。長期以來,我國在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領域研究的無數科研工作者甘於坐「冷板凳」,充分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矢志向深海「無人區」挺進。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今天的「奮鬥者」號,我國探海技術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標誌性進步持續點燃無數科研工作者創新實踐、跨越一道道「雄關」的雄心壯志,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奮鬥者」號研製及海試成功,既是我國探海科研技術創新的勝利,也是我國制度優勢的彰顯。「奮鬥者」號匯聚了我國各方智慧和力量,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牽引下,我國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中國船舶集團,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才得以成功完成「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可以說,「奮鬥者」號的勝利,是團結的勝利、拼搏的勝利。

  探索星辰大海,我們永遠在路上。實踐一再證明,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同樣,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也需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勇攀高峰。當今世界,海洋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瞄準海洋強國宏偉目標,集中力量攻克前進路上的每一道難題,矢志不移向前進,持續釋放「海」的潛力,我們一定能夠在新一輪海洋發展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打開更加廣闊的「新藍海」。周軍

相關焦點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針對當前部分地方村幹部老齡化現象、鄉村振興中人才短板問題,特別是今年874萬高校畢業生規模增量、增幅均創新高的形勢下,可出臺制度化的激勵舉措,引導更多年輕有志的大學生返鄉立業。  創造「蓄積青年才俊」的條件。鄉村地區要取得發展進步,關鍵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首先是要創造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條件。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
    【地評線】南方網評:浩蕩東風起鵬城,先行示範再闊步南方網  作者:郭雪營  2020-10-11 為了探尋答案,央視CCTV-2財經頻道
  • 【地評線】映象網評:逆風破浪,中國號巨輪駛向發展新藍海
    新時代,新徵程。立時代潮頭,黨員幹部不僅要乘風破浪,更要逆風破浪。當前國內國際環境不穩定和困難因素增多,我國面臨重重考驗。當然,我們也應看到,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無數黨員幹部攻堅克難下,在面臨諸多「黑天鵝」事件的2020年,全面小康的曙光已經近在眼前。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在多重利好中實現了快速增長。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
    我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謂正逢其時。藉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東風」,廣交會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和「助推器」,將強化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通,不斷推進國際經貿合作發展。在此過程中,廣交會也將成為廣州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城市的重要載體。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廣交會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
  •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地評線】南方網評: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實現兩個「確保」目標任務 2020-03-19 18:15:56但是,我們也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必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必然給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尤其是與世界產業鏈緊密關聯的產業,更可能疊加新的困難。對此要積極應對、早做預案。「預則立,不預則廢」,決不可掉以輕心。  實現兩個「確保」,要堅決守住「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這道防線。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千裡之外的湘江之畔,三一重工「18號廠房」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遍布全國40多萬臺挖掘機、吊裝設備、混凝土機械等設備的大數據,設備每揮動一鏟、移動一步都有跡可查……這,便是三一重工創立的「挖掘機指數」,一個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參照。挖掘機銷量素有中國經濟「溫度計」之稱。挖掘機銷量的「冷熱」表現,歷來是觀察中國經濟溫度的重要標尺。
  • 【地評線】荔枝網評:橋梁建設又創多項世界第一,見證中國昂首前行...
    青山長江大橋   在江蘇鎮江,主跨1092米的五峰山長江公鐵大橋,是目前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在湖北武漢,全長7548米、主跨938米的青山長江大橋,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全漂浮體系斜拉橋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堅持多邊主義,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此外,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必須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讓更多國家的利益和意願得到平衡地表達和反映。法治是必行之策。促進國家和國際各級法治是聯合國使命的核心,建立對法治的尊重是衝突後實現持久和平、有效保護人權以及持續的經濟進步和發展的根本所在。
  •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地評線】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大河網  作者:王學明  2020-03-23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
  • 【地評線】荔枝網評:「年度熱詞」串聯起中國發展的「密鑰」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無數最美「逆行者」奮不顧身投入戰鬥。全國上下同心戰「疫」,「六穩」「六保」牢牢兜緊民生底線,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不拘一格抓發展,創新的熱浪持續在神州大地泉湧。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直播帶貨」「網課」悄然走熱,「雲經濟」、網際網路產業越燃越熱,新興經濟成為中國市場上騰空而出的黑馬,拉動大數據、5G、人工智慧、新基建、區塊鏈等新產業加速成「鏈」,走向全國、融入世界。
  • 「地評線」荔枝網評:「正正正」,這份外貿成績單提士氣添信心
    本文轉自【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周軍海關總署12月7日發布數據,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持續向好的外貿數據,得益於我國先於其他國家控制住疫情並不失時機地開啟復工復產,為外貿恢復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國家強有力的宏觀經濟布局下,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經濟培育壯大,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也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腳步。尤其是數字產業、智能產業等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對外開放、創新創造持續向縱深發展,支撐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 看海墾紅明以荔枝產業為抓手架起墾地融合橋梁
    海墾紅明農場公司以做強做優荔枝主導產業為抓手,架起墾地融合橋梁——一顆荔枝興了一方產業 甜了一方百姓■ 記者 倪德馨 通訊員 王小龍 王浚宇一顆荔枝成就一個產業,架起一座墾地融合發展的橋梁。「墾地融合」,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再次成為海墾企業與地方政府談合作、謀發展的高頻詞彙。而紅明農場公司與屬地政府的融合發展,可以追溯至10多年前,其中的媒介,就是荔枝產業。
  • 【地評線】荔枝網評:全民戰「疫」,凝聚必勝力量
    全民戰「疫」,透過烽煙,我們聽到了振奮人心的消息、感受了直抵心靈的觸動、堅定了團結一致的信心,更凝聚起屬於我們中國的「必勝力量」。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四大「天團」會師武漢;數千臺工程機械轟鳴,數萬名志願者冒著嚴寒夜以繼日,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歷時10餘天便建成投入使用;19省份按「一省包一市」模式結對援助湖北抗疫,全面增強湖北各地市抗疫力量......此次中國應對疫情的行動之快、力度之大、動員之廣,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制度優勢最硬核的生動展現,是制度優勢創造發展治理奇蹟的明證。
  • 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參與互動   【地評線】東南網評:「三明實踐同時,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養殖、生態旅遊等產業發展迅速,2019年三明接待遊客3917.56萬人次,生態旅遊產業總收入750億元。事實上,繪就三明「山水畫」的神筆,就是新發展理念在三明的生動實踐。這一實踐告訴我們,只要勇於改革、敢於創新,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
  • 學習網評:為大國工匠搭建廣闊舞臺
    當前,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這給技術工人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發展高端製造業服務業,迫切需要高端的技能人才。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技能,鍛造更多大國工匠,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事關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大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就要為他們清障搭臺。
  • 【地評線】荔枝網評:從「海陸空指數」觸摸中國經濟上揚後勁
    海、陸、空是全球貿易的通道,貨櫃的「冷熱」表現則是觀察經濟溫度的重要標尺,從它們的指數波動中可以窺見經濟的冷暖。連軸轉,不停地上人、上設備……透過貨櫃企業忙碌生產製造的景象,我們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的「水溫」。
  • 【地評線】荔枝網評:患難與共,讓「一帶一路」朋友圈更加團結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危害著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衝擊著世界經濟發展,唯有團結合作、共克時艱,才能戰勝病魔、穩定經濟。作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優質平臺,「一帶一路」自可為「筆」,為全人類抗擊疫情畫出更大「同心圓」。團結就是力量。
  • 烘焙行業知名企業 海融科技起航新藍海
    12月2日,素有「奶油一哥」的海融科技成功在創業板上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這意味著,在烘焙食品大消費的「藍海」下,海融科技將有望與A股市場投資者共同分享成長的收益。業績強勁增長 多戰略協同發展海融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其中,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為公司的主要產品。處在前景廣闊賽道的海融科技正是烘焙食品原料行業的領跑者,是國內植脂奶油最主要的生產廠商之一,體現出了良好的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