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萬米海試凱旋,追夢更廣闊「新藍海」
字號變大|字號變小
特約評論員/周軍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11月28日勝利返航。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希望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繼續弘揚科學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為人類認識、保護、開發海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探索萬米深海,是一代代海洋科技工作者矢志追求的遠大目標,也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奮鬥者」號順利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我國這一海洋事業的裡程碑時刻,必將載入史冊、影響世界,開啟全人類認識海洋、探索深海的全新「窗口」。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岸線漫長,管轄海域廣袤,海洋資源豐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海洋強國擺在發展全局的重心位置來推動,在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等領域邁出關鍵性步伐,我國海洋事業總體上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以「奮鬥者」號為例,這一由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並進行了一系列深海探測科考活動,帶回了礦物、沉積層、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樣等珍貴樣本。中國探海技術的每一次新突破,對我國進一步由內陸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強盛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極大增強了我們海洋大國的自信和底氣。
海洋事業關係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係國家興衰安危。作為海洋大國的中國,海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託和載體,建設海洋強國,向深海挺進,向未知探索,是一代代「藍海人」肩負的重要職責和使命。長期以來,我國在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領域研究的無數科研工作者甘於坐「冷板凳」,充分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矢志向深海「無人區」挺進。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今天的「奮鬥者」號,我國探海技術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標誌性進步持續點燃無數科研工作者創新實踐、跨越一道道「雄關」的雄心壯志,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奮鬥者」號研製及海試成功,既是我國探海科研技術創新的勝利,也是我國制度優勢的彰顯。「奮鬥者」號匯聚了我國各方智慧和力量,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牽引下,我國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中國船舶集團,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才得以成功完成「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可以說,「奮鬥者」號的勝利,是團結的勝利、拼搏的勝利。
探索星辰大海,我們永遠在路上。實踐一再證明,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同樣,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也需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勇攀高峰。當今世界,海洋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瞄準海洋強國宏偉目標,集中力量攻克前進路上的每一道難題,矢志不移向前進,持續釋放「海」的潛力,我們一定能夠在新一輪海洋發展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打開更加廣闊的「新藍海」。(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