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關於擬發布新職業信息公示的通告》,公布了16個新職位,人工智慧訓練師入圍。
通告指出,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意,擬發布的16個新職業如下:
1、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2、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
3、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
4、連鎖經營管理師
5、供應鏈管理師
6、網約配送員
7、人工智慧訓練師
8、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
9、全媒體運營師
10、健康照顧師
11、呼吸治療師
12、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
13、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
14、無人機裝調工
15、高鐵線路綜合維修工
16、裝配式建築施工員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019年,人社部第三次發布新職業信息,此次發布的網約配送員、人工智慧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等,均為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應運而生的新職業。
據了解,新職業發布,就意味著該職業將逐步建立統一的規範,相關的培訓教育體系也會日益完善。建立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的重要內容。
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的意義:
首先,有利於促進就業創業。通過發布新職業信息對新職業進行規範,加快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強化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其次,有利於促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改革。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和企業生產實際相適應,促進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升,實現人才培養培訓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
再次,有利於完善我國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體系。將新職業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統一管理,並根據產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加快職業技能標準開發工作,有利於建立動態更新的職業分類體系,完善職業標準體系。
通知不僅公布了16個新職業的具體定義,還規定了主要工作任務。其中,關於人工智慧訓練師的職業定義與主要工作任務如下:
職業定義:使用智能訓練軟體,在人工智慧產品實際使用過程中進行數據管理、算法參數設置、人機互動設計、性能測試跟蹤及其他輔助作業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標註和加工圖片、文字、語音等業務的原始數據;
2、分析提煉專業領域特徵,訓練和評測人工智慧產品相關算法、功能和性能;
3、設計人工智慧產品的交互流程和應用解決方案;
4、監控、分析、管理人工智慧產品應用數據;
5、調整、優化人工智慧產品參數和配置。
此外,人工智慧訓練師職業下設數據標註員、人工智慧算法測試員2個工種。
目前,人工智慧算法的優化主要依靠海量數據來完成。數據對於算法就像汽油對於發動機,從車輛自動化駕駛到AI聊天機器人,從醫學診斷到農作物監測,數據在其中扮演著「幕後英雄」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據越多、越精準,算法訓練後獲得的模型也就越智能、越好用,對於商業端落地的價值也就越大。
一般而言,AI公司從客戶(用戶)那裡獲取到的原始數據無法直接用於模型訓練,在「人工智慧訓練師」出現以前,是由AI產品經理先用相關工具簡單處理,再交給數據標註人員進行標註加工,但因為標註人員對數據的理解和標註質量差異很大,導致整體標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夠理想。
同時,AI公司在其細分領域內積累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往往在使用一次後就不再產生更多價值,隨之帶來了第二個問題,數據無法沉澱和復用,基於這兩個問題,「人工智慧訓練師」應運而生。
人工智慧訓練師是近年隨著AI技術廣泛應用產生的新興職業,他們的工作是讓AI更「懂」人類,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人們熟悉的天貓精靈、菜鳥語音助手、阿里小蜜等智能產品背後,都有人工智慧訓練師的身影。
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集團客戶體驗事業群(CCO)就在其客服團隊孵化了國內第一批人工智慧訓練師,幫助訓練服務領域的人工智慧客服機器人,這比國外最早提出人工智慧訓練師的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領先了兩年時間。
目前,整個阿里巴巴生態內,人工智慧訓練師從業者已逾20萬人。
2019年7月,阿里巴巴向人社部提交了《新職業信息建議書》。建議書中,阿里巴巴提出了「人工智慧訓練師」的定義,即指使用智能訓練軟體,在人工智慧產品實際使用過程中進行資料庫管理、算法參數設置、人機互動設計、性能測試跟蹤及其他輔助作業的人員。
公示內容顯示,人工智慧訓練師新職業屬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要工作任務包括:標註、加工原始數據、分析提煉專業領域特徵,訓練和評測人工智慧產品相關的算法、功能和性能,設計交互流程和應用解決方案,監控分析管理產品應用數據、調整優化參數配置等。
隨著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醫療、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金融及其他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人工智慧訓練師的規模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預估到2022年,國內外相關從業人員有望達到500萬。
阿里CCO和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方面表示,定義人工智慧訓練師這一新職業和相關的技能標準,將有助於規範和引導人工智慧應用的就業崗位,推動傳統行業更好的擁抱人工智慧,幫助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
以下為通告全文
▼
作者簡介:武漢維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於「武漢·中國光谷」,專注於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工程、雲計算、大數據及區塊鏈信息技術安全等人工智慧及網絡安全領域的多維教育。系人社部「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培訓規範」標準制定單位之一。公司以工業機器人、智慧機器人為主要載體,已建立完善詳盡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及智能製造工程專業整體解決方案,並與全國100餘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網絡安全教育涉及身份安全、業務安全、數據安全與終端安全四大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