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求職信,初讀只覺他狂得無法無天,再讀卻感受到了心酸

2020-12-16 三順說名著

李白,是唐代彪炳千古的著名詩人,他的詩文,灑脫飄逸,似信手拈來,卻回味無窮。然而,像歷史上的大多數文人一樣,李白的一生也非常坎坷。他在二十五歲的時候離開四川,長期漫遊。唐玄宗天寶元年,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的禮遇。不到兩年,就又被「賜金放還」。安史之亂的時候,他抱著平亂的心志,成了永王的幕僚。唐肅宗至德二年永王敗,李白也受到了牽連,被流放到夜郎,後來遇赦東返,卻在不久之後病死。

李白的一生,滿腹才華,才沒有用武之地。他三十多歲的時候,還沒有謀生之所,他聽說荊州長史韓朝宗喜歡推薦有才之士,便給韓朝宗寫了自薦信,希望能得到韓朝宗的推薦,那麼,在這封求職信中李白都說了些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一千多年前的求職信。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在這封信的開篇,李白道出了自己寫這封信的原因,因為他聽人們常常在一起議論,「人生就算不能被封為萬戶侯,也一定要一下韓荊州」。為什麼人們如此的敬仰韓荊州你呢?因為您有周公的風度,握髮吐哺,接待賢者的美名。所以,天下的豪傑俊才,都願意來到您的門下,一經您的接待,他們就能身價倍增。您不因為自己富貴而驕傲,也不因為他們貧賤而輕視天下學士。我,李白,就是那個可以脫穎而出的毛遂。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這一段內容,是李白對自己的介紹。我,李白,一介白衣,十五歲愛好劍術,拜訪了許多地方長官,三十歲詩文有了很大的成就,屢次拜謁朝廷中的卿相。雖然我的個子不高,但是我的雄心萬丈。王公大臣們都誇讚我有氣節,有道義。這就是我的過去。

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這一段內容,李白設想了如果自己被韓荊州重用後的情景。只要您能接納我,用盛大的宴席接待我,聽我縱情暢談,那麼我就能日試萬言,我能像袁虎一樣,靠著馬背,手不停筆,一會兒就能寫成一篇文章來。人人都說大人您是評價文章的主宰,權衡人物的權威,您又何必吝嗇門前的一小塊地方,不讓我揚眉吐氣,奮發昂揚於青雲直上呢?

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闢荀慈明,既下車,又闢孔文舉;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餘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薦一嚴協律,入為秘書郎,中間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儻急難有用,敢效微軀。

接下來,李白舉了幾個例子,東漢的王允任豫州刺史,還沒到任就舉薦了荀爽,到任後又舉薦了孔融;西晉的山濤,任冀州刺史,考查選拔了三十多個人,有的擔任侍中,有的擔任尚書;韓荊州您,也曾經舉薦過很多士,比如嚴協律,崔宗之,房習祖,黎昕等等。如果您能舉薦我,以後您如果有危難之時,有用得到我李白的地方,我一定為您效命。

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安能自矜?至於製作,積成捲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若賜觀芻蕘,請給紙墨,兼之書人,然後退掃閒軒,繕寫呈上。庶青萍、結綠,於薛、卞之門。幸惟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這一段內容,李白再次介紹自己的才華,我常年寫作,早已積累成了長長的捲軸。本來想拿過來請您過目,又怕雕蟲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賞識,如蒙眷顧,大人願意看看我的拙作,我回去畢恭畢敬地抄寫了,然後再給大人送過來。就像青萍寶劍,結綠美玉,能在薛燭、卞和手裡提高價值意義,我希望能得到大人的賞識。

李白的這封求職信,初讀能感受到李白滿滿的驕傲,甚至有些狂得無法無天,他說自己「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說自己寫文章可以「日試萬言,倚馬可待」,還將自己比喻成寶劍中的青萍,美玉中的結綠。

然而,再讀一遍,我們卻又能感受到李白潛藏於字裡行間的心酸,已到了而立之年,卻並沒有可以謀生的職業,雖然滿腹才華,卻沒有用武之地,他只能將這位有權力推薦自己的韓荊州,誇成了一朵花,說「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說他就像握髮吐脯的周公,就像前朝舉薦士的王允和山濤。

然而,結局是什麼呢?李白的這封求職信,並沒有得到韓荊州的認可,他並沒有因此推薦李白。一千多年的歲月過去了,李白成了盡人皆知的偉大詩人,哪怕是三歲孩童,都能背上一兩首李白的詩。韓荊州呢?如果不是因為李白的這一封《與韓荊州書》,又會有幾個人知道他呢?

然而,也正是這樣的結局,才更讓我們為李白當時的刻意恭維,而感到心酸。

相關焦點

  • 初讀只覺驚豔,再讀已是人生!
    總有一句詩,讓你讀來驚豔無比,總有一句詩,讓你想起久久回味。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唐·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 課本裡的《將進酒》被改動過,原句狂得無法無天,難怪不讓我們背
    天寶三年,李白坐著一輛裝滿黃金的馬車搖搖晃晃,離開了他曾經心馳神往的長安。曾幾何時,李白深信走上仕途普濟天下的人生觀,他甚至概述了大唐帝國繁榮的藍圖,但令他想不到的是,皇帝會只用他當優伶,呼來喝去,不僅與初衷相悖,同時也讓自己顏面掃地,還不如和以前一樣到處遊蕩。
  • 初讀《簡愛》只識愛情,再讀《簡愛》已知江湖
    是的,初讀簡愛,讀到的更多的是平等深沉的愛情中的青澀無奈和苦盡甘來,現在讀到的,則更多是生活不易中的百折不撓。對於羅切斯特先生,我也有了新的認識,印象中的羅切斯特先生是個專橫霸道冷血的貴族,現在看來,著實覺得富貴如他,也經歷了家庭的背叛,親情的冷暖,人間的是非,所以他才一度從一個善良熱情愛護弱小的少年變成一個生活放蕩沉淪的中年,看來人生的無奈並沒有偏愛貴族。然而堅強智慧的簡愛卻讓他看到了光明,也感受到了美好的愛情,兩個孤獨而富有的靈魂終將擦出絢爛的愛情火花。
  • 賈島這首詩比李白寫得還狂,開篇第一句就很狂,而且還是至理名言
    李白的狂是出了名的,這也說明他為人耿直,敢作敢為,只要看到不滿意的地方,那麼就要提出來,正是這樣的一種個性,也讓他吃過了不少的苦頭;早年間唐玄宗還是極為欣賞他,還特意安排在身邊,讓他寫詩來取悅自己;可是李白不願意過那種看似風光的生活,於是寫詩諷刺了楊貴妃,所以被人抓住了把柄,以至於最後浪跡天涯
  • 10首經典詩詞:初讀只覺驚豔,再讀已是人生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人生海海,兩個人相遇已是耗盡了所有運氣,能夠相知相守,更是需要莫大的勇氣。「詩仙」李白,千古以來只此一人,無人能與他比肩。論才情,他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論際遇,他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如此狂妄,如此豪邁,舍李白其誰。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這首情曲: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令人心疼
    我們只知道詩詞歌賦,卻忘記了元朝的曲不比其他時代的文化象徵要差。相對於別的時代,元朝對於漢人可一點都不友好。很多文人都日夜買醉,過得渾渾噩噩。這也讓元曲這種雅俗共賞的諷刺文體得以發揚光大。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漢人的狀態,那就是「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有些話是敢怒不敢言的,所以元曲的諷刺意味是最強的。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都說王小波長得醜,但是李銀河卻愛得深沉,丈母娘曾經因為王小波太醜,不讓李銀河跟他來往,於是王小波便對李銀河說了一句:「你也長得不怎麼好看」,李銀河又氣又笑。初識王小波是通過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他關注那個時代,他的文字流淌最真摯的感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
  • 李白最「狂」的9句詩,就這樣被他徵服
    中國詩人,最狂的,當屬李白。 賀知章第一次見他,說他是「謫仙人」,杜甫形容他: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
  • 一曲菱歌敵萬金——在「以詩取士」的唐代,如何寫好一封求職信?
    但事情不是絕對的,就如同現代有許多人明明文採很好,但求職信卻總是泥牛入海一樣,有些唐代士子行卷詩寫得特別優秀,卻再三石沉大海。比如李白,李白雖然不參加科舉,但也寫過行卷詩一樣的東西,但結果別說給他發offer了,對方甚至理都沒理他。誰敢說李白詩寫得不好?但他的詩確實不適合當求職信,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他們評論文學理論和詩歌,玩得很開心,還留下了一首好詩。那年的秋冬,杜麗又分手了。李白去了周琦(現在的濟南)的姬子宮,請道士高像你一樣教道教。從此,他正式舉行了道教儀式,自稱青蓮居士,並開始了遊道求仙的生活方式。天寶四年(745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在東麓第三次相遇。
  • 孟浩然的一首田園詩,初讀覺得很簡單,再讀才發現字字珠玉
    他摒棄官職,寄情山水,與王維形成了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不僅與邊塞詩派交相輝映,還促成了我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盛世。李白在《贈孟浩然》一詩中,便是對他摒棄官職、白首歸隱、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表露了自己的敬慕之情。而說到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最經典的還數那首《過故人莊》。這首由孟浩然創作的五言律詩,主要寫的就是他應邀到一位老朋友家中做客的經過。
  • 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李白獨佔5句,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
    不得不說,黃巢非常喜歡菊花,他為數不多的詩詞中,最以這兩首寫菊花的詩出名。武將的狂一般來說都比較直接,簡單直白,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狂傲之氣躍然紙上。9、將進酒——唐朝、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詩文採斐然,讀來酣暢淋漓,把李白心中的狂熬之氣表現的入木三分。
  • 一個字看出李白的狂
    上學時,咱們做得最多就是找錯別字題。大家別小看這些題,有些詞直到現在還讓不少人為難,比如「終生不嫁」和「終身不嫁」,到底哪個是正確的?目前的說法是,「終身」多指與自己切身有關的事,「終生」多指事業,所以「終身不嫁」才是對的。但這兩個詞在其它用法上,又基本相同,確實是讓人為難。
  • 李白為何是天才,讀這六首絕句你就懂了,不常見但精妙,不讀可惜
    「下」很有神採,李白有詩寫蜀僧說「西下峨眉峰」,白鷺用下,也有飄然而下之意。「孤飛」,寫出白鷺之孤獨。「如墜霜」設喻非常巧妙,既點出節令,又取霜之潔白,如此比喻真是妙手天成,奇警而又新雅。李白寫詩最擅隨手比喻,比得新奇巧妙,不落俗套。這隻白鷺在如白霜一般從空中墜下,停留在秋水之畔。它悠閒自在,雖有幾分孤獨寂寥,倒也不捨得離開此地。
  • 李白生平最「狂」的4句詩:第一句氣勢磅礴,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其實,李白一生寫詩,有不少作品都是抒發自己在人生仕途上的不如意,他經常用大鵬來自喻,感慨自己的抱負得不到施展。 李白在這種不羈狂放的性格影響下,也寫出了不少特別豪放的詩歌。比如李白生平最「狂」的4句詩,第一句氣勢磅礴,五千年來無人能及。歷史上很多文人都想模仿這句詩,卻沒有一位能夠模仿出李白這句詩的精髓。
  • 投了15年簡歷沒人要的李白,憑什麼活得那麼瀟灑
    不管是友情還是對自然的熱愛,在李白筆下就是典型的愛要大聲說出來,參照李白的詩,浪漫就是萬物皆有情,萬物與我合一,喜怒哀樂皆相通,毫無保留地記錄下我眼中的世界,我感受到的所有情感。沒想到吧,大詩人李白也跟我們一樣,找工作還是得卑微地投簡歷。本以為高喊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寫的求職信應該是張狂的很,結果,李白這個千古第一「狂人」寫起求職信來,姿態放得相當的低。比如以《與韓荊州書》為例,開篇就誇韓荊州慧眼識才,世人都誇他,「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
  • 賈平凹的一篇散文,初讀不可思議,再讀恍然大悟
    他從「單純出世」向「複雜入世」的道路上前進時,曾遭到很多批評。不僅他的心情很低落,而且他的父母也比他更為驚惶。不過賈平凹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調節能力,可以從大自然中感悟人生。《讀山》(精選片段)作者:賈平凹那陽面陰面,一溝一梁,緩緩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條偌大的蟲,地從遠方運動而來了,然就在那裡停下,驟然一個節奏的凝固。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通篇每一句都很狂,尤其是最後兩句氣勢如虹
    李白,字太白,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仙」,他的詩自成一派,寫得很有韻味,例如《望廬山瀑布》、《靜夜思》、《將進酒》等等,那都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得很有趣。不過除了這幾首之外,他還有很多的作品寫得很張狂,特別是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整首詩氣勢磅礴,讓人感受到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 辛棄疾是這首詞是真狂,男兒到死心如鐵,寫得比李白還要更加張狂
    真正到達前線衝鋒陷陣,還立下了赫赫戰功,只不過天意弄人,他的人生之路比任何人都要走得更加艱辛,這也是由於那個時代;辛棄疾所生活的時代正是風雨飄搖的南宋,這一時期整個北方早已被金國所佔領,可是南宋朝廷沒有任何的作為,即使是有辛棄疾和嶽飛這種人才,但是並沒有重用,反而是一直在打壓,這也就造成了辛棄疾的個人悲劇,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