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昊前往琉球的計劃果然在何影意料之中,聽證會上被其他元老們各種刁難。比較主流的意見是認為琉球這種人口還沒海南一半多的小島國,直接武裝佔領即可,完全沒有必要搞得太過複雜。
甚至有位元老慷慨陳詞:「同志們,說道琉球,大家可能只會想到國恥,但是說道它的另一個名字衝繩,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沙灘、大海、泳裝美女,」接著這位元老一副痛心疾首狀,「某些小同志,還沒打下廣東就貪圖享受。到時候到了琉球,肯定是左手抱著由紀惠,右手抱著結衣,過上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他喘了口氣總結道,「要知恥!知恥!」
「這都是什麼鬼……」趙彥昊頓時目瞪口呆。
趙彥昊費了一番口舌,花費了無數口水,最終這個計劃還是取得了企劃院的支持。不過鄔德卻不太指望這次考察能夠有太高收益。
「貿易的收入別不夠路費。」鄔德最後簡要的進行了總結,聽證會在稀稀拉拉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
趙彥昊本來也沒指望能夠獲得什麼戰艦,於是在計劃書中寫了個「儘量大」,不過最後企劃院還是破天荒的撥給了他兩艘901型炮艇乘浪、揚波號,以及h800號改造成風帆-蒸汽機混合動力快速運煤船「乘浪號」。不過由於路程不算太遠,乘浪號並沒有全部裝煤,而是承載了大量的「評價」商品(明清兩代冊封琉球時進行的貿易)。企劃院並非突然大發慈悲,據說主要原因是執委會怕琉球王國的臣民看到這位「大宋使者」寒酸的可憐,產生鄙夷之情,使得穿越眾在琉球的印象大打折扣。
另一個原因是按風信,夏季才會有從中國到琉球的東南季風。順風行船固然是省煤,但是無論是執委會,還是趙彥昊本人,明顯都不想在琉球拖得太久。他的計劃書中計劃是開春西北季風一停就去,在夏季颱風季節到來前就趕快回來。因此蒸汽船顯然是有必要的。
趙彥昊領了正式的文件,就回到家中叫趙葵趕快收拾了一下要帶的行李——趙葵是他在發動機行動後買的山東女僕。趙彥昊覺得自己單身了二十來年,在女人問題上堅決不能湊合,所以出手非常晚,因此買回的生活秘書也很符合他的口味。女僕最初的名字叫「趙香奴」,後來趙彥昊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惡趣味了,於是最近改了個相對「高雅」點的名字叫做趙葵。
趙彥昊的一幫狐朋狗友最初不明白為啥他會給女僕改這麼奇怪的名字,後來有位當教師的元老發現趙彥昊的學生中有個小姑娘叫做紫——是趙葵的妹妹,眾人才恍然大悟。
「光源氏計劃啊!」一位元老頓足捶胸。
「小趙同志不愧是倭國留學歸來的粗坯,精通各種邪惡的蘿莉養成計劃……」
「鬼畜先生之姐妹的哀號.AVI」
……
趙彥昊對這幾艘目前停泊在高雄的第一艦隊的戰艦整體感覺還算滿意。但是執委會沒有派遣陸海軍的元老一同前往,而是鍛鍊性的派遣歸化民幹部作為指揮——除了兩艘戰艦的海軍和海康號的水手外,又額外加了一個海兵排,以及幾個特戰隊員。沒有派遣整個第一艦隊的原因,除了兩廣攻略需要人手外,還有趙彥昊在計劃書中對琉球的軍事實力相當鄙夷。琉球在尚真王的時代就發布「刀狩令」,收繳民間一切武器。結果到了薩摩藩徵伐琉球的時候,雖然按照日本戰國史料的一貫尿性,白紙黑字地寫著「薩摩武士與謝名親方(鄭迵的和名)率領的琉球三千大軍激戰三天三夜」,結果大書特書的最為慘烈的戰鬥出現在浦添城——尚寧王的叔叔向裡瑞的三個兒子率領的20餘人「誓死抵抗」,全部陣亡,而薩摩藩方則陣亡了三個雜兵。
琉球徵伐後,薩摩藩考慮到防止海盜入侵,保留了琉球王國的部分軍隊,但是卻下令琉球銷毀一切火器,使得原本就弱雞的首裡親軍直接變成了渣渣,估計連一向被歷史愛好者所鄙夷衛所軍都未必能打過。因此執委會表示軍隊太多,一時興起成了攻打琉球和薩摩藩正面衝突就不太妙了,所以在人數上就將就一下。
趙彥昊表面上稱讚了幾句「執委會英明神武」、「夠意思」,結果私下在南海農莊的咖啡館裡對前來送行的幾位狐朋狗友針對執委會漠視醬油元老生命安全,不肯派元老軍官的行徑發了一陣牢騷。誰知很快就漫無邊際的跑題成了鬼畜農莊主和鬼畜教師哪一位更加禽獸,頓時一旁湊熱鬧的吳南海頓時臉都綠了,一邊喊著打烊一邊雙手亂搖著把眾人往外推。第二天一早,一臉狼狽的趙彥昊便帶著女僕灰溜溜地登上了大波航運定期班船前往高雄。
h800一路冒著黑煙和白汽,很快就到達了高雄。在短暫休整後,趙彥昊告別前來送行的高雄市市長魏八尺,登上了乘浪號901炮艇。接著與揚波號、海康號一起拔錨起航。
乘浪號一等炮艇的船長名叫徐良,二十歲上下。他老爹是救過林佰光的諸彩老部下徐成,反身去救諸彩老的時候戰死在南日島,不過他本人卻回家探親倖免於難。林佰光去大陸找到徐成的家屬,把銀子交到他阿嬤手裡的時候,小夥子二話沒說就決定跟著林掌柜幹。結果一家人到臨高「淨化」完畢,徐良不顧阿嬤和老娘反對,跑到芳草地海軍士官班就讀,畢業後正好趕上第二次反圍剿作戰,表現勇敢,加上發動機行動和霸王行動表現出色,很快成為為數不多的歸化民蒸汽船船長。
這次徐良恰好回到臨高述職,聽說有元老要去琉球,徐良就拍著胸脯說自己跟著老爹跑過兩次琉球,絕無問題。雖然趙彥昊對他去琉球時的年齡打了個大大的問號,但是考慮到其他去過琉球的老海狗們大都應徵前往廣東作戰了,只好捏著鼻子認了,畢竟這個小夥子看起來比較可靠,還有罕見的甲等船長證書為證,這次琉球之行的指揮員一職落到了徐良的頭上。
艦隊北上,繞過荷蘭人駐守的熱蘭遮城——這座三層歐式稜堡擴建終於完工了,雖然對趙彥昊來說熱蘭遮對他毫無視覺衝擊力,但是真拿下來還是可能頗費周折——不過這不是她需要關心的問題。荷蘭人倒是對和他們有商業合作關係的鄰居見多不怪,甚至不少人放下手上的活跑到城牆頂上看熱鬧。趙彥昊本來想要鳴禮炮的致敬的,但是仔細一想禮炮這個習俗實際上還未必傳開,萬一搞出國際事件自己可擔當不起。於是趙彥昊下令加速駛離荷蘭人控制的海域。
經過一天的航行,艦隊行駛到臺北的淡水河口。
「首長,那就是之前弗朗機人修的淡水城,」在徐良的指示下,趙彥昊通過高倍望遠鏡看到了在河口北岸的西班牙人據點聖多明哥城。
根據大圖書館的記載,聖多明哥城修建於1628年,當時的西班牙淡水長官伐爾得斯為買糧食被殺害的士兵報仇,藉機驅逐了當地的圭柔社原住民,在此修築了這座簡易堡壘。
在望遠鏡下,趙彥昊看到了這座依山傍水的簡陋堡壘——或者說是一片廢墟比較合適。
在歷史上,兩年後菲律賓總督科奎拉就因為財政困難下令毀掉聖多明哥城,不過元老院成功搶奪了兩艘馬尼拉蓋倫,西班牙的財政危機提前爆發,科奎拉也相對提前下達了命令,西班牙淡水長官奧就率領部隊前往雞籠,全力駐守雞籠的聖薩爾瓦多城。不過在河畔的樹林間,還散布著一些尚未遷走的西班牙人的小木屋。
第二日一早,艦隊駛過花瓶嶼和彭家山,剛過晌午,趙彥昊就看到船隻的前方出現了一個南高北低,植被覆蓋不多的無人大島,頓時島上一大片白身黑翼的大鳥驚懼的從礁石和山林中飛起,繞著乘浪號的桅杆和煙囪鳴叫盤旋起來。
「好大的海鷗,」趙葵不由得感嘆起來。
「這是信天翁,」趙彥昊賣弄起他那點可憐的生物知識,不過趙葵就兩眼放光,一臉崇拜的看著趙彥昊,令他很是受用。
「記下來,此島乃我大宋之高華嶼,」趙彥昊指著不遠處的小島,突然一臉義正言辭地吩咐道,「今明人稱之釣魚臺,乃我大宋亙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