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移動「黨建﹢」助貧困山區脫貧摘帽

2020-12-22 人民郵電報


  作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地處偏遠山區,長期以來受自然地理條件制約,雖有豐富的電力、林木、水果、茶葉、富硒土壤等資源,但由於通信不暢導致村裡特色農副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以黨建引領扶貧,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摘帽,成為福建移動漳州分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舉措之一。

黨建﹢產業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記者上午走進詔安雄雞村時,71歲的沈木財已餵好了雞,清理了雞舍,還撿好了雞蛋。自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這份飼養員工作不僅讓他每個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還幫他從村裡的「貧苦戶」隊伍中脫離出來。幾個小時後,當天收集的1200多個雞蛋將在電商平臺以每個2.5元左右的價格新鮮出售。誰曾想到,三年前這個村還是典型的空殼落後村,得益於市縣兩級政府、移動公司支持建設的100多畝蛋雞養殖基地,如今,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

黨建﹢網絡信息便利進村入戶

  要致富先修路,網絡是扶貧的一條重要「信息高速路」。詔安縣貧困村多在深山密林中,山高路陡,網絡建設面臨巨大挑戰。為打通這條「高速路」,詔安移動黨支部協同市公司網絡部組織一支強有力的建設隊伍,開展網絡扶貧攻堅行動。每次進山摸排測試,黨員小傅都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歷險故事。有一次他進入東坑村後山,邊砍擋路的樹枝邊專心測試信號,突然,他仿佛摸到了一節枝幹,然而手感卻冰冷光滑,抬頭一看,是一條粗壯如手腕的大蟒蛇。「沒想到荒無人煙的山裡除了我,還有一個大活物。」說起這件事,小傅仍然驚魂未定。

  正是有了這些藝高人膽大的行動網路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攻克諸多技術難題,目前,秀篆鎮90個貧困村網絡覆蓋率達98%以上,滿足了偏遠山村通信需求。在寬帶建設上,黨員先鋒隊以「黨員先鋒立表率,精準扶貧我先行」為主題,開展山區網絡線路調研、勘察、信息化需求收集、寬帶惠民等工作。2014年以來,移動寬帶網絡已實現鄉鎮鎮區100%連續覆蓋。同時,依託4G網絡資源,整個村建立起大V網,實現了村民互打免費,真正讓村民用得上、用得起手機,體驗到資訊時代帶來的便利。

黨建﹢和創企業文化更有溫度

  信息網絡扶貧是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一個縮影,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漳州移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高度重視、認真落實省市縣政府精準扶貧精神和省市公司扶貧項目,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實現政府、企業多維度高效協作、和創共建。通過成立「扶貧工作小組」「兩學一做黨員先鋒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與省市公司多次深入邊遠山區一同扶貧助困,推進移動信息化在交通、醫療、城市管理、民生、旅遊、校園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助力貧困村脫貧致富,展現了新時期移動人「奮鬥為本擔當先行」的企業溫度。

相關焦點

  • 雲南大理州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雲南大理州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2020年07月18日 13:0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
    全國剩下的52個國家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至此,2014年公布的832個國家貧困縣全部完成脫貧摘帽任務。國務院扶貧辦獲悉,預計下月開始,將對今年退出的52個縣按照20%的比例進行抽查考核。2016年隨著蘭考縣、井岡山等地脫貧摘帽,我國貧困縣開始陸續脫貧,同年共有28個貧困縣退出貧困序列;2017年共有125個貧困縣實現清零;2018年宣布脫貧摘帽縣共283個;2019年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34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而今年年初還剩餘52個未脫貧。但隨著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也意味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完成了脫貧摘帽任務。
  • 福建人大:精準發力助脫貧
    2020年10月12日,「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在福州召開。此刻,福建同世界分享擺脫貧困的經驗和成效:2019年底,全省1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01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過17年半的地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孕育之地。
  • 羅城群眾慶祝整縣脫貧摘帽
    11月20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點「仫佬家園」社區,搬遷群眾用仫佬山歌齊唱自編山歌,慶祝該縣整縣脫貧摘帽。當日,自治區政府網站公布了包括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內的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五年攻堅,羅城全縣共有8萬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82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序列。面對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成果,貧困群眾道不盡感激。「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福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
    新華網福州5月14日電(蔣巧玲)2019年底,福建省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  在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3日召開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省委農辦主任黃華康說,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對此,福建的脫貧攻堅工作突出抓好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提升「兩不愁」質量水平、全力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有效應對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等五個方面的工作。
  •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脫貧的標準是什麼?答案在這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今天(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 中國剩餘52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出列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剩餘9個未摘帽的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思渠鎮所在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位列其中。至此,這個昔日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也迎來了歷史性一刻。
  • 脫貧路上的「兵工」力量!他們為紅河縣貧困山區人民辦了許多實事
    定點扶貧援建項目的實施為貧困農民群體送來了福祉也帶來了發展機遇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2002年至2019年,累計投入扶貧資金5464.1萬元,為紅河縣貧困山區人民辦了許多實事。教育優先託起鄉村家庭脫貧之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 吉林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摘要】 吉林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新華社長春4月11日電(記者孟含琪)吉林省人民政府11日發布公告,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靖宇、大安、通榆、安圖、汪清正...
  • 2020年重慶18個貧困區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截至目前,全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4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部脫貧摘帽,1919個貧困村全部整村脫貧,現行標準下全市累計動態識別的190.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0年,重慶市朝著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目標砥礪奮進。
  • 攻克貧困堡壘 昂首邁步小康丨寫在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際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到2015年底,尚有農村貧困人口493萬人,且91.2%的貧困人口處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心部署,苦幹實幹加油幹,全力攻克貧困堡壘,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脫貧摘帽群」即將全員到齊 52個掛牌督戰貧困縣已脫貧摘帽43個
    2020年是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收官之年。過去一周,全國各地捷報頻傳,寧夏、四川、廣西、甘肅四省份相繼宣布貧困縣「清零」。而昨天(22日),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全部脫貧也進入公示的最後一天。
  • 「扶貧定製茶園」助脫貧 媒體走進福建下黨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牛靜芳 通訊員 冀坤9月15日,清風送爽,福建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的可視化扶貧定製生態茶園裡,茶樹及膝,幾位婦女、老人手挎竹籃採摘茶葉,茶園的48個攝像頭全程攝像,茶園主在城裡也能實時或回看茶園和茶葉加工過程,從種植到採摘,從加工製作到成品包裝,全程可視可追溯。
  • 莎車、葉城脫貧摘帽,看看上海援疆幹部是怎麼說的?
    至此,上海對口支援喀什地區四縣均已實現脫貧摘帽。其中,澤普縣、巴楚縣分別於2019年4月、2020年1月退出貧困縣。自2010年3月上海援疆移駐喀什地區以來,助力脫貧攻堅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面對這一成果,小編採訪了新一輪援疆上海對口支援喀什地區的前後四個批次的援疆幹部,讓他們來分享一下援疆感想。
  • 各地脫貧數據:江蘇貧困人口剩17人,遼寧全省貧困縣集體摘帽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這是一項政治任務。《人民日報》上月報導明確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對於各地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是考核地方官員是否合格的主要標準。
  • 甘肅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甘肅省今天(11月21日)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摘帽,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11月21日,甘肅省宣布,東鄉、臨夏、宕昌、西和、禮縣、通渭、岷縣、鎮原8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甘肅省7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從2016年開始,我國貧困縣逐年脫貧,退出數量在2019年達到峰值。連續7年來,我國每年減貧人口都在1000萬人以上,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至2019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0.6%。今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2019年底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
  • 貴港覃塘區3.24萬人脫貧摘帽,剩餘貧困人口1061人完成「雙認定」
    12月3日,貴港市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覃塘區專場新聞發布會,覃塘區委書記張景聯介紹,到2019年底,該區已實現45個貧困村、3.24萬人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5.26%下降到0.19%,今年剩餘貧困人口1061人已完成「雙認定」工作,均達到脫貧摘帽條件。
  • 雲南省又有31個貧困縣(市區)脫貧摘帽
    通知要求昭陽區等3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後,要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強化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保持持續攻堅態勢,一手抓剩餘貧困人口減貧,一手抓已脫貧人口鞏固提升,有效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