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百隊杯足球賽高考組決賽中,清華附中隊以5比0的比分戰勝蕪湖起飛隊奪得冠軍。這場比賽,清華附中隊7號史驍月獨進三球上演帽子戲法,成為球隊取勝的關鍵先生。而史驍月並不是一名高考畢業生,他今年9月才上高三,他是隊伍中唯一一名跨級參賽的隊員。
史驍月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清華附中隊的10名隊員裡,有6名隊員是學校裡的足球愛好者,課餘喜歡踢足球。包括史驍月在內的另外4名隊員,則是以足球特長考大學的校園足球學生。
史驍月從小學開始踢球,起初在國奧越野俱樂部訓練,初中進入清華附中就讀,2016年學校從韓國請來了一整套教練組,並修建了多塊專業足球訓練基地,著力發展校園足球。作為清華附中發展的第一批校園足球隊員,史驍月在跟隨韓國教練金鎮亨三年多的時間裡成長了很多,他說:「金鎮亨教練曾經在韓國的職業俱樂部梯隊從業多年,經驗豐富,他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成熟且職業的足球理念。在跟著他踢球的三年多時間裡,我認為我的球技得到了跨越式進步。曾經,我只是喜歡足球,沒有想過要走職業足球這條路。但是三年多過去,我的頭腦、球技都得到了很大進步,我也得到了很多次與國內職業俱樂部梯隊過招的機會。我意識到,以我的能力,也許是有機會走上職業道路的,儘管是走校園足球這條路。」
清華附中隊奪冠
校園足球通往職業足球這條路不太好走,因為沒有太成熟的選拔機制,校園足球隊員絕大多數都是想通過足球進入大學。想要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從小進入足校,或者進入職業隊的青訓隊等,是一種更為普遍的方式。在史驍月的身邊,這兩年就有三位隊友,選擇離開校園,進入足校追尋足球夢。
但這個情況,在近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例如外號為「北大球王」的肖鯤,就是一名以足球特長進入北大的學生,在校期間努力訓練的他,通過自己的聯繫與努力,加盟了蘇州東吳足球俱樂部,成功成為一名職業球員。還有現效力於天津泰達隊的中後衛宋嶽,他同樣是一名校園足球走出來的佼佼者。宋嶽在2010年考入河海大學,7年間完成本科及研究生學業,2018年加盟南通支雲率隊成功衝甲,今年加盟天津泰達隊圓夢中超。
當然,想要從校園足球走向職業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實力,但有了這些前輩探路,從校園到職業的道路也比以往更為清晰,這給了史驍月很大信心。
球場上的史驍月(右)
史驍月在2019年暑期通過全國足球夏令營,拿到了足球二級運動員證,他也得以在高三獲得去往各高校參加高水平足球測試的資格。他的夢想是考入北京理工大學,他說:「北理工是校園足球隊員最嚮往的地方之一,因為那裡有最為清晰的由學生球員成為職業球員的發展道路。若你以校園足球隊員的身份考入北理工,你能夠踢上CUFA(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如果你表現出色,你就有機會被選入參加中乙的北理工代表隊,成為一名職業球員。今年,我們隊裡就有一位學長賈翰林成功考入北理工,我一定要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