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第一個星期日,北京晚報百隊杯青少年籃球賽的總決賽在弘赫國際體育運動中心上演。從東西部分區對抗,到最終的總決賽,由京報集團北京晚報、北京市籃球運動協會共同主辦,北京宋曉波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北京晚報百隊杯青少年籃球賽跨年度舉行,最終圓滿落下帷幕。比賽結束了,賽場上的故事說不完,關於百隊杯和少年籃球的話題聊不完,百隊杯的精彩永不落幕。
在U12男子組決賽中,翠微小學23號球員趙天奇讓人印象深刻。年僅12歲,擁有接近1.8米的大個頭,趙天奇在場上可謂是「內外通吃」,能運球推進、外線投籃,也能背身單打、拼搶籃板。
「趙天奇是隊長,鐵打的主力,身體條件很好,技術也很全面,場上能從2號位打到5號位。」教練聶博文說,「他在場上很有帶動作用,現在是我們重點培養的球員。」
別看現在已經是球隊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趙天奇最開始卻差點兒因為體型問題與籃球失之交臂。「以前他比較胖,往那一站估計沒幾個人願意帶他去練籃球。」聶博文說,「後來我看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拍籃球,看來這孩子真的是喜歡,就把他帶到隊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發現,他是一個不錯的苗子。」
從接觸籃球到成為主力,再到成為隊長,趙天奇靠的是頭腦和自律。進入校隊後,趙天奇很認真地參加每一次訓練,從下午放學到晚上7點鐘訓練結束,訓練非常投入。
「他是一個打球很有頭腦的球員,訓練中給他提到的點立馬就能反映到比賽中,而且懂得思考怎麼利用自己的身體打球。」聶博文說,「我覺得他能提高得這麼快,全靠自己的頭腦。而且他在場上能起到主心骨的作用,比如球隊落後的時候,他能挺身而出,敢於拿球進攻。我覺得這一點也特別重要。」
進入校隊後,為了能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趙天奇主動「戒掉」了各類飲料。「要麼白水,要麼是牛奶,他平時只喝這兩樣東西,而且每天晚上10點鐘必須上床睡覺,保證睡眠時間。」趙天奇的爸爸說,「通過這3年的籃球訓練,現在孩子的狀態很好,訓練有勁頭,學習同樣有精力,這也是籃球帶來的收穫。」
最終,翠微小學隊戰勝對手獲得本屆百隊杯U12男子組冠軍。
開局0比4落後,對手一上來氣勢很盛,在速度和身高都佔優勢的情況下幾乎控制了比賽。這時候王溦溦站了出來,她用一記漂亮的突破上籃得分,為廠橋小學隊穩住軍心。
在U10女子組總決賽中,廠橋小學隊面對傳統勁旅和平裡一小隊。為球隊首開紀錄的王溦溦在握拳慶祝後,立即投入到防守當中。賽後她說:「第一次得分後,我覺得我們有機會戰勝她們,對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
廠橋小學隊是第一次打進百隊杯總決賽,小姑娘們非常開心。訓練之餘,她們還為總決賽編排了一段開場舞蹈。王溦溦說:「第一次闖入總決賽,我們很珍惜,我們希望讓大家記住廠橋小學隊,也希望用這段舞蹈給自己打氣。」
和平裡一小隊展現出很強的實力,突破速度極快,全場壓迫讓人透不過氣,廠橋小學隊的姑娘們一度被壓制地過不了半場。儘管實力稍弱,但廠橋小學隊的拼搏精神不輸,她們相互加油鼓勁,摔倒了立馬爬起來防守,丟了球就反搶,失了位置就補。本場比賽,廠橋小學隊9比17不敵對手,王溦溦獨得7分。
王溦溦有些沮喪,但也有些興奮,她說:「我們隊能站在總決賽的舞臺就是勝利,今天的比賽雖然輸了,但我表現還不錯,大家也都拼盡全力,希望明年我們可以表現得更好。」
北京冬奧組委媒體運行部部長、著名籃球評論員徐濟成認為,已經舉辦4年的籃球賽為將來籃球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本。「百隊杯籃球賽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比賽平臺,籃球水平的提升一定要通過比賽和訓練相結合,用比賽帶訓練,用訓練促比賽,這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這樣才有真正提高,這是一個正確的道路,我們要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要將它推廣到更大範圍。如果全國都有這樣的比賽,分年級、分校區,然後依照學生成長特點來加入相應的戰術訓練,如此下去經過12年到20年,中國籃球一定不會出現類似人才斷檔、青黃不接,或者是有球技沒文化、有文化沒球技這樣的問題。」
談到場上球員的表現,徐濟成表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孩子們的位置感特別好。「他們展現出了相應的運球技術、突破技術、傳接球技術、快攻技術等,這是他們這些年齡段應該掌握的技術,有了這個基礎,他們才會有穩定的投籃手法、籃下的對抗等方面的提升,這也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作為主辦方的代表,京報集團體育新聞部主任袁虹衡表示,經過了4年的積累,百隊杯籃球賽水平正在一步步提升,參賽隊伍也在增加。無論是百隊杯籃球賽還是足球賽,辦賽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想通過百隊杯的比賽讓孩子們喜歡上運動,通過運動獲得健康和快樂。同時,籃球作為一項團隊運動,孩子們在可以通過比賽來鍛鍊自己的團結協作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希望孩子們享受籃球帶來的快樂。
在百隊杯賽的場邊自然少不了家長的身影,他們紛紛表示,能親眼見證孩子成長的感覺很好。
剛看完自己孩子比賽的陳立榮表示,比賽期間自己一直很緊張。「我還是第一次在場邊看孩子打這樣的決賽,感覺非常棒。而且,在專業的籃球場,有專業的裁判判罰,比賽質量也很高,這樣的鍛鍊機會對孩子而言還是很難得,他的收穫肯定很大,特別是心理素質方面。」
家長孫磊認為裁判的判罰相當專業,這樣有利於讓孩子們從小樹立起規則意識。「比賽很好看,質量也很高,這一點從裁判的判罰中能明顯感覺出,這樣有高水平裁判吹罰的比賽跟孩子平時的比賽還是有區別的,我覺得這樣的比賽更能鍛鍊孩子,有利於培養他們遵守籃球場上的規矩。」
有家長表示舉辦這樣規模的比賽對營造籃球氛圍也有很大幫助。「百隊杯籃球賽已經舉辦四屆了,有超過一百支的隊伍參加,這樣帶動上千名中小學生參與到比賽中,通過舉辦這樣的比賽,對推動校園籃球發展,營造籃球氛圍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現在說『小籃球,大夢想』,我想也要通過更多這樣有質量的比賽,才會繼續推動咱們的籃球向前發展。」劉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