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瓷胎瓷釉來仿製其他材質的器物,也是像生瓷的特殊品種之一。清清乾隆時期,各種精巧的制瓷工藝至臻巔峰,加之乾隆帝本人亦喜好仿古、奇趣的瓷器藝術,因此,產生了大量巧精緻異常的像生瓷器。其中,以瓷胎瓷釉仿製其他材質的瓷器更是巧奪天工,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吧。
一·以瓷仿銅器系列
乾隆帝好古,因此,在乾隆朝出現不少以瓷仿銅器的仿古器物,其中不乏幾乎以假亂真的珍品。
比如,這件仿古銅彩出戟尊,高28.4釐米,口徑14.6釐米,足徑14.6釐米。器身四面出戟,以青銅色為地,輔以綠松石釉、金銀彩,間飾青銅鏽色。此件瓷尊無論造型還是顏色均刻意模仿青銅器,幾乎達到了使人僅憑肉眼無法辨別是瓷還是銅的地步,這種釉色是乾隆時期的新創釉色。
又如,這件仿古銅金釉三足爐,通高33.1釐米,口徑14.9釐米。爐仿銅質香爐的式樣,通體施金彩,飾模印和鏤空花紋。蓋面均分為6瓣,每瓣圓形開光內鏤雕雙螭紋,開光上方模印變形龍紋一周,蓋鈕為鏤空蓮花荷葉紋。爐頸部與爐身三個桃形開光內凸印蟠螭紋,腿部凸印變形蟬紋。此爐工藝裝飾細膩精巧,通體遍塗金彩,充分顯示出清乾隆時期高超的陶瓷仿古工藝。
二·以瓷仿漆器系列
乾隆時期,還出現以瓷器仿製漆器的器物,精巧非常,如果不上手,僅以肉眼幾乎無法分辨出它的真實材質,工藝之巧妙令人驚嘆。
這件仿朱漆菊瓣式盤,高3.4釐米,口徑16.8釐米,足徑9.9釐米。盤壁呈菊瓣形,盤內及外壁均施仿朱漆釉。此件仿朱漆盤外底施仿黑漆釉,更加準確地表達了漆器製品的工藝特徵,反映出乾隆時期陶工對釉料的配製、燒成火候及氣氛等工藝已能運用自如。乾隆皇帝對此件作品倍加欣賞,特為其寫詩:「吳下髹工巧莫比,仿為或以舊還過。脫胎那用木和錫,成器奚勞琢與磨。博士品用謝青喻,仙人顏侶暈朱酡。事宜師古寧斯謂,擬欲摛吟愧即多。」
還有一件仿朱漆菊瓣式蓋碗,通高9.1釐米,口徑11.5釐米,足徑4.5釐米。碗呈菊瓣式,蓋為覆碗式,菊瓣形口,蓋內金彩書乾隆御題詩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輕。啜茗合陶句, 浥露掇其英。」碗內外通施仿朱漆釉,色質逼真。
除了仿朱漆器物外,還有一件仿雕漆釉碗,外壁施紅釉,仿雕漆工藝,口沿剔刻一周回紋,腹部刻排列有序的錦紋,近足處刻蓮瓣紋,精緻得令人讚嘆。
還有仿黑漆描金工藝的纏枝花果盤,在漆黑瑩亮的釉面上以金彩繪桃紋,桃花和桃實處適宜地點綴紅彩,使豔麗的花朵和熟透的鮮桃躍然盤上。造型端莊,製作精細,色彩對比強烈,給人一種雍榮華貴之感。
三·以瓷仿竹木石皮系列
乾隆時期,以瓷器仿自然材質,如木、竹、石、皮製品的制瓷工藝也「臻於化境」,非常逼真。
仿木紋釉出現於清雍正時期,乾隆時製作更為廣泛,釉面比雍正時有更富於變化。這件仿木紋釉碗,裡外滿施木紋釉,紋理清晰,質感逼真。
還有一件仿木紋釉地粉彩松鶴紋筆筒,內及外壁上下均施仿木紋釉,中部露出白色釉地,其上以粉彩描繪松鶴紋,蒼松怪石分布有序,高山流水錯落有致,數隻仙鶴翩翩起舞於其間,繪畫筆觸細膩。木紋釉是用紅、赭色彩料模仿天然木材的自然紋理,仿肖逼真,宛若天成。
仿竹器物感覺比較小清新。這件五彩花鳥紋墨床,仿竹床形,床邊及四足施淡綠釉,上飾褐黃色斑點,頗似斑駁的嫩竹。床面飾白地五彩山石花鳥紋。造型秀巧新穎,悅目怡人,釉彩柔嫩淡雅,仿佛通體散發出自然的馨香,是一件雅韻十足的瓷質文房用具。
仿石紋釉瓷器是在燒制好的白瓷胎上用近似於石質的彩釉勾繪出石頭的紋理,入窯二次高溫燒制而成。這件仿石紋釉筆筒,裡外均施仿石釉,效果逼真,玉石質感極強。
還有一類仿皮器物,比較少見。這件仿黑鯊魚皮嵌鐘錶葫蘆式壁瓶,通體以黑色珍珠地裝飾,飾金彩纏枝牡丹紋,瓶內壁及背面施松石綠釉。這種黑色珍珠地系模仿鯊魚皮效果,在陶瓷器中極為罕見。其造型古樸,形制端莊,既美觀又實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宮博物院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