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明最新演講:行業研究如何創造價值

2020-12-23 騰訊網

中國基金報記者 若暉

時值年末,各大券商策略會重磅出爐,資本市場投資大佬的最新思考更是受市場關注。

上周末,久未在公眾場合公開露面的睿遠基金總經理陳光明,現身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做了演講,這也是他最近一次對外做主題發言。

今年3月中旬,受新冠疫情全球擴散及石油價格下跌影響,各類風險資產劇烈波動,從華爾街到A股市場,恐慌情緒急劇蔓延,就連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黃金也一度遭到流動性衝擊。股票市場風險偏好迅速回落,上證指數一度跌至2800點下方,當時,陳光明堅定發聲:現在是可以樂觀一點的時候。此後,市場迎來反彈。

時隔9個月時間,陳光明再談投資,不過此次演講無關資本市場,而是談他多年對行業研究的心得體會。儘管內容偏專業,偏靜態,但對希望了解如何做好行業研究的投資者而言,依舊值得參考。

基金君上周末也去旁聽了此次論壇,記錄了他的一些演講內容以饗讀者。

關於投資人與企業家的異同:投資人不參與企業的實際管理,但在觀察企業如何才能做強、做大上與企業家是共通的,不同的是,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上能夠測算出一個相對回報率。因為企業縱使做到了頭部,成了行業龍頭,可能是經過若干年持續努力後,但是每家企業背後創造回報率的因素是不同的。站在股東回報的角度,投資人需要對企業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這也是做價值投資最核心的能力。

關於投資本質:投資的本質還是要從Σ(Pi×Ei)這個公式來看,也就是要麼提升你的高概率,要麼提升你的收益率。比如,索羅斯在乎收益率的量級,巴菲特在乎的是確定性,收益率稍微低一點沒有關係,因為資金是帶槓桿的,希望有比較確定的回報率。

關於價值投資:目前的主題投資是比較盛行的,不管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更加明顯一些。作為二級市場的價值投資機構,我們追求的是獲勝的概率,而不是獲勝的量級,因此很少去參與初創型公司的投資。

關於傳統行業:一些大家看不上的傳統行業企業,不能直接說沒有價值,當然也未必一定有價值,這是留給做研究的人的課題。

關於人才:從深度講,我們需要專家型研究人員。我們對研究員的期望是成為行業的專家,希望研究人員能在行業沉澱10年、15年乃至更長時間,向終身研究員方向發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行業的本質、行業的變化有深入的洞察,提出獨到的見解,發掘長期投資機會。

以下為陳光明演講實錄(根據睿遠基金總經理陳光明先生演講整理,略有刪節):

行業研究如何創造價值

2020年12月20日,「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成功舉行。

大家中午好,謝謝安泰,謝謝陳院長,今天有很多老朋友,這裡也非常熟悉,主題和平時有點區別,以往可能講資本市場多一些。今天受陳院長的邀請,主要是因為學院在做尚未有商學院做的行業研究,這件事情非常有意義,當時在我們公司也聊了下,今天向大家做個匯報。

行業研究的意義

行業研究的意義是非常大的,主要應用或者說面向的人群,一個是企業的管理者,一個就是我們這樣的投資人,政府部門或其他決策的人也會用到,整體來講企業的管理者是運用比較多的。

我們是做投資的,平常接觸的企業家比較多。根據我們的觀察,企業家往往是自己所處行業的專家,對行業的商業模式,對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對如何運用行業特性進行人才匹配、激勵約束機制建立,文化價值觀,以及尋找什麼樣的人,等等,都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和洞察,這也是企業管理者必須要考慮的,事實上優秀或卓越的企業管理者對本行業的認知往往是最深入、最高層級的,他們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和榜樣。

從投資角度來看,行業研究非常重要。關於行業研究的運用,我們的出發點和企業家的出發點可能有一些區別,但共同點都是要看企業如何才能做強、做大,需要了解企業所處的行業特性,用第一性原理,洞悉本質。

企業家在抓住本質後,需要組織資本、人才等各方面資源將企業做起來。

投資人不參與企業的實際管理,但在觀察企業如何才能做強、做大上與企業家是共通的,不同的是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上能夠測算出一個相對回報率。因為企業縱使做到了頭部,成了行業龍頭,可能是經過若干年持續努力後,但是每家企業背後創造回報率的因素是不同的。站在股東回報的角度,投資人需要對企業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這也是做價值投資最核心的能力。

我們在做行業分析、企業分析時,基本的邏輯框架是DCF估值模型。

其中,FCFF取決於行業的商業模式以及競爭格局等;g取決於行業增速beta及企業自身alpha;n取決於行業模式、發展階段及競爭格局等;WACC取決於行業特點。

這個公式隱含著企業的模式、空間、管理和競爭等因素。

具體而言,模式,即客戶或市場是誰,企業提供何種產品與服務,憑藉何種資源與能力形成供給。

空間,即市場的顯性、隱性、想像空間有多大,當前所處的位置和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管理,即文化與價值觀、戰略、組織、人才等管理要素,決定了DCF模型中參數的實現概率,如果是在高質量增長階段,企業進入多產品、多市場是常態,管理複雜度攀升、重要性越來越高。

競爭,商業的本質是競爭,競爭的本質是創造差異化,尋找結構性、差異化的競爭要素,格局、壁壘、產業鏈等是行業的客觀事實,優勢、護城河、定價權等則是公司可創造的差異化。

需要指出的是,DCF只是一個邏輯框架,對於投資而言,很難完全通過數學公式來計算,基本上模糊的正確,不可能精確。

行業研究需要理解行業商業模式、發展階段、競爭格局。

這張圖大家常常看到,如果就企業發展階段,按照初創、規模化、聚焦、平衡和聯盟等簡單劃分。

初創階段,一般是主題投資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做得比較少。規模化和聚焦階段則是企業相對成熟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做得比較多。

現在像新能源汽車,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都帶有一點主題投資。從價值分析來講,初創階段的投資是蠻難的,它的不確定性非常高。但是一般能成為大主題,往往都意味著時代的某種變遷,比如說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網際網路,事實上的確意味著網際網路給世界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也是,但這並不代表著一定會一帆風順,新興的頭部公司也曾經有非常困難的時期。

在這個階段,可以看到有很多公司很多人往裡湧入。現在是資本非常泛濫的年代,很多是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這些資本流向科技行業,導致一些科技行業可以獲得大量的廉價的資本,而且是長期資本,因此增大了一些行業的供給。這些科技行業帶來效率的提升,無論是新能源還是數位化的進程中,效率提升非常快,但是資本回報率其實是堪憂的,此外人的很多工作也在被替代,這裡比較複雜不展開講。

回到行業研究,目前的主題投資是比較盛行的,不管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更加明顯一些。

關於投資的本質,還是要從Σ(Pi×Ei)這個公式來看,也就是要麼提升你的高概率,要麼提升你的收益率。比如,索羅斯在乎收益率的量級,巴菲特在乎的是確定性,收益率稍微低一點沒有關係,因為資金是帶槓桿的,希望有比較確定的回報率。

作為二級市場的價值投資機構,我們追求的是獲勝的概率,而不是獲勝的量級,因此很少去參與初創型公司的投資。

但是不管採取哪種方式,都要求這兩者乘積是比較高的,這樣才能來帶來比較好的組合回報。

從投資組合構建角度看,行業研究的意義在於,通過行業比較構建高(Pi×Ei)組合;通過行業比較,降低組合風險,提高夏普比率。

行業研究在投資中的運用

行業研究在投資中是如何運用的,今天講得比較實戰,可能跟資本市場熱點關係不大,從幾個維度講好些年前的案例。

首先是行業發展趨勢研究方面的案例。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國內液態奶銷量大幅下滑,投資者對於國內奶企的發展產生了巨大擔憂。一家乳業龍頭企業,很長一段時間市值只有50億,在此階段我們重倉買入,這背後除了公司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行業發展趨勢研究。

當時我們的基本判斷是,動物蛋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需求被壓制了,我們相信這個行業長期存在的價值,其次對公司管理層的信心,在事件中他們是相對保守謹慎的,正是基於對行業發展的理解和信心,才能在行業低谷時敢於重倉。

再看另一家地產龍頭企業,2014年左右,樂視網市值超過1000億,但這家企業市值才六七百億,當時曾在內部講,100億就可以做它的大股東,這是一筆非常合算的買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當時大家都認為網際網路改變一切,但是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房地產的需求是永遠存在的,因為不管網際網路有多發達,人們還是希望住在比較好的房子裡,住在好的小區裡,以及和好的鄰居住在一起。網際網路時代還需要房地產嗎?房地產到底有沒有價值,這些都是基於對行業發展趨勢的研究。

其次是行業模式演變方面的案例。

你會發現,行業企業有時做著做著,會出現新的變化。以一家交運行業公司為例,2014年前,這家企業基本是作為交運行業來看待的,其估值水平基本在10-15倍P/E;但此後,隨著市場對其免稅為主的商業租賃收入認識的提高,其估值中樞逐步提升至25-30倍P/E。

第三是行業周期研究的案例。

這是一個火電行業的大周期反轉案例。2004年後,隨著國內煤價的持續上漲,同時電價調整滯後,火電行業盈利持續下滑,同時投資也逐年下降,這家公司H股P/B估值一度跌至0.3-0.4倍。

2011年後,電力供求緊張背景下發改委電價調整開始到位,此外隨著煤炭行業投資持續增加,煤價開始持續下行,火電行業盈利在2012年開始出現快速反轉,H股的P/B估值也一度回升至2.0倍附近的高點,所以有時候野百合也會有春天。

一些大家看不上的傳統行業企業,不能直接說沒有價值,當然也未必一定有價值,這是留給做研究的人的課題。

第四是行業競爭格局研究方面的案例。

比如這家光伏龍頭企業,一直是單晶矽片領域的領先者,成本長期領先於同行。早年是單晶、多晶的路線之爭,2014年左右公司在進行路線選擇時其實承擔一些風險的,企業家精神加上單晶優勢,把它變成了現實,這也是從路線選擇到成本領先的典型案例。

行業研究面臨的挑戰

最後講一下行業研究面臨的挑戰。

首先,行業的界限確實越來越模糊。

比如說,現在最熱門的新能源汽車,屬於新的行業,信息技術軟體進入汽車,以後特斯拉可能變成軟體公司,甚至變成saas公司年年收費,所以它的估值與原來傳統的汽車行業不同。

「網際網路+」或「+網際網路」,使得各個領域都在不斷融合,尤其是數位化,基本上每一個行業都在結合。

其次,跨行業研究需求日益增加。

近期熱議的社區團購看起來既是消費,又是零售,又是網際網路,還有供應商等,研究涉及網際網路、物流、線下零售及消費品等多個行業,這樣就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將研究做深入。

第三,研究範圍全球化。

中國企業全球競爭力日益提高,很多企業都是全球性企業,尤其是製造業裡的企業,比如最近特別火的跨境電商。我們的製造業都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隨著投資主體在往全球化方向發展,如果研究沒有全球化視野和格局,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

基於研究面臨的挑戰,對研究團隊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從深度講,我們需要專家型研究人員。

我們對研究員的期望是成為行業的專家,希望研究人員能在行業沉澱10年、15年乃至更長時間,向終身研究員方向發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行業的本質、行業的變化有深入的洞察,提出獨到的見解,發掘長期投資機會。

從跨界來講,未來要更加強調團隊合作,從單兵作戰到團隊作戰。

從國際化來講,研究需要全球化、國際化的視野和格局。

簡單分享這些,謝謝大家!

編輯:艦長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在看」 行不行!!!

相關焦點

  • 爆款基金「締造者」陳光明最新演講:行業研究如何創造價值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若暉時值年末,各大券商策略會重磅出爐,資本市場投資大佬的最新思考更是受市場關注。上周末,久未在公眾場合公開露面的睿遠基金總經理陳光明,現身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做了演講,這也是他最近一次對外做主題發言。
  • 陳光明最新演講:行業研究如何創造價值?意義又是什麼?來看四大經典...
    來源:中國基金報時值年末,各大券商策略會重磅出爐,資本市場投資大佬的最新思考更是受市場關注。上周末,久未在公眾場合公開露面的睿遠基金總經理陳光明,現身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做了演講,這也是他最近一次對外做主題發言。
  • 睿遠基金陳光明最新演講,說啥了?
    圖源:富途1.陳光明最新演講:行業研究如何創造價值最近,睿遠基金總經理陳光明,回到了久別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給學弟學妹們,做了一個主題為「行業研究如何創造價值」的演講。前瞻君摘錄幾段,以饗讀者。其中,FCFF取決於行業的商業模式以及競爭格局等;g取決於行業增速beta及企業自身alpha;n取決於行業模式、發展階段及競爭格局等;WACC取決於行業特點。
  • 研判產業現狀 展望行業趨勢 | 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行
    2020年12月20日,「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成功舉行,陳方若、楊頡、陳宏民、陳光明、蔣耀、孫潔等與會嘉賓對中國產業經濟現狀開展研判,對中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 陳光明專戶持倉動向首次曝光 偏愛這五大行業
    原標題:陳光明專戶持倉動向首次曝光!截至1月底倉位七至八成,偏愛這五大行業!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月18日,「網紅」基金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大賣超1200億元,認購規模創紀錄的背後,不管是渠道還是投資者,其實都很清楚,主要還是衝著「睿遠」、「陳光明」的IP去的。
  • 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
    楊頡書記主持論壇時將行業研究比作1200年前的鑑真東渡,認為這是一個不斷往前探索的艱難歷程,但相信終會到達希望的彼岸。他還提出,行業研究的經驗應當複製到更多商學院,希望得到來自學界與業界的認同和支持,共同把行業研究這盤棋下得更大。陳方若院長作題為《行業研究,砥礪前行》的主旨演講。
  • 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發布網際網路醫療、零售行業研究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院長陳方若在演講中表示,縱橫交錯,窮理和務實交融發展,學界與業界不斷碰撞,最後才能形成在實踐中經得起檢驗的真理。此次論壇上,行業研究院發布了醫療和零售兩大行業的研究報告。
  • 「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滬舉行-中新社上海
    」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行,陳方若、楊頡、陳宏民、陳光明、蔣耀、孫潔等與會嘉賓對中國產業經濟現狀開展研判,對中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院長陳方若作了題為《行業研究,砥礪前行》的主旨演講。他認為理論必須通過實踐的檢驗方能成為真理,因此安泰經管學院提出「縱橫交錯,知行合一」的理念,希望從根源上改良理論工廠,實現理論、實踐、教學的良性循環。
  • 沒有陳光明,東方紅還是原來的東方紅嗎?
    作為價值投資最成功的踐行者,陳光明在業內廣受推崇,他的離去會給東方紅帶來什麼影響?沒有了陳光明,東方紅還是原來的東方紅嗎?任莉回應:「早在去年,陳光明辭職一事已經確定。我們沒有刻意封閉這個消息,消息一出,和我們合作多年的銀行夥伴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 私募公募「通吃」,基金市場的「變形金剛」林鵬續寫陳光明大佬傳奇?
    這與他的老領導陳光明離職後的道路頗為相似。如今,陳光明的睿元基金已經成為個人系公募基金的頭排,林鵬能否續寫傳奇?老領導的影響東方紅資管倡導穩健經營,採用組合投資、價值投資的方式來從事證券投資。林鵬在這裡待了22年,也是價值投資的擁躉。
  • 睿遠基金陳光明的十六金句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 陳光明 陳光明,睿遠基金總經理,原東證資管董事長,人稱「選股手藝人」。其餘25%的公司創造了所有的新增市值,更是由其中10%的公司創造了新增市值的80%。2、用傳統的格雷厄姆方式,在中國是找不到標的的。只有通過巴菲特的方式,長遠來講,能賺錢的都是買成長股的。
  • 突破商業邊界 創造長期價值|2020博鰲新零售高峰論壇完美
    在市場充滿變數,以及數字經濟等領域的發展迎來新高峰的當下,企業該如何在風雲變幻的市場抓住發展規律,以期突破商業邊界,為自身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通道,顯得極為關鍵。本次論壇以「突破商業邊界  創造長期價值」為主題,匯集了豐富多彩的形式,分為尖峰對話、TED演講、「匯」客廳訪談、直品匯、金頂獎頒獎以及匯眾集團十五周年答謝晚宴等。
  • 突破商業邊界 創造長期價值|2020博鰲新零售高峰論壇完美收官
    在市場充滿變數,以及數字經濟等領域的發展迎來新高峰的當下,企業該如何在風雲變幻的市場抓住發展規律,以期突破商業邊界,為自身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通道,顯得極為關鍵。 本次論壇以「突破商業邊界  創造長期價值」為主題,匯集了豐富多彩的形式,分為尖峰對話、TED演講、「匯」客廳訪談、直品匯、金頂獎頒獎以及匯眾集團十五周年答謝晚宴等。
  • 安踏總裁鄭捷:價值創造之路,永遠沒有終點
    年度峰會上,安踏集團董事、總裁鄭捷做了題為《體育用品行業回歸價值創造之路》的主旨演講,其中安踏如何實現價值創造尤為引人關注。會後,鄭捷接受了本刊記者採訪,講述安踏價值創造之路。當鄭捷結束主旨演講後,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演講時長為29分鐘,比大會要求的20分鐘超出了9分鐘。作為高峰論壇年度峰會演講嘉賓中唯一一位企業代表,鄭捷的演講頗受關注。
  • 共話行業發展,傳遞保險價值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研究員鄒平座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研究員鄒平座為與會人員帶來《科技革命背景下保險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肯定了科技金融的發展成績,並提到當前處於科技革命前夜,價值函數變化增加保險業風險,加大監管難度,為了科技金融的健康發展,監管手段和水平需要與時俱進,要在科技金融與監管秩序上取得平衡。
  • IXDC2020主旨演講 | 隨行業之聲感受體驗設計創新思想新高地
    18日(今日)下午,來自騰訊雲、小米集團、百事公司、IKEA、Facebook、資生堂、小鵬汽車等12名行業精英到場,就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發表了精彩紛呈的主旨演講,從設計視角出發,聚合行業之力,共話多元未來。
  • NVIDIA首席科學家在GTC中國線上大會主題演講中介紹AI研究最新進展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Bill Dally講述他的團隊如何助力AI性能實現逐年翻倍。今天,NVIDIA 首席科學家 Bill Dally 在 GTC 中國線上大會主題演講中說道,NVIDIA 的研究人員致力於打造速度更快的 AI 晶片,並將其用於具有更高帶寬的系統,從而簡化編程。
  • CPE中信產業基金翟鋒:PE如何進行價值創造
    這是一場持續20年的行業之約,作為行業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現場集結了1000名投資行業頭部力量,解析政策趨勢、聚焦投資策略、探索價值發現、前瞻市場未來。20年之際,可謂星光熠熠,群英雲集。  在本次論壇上,CPE中信產業基金董事總經理、投資管理部負責人翟鋒圍繞《PE的價值創造》進行了主題演講。
  • 綠色如何創造價值?金融與環境行業大咖崑山杜克大學開講
    50多位跨國公司高層和全球重要的政策專家、金融及綠色產業領域的領軍人物等300餘名嘉賓參會,圍繞「綠色創造價值,促進中國綠色投資」的主題,共同探討綠色金融產業發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國家發改委前副主任解振華主旨演講本屆論壇由崑山杜克大學、美國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桑福德公共政策學院、尼古拉斯環境學院主辦,崑山市人民政府是論壇的戰略支持單位。
  • 短視頻能為教育行業創造什麼價值?
    短視頻能為教育行業創造什麼價值?第二,短視頻才剛剛開始,對於教育行業來說,短視頻是一種新的產品介紹形態,也是用戶注意力所在,所以現階段短視頻對於教育行業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對消費者的「消費教育」,為教育企業創造更多品牌價值、市場價值。第三,短視頻的形態讓內容消費的空間變得更大,讓教育行業的邊界越來越寬,未來的中小學群體甚至成年人群體都會消費大量的付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