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清淡、寧靜,尚以平淡的筆觸表現真意;由筆墨經營出既符合於浪漫的想像世界,又是人生真實體驗的場景,在這個範疇,工筆花鳥無疑是一道溫暖而又易於動人的題材。
工筆花鳥畫家縱傑即是近些年來在此方面成績斐然的中青年畫家,他以「筆工而意寫」,顯現出文人畫的雅逸,追求主觀精神的表達和體現,並以此為基點,將工筆畫意境美的傳達推向深處。
縱傑:1974年生於國畫之鄉—蕭縣,畢業於安徽理工大學,2017年畢業於北京畫院莫曉松高研班。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安徽省美協會員、蕭縣美協副秘書長、京徽畫院副院長、龍城畫派藝術研究院副秘書長、北京中國工筆花鳥畫院畫家、內蒙古集葉軒畫院畫家、2016年蕭縣書畫「獅虎行動計劃」選送人才。
自幼酷愛丹青,業餘對古代書畫進行細心臨摹、研究,吸收為己用。走出自己的清秀、古韻、細膩、淡雅,筆墨變化多端的意境及個人風格。
縱傑未經科班,早年學畫未逢名師,多臨摹宋畫,吸收傳統技法,夯實出紮實的功底,對工筆花鳥的構成元素——線,更是運用得舉重若輕。他一邊有意識的悟求寫意花鳥與工筆花鳥之間的通達之處,一邊把專注放入恩師北京畫院莫曉松與先生對工筆花鳥的新理念當中。
莫曉松的工筆花鳥唯美清新,以線描為工筆畫的精神支撐,他所追求的花鳥畫圖式與傳統內涵「和而不同」的藝術韻味,仿佛為縱傑打開了一座新的藝術聖殿,獲益匪淺之餘,喚醒了他對形式美感由傳統而現代的困惑。
思索著自己的藝術選擇與取向的縱傑,對題材的抓取更趨近於生活場景當中,並以此營造出無盡的想像和美感,清淡、溫馨與蓬勃的時代面貌,逐漸顯現出具有個人品格的繪畫風格。
紅花靜穆、沉默無言,綠葉繁茂、靜以修身,擺脫了傳統繪畫程式、表象化的縱傑,以疏密有致的構圖關係融傳統與現代於一體,作品自然寧靜質樸,有著不可言說的韻味。
縱傑以大寫意為依據,並把此理念以及大寫意的意象形態、色彩濃淡、筆墨點線逐漸運用到工筆花鳥當中,讓人於藝術體驗的現實感與浪漫自然而然地在形式與手法當中穿越,使得他的工筆花鳥畫,具有了一番別致的精神色澤。
以清淡寧靜的筆觸,客觀的模擬生活,進而形成一種情感的神馳與瀰漫,活躍出現實氣息,也洋溢著永遠的精神情趣,是縱傑花鳥畫藝術的浪漫抒情特徵。
(文/張丁2020年6月於北京爨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