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馮先乾
10月15日,投資50多萬元的河南省民權縣花園鄉魏莊村養殖基地配套設施建設已經完工,民權縣公安局駐該村第一書記張洪軒正在指導基地工作人員為剛剛生產的波爾山羊打防疫針。
「張書記引進的100隻波爾山羊,使村裡的10家貧困戶受益,並帶動了3戶進行山羊養殖,發家致富。」一旁的村支部書記尚延信介紹說,「縣公安局幫扶工作隊駐村後,不僅幫助貧困戶脫了貧,還為村裡安裝了60盞太陽能路燈,購置了音箱、樂器、電視等,方便了群眾夜間出行,豐富了文化生活,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啊!」
這是民權縣公安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為助力脫貧攻堅,民權縣公安局抽調109名民警輔警進駐15個鄉鎮、38個行政村,突出抓好政策落實、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典型示範、矛盾排查,開展貧困人口、貧困村脫貧,推動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全力打好了脫貧攻堅戰。幫扶工作中,該局駐村幫扶民警、輔警在抓好縣鄉貧困人口技能培訓的同時,組織貧困戶外出參觀學習,邀請專家實地指導種養殖技術,採取多種方式、多種手段開展技能培訓,進一步增強貧困戶學技能的動力、用技能的本領,變「輸血」為「造血」,走出了一條「扶智」的強技增收脫貧之路。
脫貧勵志模範孫玉國2014年2月因患腦血栓住進了醫院,兩個上大學的女兒失去了經濟的支撐,小女兒因家庭貧困被迫輟學。孫玉國出院後,心情十分沉重,因為他知道只有多學知識才能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他勸說小女兒返回了學校,自己剛出院不久還需要人照顧,但他堅持讓妻子外出打工掙錢供應孩子上學。2015年孫玉國申請了貧困戶,兩個上大學的女兒得到了教育扶貧扶持,給她們注入了新動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女兒雙雙學業有成,於2017年參加工作,現年薪十多萬元,家裡有了可靠的收入來源,孫玉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見人便誇黨的扶貧政策好。
工作中,駐村幫扶民警輔警突出典型示範,指導成立村級孝善理事會,開展「星級文明戶」、「好兒媳,好妯娌,好婆婆」等評選活動,並結合送戲下基層等活動,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表彰,弘揚傳統美德,進一步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改變原來的「等靠要」意識。為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活動,駐村幫扶民警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緊依靠鄉鎮黨委政府、村組幹部,採取得力有效措施,化解各類苗頭隱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夯實了社會和諧穩定基石。同時,結合掃黑除惡、反電詐等專項鬥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到快查快處,依法嚴厲打擊,護航脫貧攻堅。據統計,去年以來該局先後打掉黑惡犯罪團夥4個,涉案範圍多省多地、涉案價值過億元的電信詐騙案件5起。
截至目前,該局駐村民警輔警協助建設標準化村室4個、扶貧車間4個、蔬菜大棚50個,安裝路燈900盞,投放垃圾箱4700餘個,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37起,為群眾辦實事、好事3000餘件,已實現1513戶4749人穩定脫貧,佔全部脫貧目標任務的95.95%。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王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