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體育局幹部與國家射箭隊國家飛碟射擊隊隊員一同前往仙遊縣鐘山鎮南興村開展「助力脫貧攻堅,體育在行動」系列活動。
奧運冠軍進村慰問。
在南興村開展扶貧主題黨日活動。
連日來,氣溫驟降,地處海拔600多米的偏遠山村仙遊縣鐘山鎮南興村的貧困戶生產生活牽掛著市體育局幫扶幹部的心,一通通問候的電話連接撥出,送去冬季融融的暖意。市體育局派往南興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紀平更是走村入戶,了解貧困戶的防寒保暖情況,讓每個貧困戶都能安全過冬。
南興村人口有1400多人,耕地面積卻有1040畝,村莊閉塞,交通不便,村集體經濟較差,人員外流,是拋荒嚴重的「空殼村」,被我市列入重點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74人。三年前,市體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籌安排,挑起掛鈎幫扶南興村精準脫貧任務。該局高度重視,發揮自身優勢,用體育槓桿撬起扶貧大盤,探索出一條符合南興村發展的「體育+」扶貧發展道路。
■ 幹部結「窮」親
當年接到掛鈎任務,市體育局就組織幹部職工前往南興村,與村幹部座談,了解村情,入戶走訪每個貧困戶,摸清家庭狀況,明確了每戶對口幫扶的幹部。
第一次來到這個三面環山的小村莊情景,至今讓紀平歷歷在目。「村民大多外出務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多數老人還不會說普通話。」外地來的紀平駐村面臨第一個難題便是語言溝通,那時南興村黨支部書記蔣鋒隆時刻充當他的翻譯。
「在傳統觀念裡,他就是一個外地人,大家叫他『洋』書記,但他來了以後,很快融入村集體,對貧困戶特別了解。」蔣鋒隆經常陪著紀平在午飯、晚飯後的休息時間走訪貧困戶。與村民「混」熟後,紀平常獨自到村民家看望。
「他經常來,噓寒問暖,看看我們,我們請他喝茶,他也不喝。」在村民們的印象裡,紀平和藹可親,深受群眾信任。
市體育局副局長柯向東介紹,除了派駐幹部駐村幫扶,該局還組織扶貧幹部每季度開展慰問活動,掌握貧困戶身體狀況、家庭情況,了解他們的困難和想法,並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三年來,大家盡心盡力扶貧送暖,排憂解難,目前南興村的貧困戶都已經脫貧,生活有序。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脫貧攻堅增加了難度。市體育局制定《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項實施方案》,緊盯全面完成脫貧任務目標,克服疫情影響,落實「一戶一策」「一戶一掛鈎」「一月一幫扶」制度,通過進村入戶、電話聯繫、溝通協調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克服疫情影響,確保穩固脫貧。
■ 體育來賦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把輸血與造血充分結合起來,大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市體育局在鞏固脫貧的基礎上,為南興村規劃了利用體育產業帶動農產品銷售的發展前景,提升產業「造血」功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掉隊。
為加快南興村新農村建設步伐,該局指導南興村做好美麗鄉村配套,幫助完善健身活動設施,投入37萬元建設了一個集籃球、氣排球、羽毛球和輪滑(兒童)等活動為一體的多功能文體場。
去年歲末,莆田冬訓的國家射擊隊、飛碟隊領隊、教練員、運動員等利用集訓休息時間來到南興村,開展「攜手奧運冠軍,助力鄉村振興」系列活動。兩屆奧運會射擊冠軍、現任國家射擊隊女子步槍項目主教練杜麗,裡約奧運會中國隊首金獲得者張夢雪的到來,讓貧困村沸騰了。
進村入戶送溫暖,學做紅團體驗民俗,與當地村民互動,即將過年的山村紅火熱鬧。柯向東說,這是奧運冠軍連續2年到訪該村,奧運精神也激勵著村民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努力奔跑,勤於圓夢。
奧運冠軍們的到來,改變了這個小村莊。村裡的文體廣場,不是農忙時節,每天晚上都會有眾多村民前來體育鍛鍊。
去年10月,首屆南興田園歡樂跑活動在此舉行,來自我市社會各界近300名跑步愛好者參加活動。市體育局舉辦這場活動,旨在對外展示南興村優秀的自然旅遊資源、四季鹹宜的運動旅遊環境及品質兼優的特色農產品,帶動鄉村產業振興。
這也是體育賽事第一次走進小山村。歡樂跑線路以南興村委會為起點,環繞村田野至摩天嶺半山,終點設在村文體廣場,全程大約5公裡。線路的終點,是村裡品質兼優的特色農產品的售賣現場,利用體育賽事,為助農、惠農做宣傳。賽事結束至今一年多,仍有人上山來求購南興村的農產品。
■ 消費助扶貧
作為承擔對口幫扶單位,市體育局協助南興村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鄉村振興管理機制,持續推進全民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及時跟蹤了解貧困戶農畜產品的「賣難」問題,充分發揮體育產業企業、體育社會組織資源,大力開展消費扶貧,幫助貧困戶解決產品銷售等實際問題。
今年10月,在第七個全國扶貧工作日也是國際消除貧困日以及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市體育局再次組織黨員幹部前來開展「放歌新時代 揚帆再出發」扶貧日主題黨日暨體育助農系列活動。
在南興村村部,大家圍繞近年群眾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和南興村糧食生產問題展開交流探討,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居安思危、節糧成習,發揮力量消費扶貧,助力南興稻米拓寬宣傳與銷售渠道。黨員幹部們積極響應,認購大米和白粿,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民增收。
市體育局局長陳鳳珠表示,該局將持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助農活動,充分發動體育產業企業、體育社會組織,助力農產品宣傳銷售,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體育力量。
在貧困地區構建「體育+」發展模式,市體育局發揮行業優勢帶動貧戶村產業振興,貧困戶增產增收,成為扶貧攻堅生動範本。如今南興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村黨支部被縣評為先進黨支部,昔日的「空殼村」,今朝奔上富路。(湄洲日報記者 黃凌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