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1919,百年激蕩

2021-01-19 澎湃新聞
北京│小說,變,豐與簡——「漢語寫作的新方向」

時間:

4月26日(周五)14:30-16:3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F5單向空間

嘉賓:

陳鵬(小說家)、李浩(作家)、何凱旋(作家)、馬佔祥(作家)、王震海(作家)、陸源(作家)

4月26日下午,大益文學院主編、小說家陳鵬將攜新版大益文學書系09《變》、10《豐與簡》做客單向空間·大悅城書店,同時主辦方還邀請了著名作家李浩、 何凱旋 、馬佔祥、王震海以及青年作家、副編審陸源,與讀者聊聊小說,變,豐與簡——「漢語寫作的新方向」。

北京│忽必烈的棋局:「元日戰爭」中的偶然與必然

時間:

4月26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海澱區北四環西路68號中關村圖書大廈三層言幾又·今日閱讀

嘉賓:

張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教授)、鄭小悠(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周思成(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蒙元史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周思成,在廣泛閱讀中文、日文、英文等各語種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從元、日本、高麗等多方視角展開敘事,寫作《大汗之怒:元朝徵伐日本小史》一書。書中完整呈現了兩場「元日戰爭」的進程,圍繞元軍內部矛盾、天氣狀況、作戰策略等因素,對元軍失利的原因進行了全面探討。本場新書分享活動,將引領讀者撫去歷史的沉沙,解讀兩場「元日戰爭」中的種種偶然性與必然性,重新了解當時東亞地區的政治局勢。

北京│1919,百年激蕩:多元意義的跨界解讀

時間:

4月26日(周五)19:00-21:3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李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應星(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4月26日,著名歷史學家楊念群教授攜其新書《五四的另一面:「社會」觀念的形成與新型組織的誕生》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書店,為讀者答疑解惑,聊聊現代中國轉型時代鮮為人知的一面。我們還邀請到了北京大學哲學系李猛教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應星教授與楊教授暢談古今。

北京│俠之型者:武俠片美術指導與人物造型設計師的對話

時間:

4月26日(周五)19:00-20:3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宋鴻榮(影視劇美術指導)、侯雲怡(影視劇人物造型設計師)、黃非(非常沙龍主人)

八個版本的《倚天屠龍記》哪個人設才是你心目中最接近原著的他/她?什麼是俠?你心目中的俠是什麼樣的?金庸生前最喜歡的武俠劇是哪部?改編武俠小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4月26日,在北京SKP RENDEZ-VOUS,聆聽著名影視劇美術指導宋鴻榮先生、人物造型設計師侯雲怡和你講述他們心目中的俠。

北京│中國歷史上的企業家精神

時間:

4月27日(周六)13:30-17:00

地點:

海澱區阜石路甲19號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

主講人:

李曉(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

「大道知行講堂」第33期,特邀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為我們帶來「中國歷史上的企業家精神」講座。李教授將本著「智、勇、仁、強」的固有涵義,從管理學、經濟學的角度,針對這些問題展開深入剖析。

北京│凝視與錯位——歷史中的新歷史小組

時間:

4月27日(周六)13:30-17:00

地點:

海澱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藝術區中間美術館會議室

嘉賓:

任戩(藝術家)、葉雙貴(藝術家)、陳默(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本次活動,我們榮幸地邀請到「新歷史小組」的藝術家任戩、葉雙貴,與哲學博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學會常務理事喻佑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媒介文化研究所所長陳默一起重訪「新歷史小組」成立的歷史語境和具體的實踐內容。本次活動還將圍繞當代歷史的議題展開,「新歷史小組」用「摺疊歷史」概括當代人的態度,與我們分享他們對於「遠方與近視」和「當下與遠視」這兩種當代人立場的思考。

北京│在現場打開歷史——李潔《晚清三國》《文武北洋》北京·新書見面會

時間:

4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通惠河北路郎家園6號郎園Vintage·虞社

嘉賓:

李潔(媒體人)、雷頤(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曉卿(紀錄片製作者)、詠梅(演員)

你一定知道魯迅,但你不一定了解,刺激魯迅「棄醫從文」的,是日俄戰爭。為了讀懂這一場扭轉中國命運的「第零次世界大戰」,即日俄戰爭,幾年前還在央視紀錄片頻道的陳曉卿導演,力邀《文武北洋》作者李潔加入百年歷史的重訪之旅,實地探尋,在現場打開歷史。此後,李潔兩度造訪旅順口,三度在遼寧大地上驅車馳騁,,還曾三次東渡日本,就近解讀戰爭的策源地和一代軍政巨頭的生長環境,終於成就這一部厚厚的《晚清三國》。可以說,《晚清三國》也是用腳寫成的一本書。史學名家雷頤、柏林影后詠梅,從各自角度,也有話說,「漢學是明治人的文化基石」,從東瀛日本談起,有料,有趣!本周六下午,我們等你來!

北京│歿後振芳塵:魏徵及其家族

時間:

4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2層

主講人:

遊自勇(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魏徵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代名臣,其地位並非從一開始就得到確立,而是一個抑揚起伏的過程。他與唐太宗之間「君明臣子」的形象逐漸定型,並且成為了「貞觀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本次講座,遊教授將結合自己的研究,談一談魏徵及其家族。

北京│《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朗讀分享紀念會

時間:

4月27日(周六)14:00-17:00

地點:

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魯迅博物館內魯迅書店

嘉賓:

吳利娟(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董牧孜(新京報書評周刊記者)、魏強(磨鐵·文治圖書主編)

4月27日,是青年作家林奕含逝世兩周年的日子,兩年過去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這本書的閱讀討論或者說整個世界關於女性意識覺醒的討論甚至是聲勢浩大的MeToo運動都讓我們看到文學作品與現實產生的激蕩和迴響。兩年了,世界變化如何,人們的記憶又有何種體驗。我們邀請幾位嘉賓做客北京魯迅書店,用社會學、傳播學和文學的視角重新回顧兩年來林奕含作品與現實的影響和交互,以這樣的形式來紀念這位優秀而令人惋惜的青年作家——林奕含。

北京│熟悉又陌生的經驗

時間:

4月27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東城區和平裡北街6號15號樓一層109室碼字人書店

嘉賓:

張慧君(詩人)、趙曉輝(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謝一景(詩人)、鍾芝紅(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博士研究生)

詩歌如一切文學和藝術,從過去而來,向未來而去。一方面,它銜接傳統。另一方面,它必須不得不回答我們當下的時代提出的尖銳問題,而後者更難。或者說,它必須回應我們的在場的、當下的和日常的經驗。這些經驗可被稱之為「熟悉又陌生的經驗」。那麼有著新經驗的當代青年詩人是如何回應這針尖上的棘手問題,如何以作品應對這種困難?如何表達?如何準確地命名呢?4月27日下午,我們邀請到了青年詩人張慧君和她的朋友們從她們具體的寫作來談一談這個話題,同時,也和讀者分享一下她的新詩集《獨立日的光榮》。

北京│很慶幸,我們都是有書的人

時間:

4月30日(周二)10:00-17:00

地點:

朝陽區三裡屯北街5號附近春風習習·朝陽城市書屋

嘉賓:

姚謙(作詞人、音樂製作人)、魚山飯寬(建築師)

我們的好朋友春風習習讀書會(沒錯,就是那家火遍京城文青的雜誌圖書館)要開新店了。開館之際,簡單村小書房將與春風習習·朝陽城市書屋聯手,舉辦一系列讀書分享活動。4月30日,我們邀請了兩位重量級嘉賓,與喜歡音樂、閱讀、建築、繪畫的你們,聊聊天。

上海│大英帝國的悲歌——《重生三部曲》新書分享會

時間:

4月26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

趙松(作家、詩人、藝術策展人) 、沈宇(圖書編輯)

派特·巴克於1943年5月8日出生在英國約克郡蒂斯河畔索納比一個工薪階層家庭,與伊恩·麥克尤恩、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朱利安·巴恩斯等都屬於當代英語小說界最高獎項「布克獎」作家序列。《重生三部曲》是巴克創作的一個轉折點和裡程碑。本周五晚,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作家趙松,世紀文景編輯、《重生三部曲》責編沈宇,和大家一起從巴克這部經典之作談起,回望大英帝國歷史的暗面。

上海│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重生三部曲》新書分享會

時間:

4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徐匯區衡山路880號衡山和集Dr.White3F

嘉賓:

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定浩(批評家、詩人)、沈宇(圖書編輯)

《重生三部曲》共分三部:《重生》、《門中眼》、《幽靈路》,情節緊密相連,真實與虛構並存。貫穿三部的三位主角中,詩人西格弗裡德·薩松少尉,心理醫生、人類學家瑞弗斯上尉,為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比利·普萊爾少尉為虛構。每一部最後都有作者說明,介紹相關資料來源,大多數情節皆有所本。本次活動,三位嘉賓將和大家聊一聊這本新書。

上海│異域的月亮與人性的真相——毛姆異域小說系列作品分享會

時間:

4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3樓創·新空間/產業圖書館

嘉賓:

王宏圖(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龔容(上海譯文出版社編審)、馮潔音(上海圖書館參考館員)

4月27日下午,上海圖書館將攜手浙江文藝出版社上海分社舉辦「異域的月亮與人性的真相——毛姆異域小說系列作品分享會」。活動有幸邀請到了王宏圖、馮潔音、龔容三位嘉賓做客上海圖書館3樓產業圖書館,深度解讀毛姆這位優雅而又冷漠的人性研究者如何通過他辛辣毒舌的文筆展現人性的不同側面。

上海│王國維詩學的前世今生——論《人間詞話》之「境界說」

時間:

4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劉鋒傑(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夏中義(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不讀《人間詞話》,難識境界之美。《人間詞話》以鑑賞形成的審美闡釋路向足以校正當代文化批評的「強制闡釋」之弊。作者力求深入淺出,通達流暢,希望有利於各位讀者閱讀,並與讀者一道走近聖賢,走近經典,讓《人間詞話》這部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詩學經典再綻光華。本次活動,兩位嘉賓將與讀者聊一聊王國維詩學的前世今生。

上海│「藥神」&「神藥」——生物醫藥創新的價值與內幕

時間:

4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淮海中路333號新天地廣場4樓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

主講人:

邵黎明(復旦大學藥學院特聘教授)

2018年有一部大火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引起了很多的思考和討論,包括如何以進醫保等方式讓重大疾病患者買得起特效藥。然而這裡存在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沒有原始研發的正版藥,後繼的仿製藥就無從談起,所謂挽救生命就成為空中樓閣。從這個角度說,開發出治病救人的「神藥」的人們,是真正的「藥神」。《十億美元分子》一書,就講述了一家剛成立的小型藥企在科學和商業兩個領域攻艱克難、開發新藥的故事。開發一種新藥究竟有多難,所耗時間、金錢有多大?生物醫藥創新的價值何在,對我們普羅大眾有哪些意義?國內醫藥創新跟國外相比是什麼情況,我們能期待國內的研發機構和市場環境能為本土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神藥」嗎?本次講座將帶你一探現代生物醫藥創新之概貌,一窺新藥研發之內幕。或許,這天之後,你對「藥是不是太貴」這個話題會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

海│無需等待AI,技術本來就是自主的

時間:

4月27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主講人:

胡翌霖(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

印刷術與人工智慧有什麼關係?本期新華·知本讀書會,我們邀請到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胡翌霖,來分享他的新書《過時的智慧——科學通史十五講》。

上海│笛安《景恆街》見面會——歡迎來到成年人的世界

時間:

4月28日(周日 )14:00-16:00

地點:

閔行區申長路688號虹橋天地購物中心L2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笛安(作家)

《景恆街》是一個關於夢想、愛情與成功的故事,講述了一群心懷不甘的年輕人,在奮鬥過程中戀愛與夢想的起落,這也是關於當下所有年輕人的故事。本次活動,作者笛安將攜新書與大家聊一聊關於青春與奮鬥的故事。

上海│我們為什麼要慶祝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時間:

4月30日(周二)18:30-20:00

地點:

靜安區南京西路1376號上海商城東峰540室上海美國中心

講人:

Michael Mangelson(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智慧財產權主管官員)

為什麼技術和智慧財產權處於美中貿易關係的中心?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夠鼓勵人們進行創造和革新,這對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增加高價值出口至關重要。為慶祝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上海美國中心請來了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的智慧財產權主管官員Michael Mangelson,來帶領大家討論商業機構在中國保護、執行和商業化智慧財產權時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影響公司的生意,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美中貿易。

武漢│傳統文化與清廉家風

時間:

4月27日(周六)9:30-12:00

地點:

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

桂漢良(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課堂。良好的家風,潛移默化著家庭成員的心靈,哺育著家庭成員的健康成長,支撐著家庭成員的事業有成,家和萬事興。不論時代如何變化,良好的家風總以正能量薰陶著家庭每位成員及其親朋好友,維護著家庭幸福美滿,推動著社會和諧共處。本次講座,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桂漢良研究員將與我們分享「傳統文化與清廉家風」。

成都│年輕時來到一座大城——綠妖《世界盡頭是北京》新書分享會

時間:

4月28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青羊區窄巷子30號三聯韜奮書店

嘉賓:

綠妖(作家)、寧遠(作家)

4月28日,在成都三聯韜奮書店,與作者綠妖和嘉賓寧遠一起,聊聊北京,抑或你曾奮鬥過的城市,以及當下的生活狀態,開心的,難過的,堅強的,孤獨的,歡喜,抑或悲傷,時過境遷後,你會發現,這都不是事兒!

杭州│小丫頭和大園子——葉廣芩《耗子大爺起晚了》讀者見面會

時間:

4月29日(周一)19:30-21:30

地點:

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中心遠匯金座3F單向空間

主講人:

葉廣芩(作家)

4月29日晚,葉廣芩將攜《耗子大爺起晚了》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分享小丫頭和大園子的故事,現場還將有圖書籤售環節。

南京│回顧啟蒙時代,再思啟蒙——《企鵝歐洲史·追逐榮耀:1648-1815》新書分享會

時間:

4月26日(周五)19:0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陳曉律(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陸大鵬(譯者)

1648年,歐洲仍處於世界舞臺的邊緣。然而1815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此時的歐洲,無論是經濟、科學,還是政治、文化,都已將世界其他地區甩在後面。這百年間的歐洲,舊制度與新制度、理性文化與感性文化辯證交鋒,是啟蒙和理性的時代,也是信仰與情感的時代,是進步的時代,充滿希望,也是停滯的時代,揭示著種種成就的虛幻。青年翻譯家陸大鵬對話南京大學陳曉律教授,暢談在喧譁與騷動、變革和擴張中,歐洲如何一步步遠離中世紀,走向現代世界權力的中心。

鄭州│敘事的空間與可能:如何閱讀文學——《積木書》讀書分享會

時間:

4月27日(周六)15:00

地點:

金水區文化路2號中州索克影城3樓松社書店

嘉賓:

趙松(作家、詩人、藝術策展人)、楊全強(出版人)

《積木書》給人一種讀不完的感覺,但這也帶來一個好處:這本書很耐看,每次看都會有新的發現,就像搭積木。4月27日,作者趙松做客松社,歡迎一起走進這位「野生作家「的戲劇性寫作人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激蕩百年的青春壯歌----北京大學教授與桂平一中師生共同追憶傑出校友黃日葵
    激蕩百年的青春壯歌北京大學教授與桂平一中師生共同追憶傑出校友黃日葵1919年那鮮紅的五月已隨風飄遠但是她說:「來到了黃日葵前輩少年求學的地方,看到了校道兩旁的黃日葵圖片和紅色活動展板,手撫《黃日葵文集》,看到這所百年學校的風貌,真的是特別的親切!也更增加了我對革命前輩的敬仰。
  • 一周文化講座|遠水無痕——伴隨文化變遷的個人成長史
    你想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家治理嗎?5月10日,一起和作者王晶聊一聊《人類命運:治理簡史》。」,我們邀請到了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光耀主講「顧維鈞與巴黎和會」專題講座。)、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歷史系博士生導師)1919不只是一個年份,現代中國也不只是一個名詞。
  • 一周講座及演出預告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講座預告中國藝術歌曲百年國際藝術周11月19日-23日「翰墨·音畫」上音獲贈珍藏美術書法作品展地點:上音歌劇院民樂排演廳11月20日藝術歌曲周學術講座1>藝術歌曲演唱的探討時間:14:30主講人:周正(上音聲歌系教授)地點:上音歌劇院管弦排演廳11月21日藝術歌曲百年國際聲樂論壇時間:10:00~12:00/14:30~16:30地點:線上+上音歌劇院管弦排演廳
  • 白薇|穿越激蕩風雲,感受文化自信
    穿越激蕩風雲,感受文化自信白 薇(張家口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這個六月,我的家鄉上了中央電視臺。精緻走心的道服化,豐滿真實的人物形象,峰迴路轉又自然流暢的情節設置,引領著觀者重返百年前的張家口,重返那波譎雲詭又壯闊激蕩的塞上風雲之中。在這塞上風雲之中,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一種光芒,一種力量,一種穿透歲月風雲,堅守塞上山河的氣勢,那就是——文化自信。
  • 一周文化講座:封面到底聽誰的
    本周六下午,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邀請翻譯了《貓與鼠》(合譯)、《我的世紀》、《蟹行》、《盒式相機》等作品的翻譯家蔡鴻君來講講君特·格拉斯。 遊天下的豪情與思故鄉的幽懷構成了中德詩歌中共有的兩元空間結構,包蘊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與情感內涵。本講座將跨越時空的界限,擷取兩大詩歌傳統中的眾多佳作,呈現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中異曲同工的詩情妙趣,與詩歌愛好者們一起領略個中魅力。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製造——那些年的美術電影
    本次講座將簡要並趣味地介紹歷史上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和正在出現中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及其中用到的量子力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本講座試圖通過對這段學術史片斷的追溯,分析三位美術史家的理論起點與得失,探討美術史理論對圖像媒介進行理解、闡釋與重構的種種可能性。
  • 【6.10—6.16】一周講座概覽
    講座須知《一周講座概覽》向您推介下一周北大主要的講座信息。為踐行一流大學服務社會的職責、促進教育公平的社會責任,北京大學的講座資源向社會免費開放。由於不同講座針對對象不同、教室或會議室容量有限,請大家服從講座組織者的安排,有序參與講座,保證講座過程中的安靜、禮貌和對演講者的尊重。
  • 百年頌歌 高昂激蕩丨青州市軍幹所「老戰士合唱團」再譜盛世新曲
    12月9日,是青州市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每周三的主題活動日,由軍休幹部、家屬和工作人員組成的「老戰士合唱團」,齊聚一起,高唱自己譜寫的獻給建黨一百周年主題曲《百年頌歌》。去年以來,青州市軍幹所所長高長青根據軍休幹部的生活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文化專長,先後譜寫了《我還是一個兵》、《雙擁曲》,請北京的著名音樂人張志耕譜曲,組織軍休幹部演唱,既豐富了他們的退休文化生活,又增強了凝聚力,使軍休幹部重溫軍旅歲月、增強緊密團結堅定跟黨走的豪情,取得了極大成功,在2019年青州市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出;今年在古城水上大舞臺舉行了慶祝建軍93周年文藝晚會
  • 「潮湧孤城——百年前的長沙對外開放」展覽和講座開幕式致辭
    長沙市博物館副館長李歷松主持開幕式時務學堂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柳肅致辭時務學堂研究會顧問陳先樞致辭時務學堂研究會榮譽會長陳書良宣布展覽開幕「潮湧孤城——百年前的長沙對外開放」展覽和講座開幕式致辭陳先樞首先熱烈祝賀「
  • 一周文化講座|那些搖滾的純真歲月與音樂這份職業的時代底色
    7月27日,陸建德先生就《戊戌談往錄》的寫作以及近代史的閱讀與研究問題,與圖書策劃人高立志先生做客建投書局國貿店與讀者暢聊中國近代百年的歷史。7月27日晚,《百年孤獨》譯者範曄、學者曾琳,及作家陸源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與你聊聊拉美文學,聊聊這本奇特的巨著,聊聊如何「拯救瘋皇后」。
  • 《激蕩的百年史》筆記
    激蕩的百年史吉田茂31個筆記◆ 第二章 推行現代化的困境>> 引進西方文明的代價雖然明治時期的日本飛速實現了現代化,但其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恰恰相反,這是一段與接踵而至的難題不斷鬥爭的歷史。首先,明治維新的領導者們必須堅決完成清算封建制度這件大事。
  • 百年五四,裂變1919!
    德先生和賽先生,民主與科學,促成文化覺醒。1919年初,38歲的魯迅發表了小說《藥》,這一年他把家搬到北京。五四運動這天,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錢玄同,領著自己6歲的兒子錢三強參加了遊行。1919年6月剛過,全國各地眾多期刊如雨後春筍紛紛湧出,據估計超過四百種,僅江蘇、浙江兩省就有兩百種之多。這些刊物思想激進、敢於說話,幾乎全部都是用白話文寫成。
  • 『雕塑頭條』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開啟 歐陽泥彩工作室作品大坊首展
    23日,晉華紡織廠舊址修繕竣工暨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啟動儀式在山西省晉中市晉化紡織廠舊址舉行。啟動儀式現場,晉中市委書記胡玉亭為迎接在這片剛剛修葺完成的晉華寶地即將誕生的晉華1919·中國營造大坊,推開了晉華這扇塵封已久的大門,開啟百年晉華的新時代。
  • 陳文海教授應邀到歷史文化學院作講座
    11月12日—13日,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歷史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國史研究協會副會長陳文海應邀為歷史文化學院作法國史學術前沿課程系列講座,主題包括《史學研習的認識論基準——唯物史觀及其基本內涵
  • 坐著高鐵看中國:重溫百年京張路 風雷激蕩再出發
    從時速35km到350km,百年京張鐵路不僅記載了中國鐵路的變遷史,更是演繹出一部近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史。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通車。2019年,京張高鐵投入運營。110年風雷激蕩,時代洪流、滄海巨變,百年鐵路見證中國發展。
  • 一周文化講座:封面到底聽誰的|大衛·克裡斯蒂安|封面|君特...
    本周六下午,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邀請翻譯了《貓與鼠》(合譯)、《我的世紀》、《蟹行》、《盒式相機》等作品的翻譯家蔡鴻君來講講君特·格拉斯。遊天下的豪情與思故鄉的幽懷構成了中德詩歌中共有的兩元空間結構,包蘊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與情感內涵。本講座將跨越時空的界限,擷取兩大詩歌傳統中的眾多佳作,呈現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中異曲同工的詩情妙趣,與詩歌愛好者們一起領略個中魅力。
  • 【藝術講座】師伯南《鐘鼎文技法與入門》學術講座在長安大學文化中心舉行
    本網訊(郭詩迪):11月7日,立冬之際,寒氣逼人,萬物蕭條,可是長安大學文化藝術中心內卻溫馨而祥和,學生們正在全神貫注地聆聽著師伯南老師的藝術講座,並交流探討著書法藝術的真諦。      其實,書法展現的是文化,書寫的是歷史,書法是傳統文化的核心,而在創作中紅白黑三色的搭配則成為最高的審美形式。
  • 一周文化講座|技術時代的愛與怕
    2020年代的第一個周六,來到活字文化,與我們共同穿梭於小說與電影這兩種介質中,感受光影與文字的魅力。我們邀請到對孔子和中國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傅傑教授,以及就歌德和德國文學進行過多次國際學術探討的託斯騰·瓦爾克(Thorsten Valk)共同探討。
  • 請回答1919:觸摸歷史遺蹟中的五四運動
    1919,一個有些遙遠的年份;5月4日,一個所有中國人都不陌生的日子。當1919年遇上5月4日,歷史的大門緩緩開啟……一百年的時光,如何穿越?一百年前的歷史,如何觸摸?一百年前的愛國情如何歷久彌堅,在今日被接續和傳承?北大紅樓「五四現場」展覽現場。
  • 請回答1919:他們的青春因何百年不朽?
    1919年,一場青年學生的愛國運動,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