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封面到底聽誰的

2021-01-08 騰訊網

北京|世界很好聽——周雲蓬《行走的耳朵》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0日(周五)19:30-21: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今日閱讀

嘉賓:周雲蓬(民謠歌手、詩人)

從紹興、大理,從祁連、西藏,到紐約、吳哥窟、伊斯坦堡……周雲蓬說:「一個人跟一個城市是有命定的緣分的,你生在哪兒死在哪兒,在哪兒戀愛,在哪兒安度晚年,行止處冥冥中自有天定。」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一路行走,一路歌唱。這次我們這次不聽歌,不如聽周雲蓬來說。

北京|走進君特·格拉斯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東城區朝內大街166號人民文學出版社後三樓會議室

主講人:蔡鴻君(德語文學翻譯家)

君特·格拉斯(1927-2015),德國作家,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有長篇小說《鐵皮鼓》、《貓與鼠》、《我的世紀》等。本周六下午,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邀請翻譯了《貓與鼠》(合譯)、《我的世紀》、《蟹行》、《盒式相機》等作品的翻譯家蔡鴻君來講講君特·格拉斯。

北京|青年「怕死」報告會——一場關於生死問題的討論沙龍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光華路5號世紀財富中心1號樓二層建投書局

嘉賓:鄧安慶(作家)、申子姣(北京師範大學教師)、馮倩(磨鐵圖書副總編輯、大魚讀品主編)、王琰(志願者)、羅東(主持人)

「羅東時間」將和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大魚讀品、建投書局進行一場沙龍對談,並錄製成一期特別視頻節目推出。我們將主題設為「青年怕死報告」。在這一話題框架之下,讓跨年代、跨行業的嘉賓共同去談從「80後」到「00後」的「生死」觀和諸類「怕」。

北京|起源:萬物大歷史——大歷史學派創始人大衛·克裡斯蒂安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4:30-17:00

地點:朝陽區新源南路8號啟皓大廈西塔一層中信書店

嘉賓:大衛·克裡斯蒂安(雪梨麥考瑞大學大歷史研究所所長)、孫嶽(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什麼是大歷史?大歷史與傳統的歷史有什麼不同?我們普通人為什麼有必要學習大歷史?大歷史所講述的起源故事與我們有什麼關係?相信很多剛開始接觸「大歷史」這個概念的朋友,心中都有諸如此類的疑問,別著急,這次,大歷史學派開創者大衛·克裡斯蒂安教授即將親自來為我們解答,帶著你的「十萬個為什麼」來參加吧!

北京|《我在哪兒錯過了你》新書發布及對談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海澱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藝術區中間美術館會議室

嘉賓:洪子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吳曉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毛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賀桂梅(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姜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由北京中間美術館策劃,洪子誠、劉鼎、盧迎華主編的《我在哪兒錯過了你》一書,已由上海商務印書館近日出版。這本書約請錢理群、翟永明、西川、孫鬱、格非、王家新、婁燁、王璜生、丁乙、丘挺、趙川、徐堅等29位作家、詩人、藝術家和研究者,撰文講述他們曾經錯過或差點錯過,但對自己的思考與創作產生重要影響的文本。這次活動,我們約請本書作者中的吳曉東、毛尖、賀桂梅、姜濤,談他們近日關注的話題,他們的閱讀、寫作與歷史,與自身思想情感和美學趣味塑造的關聯等,與大家交流分享。

北京|為家鄉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回家鄉建一座圖書館》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東大橋路9號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LG2-05號中信書店

主講人:章瑾(有為圖書館創始人&理事長)

章瑾,有為圖書館創始人&理事長,公益江湖名「章二妹」,劍橋大學土地經濟系哲學碩士。從小愛看書,喜歡書本的墨香,路過書店門就邁不動腿。從年薪百萬的金融精英到全職公益人,從買油田到籌書款,她歷經了人生的大轉變,用一座圖書館改變了一座城,讓孩子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讓家長重新認識教育。

北京|封面到底聽誰的——作者、編輯、設計師的相愛相殺

時間:9月22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陶瓷一街E06佳作書局

嘉賓:保羅·巴克利(企鵝蘭登高級副總裁、創意總監)、飯飯(編輯、作家)、任凌雲(設計師)、王萌(圖書編輯)

封面到底聽誰的?看起來,作者、編輯與設計師之間形成了一種有點難以言喻的關係。作者深信,「無論我想要什麼就該得到什麼。」編輯說,為了作品達到更廣泛的讀者群體,讓我們選這個方案吧。設計師說,我堅持,如果要我放棄這個方案,您另請高明。最終上架的作品,很可能是經過幾年,十幾稿封面方案後,才終得下印,送達讀者手中。9月22日晚,文景、企鵝中國、做書共同邀請企鵝設計總監保羅·巴克利與來自中國的編輯、設計師們聊天,講講他們所共同經歷的相愛相殺。

北京|尋找聶耳——一位日本學者二十年的研究之旅

時間:9月24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海澱區科學院南路2號院B座B2層鍾書閣

主講人:岡崎雄兒(作家)

這個九月,岡崎雄兒將帶著新出版的《不願做奴隸的人——聶耳傳》一書,沿著聶耳的足跡,重新走進上海、昆明、玉溪和北京,與大家分享他筆下那個鮮活的、生機勃勃的民國「北漂」青年聶耳。

北京|請為我畫一片海洋——《沙丁魚罐頭之味》對談+籤售

時間:9月24日(周二)19:00-20:30、9月25日(周三)16:00-18: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今日閱讀、東城區景山街道納福胡同13號北樓後浪出版公司

嘉賓:威爾弗裡德·盧帕諾(漫畫編劇)、韋萌(核化工工程師)

受法國駐華大使館邀請,法國漫畫編劇盧帕諾將於2019年中法環境月期間首次來華,同中國讀者分享他的創作經驗。如何將自己關心的議題融入漫畫編劇創作中?《沙丁魚罐頭之味》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而作者精心設計的「特洛伊木馬」可能沒有被打開,算不算一種遺憾?書中「展示」了很多環境問題,有沒有想過進一步、在展示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解決方案?盧帕諾,「善用漫畫媒介傳播自己環保理念的環保衛士」VS「高度關注並反映環境問題的漫畫藝術家」,9月24日晚,盧帕諾與法漫研究者韋萌對談,等你來旁聽~結束後有籤售活動。9月25日於後浪大教室的交流活動則更偏重於漫畫。編劇和畫手是如何工作的?漫畫/電影編劇和你聊聊在漫畫行業發達的法國,腳本作者和漫畫家合作的有趣部分。

上海|尋找聶耳——一位日本學者二十年的研究之旅

時間:9月20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F4鍾書閣

主講人:岡崎雄兒(作家)

岡崎雄兒將帶著新出版的《不願做奴隸的人——聶耳傳》一書,沿著聶耳的足跡,重新走進上海,與大家分享他筆下那個鮮活的、生機勃勃的民國「北漂」青年聶耳。

上海|孩子,變得越來越「昂貴」;教育,投入多少才算夠?

時間:9月20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董輝(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系[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副系主任)

孩子變得越來越「昂貴」,教育逐漸成為「軍備競賽」。這種育兒焦慮不僅糾纏著中國父母,放眼世界各國,我們發現除了北歐的父母還算「佛系」,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家的父母都一樣,正在「推娃」的路上越走越遠。我們不禁要問,這種育兒過程中的普遍焦慮是如何產生的?這樣的精英教育是必要的嗎?到底怎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本期陸家嘴讀書會,我們邀請到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與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系副教授董輝,與我們一起分享《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一書,探討當代父母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值得深思的棘手問題。

上海|我們不欠平庸任何東西——雙雪濤新作《獵人》上海分享會

時間:9月20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金宇澄(作家)、周嘉寧(作家)、雙雪濤(作家)、吳越(作家)

9月20日周五晚,雙雪濤攜新作做客上海光的空間,邀請作家金宇澄、周嘉寧、吳越一起探討:我們不欠平庸任何東西。

上海|顛覆時代的文化巨人——鮑勃·迪倫

時間:9月20日(周五)19:30-21: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層朵雲書院

嘉賓:孫孟晉(樂評人、影評人、詩人)、餘光照(藝倉美術館館長)

9月20日,世紀朵雲聯合藝倉美術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邀請滬上知名媒體人孫孟晉與藝倉美術館館長餘光照,從民謠到搖滾,從詩歌到自傳,從音樂領域至文化領域乃至藝術領域重述鮑勃·迪倫。從他的生命軌跡中發現新的世界,為大家呈現出一個更加立體鮮活的文化巨人。

上海|如何理解性別差異?——《透過性別看世界》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主講人:沈奕斐(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預先設定為男女二元對立的世界中,針對何為男人、何為女人的教條常常束縛著我們,使得我們原本應該輕盈的步伐變得沒有必要的沉重。那些針對性別出現的歧視總是帶著天生的、自然的面具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好像是不可動搖的。其實,只要我們多想一層,多向前邁進一步,也許男女的界限本來就不明顯,或許根本就不存在。

上海|遠遊與思歸:中德詩歌比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楊浦區長海路366號楊浦區圖書館

主講人:李雙志(復旦大學外文學院青年研究員)

詩與遠方,不僅是中華文人的床前明月,也是德語詩歌中的山高水長。遊天下的豪情與思故鄉的幽懷構成了中德詩歌中共有的兩元空間結構,包蘊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與情感內涵。本講座將跨越時空的界限,擷取兩大詩歌傳統中的眾多佳作,呈現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中異曲同工的詩情妙趣,與詩歌愛好者們一起領略個中魅力。

上海|島嶼和遠航:當代愛爾蘭詩歌地理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天山路356號長寧區圖書館9樓活動室

主講人:包慧怡(復旦大學英語系副教授)

從希尼,到克裡夫頓,再到葆拉·彌罕,本講座將通過對幾位最有代表性的當代優秀愛爾蘭詩人的作品解讀,引領讀者進入現當代愛爾蘭詩歌寫作的迷人地理,開啟一次從「島嶼檸檬」到「世界鰻魚」、往來與異域與故鄉之間的詩之遠航。

上海|對話張愛玲:胡潔人《新傾城之戀》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

地點:徐匯區龍華中路759號綠地繽紛城1樓鍾書閣

主講人:胡潔人(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9月21日,胡潔人攜新書《新傾城之戀》做客鍾書閣徐匯店,與我們分享一個關於愛情、婚姻和人性的故事。

上海|崢嶸七十載,與國同夢——郵票裡的上海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5:3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趙勇(上海化工機械三廠特種變壓器分廠辦公室主任、上海市集郵協會郵展徵集員)

9月21日,建投書局聯合上海集郵總公司與虹口郵政,邀請區職工郵協郵展組負責人趙勇同志,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帶來他珍藏的上海主題紀念郵票,與讀者一起,以郵票為引,看那些被收藏在冊的上海故事。此外,活動當天會有相關上海特色及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郵品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上海|從無到有:日本時尚進階之路——《原宿牛仔》新書沙龍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999號環貿廣場3F和集·例外

嘉賓:W.大衛·馬克斯(文化記者)、顧晨曦(時尚文化博主)

9月21日下午,新書《原宿牛仔:日本街頭時尚五十年》作者大衛·馬克斯與知名時尚文化博主顧晨曦一起,揭秘日本時尚從無到有五十年。

上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時間:9月21日(周六)14:30-16: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葛劍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邱志傑(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沈奇嵐(藝術評論家)

本期論壇我們邀請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及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擔任嘉賓,由藝術評論家、策展人沈奇嵐擔任策劃和學術主持,討論讀書、行路及我們如何認知這個世界。

上海|聯繫生活,練習愛——愛爾蘭90後作家薩莉·魯尼作品《聊天記錄》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楊浦區國權路525號誌達書店

嘉賓:王佔黑(作家)、彭倫(出版人)

9月21日,青年作家王佔黑和出版人彭倫將來到志達書店,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聊聊急速變化的時代裡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遇。

上海|不寫書評的人不傷心:閱讀、書評與文學

時間:9月21日(周六)16:00-17:30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380號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報告廳

主講人:陳以侃 (譯者、書評人)

本次活動,青年譯者陳以侃帶著他的處女著作、書評集《在別人的句子裡》,現場分享他在閱讀、思考與撰寫評論過程中的點滴。

上海|葛劍雄:中華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15:00

地點:浦東新區丁香路425號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

主講人:葛劍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

《LuTalk·東方城市之光》的第四期活動特邀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先生,來聊一聊中華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葛劍雄先生學貫中西、博聞強識;他不僅思接千載還視通萬裡,從南極洲到北極點,從「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9月22日,這位在上海生活了六十餘載的本地通,將蒞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與觀眾一起品讀中華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明清之際江南士人的生活世界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楊浦區國年路275弄7號復旦大學工會南206室

主講人:馮賢亮(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明清時期,作為社會重心的士人,從晚明以來就被捲入到輝煌而持久的王朝更替歷史進程中。他們的生死往事、生活經歷與社會體驗、權力關係和文化網絡等,都建構起當時最值得關注的日常生活形態。勾勒明清之際士人生活的變革及其複雜樣態,為重探明清歷史的宏觀進程,提供出國家與社會多重交互的視野與論述,深化了對於王朝鼎革之際歷史細節的詮解。

上海|一個超級大國的誕生:春秋晉國縱橫談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16:30

地點: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主講人:劉勳(上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次講座,上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劉勳將和大家談一談春秋晉國的誕生。

上海|看見黑洞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袁峰(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

2019年4月10日,人類發布了首張黑洞照片,這是人類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黑洞概念是如何來的?黑洞在時間和空間方面有什麼奇異特性?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又是如何得到的?它具有哪些科學意義?本次講座,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袁峰先生將帶領聽眾朋友認識黑洞,探尋其中的奧秘。

武漢|視覺的秩序——希臘藝術簡史

時間:9月21日(周六)9:30-11:30

地點: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李軍(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

希臘藝術發展的一條清晰的軌跡是從抽象幾何開始的,並且很可能是首先從埃及引進的,然後在發展過程中加進很多很生動的元素,能夠接近真實的人體、人的肌膚,從這個方向將抽象和真實二者結合起來。

成都|如何將傳統融入日常?

時間:9月21日(周六)14:30-16:30

地點:天府新區天府大道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尋麓書館

嘉賓:吉井忍(作家)、胡丙寅(策展人)

外人對日本一直有鮮明的印象,無論是否出自刻板,深究其因是否都與生命力頑強的「傳統」有關?它是否來自於人們對它的理解和相信?擁有多年中日兩國生活和觀察經歷的文字工作者吉井忍,和專注於做日本工藝和器物展而頻繁往來兩國的策展人Koh,表達各自的觀點和看法。

深圳|見微知著——管窺《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盛唐實況

時間:9月22日(周日)16:30-18:30

地點:福田區福中一路2001號深圳圖書館南書房

主講人:杜玢翰(歷史、文學研究員)

以日代唐是中國影視作品長期的通病,直到《長安十二時辰》的面世終結了這個悲哀。在興奮於國產歷史劇的成就之時,我們對這個時代似乎又隔了太遠的距離,以至於讓我們面對屏幕中的中國有點陌生。這次,跟杜老師來找找劇中的茬,從細節入手,點評劇中內容與真實歷史有多大差距。見微知著,解讀天寶年間唐朝的生活、政治、軍事、民族實況。

杭州|傳統工藝的設計解構——《做設計》杭州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嘉賓:楊明潔(設計師)、張雷(設計師)

擁有歐洲和亞洲設計教育與實踐經驗的楊明潔,縱橫比較東西方設計歷史,深度剖析中國設計病灶,通過設計考古,發現中國存在文化、審美與設計的斷層,並試圖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踐行重新開始找尋中國的文化、審美與設計。9月21日,我們邀請作者楊明潔、嘉賓張雷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一起來分享傳統工藝的設計解構。

杭州|莎翁經典《麥克白》戲劇朗讀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9:00-20:3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

嘉賓:David Doiashvili(喬治亞提比里西國立音樂戲劇院藝術總監)、《麥克白》主創團隊、王音潔(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表演系教師)

9月21日晚,David Doiashvili攜喬治亞國立劇院《麥克白》全團,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為大家朗讀《麥克白》中的經典橋段,並將和劇場實踐者、當代劇場與影像研究學者王音潔一起,聊聊莎翁經典戲劇,聊聊《麥克白》。讓我們一起感受莎翁穿越時空的魅力。

杭州|南宋眾生相——漫談南宋歷史

時間: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主講人:姜青青(西湖及南宋文化研究專家)

9月22日,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和杭州西湖及南宋文化研究專家姜青青一起,揭開關於南宋的謎面,重新解讀南宋歷史。

杭州|紙上的宋代生活指南——《風雅宋》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濱江區江陵路1916號奧體亞朵S網易嚴選酒店

主講人:吳鉤(暢銷書作家)

9月22日,來亞朵S網易嚴選酒店,聽「宋粉」吳鉤聊聊風雅宋朝的起居飲食、日常百態。

南京|金陵:流動的盛宴——《青山憔悴》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4:3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肖同慶(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級編輯)、薛冰(作家)、南京老克(媒體人)、李繼鋒(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夏維中(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明末秦淮風華絕代,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舞臺——點亮歷史的士人風骨,不讓鬚眉的紅妝傳奇,一個個名字閃爍如蒼穹星辰。錢謙益與柳如是、冒闢疆與董小宛、侯方域與李香君、龔鼎孳與顧媚、吳梅村與卞玉京、吳三桂與陳圓圓,書中用歷史紀實的手法和詩意的筆調,寫出一個時代、一座城市、一條河流的激蕩風雲,帶我們重溫「一代之興衰,千秋之感慨」。本周日下午,幾位嘉賓將來到先鋒書店,分享金陵城裡的那些事。

南京|研發一線的科學家帶你踏上新藥發現之旅——《新藥的故事》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9:00-21: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梁貴柏(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張詠晴(圖書策劃人)

我們一生中總會與藥打交道,但真的了解它嗎?藥從哪裡來?安全性如何保障?如何治癒我們?了解新藥誕生背後的故事,才能讀懂我們身體的健康密碼,新藥研發一線的科學家,帶你重溫人類挑戰疾病的動人時刻。在本次活動中,兩位嘉賓將分享有關新藥研發的故事,並與讀者一起討論在日常用藥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長沙|上山玩樂!——顧湘新書《趙橋村》長沙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6:00-18:00

地點:嶽麓區白雲路茶廠村森屋幸福療養院

嘉賓:顧湘(作家、畫家)、黃越寒(樂手)

東京職場女孩,上海作家,長沙藝術家,在「城市生存焦慮」和「年輕人歸園田居」這樣的話題浪潮下,他們顯得特別像某種值得放在一起觀察的案例,這背後的答案勢必不盡相同,但他們各自一定有認為合適做出這樣選擇的理由。比如《趙橋村》中的敘事者顧湘,帶著我們在城市寓所和村子的不同地點間漫遊,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這一次趙橋村通訊長沙站,我們將分享會搬到建在嶽麓山裡的幸福療養院,置身於與趙橋村有著微妙相似的環境之中,在一個初秋的下午,和「人人都愛,超級好玩」的顧湘,和迷人的女手風琴手黃越寒,和喜歡閱讀的主持人海蒂和她的朋友們,一起吃吃喝喝,聊聊我們當下的生活,聽聽音樂,讀讀《趙橋村》,給生活的節奏感帶來一些有趣的,微妙的變化。

長沙|天下可憐人,都是可愛人——《致江東父老》創作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天心區湘府西路8號湘府文化公園內樂之書店

嘉賓:蔡皋(畫家)、王躍文(作家)、龔曙光(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修文(作家、編劇)

「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最新作品《致江東父老》近日面世,新書首場創作分享會,9月21日下午,樂之書店·天心店,蔡皋、王躍文、龔曙光、李修文,超豪華陣容邀您共同見證!天下可憐人,都是可愛人!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封面到底聽誰的|大衛·克裡斯蒂安|封面|君特...
    這次我們這次不聽歌,不如聽周雲蓬來說。北京|封面到底聽誰的——作者、編輯、設計師的相愛相殺時間:9月22日(周日)19:00-21:00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陶瓷一街E06佳作書局嘉賓:保羅·巴克利(企鵝蘭登高級副總裁、創意總監)、飯飯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 川大歷史教授方北辰解讀諸葛亮人生謎題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集忠、勇、智、仁等美德於一身,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歷朝歷代都高度推崇的智者和賢者的代表。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演繹和渲染下,諸葛亮被捧上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無所不能的神壇。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⑩丨周六13:00,揭秘海明威與蘇東坡,看誦讀經典...
    8月15日13:00至14:30,封面開講了·雲講座第⑩期將迎來一場主題為「生猛的硬漢與有趣的靈魂——高考考題緣何選擇海明威與蘇東坡「的愛讀IDO周末閱讀分享會暨誦讀經典之雲上讀書會。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傳記文學的革新者」 劉小川,四川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路緋將與他進行對談。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百家講壇主講人、川大教授方北辰揭秘諸葛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在男女老幼心目中,鼎鼎有名的諸葛亮,是集忠、勇、智、仁等美德於一身的政治家、軍事家。9月12日下午2點半,封面開講了·雲講座 第12期迎來一場名為「解讀諸葛亮的人生謎題——愛讀I DO周末閱讀分享會」。
  • 北京文化活動因疫情基本處於暫停狀態,在家也可「聽」國圖名家講座
    曾幾何時,京城的文化活動目不暇接,每到周末,大大小小的書店、圖書館、藝術空間都擠滿了渴求知識的人們,或坐或蹲或站,傾聽著來自高校、行業的名家大咖的傾情講授,沒有門檻,專家與大眾之間的壁壘被完全打破,這曾經是這座文化之城最亮麗的風景線。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製造——那些年的美術電影
    本次講座將簡要並趣味地介紹歷史上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和正在出現中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及其中用到的量子力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誰在定義?惡魔居住在內心深處?它是怎樣長成?惡魔,請問你將去哪裡?最終會成佛嗎?在白羽音樂作品中折射出獨立的哲學思辨體系,關注社會、人文、自然、內心。
  • 一周文化講座|1919,百年激蕩
    史學名家雷頤、柏林影后詠梅,從各自角度,也有話說,「漢學是明治人的文化基石」,從東瀛日本談起,有料,有趣!本周六下午,我們等你來!本次講座,遊教授將結合自己的研究,談一談魏徵及其家族。本次講座將帶你一探現代生物醫藥創新之概貌,一窺新藥研發之內幕。或許,這天之後,你對「藥是不是太貴」這個話題會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
  • 【6.10—6.16】一周講座概覽
    講座須知《一周講座概覽》向您推介下一周北大主要的講座信息。為踐行一流大學服務社會的職責、促進教育公平的社會責任,北京大學的講座資源向社會免費開放。由於不同講座針對對象不同、教室或會議室容量有限,請大家服從講座組織者的安排,有序參與講座,保證講座過程中的安靜、禮貌和對演講者的尊重。
  • 一周文化講座|遠水無痕——伴隨文化變遷的個人成長史
    你想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家治理嗎?5月10日,一起和作者王晶聊一聊《人類命運:治理簡史》。文科生和理科生誰更擅長寫推理?文科生推理作家對談理科生推理作家,我們期待一場精彩的辯論!>上海│五四當日的四個細節時間:5月11日(周六)14:00-16:00地點:楊浦區國權路579號復旦經世書局主講人:陳佔彪(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100年前的五月四日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 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
    原標題: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北京│中國古代書畫漫談 時間:8月3日(周五)15:00-16:30 地點: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168號浪琴國際大廈B座1219A 主講人:葉渡(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 1個好故事為什麼勝過100次說教?聽聽高級教師...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閱讀經典故事對孩子的成長重要嗎?為什麼說1個好故事勝過100次說教?家長如何為孩子選好、講好經典故事?你知道經典故事裡有哪些百科知識嗎?8月22日(星期六)14:00,封面開講了|雲講座第期,將迎來一場主題為「1個好故事勝過100次說教」的愛讀I DO周末閱讀分享會。
  • 杭州市林科院開展竹子文化科普講座
    10月12日,杭州市林科院組織了第三期「甘泉大講堂」——《有趣的竹子》講座,帶領全體幹部職工走進關於「竹子」的世界,科普竹子文化。「竹子到底是草還是樹?」首先映入眼帘的問題便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本次講座由杭州市林科院竹類研究工程師胡俊靖主講,他從竹子的基本介紹、竹子的價值、中國竹文化以及竹子趣識這四個方面進行科普,讓大家對竹子有了新的認識,比如:竹子原來是根據其地下莖生長和繁殖特性分為叢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三種;竹子有食用價值、材用價值、生態價值以及觀賞價值;中國竹文化源遠流長,《山海經》卷三《北山經》中就有提及「又東二百裡,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硝」;甚至竹子並不都是空心的
  • 市林科院開展竹子文化科普講座
    10月12日,市林科院組織了第三期「甘泉大講堂」——《有趣的竹子》講座,帶領全體幹部職工走進關於「竹子」的世界,科普竹子文化。 「竹子到底是草還是樹?」首先映入眼帘的問題便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本次講座由市林科院竹類研究工程師胡俊靖主講,他從竹子的基本介紹、竹子的價值、中國竹文化以及竹子趣識這四個方面進行科普,讓大家對竹子有了新的認識,比如:竹子原來是根據其地下莖生長和繁殖特性分為叢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三種;竹子有食用價值、材用價值、生態價值以及觀賞價值;中國竹文化源遠流長,《山海經》卷三《北山經》中就有提及「又東二百裡,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硝」;甚至有些竹子並不都是空心的
  • 「環球菁英會」系列英語文化講座順利舉行
    11月9日至11月13日,作為2020國際周系列活動之一,由國際合作與交流部與外語教學中心、英語語言實踐中心聯合舉辦的「環球菁英會」英語文化沙龍在國際樓307報告廳正式開講。來自語言中心的四位資深英語語言專家,持續四天為同學上演精彩英語文化講座。活動現場座無虛席,講座獲得現場師生的一致好評。
  • 小柯在即墨開音樂劇專場講座!《想把我唱給您聽》巡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 通訊員 梁之磊11月19日下午,中國原創音樂劇小柯專場講座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拉開了小柯音樂劇《想把我唱給您聽》在即墨巡演的序幕。此次講座由中共青島市即墨區委宣傳部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講座中,小柯結合自身創作經歷和小柯劇場創立情況,就中國原創音樂劇發展現狀、中國音樂教育、歌曲演唱技巧等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音樂劇,感受到音樂劇的獨特魅力。小柯音樂劇是由小柯創建的一種全新的音樂劇品牌。
  • 「奧地利的語言、歷史和文化」系列講座
    2019年4月15日(周一)至16日(周二),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將與奧地利大使館、奧地利教育和科研部以及北京奧地利文化論壇聯合舉辦為期兩天的
  • 「一人一世界」設計師講座迎來第十六季
    深圳特區報訊 (首席記者 楊媚) 一群擅長轉換「視」「聽」藝術的創意家,如今從幕後走到臺前——OCT-LOFT「一人一世界」設計師講座第十六季,於4月25日在華僑城創意文化園開幕。
  • 一周文化講座│本土賽博朋克:從旺角黑夜到瀋陽街頭
    聽金宇澄、笛安與你分享文字的顏色、氣息、溫度。來聽陸秋槎漫談少女小說和推理吧!北京│中國掀起「遊樂場」熱潮了嗎?本次講座大家將在兩位重磅人物的解讀與對話中穿越歷史時空,觀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航空影像,更探秘它們背後的故事。
  • 一周文化講座|技術時代的愛與怕
    2020年代的第一個周六,來到活字文化,與我們共同穿梭於小說與電影這兩種介質中,感受光影與文字的魅力。我們邀請到對孔子和中國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傅傑教授,以及就歌德和德國文學進行過多次國際學術探討的託斯騰·瓦爾克(Thorsten Valk)共同探討。
  • 中國原創音樂劇小柯專場講座舉辦 拉開音樂劇《想把我唱給您聽...
    中國山東網11月19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梁之磊) 11月19日下午,中國原創音樂劇小柯專場講座在青島市即墨古城學宮舉辦,拉開了小柯音樂劇《想把我唱給您聽》在即墨巡演的序幕。此次講座由中共青島市即墨區委宣傳部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青島交通廣播、即墨經濟開發區、即墨古城發展服務中心、山東省鑫誠恆業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即墨區鼎泰德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協辦。講座通過網易新聞、藍睛、商周刊、愛青島、知即墨進行網絡直播,176萬人次在線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