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當溼球溫度達到35℃,人體將失去調節自身溫度的能力,會很快死亡

2021-02-18 高中僧

這҈大҈熱҈天҈的҈

一則微博熱搜把僧僧嚇了個半死

英國氣候學家湯姆·馬修斯25日發表文章稱:

當空氣溫度超過35℃時

身體靠出汗保持核心溫度在安全水平

當溼球溫度達到35℃🔥

人體將失去調節自身溼度的能力

只能存活幾小時,很快就會死亡


ps:溼球溫度:當前環境僅通過蒸發水分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

同時,NOAA的數據稱

今年6月,是140年來最熱的6月。

進入7月,高溫勢頭依舊不減!

熱҈得҈字҈都҈出҈汗҈了҈

童靴們不論去哪裡玩耍

千萬記得防暑呀!

作為一個未雨綢繆的好學僧

要想別人所未想

假如這大三伏天兒

空調壞掉了。。。

該怎麼拯救我又熱又窮的世界?

僧來給你支招!

奔跑能使自身體溫上升

身體周圍空氣受熱,體積膨脹

密度變小而上升

冷空氣就從四面八方流動過來

從而形成風

機智!!!

咳咳,,,

開玩笑開玩笑

讓我們正經起來

別笑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2003年Lauri Nummenmaa等人

在《PNAS》發表文章:

《Bodily maps of emotions》

文中有這樣一幅圖▼


在不同情緒下,志願者身體活性不同

以熱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則是上面的結果

Love& Peace

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你的世界也會收穫一片清涼

好了

趁你萌還沒反應過來

咱們進入下一輪作戰

你以為是掏1塊錢

去小賣部買根老冰棍兒?

非也

去大超市買根老冰棍兒!

因為大型商家和公共場所往往有應急電源

這樣就可以吃著冰棍兒一直蹭空調啦

當然如果你有2塊錢

就能坐公交去圖書館

踏踏實實學一個上午不是問題

 

因為要假裝很窮

所以五塊錢以上的法子咱都不考慮

買一瓶最便宜的礦泉水

常溫即可

然後,找一個沒人的地方

把水瓶夾在腋下

酸爽~~~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害怕被人看到所以出冷汗

人體的腋窩、膕窩、腹股溝等等

都是散熱部位

腋窩處有大量血管經過

離體表很近,空間封閉,換熱效率高

附上人體血液循環圖▲

【生物老師會心一笑】

所以這是很有科學根據的呢!

利用關鍵部位散熱

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政治老師會心一笑】

 

腋下離心臟也很近哦

假如溫度驟然降低

是對身體有害的!

人在意外掉進冰水中時

也要重點保護這些部位

所以溫度千萬別太低!

瓶子外面包層毛巾就很爽咯~

P.S. 千萬記得找沒人的地方

如果你不在意

當僧沒說!

好啦好啦

讓我們繼續正經

考驗動手能力的時候到了!

這個法子適合富裕的小朋友

因為要用好多礦泉水瓶!

或者買一堆空水瓶也行……

 

材料:

礦泉水瓶*N,硬紙板*1,剪刀*1

 

原理:

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

 

大家想一想

當嘴巴往外吹氣時,出來的是涼風

而哈氣時,出來的是熱風

如果能同時有很多冷風往外吹

不就可以給房間降溫了嗎?!

製作方法:

首先把塑料瓶剪成兩半,並割掉蓋子▼

然後,理想情況下

是要用鑽頭在硬板上打一排整齊的孔

但是咱沒有鑽頭……

所以只能用剪刀在硬紙板上動手了▼

再將剪好的瓶蓋固定在紙板上▼

最後將礦泉水板放到窗戶處▼

站在窗前就能感受到陣陣清風啦▼

(圖片素材來源於搜狐)

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在孟加拉共和國

至今有些地區依舊沒有用上電

夏天酷熱難耐

一個名叫Ashis Paul的家庭醫生

在女兒學物理的時候受到啟發

靠這個方法

讓國家1億多的人吹上了「生態空調」

【語文老師也會心一笑】

其實「生態空調」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遠不能代替空調的效果

在此,讓我們鄭重地感謝兩個人!

一個是后羿

因為他在幾千年前

射掉了9個太陽

另一個是威利斯•開利

(Willis Haviland Carrier)

因為他在1906年

發明了空調!

【歷史老師跟上了會心一笑的大部隊】

本期非正經科普到此結束

童靴們有沒有一點點收穫呢哈哈哈

學習其實也很有趣對不對!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

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吧~

 

相關焦點

  • 幹球溫度,溼球溫度、黑球溫度的區別
  • 正確理解幹球溫度 露點溫度和溼球溫度
    這是因為,當空氣中水汽已達到飽和時,氣溫與露點溫度相同;當水汽未達到飽和時,氣溫一定高於露點溫度。所以露點與氣溫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氣中的水汽距離飽和的程度。解釋一:在一定的空氣壓力下,逐漸降低空氣的溫度,當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達到飽和狀態,開始凝結形成水滴時的溫度叫做該空氣在空氣壓力下的露點溫度。
  • 氣溫、地面(表)溫度、幹球溫度、溼球溫度、露點溫度別傻傻分不清
    草原狼環評QQ2565093301   微信cf13789568852氣溫、地面(表)溫度、幹球溫度、溼球溫度、露點溫度別傻傻分不清 1、氣溫:氣溫指的是離地面1.5米高的百葉箱裡測得的溫度。測溫必須在比較空曠的地方完成,溫度表高於地面1.5米,而且放在百葉箱中,避免了太陽直射。
  • 漲知識|人體的正常溫度為什麼剛好是37℃?
    當環境溫度相比於人體溫度比較低時,人體放出的熱量比產生的熱量要多,就會感到寒冷。幸好人體正常溫度沒有更高,否則冬天豈不是會感覺更冷。圖片來源:Veer圖庫人體的正常溫度為什麼剛好是37℃?如果正常體溫都升高1℃到38℃會怎樣?或者人體正常體溫都下降10℃又會怎樣?
  • 溫度和溼度: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最大CP
    研究表明,人體對熱的上限溫度為32℃,適宜的相對溼度為30%至80%。多種氣象要素綜合作用,溫度17℃至25℃,溼度30%至60%,風速2米/秒至4米/秒左右,這是人感覺最舒服的天氣了。  一般來說,人體對外界溫度變化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可以藉助體溫調節來保持平衡。
  • 筆記本溫度竟然達到90℃ 這麼高正常麼?聯想科普
    在運行大型遊戲時,風扇狂嘯,監控軟體顯示CPU核心溫度可達90℃,這種溫度正常嗎?對此,聯想小新筆記本科普道:「對於最近的輕薄本尤其是高性能的輕薄本,極高負載或者短時間高負債達到90℃以上都是正常的,日常使用60-70度都是正常的,不用溫度超過30-40度就驚慌。」
  • 原力芯床丨溫度養健康
    研究認為,運動能使人體溫度升高。據測定,運動時肌肉產熱高,劇烈運動時體溫甚至上升至40℃以上。低於35℃:對老人最致命:被稱為低體溫症,患者自覺畏寒怕冷、皮膚溼冷、四肢冰涼、不願起床,走路困難,老年人和營養不良者最易出現。
  • 新鵬都·綠島|地源熱泵/毛細管網系統,聰明的溫度調節大師
    不可自控的溫度蒸乾了空氣中的水分,供暖期間,不少人早上醒來會感到口乾舌燥,甚至鼻腔出血。    此外,本就乾燥的北方冬季,暖氣溫度一高,空氣中的水分沒了,人的皮膚也會出現幹緊、瘙癢等症狀    地源熱泵通過熱泵機組把大地的熱量集中,併入室內,同時將室內的熱量排放到土壤/水中,達到製冷、制熱
  • 透徹理解露點溫度
    空調將熱量帶出,降低了室內空氣的溫度,也就相當於降低了室內空氣的露點,室內空氣容納水蒸氣的能力,由強變弱,空調本身的溫度比室內低了很多,達到了過飽和狀態,流經空調的暖溼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凝結成水,流了出去。這也就是夏天的時候,空調為什麼有除溼的功能。
  • AEG冰箱:溫度調節的科學
    那麼以Free-standing獨立式雙門冷藏冷凍冰箱EBE4507SA為例,介紹AEG冰箱如何調節溫度。設置溫度時,所設置的是整個冰箱內閣的平均溫度。確保您只進行了細微的調整,然後等待至少24個小時,以查看新溫度是否符合您的需求。
  • 手繪科普插畫: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到底誰靠譜?
    然而「天氣預報說是30℃,但我感覺像是35℃」這樣的疑問仍然存在一些人心中為啥會差這麼多?由此,一個老話題又來了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到底誰靠譜?四項主要影響因素溫度、溼度、風速、輻射一是溫度。即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蒸發較強,感覺比較乾爽。三是風速。一定的風速會使人感覺到空氣流動,身體散發出的熱量被吹離體表,即使溫度較高,也會感覺比較乾爽。
  • 人體冷熱和什麼有關,僅僅是和溫度有關嗎,有其他因素影響嗎?
    人體冷熱感覺屬於觸覺問題。很多人習慣於只用溫度作為唯一的標準來推斷人體的冷熱感。事實上,人體的感知溫度和實際溫度有時相差很大。影響人體冷暖感覺的因素很多。除了溼度和風力,還與人的體質、情緒、年齡有關。人們之所以覺得三伏天最熱的一天,是因為「熱」加上了「溼」,悶熱。同樣,在寒冷的冬天,潮溼會使人感到更冷。因為南方的溼度比北方高,在同樣的溫度下,人們會感到特別冷。空氣溼度是表示空氣乾燥程度和溼度的物理量,可以用兩種方式表示。一種是絕對溼度,用單位體積空氣中水汽的質量(或壓力)來表示,它代表空氣中的水汽量。
  • 溫度在宇宙中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最高溫度沒有上限?
    根據這句話,當溫度降到-273.15℃時,氣體的體積不是為零嗎?它似乎是不可能的。幾十年後,科學家改變了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氣體的溫度是分子運動的結果。物體有溫度,因為分子、原子在運動,運動越快,溫度越高;相反,分子和原子的運動越弱,溫度越低,溫度越低,它就越不動。最後,當溫度達到-273.15℃時,分子將完全停止移動。所以這個溫度是自然界的最低溫度。
  • 溫度可降至溼球以下?
    不同於溼球溫度計,幹球溫度計的溫度與當前空氣中的溼度值無關。溼球溫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氣狀態下,空氣中水蒸汽達到飽和時的空氣溫度,在空氣焓溼圖上是由空氣狀態點沿等焓線下降至100%相對溼度線上,對應點的幹球溫度。通俗來講,溼球溫度就是當前環境僅通過蒸發水分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露點溫度即在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變,保持氣壓一定的情況下,使空氣冷卻達到飽和時的溫度。
  • 人體核心溫度保持在37度
    其實人類的體溫因身體部位的不同,一天中時間的不同都有所差別但是變化範圍有限為了方便通常認定人體的核心溫度在37度。 當體溫高於環境溫度,身體因為熱傳導與輻射持續喪失熱量,且溫度差越大熱量損失越快這時為了保暖就必須要建立隔熱層;同時在體內源源不斷的製造熱量,意味著人們必須頻繁的進食飲水才能保證體溫不會大幅度變化。
  • 【諮詢】相對溼度與冷塔出水溫度|能源審計與碳核查中標準煤與碳排放係數|風量與迴風溼度的關係@讀者來信201805
    當迴風溫度≤35℃時迴風溼度即使取到30%,設計12℃溫差風量將導致送風溼度不合格。相對溼度與冷塔出水溫度來信1:為什麼數據中心夏季相同溼球溫度下,幹球溫度越高,冷卻塔出水溫度越低?福哥:當溼球溫度相同時,從直覺來看,貌似幹球溫度越低,風側換熱好,冷卻塔出水溫度應該更低。
  • 都是「黑球溫度」惹的禍
    作為暖通人,也許你聽過幹球溫度、溼球溫度,那麼你知道黑球溫度嗎?
  • 科普:持續高溫如何產生?體感溫度為何高於實測?
    目前我國還處於悶熱的中伏階段雖然還有幾天就到「立秋」時節但立秋之後天氣會不會逐漸轉涼這幾天持續的高溫天氣是如何產生的體感溫度和實況監測溫度是不是一回事兒中國氣象局的專家介紹,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天氣。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如果高溫天持續3天以上,就稱之為高溫熱浪。高溫天氣的形成往往離不開特定的天氣系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副熱帶高壓」系統。在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區域,一般會影響氣流下沉。
  • 正常的人體溫度在37攝氏度左右 這到底是為何?
    作為溫血動物,人類會產生熱量,而熱量是從我們所攝入的食物中提供能量的化學反應的副產物,正是這種熱量能使人體保持在一個相當狹窄的正常體溫範圍內,機體的生理機能才能在這個正常的小範圍內運行地最好。但有多種多樣的因素(內部和外部)會影響機體的體溫,正常的體溫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普遍。那么正常體溫是多少呢?
  • 如何調節車內溫度
    【太平洋汽車網】車內溫度主要依靠汽車空調系統進行調節,汽車空調用於把汽車車廂內的溫度、溼度、空氣清潔度及空氣流動調整和控制在最佳狀態,對確保安全行車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風裝置。如感覺車內過熱,可採用開窗通風,或打開空調系統降溫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