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講「WiFi」、蹦英文 漢語純潔性被破壞?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開口講「WiFi」、蹦英文 漢語純潔性被破壞?

  有媒體認為,使用WiFi等外來詞有損漢語的純潔性。

  新聞背景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發展,漢語中外來語的使用日益廣泛。

  近日,媒體認為,漢語中外語詞的過度使用現象日趨嚴重,WiFi、iPad等外來詞語不應該直接用在正規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翻譯界應為英文縮寫找出切合的中文表達。

  用英文讓表達更便利

  李明波:漢語中使用某些英語詞彙或縮寫,是否影響漢語的純潔性?我個人認為不會,這只是幫助人們語言表達更便利。

  趙海建:就像我們之前的討論,語言有一種自然選擇的功能,而且語言的功能是交流,像WTO這種外來詞,是約定俗成的,表達起來更便捷,沒有必要為了純潔而純潔。

  溫俊華:我也同意兩位的意見。比如,GDP英語縮寫已經廣泛使用多年,大多人無需解釋就知道它的意思。但目前媒體上確實也在使用一些不那麼廣泛知曉的英語縮寫,如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一部分讀者特別是老年讀者,確實不能理解,導致不便,我就聽到過身邊老人家有抱怨。在報紙等正式出版物上,如果必須出現類似縮寫,起碼應該在英文縮寫首次在文章出現時給出中文解釋。

  漢語是門兼容並包的語言

  李明波:媒體也應該判斷縮寫使用的度。回到語言純潔性這個問題的討論,我認為這是一個文化自信的問題,如果只考慮語言的純潔性而拋棄外來語言,是一種文化不自信的表現,正如我們此前批評的韓國去漢字化,就是韓國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趙海建:在一些部落裡,限於小範圍的小語言不是更純潔嗎?但這些語言都在逐漸消失了。純潔性不等於有生命力,對語言來說,包容性可能更有生命力。漢語發展到現在,也吸收了很多語言,漢語的發展也是一個兼容並包的過程。法語的地位原來比英語還高,後來地位被取代,法國頒布了一些要求法語純粹化的法令,也沒能阻止語言的衰落,這也值得我們借鑑。

  李明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語言都會借用外來語,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僅僅是漢語面臨的。

  溫俊華:語言互相借用的目的是為了大家方便、簡單地表達信息,約定俗成的縮寫就起到這個作用。比如MP3大家一看都能理解,寫成中文就變成了「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3」,既繁瑣,大家也不知所云。

  李明波:中文裡使用的英文單詞或縮寫越來越多,主要並不是人們變懶,除了自然選擇的原因,有一些詞並不好翻譯,像計算機裡面的一些術語,如java語言等,確實很難翻譯成中文。

  趙海建:像iPad等詞好像也沒有翻譯的必要。

  英文字母更簡單易懂

  溫俊華:很多外來詞主要來自經濟、科技和醫學領域,這證明西方在這些領域領先不少,多數相關術語是他們那邊產生或解釋出來的,然後被我們引用。與其抱怨這些詞語的流入,還不如實實在在地提升自己在上述領域的實力。

  李明波:還有人認為,現在漢語裡直接使用英語詞彙增多,是因為翻譯不行,缺乏翻譯人才,我覺得這也不對。在過去的年代,人們確實能隨口說出幾個著名翻譯家,如傅雷。但那個時代翻譯家為何容易出名?我認為最主要原因是當時懂英語的人少,那時翻譯家的作用就特別重要。現在外語變成基本的工具,越來越多人掌握了一兩門甚至3門外語,翻譯家的作用就相對變小了。

  趙海建:這也說明,國民的文化水平提高,懂英語的人越來越多。而中文為何難進入英語系統,主要一個原因是西方人看不懂象形文字,如果他們能看懂,說不定也會在英語裡直接使用。相對來說,英文字母簡單易懂。

  溫俊華:對一些最廣泛使用的英文縮寫,也可以考慮編成手冊或小字典,幫助需要的人理解。

相關焦點

  • 讓所謂的「漢語純潔性」隨風去吧
    從捍衛漢語「純潔性」的角度看,使用更傳統老式的表達自然也更利於理解幾十年前書籍和資料。這在某種意義上的確更利於延續某些傳統文化。這方面也有例子,法國人對法語的重視與熱愛是世人皆知的。法國著名作家加繆的名言「我的祖國是法語」是法國人談及法語時經常引用的話。這種熱愛,甚至還使得法國通過多種行政手段,著力減少英文和其它外來語對法語的影響。
  • 漢語又叫華言、唐話,世界上還有這些國家也講漢語
    漢語是中國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如今漢語的地位正在不斷上升。實際上在有的國家,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漢語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此之前,新加坡的許多華文學校都在使用漢語方言,例如講福建話,廣東話,潮州話作為新加坡的教學語言。因此,普通話教育直到1920年代才開始生效,並成為新加坡華人教育所使用的語言。儘管在華文學校中以普通話作為基礎教育,但普通話仍然沒有在新加坡普及。大多數新加坡華人起源於華南地區,因此福建語,潮州話,廣東話,客家話,海南話等才被視為母語,並不是普通話。
  • 李小鵬妻子不講中文只飆英文,曾被吳京直懟,「中國娃」該咋教?
    就拿前奧運冠軍李小鵬的妻子來說吧,她參加中國節目從來不講中文,只飆英文。這樣的表現一直以來都爭議很大,就連硬漢吳京也忍不住在節目中直接回懟「不要和我說英文」。對此李小鵬多次解釋,也有人認為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不講中文情有可原。
  • Jony J不會講英文被質疑,不會講英文的rapper就不是好rapper嗎
    因為《青春有你2》中加入了一個韓國愛豆Lisa,導致幾位嘉賓的英語水平在節目中暴露得很徹底,不會講中文的Lisa,和導師們交流普通都用英文,日常的對話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英文口語水平的高低。結果jony J的英文卻特別差,他在交流中是沒辦法非常熟練地說出流暢的英文句子的,每次說話都特別卡殼,有的時候都是單個的英文單詞在外面蹦,而他自己也承認,自己英文不好,還直言:這個時候我希望我會英文,這句話其實就是間接承認了自己壓根不會英文。
  • 怎麼根據漢語名字起英文名字
    英文如同中文一樣是現在的必學語言,而如何起相應的名字,也是現在人們所在意的地方,因為名字會給人留下第一印象,如同名片一樣。所以怎麼根據漢語名字起英文名字,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怎麼根據漢語名字起英文名字隨著我國不斷發展變化,漢語文學也列印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
  • 終有一天會開口的.一開口,就勢如破竹
    請回憶一下孩子怎麼學會講漢語的?孩子從胎兒期就開始聽了,出生一年才漸漸開口,經過一到兩年發音才完整,而且只會講些日常生活用語。算算看,每一句日常用語,他豈止聽了兩千遍?現在剛開始聽英文,只聽了兩百遍,為何就要他開口?縱然他六歲了,對語言的學習可以快些,但也不能快十倍。何況心理學和科學理論還認為一個人愈長大,語言的學習障礙愈多呢。
  • 以「五純」鍛造黨員幹部的純潔性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同時對每一個黨員從思想理論、黨性原則、道德建設等方面提出更高標準。將「純潔性」列為黨建的主線之一,反映出新形勢下,黨對自身機體的健康問題,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從黨員幹部自身來講,要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純潔性,就必須努力做到「五純」,即政治思想純正、群眾感情純真、工作能力純熟,工作作風純樸、做人做事純淨。
  • 如何把漢語詩歌翻譯為英文詩?
        漢語的詩歌文字簡明,含義豐富,可謂言簡意賅,如何把它翻譯為英文詩呢?首先要了解英文詩的特點,然後注意押韻和詞語修飾。以白居易的後宮詞作為例子,講講如何英譯。
  • 香港老闆怒懟員工:別給我講英文,中文是未來
    視頻中,一位老闆怒懟員工:你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你能講中文就不要跟我講英文,中文是未來。你知不知道啊?話剛說完,現場響起了熱烈掌聲。這個視頻是公司其中一個同事真實拍攝的。當時,公司開會,一名新來的同事用英文滔滔不絕地講話,老闆不停翻著手中的資料,顯然已經不耐煩很久了。
  • 對外漢語學3個月還講不了課,不是你不努力,而是……
    為了了解一下他們的學習狀態,以及副業完成情況,小文採訪了幾位剛剛成為或即將成為對外漢語老師的職業新人:01山木同學剛剛學完對外漢語本體知識,自己聯繫到了一位外國學生,在試講第一課的時候,發現自己準備好的PPT完全不知道怎麼講出來
  • 首屆《漢語世界》杯中國故事英文寫作大賽徵稿啟事【更新版】
    《漢語世界》(ISSN 1673-7660)是商務印書館主辦的英文雙月刊雜誌。
  • 英語啟蒙中,如何引導寶貝開口說?
    給孩子英語啟蒙的過程中,很多朋友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英語也學挺長時間了,有閱讀能力,但和其他小朋友互動的時候,還是無法用英語口語自然交流,仍然說漢語。要麼說漢語的時候夾雜幾個英語單詞,或者乾脆就是蹦單詞。那麼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怎麼幫孩子從閱讀過渡到自然交流呢?
  • 蘋果手機無線充電用的是「Qi」 英文裡漢語拼音越來越多了
    沒錯,「Qi」便是漢字「氣」的漢語拼音。  早在19世紀30年代,被譽為「交流電之父」的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即周圍磁場的變化將使電線中產生電流。不過直到200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才把共振運用到電磁波的傳輸上。
  • 20年來的網絡流行語,它們真的破壞了漢語的純潔嗎?我覺得並沒有
    C位出道的楊超越二、網絡流行語破壞了漢語的純潔嗎?大約從網絡流行語出現開始,就一直伴隨著專家們的一種聲音,那就是這些流行語「破壞了漢語的純潔」。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網絡流行語真的有這等「威力」嗎?其實我們人類的語言,不管是咱們的漢語還是別的國家的語言,都是在不斷變化的。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和今天就有很多不同。對漢語來說,大家如果把最早的《爾雅》和後來的《說文解字》以及更晚的《康熙字典》對比一下就能發現,古人的漢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這樣的變化,是在漫長的幾千年裡逐漸實現的,這個過程漫長到某個時點的人可能自己都體會不到。但網絡時代才短短二十多年,信息傳遞速度的加快,導致新的詞彙層出不窮。
  • 西南最不愛講普通話的城市,開口就是濃鬱方言,外地人倍感親切
    西南最不愛講普通話的城市,開口就是濃鬱方言,外地人倍感親切,標準語是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著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標準語作為聯合國的業務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成為與外國朋友學習漢語的最佳語言但是,我國這麼多地區的城市,偏偏有一個不太會說普通話的城市,他們一開口都是方言,但沒有人懷疑
  • 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保持純潔性首要課題
    □王玉雲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新形勢新環境下黨的建設作出了總體部署,將純潔性建設與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一道,作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主線。純潔性建設本屬任何政治組織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但對於置身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中的執政黨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 盜竊女子審訊中蹦英文單詞求饒 「裝洋」也不能逃避刑罰
    盜竊女子審訊中蹦英文單詞求饒 「裝洋」也不能逃避刑罰 【盜竊女子審訊中蹦英文單詞求饒】近日,一位客人在上海長寧某酒店遺失一部電腦,警方調查發現,一女子兩次變裝躲避監管偷走了該電腦。到案後,涉盜女子竟以中英雙語向民警供述求饒。
  • 真人《花木蘭》網友嗆「講英文很出戲」真相是:木蘭也不會說漢語
    語言--不正確一定很多人會認為,花木蘭在電影裡面不應該說英文,應該說漢語,其實這句話也是錯的,花木蘭應該要說的是鮮卑語。花木蘭是北魏人,北魏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所以花木蘭也有不小機率是鮮卑人,鮮卑語雖然一度在中國北方成為僅次於漢語的重要語言,不過在北魏孝文帝遷都到洛陽時,進行漢化改革,開始習慣使用漢語,到了隋朝末期之後,鮮卑語就失傳了。
  • 如何按自己漢語名字的諧音取英文名字
    按照名字諧音的方式給自己起英文名字,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起名方法,如:明星蔣大為/david jiang,李小璐/li xiaolu等等,不難發現這種方式,不同階級的人群都會被喜歡與接受。那麼,具體如何按自己漢語名字諧音取英文名字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