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比較有名的畫家齊白石,相信大家是特別清楚的,書畫界中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值得人們欣賞和琢磨,比如齊白石所畫的蝦就像是真的,看起來惟妙惟肖。除了齊白石的蝦,還有徐悲鴻所畫的馬都可以說是書畫界當中的一絕。他們的境界已經完全脫離了紙張上面的繪畫,而是更在意神似。
齊白石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琢磨蝦的形態,才能留給後世如此驚豔的作品,他畫蝦雖然堪稱畫壇一絕,可惜沒有生在一個好時代,當時正處於動蕩時期,1917為了躲避土匪前往北京,正趕上「張勳復闢」,只能匆忙去天津避難,生活艱苦。
他曾為了生計拜師學習雕花木工,但工作之餘還是會學習如何畫花鳥和人物,1888年拜民間藝人為師學畫肖像,1889年齊白石遇到了胡沁園,在他的幫助之下,齊白石脫離了木匠生活,開始專心繪畫。在之後不斷結識好友,他們一塊吟詩作畫、摹刻金石,一塊遊歷了山川和大河。不知不覺之間齊白石所畫的畫有了一些名家的影子,比他們畫的還要好看。
1909年齊白石結束了遠遊的日子,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啟了8年的獨居日子。在這8年的時光裡面齊白石並沒有閒著,他安心研究這些書畫大家們的作品。一遍一遍對這些花鳥魚蟲進行觀賞,雖然這些東西比較常見,但想要畫出一些精髓不是這麼容易的。後來齊白石才漸漸的領悟了畫這些小動物的技巧。
有的時候畫的太複雜,可能並不能展現出這些東西的美感,齊白石的畫變得特別簡單,往往幾筆之後就有一個非常好看的小生命跳躍在紙張上面。齊白石的畫大部分都比較精簡幹練,雖然並沒有幾筆,可是就是這麼有靈動感。另外齊白石的書法也不輸給別人,在書法和畫畫上面同步進行。
讓人比較可惜的是在那個年代裡面,齊白石的畫不被大家所喜歡,畢竟連飯都吃不飽了,誰能夠把自己兜裡的錢掏出來買上幾幅畫去看著。填飽肚子比什麼都來得實在,1946年的時候,齊白石先後去了各個地方辦畫展,他所賣出的這些畫僅僅只夠買幾袋麵粉,這些畫作在當時的社會當中根本就不值錢。
幾十年之後,有一位女子拿著一幅畫來到了鑑寶現場,據說這位女子拿來的畫是齊白石晚年畫作,但她當時並沒有說出實情,而是謊稱是丈夫在一書畫攤上買的,專家鑑定過後認為這是贗品,後來美女笑著說:請各位專家再介紹一下,這幅畫是我爺爺畫的,我爺爺的名字叫做齊白石。這些專家們紛紛說,原來是自己看走眼,其實我覺得如果不是這位女子把自己爺爺的名號報了出來,估計這些專家們也不會看出這是一幅真畫。看來這些鑑寶專家們的實力也就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