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詳解齊白石靠什麼從默默無聞到名譽天下

2021-01-11 齊白石文化藝術中心

齊白石成交9.3億天價國畫《山水十二條屏》 收錄於:齊白石畫集

這是一套9.3億的天價國畫,出自一個平凡的農民家庭孩子之手,你驚呆不?

而今天,我們用一張圖就能讓你知道到這個青銅出身的孩子如何一路升級打怪升級為畫壇王者,你好奇不?

相傳100多年前,湖南湘潭一個叫星鬥塘的山溝溝裡,天降異象,風雨欲來,一戶農舍裡,一個自帶光環的嬰兒呱呱墜地,他擔負著拯救世人於水火的使命(此處純粹作者杜撰,請略過)。

這個農家寶寶就是本文的主角,叫齊阿芝,我們習慣稱他白石老人。

齊家祖輩世代務農,生活極度貧困,阿芝早年時母親為了保證家裡人有飯吃,常常從村裡人燒飯的稻草裡搜集穀粒做飯。生活拮据到更別說讀書了,阿芝接受過短暫的一年學校教育就得輟學回家幹農活。

這樣的一個平凡而困苦的青銅家庭,究竟為什麼走出一個畫壇王者呢?下面我們用家譜圖向大家詮釋這個「現象級」的升級打怪故事。

1/親子關係決定一生成就

心理學認為:早年良好的親子關係奠定了我們每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

齊白石六歲以前,有兩個人必須被記住,一個就是媽媽周太君,一個就是爺爺齊萬秉。下圖展示的家譜圖是齊白石出生時的家譜,「雙綠線」表示連接的兩個人關係親密和諧。

親子關係家譜圖

齊媽媽周太君是個孝順、持家有道的農家婦女,更重要事的是她對年幼的齊白石關愛有加。2歲前的齊白石體弱多病,醫生說忌葷腥,齊媽媽怕奶水會影響孩子健康,幾年下來竟然堅持不沾葷腥。在她的悉心照顧下,齊白石的病慢慢好了。同時周太君非常重視齊白石的教育,除了日常的諄諄誘導外,她主動與齊爺爺商量讓孩子上私塾,生活上看到齊白石愛畫畫,不但沒有阻止,而是更加鼓勵兒子。早年媽媽愛的滋養下,齊白石在同齡人當中展現出滿滿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而齊爺爺齊萬秉可以說是齊白石的知識啟蒙老師。在他的耐心教導下,齊白石3歲開始識字,在上學前就已經掌握幾百個文字,為升級打怪培養出強烈的學習熱情。另外,齊白石上私塾的一年期間,無論日曬雨淋,齊萬秉都會不辭勞苦接送孫子,給予小小年紀的齊白石充足的愛的力量。

早年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關愛的家庭成長氛圍,培養出齊白石謙遜好學、尊重他人的待人接物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求學熱情,為其日後的加冕為畫壇王者奠定良好的人格底子。

2/兄弟排行優勢放大逆襲技能

「不同的出生排行次序造就不同的性格特點」

從圖3裡看出齊白石是家族中的長子長孫。一般來說,家庭中出生的第一個孩子更傾向於認為自己身負努力工作以提升整個家族地位的責任,扶助家族進入更高的社會階層,長子身上無處不透露著與「繼承」相關的特質。

四代家譜圖

齊家在齊白石出生前世代務農,家族社會地位較低。作為長子的齊白石10歲起就開始分擔家庭農活,由於不適宜粗重工作,後來家人安排下學習雕花工藝,這也開啟了他的藝術人生。齊白石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己必須多擔負父母壓力,他努力鍛鍊手藝賺去生活費。

依靠雕花和賣畫,家庭經濟慢慢有了重大轉變,同時齊白石也積極培養兒子孫子的繪畫技能,從以上家譜圖中看出家庭中多位後輩從世代務農轉變為畫家,家庭的社會地位明顯提升。

以上看來,「長子」責任感強、肩負家族發展壯大的功能特點大大助推了這個青銅家庭社會階層的提升,王者加冕是遲早的事情。

3/家庭變故反而成就齊白石藝術之路發展

「發生在家庭特殊時期的家庭創傷事件,如家人的意外過世,既能毀掉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

從家譜圖探索來看,齊白石人生中有兩個時期對於他的藝術人生之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青少年時期,二是子女獨立期

青少年時期:從圖3中,細心的話你留意到1874年是一個特別是時間。就是齊白石10歲的那年(進入青少年時期),這一年發生了兩件重大事情:一是齊白石在家人安排下娶陳春君為妻(以前所說的童養媳),二是齊萬秉的過世。兩件重大事件瞬間壓在小小年紀的齊白石身上,齊白石也意識到自己成人了,需要扛更多的家庭責任。但這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而言,由於身體發育沒完善導致力量不足,致使齊白石不能勝任家中的粗重活。這時候的齊白石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些能勝任的輕便活,譬如雕花木匠。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大膽猜想一下,假如這兩件大事不是發生在齊白石10歲的時候,而是更晚,比如18歲,那時齊白石身體力量已經發育成熟足以幹粗重活,那麼或許齊白石可能就終身務農,王者之路或者就戛然而止。

子女獨立期:在1904年,即齊白石40歲不惑之年,我們從圖3人物年齡看出,齊白石的長子長女已經長大,可以分擔家庭責任,這讓齊白石身上的擔子一下減輕,加之這一年齊白石通過賣畫賺了一筆大錢。這為齊白石「五出五歸」外出週遊全國奠定了良好的家庭和經濟基礎。而「五出五歸」的七年時間,是齊白石王者升級之路不可缺少的黃金時期,這段時間為其繪畫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創作素材,同時繪畫技能也不斷提升,為齊白石「衰年變法」創造出紅花墨葉派奠定基礎。

4/禍不單行團結了家族逆襲的力量

從圖3人物過世時間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齊白石家族在同一年發生禍不單行的事件次數高達4次:1874年齊白石娶妻以及齊萬秉過世,1914年六弟純楚和二兒子良芾過世,1926年齊貰政和周太君過世,1950年齊良元和齊阿梅過世。

如此巧合事件究竟預示什麼呢?或許是家族裡成員間強大的感情連結讓家人選擇一起遭難,以顯示家族強大的團結力量。

也許正是這種家族內在強大的團結力量,將齊白石推至巔峰,加冕王者。

5/好妻子幸福三代人

家族女性家譜圖

常言道: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的支持。

而齊白石成功背後,是四個女人的支持。而這種支持,不但是日常生活的照顧,更是重大抉擇的支持。從圖4標註的家族女性特點中看出,齊白石家族三代女主人的性格都有相同點:持家有道,孝順,犧牲自我,勤勞等。

不難想像,藝術創作之路對於一個青銅家庭來說是一條艱難的道路。齊白石生在平凡農戶家庭,走藝術之路並獲得成功的機率是相當低的。往往在孩子內心藝術的種子播下那一刻,就被家裡人無意扼殺掉。查看資料看出,齊白石在贍養父母、照顧孩子方面做得並不足夠,而家裡女人的照顧和支持補償了他這方面的不足,讓他有更充裕的時間提升藝術創作技能。

可以說,具有強大照顧者功能的家族女性是齊白石溫暖的港灣和力量的源泉,他的成功就是建築在家裡三代四個女人的無私支持的基礎上。與其說這是齊白石升級打怪加冕王者的故事,不如說是齊家女性的奮鬥和犧牲的傳世佳話。所以家庭中有個持家有道的好妻子可以幸福三代人。

總結/家譜圖助我們自我提升

今天,以齊白石家族家譜圖為例,讓大家通過一張圖了解家庭的種種歷史和內在力量成就一個人。家譜圖是家庭心理治療的一個重要技術,通過家譜圖,除了讓我們縱觀家族歷史外,更是看到家庭重複出現的現象、家庭祖輩相處關係、家庭強大的復原力等,這種真切的「看見」家庭,讓我們對自身有更多的理解,同時亦強化我們自身力量。(本文圖片素材源於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圖文/少白公子)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庚子年 【鼠年】發布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詳解是誰幫助齊白石一舉成為了畫壇巨擘

相關焦點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也是一個萌萌噠的吃貨
    近期展出的中國美術館「美在新時代」典藏精品特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因為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悲鴻、齊白石、吳昌碩、林風眠等中國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家作品。齊白石展廳走進齊白石的展廳,我的靈魂為之一振——媽呀!全是吃的!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樸拙見禪心的齊白石繪畫賞珍
    齊白石 拈花微笑(局部)齊白石創作的佛像題材作品並不拘泥於外在,常常同一形象,有時題作《達摩》,有時題作《無量壽佛》,有時又是伽葉尊者或者某位羅漢。這種無拘無束的做法,與佛家「在心不在相」的主張暗合。此幅繪「拈花微笑」,畫家將釋迦拈花,伽葉微笑合而為一,自拈自觀自笑,更有一種悟後的自得。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為何有人說白石晚年作品是糊塗畫
    齊白石晚年作品《螃蟹》譬如說,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畫,比如螃蟹,腿兒都四分五裂了,真的螃蟹不可能這樣啊,還有畫的牡丹花,就像在風中搖曳。雖然有人說,這是糊塗畫,但是白石先生自己是怎麼理解的,是不是他自己也知道別人說他畫的是糊塗畫呢?還真有這麼一說。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揭秘: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齊白石的畫
    在吸收到了齊白石的精髓之後,能變出自己的「法」,有自己的東西。就藝術成就來說,他是開拓者。的確是有真本事的。目前畫花鳥畫的人,很多的都是從齊白石的脈 絡理出來的。齊白石變法變得非常好——紅花墨葉、工筆草蟲、工筆與寫意的結合。特別是晚年的藝術成就,要比他早期、中期更高。尤其是他最後的幾幅作品——墨葡萄、牡丹、葫蘆,都很了不起。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談恆信精品拍賣的齊白石後人書畫作品
    全國政協委員,湘潭齊白石紀念館名譽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品鑑定研究室顧問。齊良遲先生的書法也是在父親的親自教誨下學得的,其書法集柳公權、李北海、鄭板橋、金農及其父親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書藝風格。齊良遲先生同他父親一樣,在詩、書、畫及篆刻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造詣。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詳解齊白石《雨後山煙》現身北京保利拍賣會
    此非墨妙於天下、意超物表者斷不能到也。」獎譽極高。後來李日華在《味水軒日記》中記其雨中遊山,「領略雲山蓊蒙之狀,沉綠深黛中,時露薄赭,倏斂倏開」,因而感嘆「非襄陽米老斷不能與造化傳神,乃知此老高標自置,固非浪語」。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解味王闓運與齊白石的師生交誼
    書中齊白石自陳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正月,張仲颺介紹齊白石去拜見了王湘綺先生,此次齊白石便帶了詩文、字畫、印章,請先生評閱。湘綺先生說:「你畫的畫,刻的印章,又是一個寄禪黃先生哪!」《自述》中齊白石覺得湘公名聲很大,一般趨勢好名的人,都想列入門牆,遞上一個門生帖子,就算做王門弟子,在人前賣弄賣弄,覺得很光彩了。
  • 齊白石書畫鑑定專家-少白湯發周揭秘:白石自製印泥有什麼講究?
    齊白石自用印泥齊白石先生用的印泥一般是自己做的,而且很有講究。印泥裡面需要加印油,是用蓖麻油。新榨的蓖麻油幹得非常慢,印章蘸了含有這種蓖麻油的印泥扣在紙上,容易到處沾染。齊白石用自用印泥加蓋的作品《蔬菜工蟲圖》齊白石先生就把蓖麻油裝在一個葫蘆裡面,掛在畫室的門後,這麼掛上很多年。經過那麼多年以後,這個蓖麻油的特性就變了,把這油放在印泥裡面,蓋的印章就不往外使勁洇了。這好用的印油都是白石先生自己下工夫做出來的。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李煜的花鳥之夢!
    宋佚名《緙絲富貴長春圖》元佚名 | 《鋪殿花鳥圖》(本文圖片素材源於齊白石傳人書畫網)(圖文/少白公子)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中國畫事》 主講人:湯發周庚子年 【鼠年】發布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2021年齊白石首次書畫精品展開展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分享「大匠之門-齊白石」專題作品賞析來啦!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齊白石全集》裡記載了在1909年,齊白石受友人郭葆生之約赴廣西欽州,途中在上海大約逗留了兩個月,其間遊園觀畫,尋書訪友,並品嘗到當地特有的白沙枇杷。白沙枇杷香甜的汁液、滑嫩的果肉給白石老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經過白沙路,人世無枇杷。」他在晚年回憶起當年的種種經歷時,枇杷時常勾起他對江南的留戀。
  • 齊白石工蟲技法嫡系真傳弟子、當今齊派工筆草蟲第一人-湯發周畫展...
    展出地點 齊白石博物館 展出時間 8月18日-10月18日 2018年5月17日,齊白石的《草蟲三十二開冊》在中能國拍(北京)拍賣有限公司春拍上,以5.43億元的天價成交。將齊白石工筆草蟲類作品拍賣紀錄提高了近6倍。
  • 齊白石再傳弟子-少白湯發周先生揭秘:齊白石蝦圖一幅畫值多少錢?
    特別是一代國畫宗師-齊白石蝦圖一幅畫值多少錢?這個非常專業問題真不好回答,於是,小編就不得已,為大家請了齊白石第二代弟子、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為大家重點說一下,齊白石蝦圖一幅畫值多少錢?喜歡的朋友都來聽聽吧!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的《秋海棠蜻蜓》真偽鑑賞
    在寫意的花卉上面加上工筆的蜻蜓,這種寫意和工筆草蟲熔為一爐的作畫方法,是從齊白石先生開宗立派的。在這之前,工筆是工筆,寫意是寫意,很少有二者融在一幅畫裡的。齊白石真跡作品《秋海棠蜻蜓》 收錄於:齊白石·花卉這天為大家分享的這兩幅畫,上面的這幅是真跡。但是需要強調一下:是真跡,不一定這幅畫的所有地方都是齊白石本人所畫的。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分享嘉德書畫秋拍中的齊白石嘉作雅賞!
    >67.5 × 33.5 cm估價: 280,000-480,000 人民幣齊白石《螃蟹》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普及版)《齊白石全集(普及版)》裡記載了白石老人曾有言「前人畫蟹無多人,縱有畫者,皆用墨色,餘於墨筆間用青色間畫之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中國嘉德秋拍裡的那些繽紛秋色
    秋天是個很有「聲色香味」的季節,秋風起,北雁南飛,桂香盈盈,各種食物也熟到誘人。秋意最先浸染在樹梢上,早秋葉泛黃,落葉在深秋。江南的秋色比北方來得緩慢,卻去得匆匆。暮秋時分,才有不小心就錯過的幻化色彩。北地有紅楓、黃櫨,南方有烏桕,都是秋天謝幕的華麗主角。李煜說,「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 少白書畫丨少白湯發周、齊白石再傳弟子楷書版文天祥《正氣歌...
    收藏必升值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老師最新作品《正氣歌》(作品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一身正氣如其人其詩,那麼,今天就有請齊白石再傳弟子、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老師重新書寫一次文天祥《正氣歌》?正氣正能量十足!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詳解齊白石畫過多少種工筆草蟲
    齊白石畫上的工筆草蟲我們在白石先生的畫上,經常看到不同類別的昆蟲,我們統一叫工筆草蟲。其中有很多是常見的,譬如蟈蟈、螞蚱、螳螂、知了、蜻蜓。但是,也有一些您可能見得比較少。比如蚊子,您沒見過吧?還有蒼蠅、蜘蛛,甚至屎殼郎,這些白石先生都畫過。
  • 齊白石書畫鑑定專家-湯發周解析北京榮寶拍賣的齊白石書畫作品!
    齊白石一生的藝術,是飽滿的情感、真實的自然、質樸的品味以及與深厚的繪畫技藝根基的完美結合,四者缺一不可。他的藝術被說成是中國繪畫藝術文明的一個標誌不為過,不論是闊筆蒼勁的「紅花墨葉」,還是極近纖毫如作女紅般的「貝葉草蟲」,無不顯現出一位真實質樸的東方藝術家的民族情愫下的獨門絕學與藝術修為,他的藝術能夠直抵人心,向天下眾生傳達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與佛門弟子瑞光
    他死了,我覺得可惜得很,到蓮花寺裡去哭了他一場,回來仍是鬱鬱不樂。我想,人是早晚要死的,我已是七十歲的人了,還有多少日子可活!這幾年,賣畫教書,刻印寫字,進款卻也不少,風燭殘年,很可以不必再為衣食勞累了,就自己畫了一幅《息肩圖》,題詩說:「眼看朋儕歸去拳,哪曾把去一文錢。先生自笑年七十,挑盡銅山應息肩。」可是畫了此圖,始終沒曾息肩,我勞累了一生,靠著雙手,糊上了嘴,看來,我是要勞累到死的啦!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解味齊白石罕見絹本《菊蟹圖》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普及版)》《齊白石全集(普及版)》講菊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意象。在不同的語境中,菊花標示的情懷亦自不同。左圖:北京畫院藏齊白石《菊花圖》右圖:本作左圖:北京畫院藏齊白石《菊花圖》右圖:本作 收錄於:《人生若寄——北京畫院藏齊白石手稿》《人生若寄——北京畫院藏齊白石手稿》裡講素來視為「橫行將軍」的螃蟹,與菊花意象一旦組合,便也有了形而上的哲學意味,有了人格化的個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