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肯恩大學配套安置房一期工程。劉偉攝
溫州網訊 「安置房外觀挺漂亮,聽說下個月開始摸文了,我已經訂好過年的機票,準備回家看看!」在法國定居的陳曉林看到朋友發來的溫州肯恩大學建設工程(麗塘村)安置房實景圖,有些迫不及待了。記者從甌海區麗岙街道獲悉,該安置房工程已進入專項驗收環節,12月28日開始摸文。這也意味著麗塘村拆遷戶回遷入住開啟倒計時,作為僑鄉,海內外的麗塘村人有望在春節之前拿到新房鑰匙。
行車進入甌海區南片,只見一大片高樓拔地而起,與毗鄰的肯恩大學相呼應,形成一道具有現代化氣息的靚麗風景線。4年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片區民房老舊,電線亂搭、道路極其狹窄。村莊「變顏」源於肯恩大學建設。
2011年,肯恩大學獲批落戶溫州,建設用地涉及麗塘、泊岙和王宅三個村,其中麗塘村涉及445戶共1600多名居民的整村徵遷。2013年3月,麗塘村啟動徵遷,「村裡中青年多數在海外謀生,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麗岙街道黨工委委員宋松華介紹,這給當時徵遷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
為此,攻堅組人員多番和在家老人們溝通,在村中建好臨時周轉房,妥善安頓他們;還利用華僑資源設立海外聯絡站,和在海外各地的華僑取得聯繫,爭取他們的支持。僅用42天,佔地9.5萬平方米的麗塘村完成整村拆遷。
「安置房建設與肯恩大學開工的鞭炮同時放響,我們向村民承諾了要讓他們早日實現回遷安居夢,就一定要做到!」宋松華說,工程以「一年樁基、二年主體、三年完工、四年交付」的建設目標,穩步推進。
建設中,1000多名施工人員每天三班倒,工序交叉、平行流水施工,確保24小時不間斷作業,達到5天一層的工作效率。「為了趕時間、拼進度,施工單位還採取經濟激勵措施,對4天一層的班組給予1000元獎勵,完成不了平均要求則罰款3000元。」宋松華說,獎罰分明的制度下跑出全市安置房建設項目速度第一的紀錄,提前3個月實現主體全面結頂。
在提速的背後,工程質量如何保障?宋松華解釋,除了監理單位的嚴格管理,施工單位還為每幢樓配備專門的質監員全程跟蹤作業,麗岙街道另聘專業技術高級工程師全程監督,確保建設質量。
據悉,該安置房項目佔地114.5畝,住宅共14幢,總套數1286套,總投資13.7億元。「目前工程處於鋪設綠化、地磚等掃尾階段,已通過預驗收,進入專項驗收環節,農曆年底爭取實現交付。」宋松華說,小區質量和品質和一般的安置房相比,在設計、用材上都花了更多心思。
此外,小區內還建成12個班級的配套幼兒園,且小區毗鄰泊岙小學、溫州私立第一實驗學校、甌海一高、溫州肯恩大學。村民倪曉燕說,希望早日搬入新居享受到商、住、學融為一體的生活方式。
「隨著溫州肯恩大學建設工程(麗塘村)安置房即將建成交付,可為安置房建設提供一個範本。」宋松華說道。溫州日報 記者 金朝丹 報導組 黃夢思 黃冰娥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