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區麗湖實驗學校建於2012年,學校坐落於南山區西麗湖畔,背山面水,環境清幽,圖書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麗湖學校內側,面積1800平方米,玻璃幕牆的設計令圖書館採光充足,視野開闊。
圖書館△
但由於學校建設時間較早,圖書館內部並未進行合理的設計規劃,導致一層空間閒置,圖書區內部維持著建設初期的格局,陳設簡陋,沒有開放閱讀的空間,圖書館入口不顯眼,讓學校的師生即使每天經過,也容易忽略這個圖書館的存在。
改造前△
在這個項目中,設計團隊希望面對學校的師生,圖書館是以一個歡迎的、開放的姿態存在的空間,是人們可以進行自主學習交流的空間,因此對圖書館的樓梯,功能分區都重新進行了規劃設計。
對於圖書館主入口並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只是在原來毫無立體感、十分平淡白牆罩上木色的格柵,配合玻璃幕牆,增加了玻璃門。門頭的形式因格柵的使用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立面層次感因此顯示出來,簡潔大氣的門頭成為吸引老師和學生走進圖書館的第一步。
圖書館主入口△
作為人們進入圖書區的通道——樓梯,改造前像是躲在角落的小孩,拒絕人們的碰觸。設計師打破了樓梯的不歡迎姿態,將樓梯的朝向做了一個大掉轉,將應有的樣子大大方方地展示在人們的面前,臺階中心錯落有致的石塊,隨樓梯延伸向上,樓梯上方懸掛的書頁造型的裝飾物,令進入圖書館的人們感受到一種被書籍包圍的空間體驗。
一層樓梯△
踏上樓梯,石膏浮雕的主背景牆進入人們的視線,讓人眼前一亮,原本閒置的空間改造成為展示區以及舞蹈室,以不同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素養。
主背景牆△
舞蹈室△
展示廳△
二樓圖書區的色彩主要以原木色為主,淺綠色作為其中的點綴,圖書館的學習需要更高水平的注意力和專注度,冷色調有助於學生專注度和注意力的提高,由於學校包含初中部、小學部,設計師根據中小學生不同特徵,對空間進行了初中部和小學部圖書和閱讀分區,便於學校的圖書管理以及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效率。
初中部閱讀區△
初中部閱讀區使用長燈帶做照明,小學部則使用方通吊頂,整體空間非常具有舒適的光感、秩序感和層次感。
小學部閱讀區△
出於安全考慮,設計團隊對樓梯的一側的懸空空間進行填充,懸空的空間變為二樓與三樓的開放討論區,通過玻璃隔斷圍合,搭配原木色的書架,點綴少量低飽和度的藍色及綠色的家具,結合原有的玻璃幕牆,視線在空間中通透。
二樓討論區△
作為更為休閒的討論區,三樓擺放了舒適的沙發,整體空間的布局也更加輕鬆。
三樓討論區△
三樓由自習室、教師閱讀區以及多功能廳構成。
自習室△
教師閱讀區△
多功能廳兼顧了學術討論廳、演講等功能,不僅是面對全校師生,也是對外的一個窗口,多功能廳的裝修也值得人們去注意。此前的多功能廳內部已十分陳舊,且由於建築本身是雙坡式屋頂,原有的多功能採用的天花形式及色彩的搭配使得整個空間布局十分沉悶壓抑。
多功能廳改造前△
設計師利用坡式屋頂,採用雙傾斜室天花,增加多功能廳的空間體量,有節奏地重複放射狀的裝飾柱的出現,令多功能廳更莊嚴肅穆。
多功能廳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