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鎮發展歷史及城市變遷,及城鎮定位前景

2020-12-23 天山植保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由於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得新疆的城鎮布局與其他省份有著巨大的不同。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的城鎮體系更加科學完善,天山南北的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初步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核心的「一主三副、多心多點」的城鎮布局。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建設新疆,由我為大家詳細梳理新疆的城鎮發展歷史和城市變遷:

一、西漢及以前

西漢以前,從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看,在距今3000年前後的青銅器時代,西域已經有城邦國家出現。南疆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西漢時南疆地區已經形成了以西域36國為主的城廓諸國,多一國一城(西域36國分別為:1、烏孫----現新疆伊寧市附近及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部分地區。2、龜茲----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3、焉耆----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4、于田----現新疆和田一帶。5、若羌----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6、樓蘭----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蹟。7、且末----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裡古城兀立,牆垣斷續。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8、小宛----現新疆且末縣西南,車爾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9、戎盧----現新疆于田縣南。10、託彌----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11、渠勒----現新疆策勒縣南。12、皮山----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13、西夜----現新疆皮山西南。14、蒲犁----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15、依耐----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唐玄奘從天竺取經回國,取道於此。16、莎車----現新疆莎車縣,後被于田吞併。17、疏勒----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18、尉頭----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19、溫宿----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20、尉犁----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後被焉耆吞併。21、姑墨----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22、卑陸----現新疆阜康縣以北。23、烏貪訾----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24、卑陸後國----現新疆阜康縣東。25、單桓----現新疆瑪納斯東北。26、蒲類----現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27、蒲類後國----現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28、西且彌----現新疆烏蘇縣東南。29、東且彌----現新疆昌吉縣以西。30、劫國----現新疆呼圖壁東北。31、狐胡----現新疆吐魯番以北。32、山國----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33、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34、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35、車師尉都國----現新疆吐魯番東南。36、車師後城國----現新疆奇臺周圍)。西域36國以後逐漸分裂成50餘國,人口合計有30多萬,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龜茲國。龜茲國都在今庫車縣,全國人口8萬餘。北疆地區以遊牧為主,有山北6國和烏孫等國家。山北6國有人口14000餘人,最大的烏孫國有35萬人。漢景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在烏壘設西域都護府。它是西域地區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統轄大宛及其以東的城廓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行國。

西漢時期城鎮分布具有以下特點:(1)南疆城鎮環塔裡木盆地分布,北疆城鎮沿天山北麓分布。漢經營西域的中心放在吐魯番地區和南疆庫車與輪臺之間,此種布局奠定了新疆城鎮布局的基本框架。(2)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後,新疆城鎮在性質上具有二重性:一種是以行政管理為主要功能的城鎮,如烏壘和一些屯田中心;二是區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城鎮,主要為當時城廓國家的中心城鎮。自西漢起,中央王朝大多採取屯墾戍邊形式維持對西域的控制。(3)當時整個西域的城廓國家的中心有三個地方,即龜茲、車師和烏孫的赤谷城。從烏孫國的人口和經濟實力看,赤谷城是西域當時最大的城鎮。

二、東漢至明代

東漢時期,于闐、疏勒、莎車、龜茲為南疆主要的城鎮國家,力量強大。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恢復西域都護府,治所為它乾城(在今庫車城西南)。此時的城鎮仍為二種形式:一種是軍事兼屯墾形式的城鎮,二是地方政權性質的城鎮。魏晉南北朝時,採取同樣的管理體制,較大的城鎮有疏勒、于闐、鄯善、車師後部等。

吉木薩爾作為管轄北疆地區的中心,其地位和影響力逐漸增強。東漢曾在吉木薩爾金滿城設立以軍事及屯墾為目的的戍部侯城。魏晉南北朝時,天山以北多為遊牧民族統轄,城廓建築多衰敗。

唐朝初期,在西域推行州縣鄉裡制度,分別在哈密、吐魯番、吉木薩爾設立伊州、西州、庭州,使這三個地方的城鎮地位增強。中期,又分別在龜茲和庭州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基本形成了龜茲和庭州兩個中心城鎮,安西四鎮(即龜茲、碎葉、于闐、疏勒)是安西都護府下的四個主要城鎮。龜茲和北庭城,已發展到鼎盛時期,城池規模龐大,街巷、工業、手工業已出現,具備了城鎮的條件,是區內最早的城鎮。宋元時期,東疆城鎮衰退,南疆西部城鎮,尤其是喀什、和田一帶城鎮的地位上升,以喀什為代表的南疆城鎮在人口規模和城鎮密度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北疆地區,元在吉木薩爾設立別失八裡行尚書省,置元帥府,吉木薩爾在自治區具有一定的地位。

唐、元時期,從北疆地區城鎮的設置可以看出,區內的城鎮進入了形成期,出現了以北庭為中心的城鎮體系,周圍可延伸至昌吉、瑪納斯、奇臺等地。從地域上看,這一時期城鎮分布的數量、規模和地位差別懸殊,東部多而西部少。東部地區以北庭為中心,主要有北庭、彰八裡、仰吉八裡等城鎮;西部地區以伊犁河谷為中心,主要有阿里馬裡城、赤木兒城、亦力八裡等城鎮。從時間跨度來看,以北庭為中心的城鎮群持續時間長,前後達1500年之久。從城鎮的功能上看,大部分城鎮功能已趨於多樣化,城鎮除以政治、軍事、交通功能為主外,還具備經濟、文化和貿易的中心功能。北庭已具備當時國際都市的地位,在中原與中亞、西亞地區有深遠的影響力。

三、清代至民國

清末民初,新疆城鎮逐漸進入成熟期。準噶爾叛亂平定後的移民屯田建鎮,在伊犁設立伊犁將軍府,築伊犁九城:惠遠城(今霍城縣惠遠鎮)、寧遠城(今伊寧)、惠寧城(今伊寧市巴彥岱鎮)、塔勒奇城(今霍城縣境內)、瞻德城(今霍城縣清水河鎮)、廣仁城(今霍城縣蘆草溝)、拱宸城(老霍城縣城)和熙春城(今伊寧市西城盤子),大量移民屯墾戍邊,使西域的城鎮得到了迅速發展,北疆城鎮的地位上升成為主要趨勢。當時在南疆地區的主要城鎮有庫車、阿克蘇、烏什、和闐(和田)、葉爾羌(莎車)、喀什噶爾(喀什)、英吉沙爾(英吉沙)、喀拉沙爾(焉耆)八大城鎮,號稱回疆八城。往往設置回城和滿城兩部分,形成復城結構。城周邊分布有巴扎(集市)和小的村莊,形成中心地體系。

1884年新疆建省,行政中心遷往烏魯木齊(迪化)。北疆地區形成了以迪化為中心的城鎮群落,其格局與今天的城鎮布局大致相同。省下置三道,其中鎮迪道下轄五縣,即迪化、昌吉、綏來(瑪納斯)、阜康、奇臺五縣,1902年,增設孚遠縣(今吉木薩爾)、景化縣(呼圖壁縣)。各縣相應建城設縣所,形成了相應的城鎮群落。民國時期,迪化於1945年設市,為省轄市,其他各地相繼築城置縣,區內的城鎮布局進入成熟期。

清末民初,新疆形成四大商業都會,分別是迪化、古城(今奇臺縣城)、伊犁(伊寧)、哈密,已有較大的城市規模和經濟繁榮度。北疆地區的城鎮有三個中心:一是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鎮迪道,主要城鎮有迪化、古城、鎮西(今巴裡坤)、庫爾喀喇烏蘇(今烏蘇市);二是以伊犁、塔爾巴哈臺為中心的伊塔道,主要城鎮有伊犁、塔爾巴哈臺(今塔城市)、精河等;三是屬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的阿勒泰地區,主要城鎮有阿勒泰。

清代在北疆的城鎮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因政治軍事的需要而設立的城鎮,如伊犁將軍府和伊犁九城;二是移民屯墾所形成的屯墾中心,如塔城、烏蘇、瑪納斯等城鎮;三是對外開展經濟貿易所形成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如古城(奇臺),當時的古城子城市經濟繁榮度冠絕新疆,甚至超過首府迪化。

四、解放後至今

解放後的60多年,是新疆城鎮體系變動迅速的時期,一些新興城市不斷豐富了新疆城市的職能類型,也提高了城鎮密度,促進城鎮體系更為完善。

在1950年代,烏魯木齊、喀什、伊寧是新疆三個主要的區域中心城市。隨後,烏魯木齊逐步成長為全疆首位城市,由解放初期幾十萬人口的城市發展成為目前350萬人口的大城市。清代回疆八城中,喀什和葉爾羌(今莎車)為最大的兩個城市,庫爾勒還只是隸屬於喀喇沙爾(焉耆)的一個回莊。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2000年後,因南疆鐵路的開通,以及塔裡木石油基地選址庫爾勒市,使庫爾勒逐步取代喀什成為南疆第一大城市、新疆第二大城市,阿克蘇也後來居上超過喀什躍居南疆第二大城市,喀什降為南疆第三大城市。莎車縣城規模較大,但經濟實力較弱;庫車因石油天然氣的開發,重新煥發光彩,成為了新疆第一大縣城,城市規模甚至超過了阿圖什、吐魯番等地州首府城市;和田市規模不到20萬人,英吉沙、烏什等曾經的八城之一如今只是較小的縣城;而葉城、巴楚等城市逐步壯大起來。

在北疆,天山北坡城鎮發展較為快速。1950年代後的石油開發,促使克拉瑪依在荒漠戈壁中崛起成為舉世聞名的石油城;曾經城市商貿繁榮冠絕全疆的「金奇臺、旱碼頭」的古城(奇臺)因蘭新鐵路、公路的修建,逐漸沒落下去,1953年設立的奇臺市,也因城市蕭條而在1956年被撤銷市制變為了縣,但在2007年世界最大準東煤田開發後,奇臺又重新崛起,目前正在積極申請撤縣設市;石河子和奎屯作為兵團首批在戈壁灘上建立起來的軍墾城市,因70年代兵團撤銷後,奎屯市劃入伊犁州,石河子成立石河子地區(包括瑪納斯縣和沙灣縣),在1981年兵團恢復建制後,地方並沒有返還兵團奎屯市,只給了石河子市,石河子市也在此後逐步發展壯大;昌吉、哈密、伊寧、塔城、博樂、阿勒泰、鄯善、烏蘇等城市發展較快。 1945年烏魯木齊建市,1958年喀什、伊寧、克拉瑪依相繼設市,克拉瑪依於1982年升格為地級市,1975年奎屯建市 ,1976年石河子設市,1979年庫爾勒成立縣級市,1983年,昌吉、哈密、和田、阿克蘇4個城市一同設市,1984年又有阿勒泰市、塔城市、吐魯番市成立,1985年博樂設市,1986年阿圖什設市,1992年阜康建市,1996年烏蘇撤縣設市,同年12月米泉建市,並於2007年自治區撤昌吉州米泉市合併烏魯木齊市東山區成立烏魯木齊市米東新區;2012年底博州阿拉山口口岸設立阿拉山口市,2014年9月伊犁州霍爾果斯口岸掛牌成立霍爾果斯市。

2002年,國家批覆同意新疆兵團按照第八師石河子市模式成立「師市合一」的自治區直轄、兵團管理縣級市(六師五家渠市、一師阿拉爾市、三師圖木舒克市和十師北屯市),阿拉爾市、五家渠市和圖木舒克市在2004年順利掛牌成立,新疆兵團第十師北屯市於2011年11月29日正式掛牌成為軍墾縣級城市。此後,兵團建市步伐進一步加快,兵團黨委提出「一師一市、一年一市」的設市戰略,於2012年成立了二師鐵門關市,第五師雙河市於2014年成立,第四師可克達拉市於2015年成立,第十四師昆玉市於2016年成立,第七師胡楊河市於2019年批准設市。

截至2020年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4個地級市(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吐魯番市、哈密市)、26個縣級市(阿克蘇市、庫車市、喀什市、和田市、昌吉市、阜康市、博樂市、阿拉山口市、庫爾勒市、阿圖什市、伊寧市、奎屯市、霍爾果斯市、塔城市、烏蘇市、阿勒泰市,新疆兵團管轄的10個城市石河子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鐵門關市、雙河市、可克達拉市、昆玉市、胡楊河市)、67個縣城。

根據新疆城鎮體系規劃,未來新疆構築「一主三副、多心多點」的中心城市布局。1個主中心為烏魯木齊;3個副中心為喀什、伊寧-霍爾果斯和庫爾勒;其他18個綠洲中心城市為克拉瑪依、阿克蘇、哈密、石河子、奎獨烏、和田、昌吉、博樂、塔城、吐魯番、阿圖什、阿勒泰、北屯、庫車、莎車、奇臺、阿拉爾和五家渠。同時培育一批小城鎮,培育70個左右小城市和縣城、62個重點鎮、150個左右一般鎮。新疆兵團城鎮布局將規劃形成11個城市、6個墾區中心城鎮、52個特色團場城鎮、110個左右一般團場城鎮和400-500個連隊居住區。

新疆城鎮布局(1)烏魯木齊市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建設成為我國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亞西亞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多民族和諧宜居城市、天山綠洲生態園林城市和區域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2)喀什重點發展商貿、旅遊、文化產業和出口導向的特色加工業,建設成為國家級的開放創新實驗區,面向南亞、中亞、西亞的商貿、物流、文化中心,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城市。(3)伊寧-霍爾果斯重點發展出口導向工業和商貿、旅遊業,建設成為國際合作與沿邊開發開放示範區,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城市。(4)庫爾勒市重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建設成為和諧宜居的現代化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先進位造業基地。(5)克拉瑪依市優化提升石化產業,加快培育國際石油金融服務、技術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石油城市、北疆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6)阿克蘇市重點發展紡織、農副產品加工、文化旅遊業和商貿物流業,建設成為南疆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紡織基地。(7)哈密市重點發展新能源、原材料加工、裝備製造、物流服務和旅遊業,建設成為新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資源基地城市。(8)奎(屯)獨(山子)烏(蘇)重點發展石化、商貿物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推進一體化,建成新疆重要的石化基地和北疆重要交通樞紐。(9)和田市重點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醫藥保健品、特色工藝品、絲路文化旅遊等特色產業,建成「世界玉都」,南疆重要的特色產業基地和交通樞紐。(10)石河子市重點發展紡織、食品、化工、現代農業機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產業,建成中國軍墾名城、新型工業基地、科教新城、生態園林城市和天山北坡區域中心城市。(11)昌吉市建設成為自治區重要的裝備造業基地、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農業科研基地和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建成烏魯木齊都市圈次中心城市,烏昌都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疆城鎮布局規劃圖

(12)吐魯番建設烏魯木齊都市圈的次中心城市,國際旅遊名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與貿易基地、新能源示範區和新能源基地,陽光宜居城市、重要交通樞紐。(13)塔城市建成塔額盆地的中心城市、新疆西北部重要邊境城市,重點發展邊貿、旅遊、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和外向型加工產業。(14)博樂市建成新疆西部重要邊境城市,重點發展棉紡、建材、食品工業、旅遊業和對外貿易。(15)阿勒泰市建成國際旅遊名城、阿爾泰山文化名城、特色宜居名城和綠色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旅遊產業。(16)阿圖什市建成新疆重要的邊境城市、喀什-阿圖什城鎮組群次中心,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公共服務中心,南疆特色宜居城市。(17)庫車建成新疆的新興石化能源基地和南疆地區重要的交通節點城市,建設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8)莎車建成麥蓋提-莎車-澤普-葉城綠洲城鎮組群的中心城市,重點發展文化、旅遊、農產品深加工等特色產業。(19)奇臺建成準東國家級煤電煤化能源基地的配套服務基地和烏魯木齊都市圈東部次中心城市,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旅遊和商貿物流業。

新疆產業發展格局規劃圖

(20)北屯建成北疆北部區域的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特色邊疆軍墾城市,重點發展商貿物流業、農牧產品加工業和休閒旅遊業。

(21)阿拉爾市建成阿克蘇綠洲城鎮組群的次中心城市,重點發展科研教育、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新材料和軍墾文化旅遊。

(22)五家渠市為烏昌都市區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兵團先進位造業基地、烏昌都市區休閒旅遊度假區和生態宜居城市。

來源:城鎮規劃君、烏魯木齊房市。

相關焦點

  • 杭州美麗城鎮「一庫三師」智囊:「大寫」歷史文化 為美麗城鎮點睛...
    市建委、市美麗城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智囊力量擦亮美麗城鎮文化肌底,既是杭州高水平建設美麗城鎮的基礎保障,也從細節處持續提升著美麗杭州「窗口」建設的底色與品質。蕭山:用歷史文化為美麗城鎮「點睛」「高質量建設美麗城鎮,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發揮核心技術支撐,但這對各個城鎮來說是個共同的短板。」
  • 體育特色城鎮的核心是運營
    但真正的取代不是發生在國家之間——而是發生在它們的城市中心。同時,全球性城市推動著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前600大城市佔全球GDP總和的60%以上。前20大城市是全世界三分之一大型企業的總部所在地,這些企業的收入佔全球大企業總收入的近一半。在人口規模、經濟活力以及企業總部數量上,東京均首屈一指,領先於紐約、倫敦和巴黎。
  • 佔地面積最大的城鎮,比臺灣省還大,相當於25個深圳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幅員遼闊。56個民族分布在全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共661個城市。每個省、每個市、每個鎮的人口、面積都不一樣。其實我們大部分人基本上對全國的省市都有一些了解,但是對一些小城鎮不太了解。比如,我國最大的城鎮在哪裡?這是一個非常精細的知識點,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 李建奇: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濱湖城鎮特色發展的路徑研究
    近年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域的城鎮經濟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明顯增加而且後勁強勢,城鎮的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率也持續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消費支出均有大幅上漲的發展趨勢,在城鎮化的加速發展過程中,城市經濟與市民生活水平均有同步大幅提升。常德柳葉湖——中國城市第一湖。
  •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在田東開展文體幫扶活動
    國家發改委文體幫扶活動開幕式  11月24至25日,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以下稱「城市和小城鎮中心」)在廣西百色市田東縣舉辦文體幫扶活動本次活動以結對共建、扶貧慰問、籃球賽事、文體知識宣講、書籍捐贈、採購農產品等為主要內容,推動智力扶貧,帶動消費扶貧,聚焦精準扶貧,以文體活動充分展示脫貧攻堅的成果成效,進一步提升田東的知名度、帶動文體產業發展。  11月24日,在田東縣公共服務中心舉行了活動開幕式,田東縣縣長黃文明宣布田東縣文體幫扶系列活動開幕。
  • 烏昌建輕軌、縣縣通高速、開放城鎮落戶條件.....新疆要騰飛了!
    對於2021年工作和「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報告中是這樣規劃的:「十四五」期間,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年均46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 城見|房價如何影響城鎮居民健康
    《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8)》和《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2018)》顯示,我國居民的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和積極預防意識普遍增強,但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況的城鎮居民達到73.6%,16.1%的城鎮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自2003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進入加速發展的上升通道。
  • 西藏高原城鎮逐步向生態、綠色化方向發展
    中新社拉薩12月23日電 (趙朗)「十三五」期間,西藏完成全區城鎮基礎設施投資475.46億元(人民幣,下同),從高海拔城鎮供暖、垃圾分類再到汙水處理,高原城鎮發展逐步向生態、綠色化方向邁進。西藏官方23日召開「十三五」全區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西藏自治區住建廳副廳長姜月霞介紹,自「十二五」時期,西藏開始實施城鎮供暖工程,在「十三五」期間,完成阿里地區獅泉河鎮、山南市浪卡子縣、那曲市安多縣和雙湖縣等19個(海拔4000米以上)縣城及84個高寒高海拔鄉鎮大院供暖項目,總投資逾56億元。
  • 浙江這個二線城市,本應成為特大城市,名氣卻不如下轄城鎮
    在重視名聲的時代,有名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今天的主角位於浙江省,曾經被定位為該省內的下一個特大城市,但實際上不如其管轄的縣級市和城鎮有名,這個城市是金華。金華義烏都市區被確定為浙江省的第四大市區,預計2020年將成為2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金華文化屬於吳越文化,金華人屬於江浙民系, 金華位居全國第33位,進入大陸創新能力最強的25個城市之一。
  • 分析中世紀尼德蘭社會經濟與城鎮的發展
    引言14世紀在城市發展起來的紡織業,後來也遷往鄉村地區,因為鄉村的勞工工資比城鎮更加低廉。原本小規模的家庭手工藝逐漸發展為重要的經濟形態,一直維持到工業革命的前夕。在佛蘭德斯的一些城鎮中,繼毛紡織業以後,亞麻布的製造業以及生產昂貴的掛毯開始盛行起來了。
  • 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2019) | 水務行業績效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是中國水協會第三屆理事會一次會議研定啟動的重要事項之一,歷經一年五個月,《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於今年9月與大眾見面,藍皮書的問世在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標誌著中國水務行業擁有了自己的行業發展史書。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藍皮書章節3.3:水務行業績效(撰稿人:李爽)。
  • 中部6省2019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0強城市
    文/笑晨話城市,持續更新稿件中部6省2019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0強城市,看看分布在哪些個省份?你關心的城就是我關注的,話城市發展,盡在@笑晨話城市本地資訊,總有一座城,是你的歸宿!一、中部6省2019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0強城市,出乎你的預料排名第一的不是武漢,而是長沙,2019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211元,武漢排名第二也達到了51706元;排名第三的不是省會,而是湖南城市株洲,2019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
  • 大會大精彩,第十五屆中國城鎮水務大會和2020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於...
    2020年11月17日,以「補水汙染治理短板,促健康美麗城鄉建設」和「韌性宜居·健康活力」為主題,「第十五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和「2020(第十五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在杭州同期召開。
  • 「溪口未來城」勾勒小城鎮向城市轉化路徑
    新華網上海7月17日電(記者艾福梅、吳宇)在上海世博園E區「城市未來館」的「未來就在這裡」展區,浙江奉化溪口鎮是亞洲唯一的代表城市。通過突出的生態保護特色和以小城鎮身份對未來城市發展方向的探索,「溪口未來城」向參觀者勾勒了中國小城鎮向城市轉化的發展框架。
  •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城鎮的起源及其動力因素分析
    從公元7世紀起,城鎮的歷史繼承羅馬不列顛城鎮的遺產,後來一些英格蘭城鎮重新啟用前羅馬城鎮的防禦系統,以ceaster(要塞)的形成存在,並在羅馬城鎮基地上發展起來,「原羅馬建築、城牆的遺址與道路系統為以後英格蘭城鎮發展提供了有形的框架」[7]220。而且,倫敦、埃克塞特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習慣也體現了羅馬制度的遺蹟,如,「訴訟外債務人物業查封的過程」,一般認為是起源於羅馬,而且一直保留下來。
  • 專訪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把區域發展差異當成...
    而最近引發熱議的南北經濟差距問題,其分析的出發點與國土空間布局的政策不符,也與經濟地理的發展邏輯不符。在此背景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了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對區域協調問題進行解讀。馮奎認為,把中國區域發展的差異當成南北發展的差異,過於簡單化,也不準確,對中國區域發展差異的分析需要更加精確。
  • 美麗城鎮省級樣板公布,常山這個鎮上榜~
    近日,省美麗城鎮辦組織對全省美麗城鎮2020年度樣板創建和基本達標城鎮開展了考核驗收。經現場檢查、資料審查、滿意度調查、綜合評定等環節,並報省政府同意,確定了110個城鎮為美麗城鎮省級樣板,121個城鎮為美麗城鎮達標城鎮。常山縣球川鎮、芳村鎮和青石鎮上榜。
  • 胡祖才同志赴城市和小城鎮中心調研座談
    胡祖才同志赴城市和小城鎮中心調研座談 2021-01-08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66個 「美麗城鎮」方案獲評優秀
    以打造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樣板為目標,集士港鎮的美麗城鎮建設正向多元化推進,目標是打造城市西部活力核、未來城市科創城和城市軸線戰略點,2020年將重點新建(續建)55個項目,總投資
  • 開啟城鎮建設新篇章 構築全域美麗新格局
    洪塘街道美景(圖片由洪塘街道提供)  今年是高水平推進美麗城鎮建設首戰之年。城鎮建設,規劃先行。  根據《方案》,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將美麗城鎮總體定位提煉為「創智洪塘·城北副芯」,提出「城北活力核芯、全域休閒中心和雙創服務中心」的建設目標,統籌謀劃保蓀農文旅小鎮、雙創轉型示範區、濱水品質生態城三大片區,整體形成山水城共生共融的城鎮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