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旁有孔別亂擠,容易感染留疤痕,聰明媽媽這麼做

2020-12-16 J媽學堂

表妹家的女兒剛出生的時候,右耳朵上面有一個很小的洞,表妹以為這是孩子天生自帶的「耳洞」,還開玩笑的,表示女兒長大之後一定是一個愛臭美的小姑娘。

因為對這一個天生的小洞特別的好奇,於是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表妹總是忍不住想要摸一摸,誰知有一天在摸這個小洞的過程當中,突然間發現小洞旁邊分泌了一些白色的液體,液體還散發出一股臭味。

表妹以為這像是大人上火時起的小泡直接用手擠了出來,誰知孩子之後開始突然變紅髮燒,這表妹嚇了一跳,趕緊帶孩子到了醫院。

醫生通過仔細的檢查之後表示這是孩子的耳前瘻管,需要立刻安排手術才能夠更好的治療,表妹知道之後懊悔不已。

什麼是耳前瘻管?

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性畸形,通常會出現在孩子的耳邊隱秘的部位。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除了感到局部瘙癢之外,並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孩子或者是其他人將耳前瘻管擠壓流出白色分泌物的時候很快就會引起孩子的發燒發熱,嚴重的情況下必須進行手術治療,之後也有很大可能留下疤痕。

孩子有耳前瘻管怎麼辦?

對於一些無感染型的耳前瘻管,如果日常不刻意觸摸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發炎和感染的,之後也不會分泌白色分泌物,對孩子的身體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如果是有感染的耳前瘻管,家長一定要注意千萬要提醒孩子耳朵旁邊是否有瘙癢紅腫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立刻進行就醫。

遇到耳前瘻管,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1、注意日常護理

日常生活當中,家長一定要注意不對孩子的耳前瘻管進行擠壓,並且日常一定要注意局部的清潔,避免出現感染的情況。

2、發現感染之後,不擅自處理

孩子的耳前瘻管如果出現感染之後,很快孩子耳邊就會有著強烈的不適,並且會發紅髮燙。這個時候家長不能擅自幫助孩子進行挑破耳前瘻管,需要儘快的尋求醫生的幫助。

3、等待時機、手術摘除

目前耳前瘻管是可以進行治療的,並且治療的風險很低,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耳前瘻管,並且是感染性的耳前瘻管,可以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手術摘除。

在做完手術之後,進行一些日常的護理就可以了。

手術之後,耳前瘻管部位留有疤痕怎麼辦?

有些醫院在進行治療耳前瘻管過程中使用手術摘除的時候,會給孩子留下一定的疤痕。因為耳前瘻管在孩子的耳朵附近,所以留下疤痕的情況下還是很影響孩子外貌的。

而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如何為孩子進行處理疤痕顯得尤為重要。家長可以使用以下的幾種方式幫孩子淡化和消除疤痕:

1、注意日常防曬

孩子在手術之後留有疤痕前幾個月過程當中,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進行注意防曬。

因為如果防曬不當,會導致孩子的疤痕,在日曬的情況下產生色素沉澱,最後使得孩子的疤痕更加難以消除。

因此家長在孩子留有疤痕之後,一定要減少孩子疤痕部位的日曬,可以使用帽子或者衣物來進行遮蓋局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後再給孩子使用塗抹防曬霜來預防局部色素的沉澱。

2、進行護理

按摩能夠有效地使疤痕軟化並且平坦,在孩子留有疤痕之後,家長可以每天選擇適當的力度來幫孩子進行按摩疤痕的部位,幫助孩子的疤痕淡化消除。

3、利用有機矽膠片淡化疤痕

有機矽膠片能夠有效的幫助疤痕進行軟化,當疤痕實現軟化之後,就能夠慢慢地進行消除處理。

所以家長在孩子留有疤痕之後,可以為孩子進行購買有機矽膠片進行使用。

使用過程當中家長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即使有機矽膠片有明顯的淡化效果,但是每天給孩子進行使用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很容易導致孩子的皮膚過度的軟化,影響孩子皮膚後期的恢復。

孩子在進行耳前瘻管手術之後,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手術部位的皮膚護理,因為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階段,皮膚相當的嬌嫩,一旦護理不當,很容易導致孩子的皮膚受到二次傷害。因此在護理疤痕當中,家長一定要進行小心謹慎。

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家長不要因為好奇而隨意的對孩子的耳前瘻管進行觸摸,否則很容易帶來嚴重的後果。

相關焦點

  •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寶寶耳朵旁有個「小洞」,老人說是有福氣?護理不當有害健康
    對於父母們來說,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上天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因此,父母對寶寶的一切都非常在意。自從小麗的寶寶出生後,小麗就把精力都放在了寶寶身上,可以說對寶寶的吃喝拉撒都照顧的無微不至,但小麗卻發現,寶寶的耳朵上,長了一個小洞,而且好像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就在寶寶的耳廓邊上,鬢角處,大概有針眼大小。
  • 為什麼有的孩子耳朵有「小孔」?醫生大多不會說,父母心裡要有數
    比如有的孩子耳朵旁邊會有一個小小的「孔」,以前很多的老人會說這是耳倉,是「福氣孔」,說明這個孩子是有好福氣的。當然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孩子耳朵旁的孔,不是福氣孔。醫生大多不會說,父母心裡要有數阿玲是一個寶媽,她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2歲兒子的耳朵邊上,有一個小小的孔。於是她就詢問家裡的老人,老人說這是「福氣孔」,說明孩子長大以後會有福氣。聽到老人的話之後,阿玲十分高興。
  • 為什麼有些嬰兒耳朵上有「小孔」?醫生一般不說,家長可別大意了
    可是,隨著注意到了寶寶耳朵上的洞,王女士才發現,寶寶總是會用手去抓,仔細看之後,王女士還發現,寶寶耳朵旁邊的那個小洞裡還會"流膿",氣味也很難聞,這可把王女士嚇壞了,所以王女士就想試著把裡面的膿給擠出來,但是隨著擠出來沒多久,寶寶的耳朵處居然腫了起來。
  • 為啥新生兒的耳朵有「小孔」?醫生一般不會講,但父母心裡要有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有些小朋友的耳朵上會出現一個「小洞」,而老一輩人則管它們叫做「蒼耳」或者是「聰明孔」,認為這是一種福氣的象徵,寓意著孩子日後會特別富貴,吃穿不愁,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寶寶耳朵上出現的「聰明孔」,就能證明孩子有未來福氣嗎?
  • 孩子耳朵上有「小孔」,老人說是福氣的象徵,其實是先天性畸形!
    以前老一輩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福氣的孩子耳垂大,聚財的孩子鼻頭有痣,聰明的孩子高額頭。」甚至很多老人把孩子耳朵上的那個小孔洞也當作了福氣的代表。很多做父母的都應該見過,寶寶耳朵上有一個小孔洞,它就像小米粒一樣,也很像女生打的耳洞一樣。
  • 寶寶耳前有個「聰明孔」?別忙著炫耀,一激動可能會毀他一生
    有的寶寶生下來健健康康,膚白貌美,但是家長偶爾在給寶寶洗澡或抱抱他、親親他的時候發現耳朵前方有個小洞,咦,這是怎麼回事?在民間,迷信的說法叫它「倉眼」,認為有這個小洞的孩子是「富貴命」,將來吃穿不愁。也有人叫它「聰明孔」,甚至被稱之為是「佛祖前的香爐」。這個解釋聽起來還是蠻振奮人心的嘛,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寶媽應知:剖腹產怎樣才不會留疤痕,如何預防疤痕
    新媽媽產後的首要任務是帶好寶寶及養好自己的身體,可你知道嗎?她們的內心是焦慮不安的,因為經歷產後的女性,如經歷一場洗禮一樣,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那些經歷了剖腹產的新媽媽,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帶娃,養身子,恢復身材這些問題,還有一個難以啟齒的苦惱,怎樣讓肚皮上那個大疤痕不那麼明顯,有些疤痕會比較平整,顏色比較淺,可也有的疤痕就像蜈蚣一樣趴在媽媽的肚皮上,格外扎眼。
  • 寶寶經常「抓耳朵」,就是耳屎多?寶媽最好別亂掏,先了解原因
    這時候可以用棉球先初步清潔判斷下,如果寶寶耳朵有分泌物,而且還有異味,寶媽最好帶寶寶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處理,不然寶寶很容易受傷的。媽媽亂給寶寶掏耳朵有哪些不良影響?皮膚容易受損寶寶的皮膚是非常嬌嫩的,如果寶媽經常給寶寶清潔耳朵,很容易導致寶寶耳部的皮膚受到損傷。
  • 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爸媽有掏耳朵的習慣嗎?還別說,有的爸爸就是喜歡掏個耳朵,有的媽媽呢恨不得一點耳屎都看不到,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到寶寶身上。寶寶耳朵進水了怎麼辦?也有的爸媽看寶寶這麼個小肉團,什麼都不敢下手,比如寶寶耳朵進水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麼辦?」確實,給小寶寶洗澡時,小傢伙只要不配合,腦袋動來動去的話很容易進水(如圖)。而且,細菌也會趁機進入,增加寶寶耳道感染的機會。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逐漸蔓延到大腦,導致顱內感染,引發癲癇! 而油脂分泌旺盛,也間接令油耳朵的人特別容易有狐臭,因為油耳屎和狐臭都屬於大汗腺類型,它們有著同樣的決定基因。 所以大多數是油耳朵的白種人和黑種人都愛噴濃厚香水,是為了掩蓋濃重的體味。
  • 你真以為寶寶耳朵不能掏?有孩子因此做了全麻手術
    耳朵清潔很重要。前兩天刷到一條新聞,一名5歲的寶寶,出生後家長就沒給他做過耳朵清潔,結果遭了大罪。幾周前一個晚上,5歲的豆豆睡著睡著突然就喊耳朵疼,兩隻手一個勁兒抓耳朵,第二天,爸爸媽媽就帶著豆豆去了醫院。
  • 為什麼有的剖腹產疤痕不明顯,而有的疤痕不僅明顯還難看?
    經過一次的痛楚生產之後,許多通過剖腹產方式分娩的媽媽們,又迎來了新的苦惱,生完孩子後的幾年裡,身材是差不多恢復了,有些幸運的媽媽,疤痕變得細且平整,顏色也很淺,但有些媽媽的疤痕,卻依舊清晰像一條蜈蚣或是蚯蚓,顯得特別扎眼。那麼,為什麼有的剖腹產疤痕不明顯,而有的疤痕不僅明顯還難看,這是怎麼回事?
  • 寶媽媽注意,輔食蛋黃這麼添加,寶寶聰明又漂亮
    養殖土雞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寶媽媽,她們買我家的土雞蛋大多是給寶寶吃。但在跟寶媽媽溝通中,我發現她們對寶寶輔食中添加雞蛋黃有一些誤解,今天就來嘮嘮。一、為什麼要給寶寶輔食中添加雞蛋黃?母乳餵養的寶寶,大概生長到6個月時,體內的鐵基本耗盡,這個時候,必須給寶寶一些富含鐵元素的食物作為輔食,滿足身體發育需要,不然特別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雞蛋黃富含鐵元素和卵磷脂,前者是寶寶身體發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後者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規定:在嬰幼兒奶粉裡,必須添加磷脂。二、寶寶輔食中添加雞蛋黃是不是越早越好?
  • 給寶寶掏耳朵要慎重,這三大危險,媽媽們應該提前知道
    導讀:給寶寶掏耳朵要慎重,這三大危險,媽媽們應該提前知道文|程爸育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媽們在給寶寶做撫觸的時候,有時候會不經意間看一看寶寶的耳朵。這一看,卻讓很多媽媽們不淡定了。因為大多數寶寶的耳朵裡,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耳屎。看到耳屎堵在寶寶的耳道裡,很多寶媽就開始手痒痒了,想著一定給寶寶掏出來。畢竟這麼多耳屎在寶寶耳朵裡肯定不舒坦。這個時候不少寶媽也聯想到了寶寶在睡覺時總是抓耳撓腮的習慣。一想到這裡,媽媽們就更忍不住想給寶寶掏耳朵了。那麼,寶寶的耳朵可以掏嗎?
  • 為何有些寶寶耳朵上有小孔,真是「聰明洞」?醫生:並非什麼好事
    文|西紅柿媽媽人的身體構造非常神奇,身上的每個器官都各自的作用。但是難免,有些人的身上,可能會有些「天賦異稟」的特徵,比如耳朵上有小個針眼一樣的小洞。孩子耳朵上有個「小洞」,姥姥看後欣喜不已,結果卻摸出問題小楊是一個農村姑娘,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城裡工作,並成家立業。半年前,兒子出生了,那時,她就發現兒子的耳朵上有一個小孔,看孩子不痛不癢,她也就沒放心上。
  • 寶寶耳朵上有個小孔,一擠還會有白色東西,怎麼回事?
    寶寶耳朵上有個小孔,一擠還會有白色東西,怎麼回事? 耳前瘻管就是一盲管,可有分叉,刺激或者擠壓外口會引起感染,耳前瘻管若不發炎腫脹,可不做任何處理,一旦出現瘻管處腫脹,疼痛,漏口處流膿性分泌物,嚴重者,給予切開排膿, 先天性耳前瘻管是胚胎發育時鰓部發育不良,導致出生後耳輪腳前出現一個小孔,小孔深部為管道,管道內壁的組織具有分泌功能,會產生油脂樣的物質從小孔排出。
  • 寶寶對媽媽做的這些攻擊性動作,其實是他表達愛意的方式,別打他
    文|西紅柿媽媽小寶貝的某些行為,寶媽可能很難忍受,甚至是超級厭惡。尤其是寶寶帶有「攻擊性」的行為,個別寶媽會誤以為,寶貝之所以選擇這樣做,肯定是寶貝生氣了,或是討厭媽媽了。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恰恰相反,寶貝之所以這樣做,完全就是想吸引媽媽的注意,想表達內心的一份愛。
  • 寶寶總是抓耳朵,不一定是因為癢,這幾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帶娃期間,很多媽媽發現,寶寶不知道咋回事,總喜歡抓耳朵。吃奶時抓耳朵,鬧覺時抓耳朵,睡覺時抓耳朵,高興、哭鬧都會抓耳朵……經常抓的耳朵通紅,有時候還會抓出血。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些媽媽以為是寶寶耳朵癢,畢竟大人耳朵癢的時候也喜歡抓耳朵,但是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
  • 剖宮產疤痕太難看?產後早幹預,二胎媽媽竟然可以這樣無縫銜接
    在產後42天,曉敏帶著家人和寶寶回新華醫院做產後復檢,曉敏先做了婦產科檢查,恢復情況良好。接下來,家人帶小寶寶排隊做體檢的時候,曉敏帶著疤痕早期雷射預約券直接去急診大樓坐電梯到8樓。整形外科的前臺護士熱情接待了曉敏,立刻為她進行切口疤痕處的清潔消毒,並由專門負責的黃醫生帶入雷射治療室開始點陣雷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