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市長」耿彥波是如何建設大同的

2020-12-14 我是阿瑤哦

名字耿彥波在山西中非常有名。曾任大同市市長和太原市市長。

王家大院和大同古城,太原古城大部分是耿市長寫的。在這裡

爭論者稱他為「耿拆拆」,並說他毀壞了文物;支持者稱他「是」

大同古城:「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的修復受到嚴厲批評。

明星市長再次成為焦點。那麼耿彥波是如何建立大同古城的呢?

當耿市長第一次來到大同時,當地有句俗語:「垃圾基本靠風颳,汙水基本靠蒸發,遊商基本沒人抓,市容基本無人誇。」

煤炭資源逐漸枯竭,未來發展動力不足;生態環境惡劣,人民生活質量極低。這就是當地人對大同的看法。

為了改變這種混亂的局面,市長耿經過調查和討論,

老城區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恢復大同古城的風格。

大同古城因面積小,僅3.28平方公裡,遠小於南京古城和西安古城的規模,建設難度很大,滕的發展受到很大制約。

因此經過評估,我們選擇了一個更大膽的方案:居民搬出去,整體改造成復古建築群。

大同古城牆在一個特殊的時代遭到了戰爭洗禮的襲擊,這場戰爭已經從明朝第一位將軍徐達在此作戰的場景中消失了。

幸運的是,建築師梁思成在大同古城牆被毀前做了詳細調查,並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圖紙和照片。

大同的恢復計劃基於梁思成留下的數據。

因此在大同古城和陽門外的下沉廣場上,有一個第二個入口古色古香的庭院,那就是著名的梁思成紀念館。

恢復古建有許多原則和標準。

原來的大同古城牆在非業內專家看來,是一個兩三米高的土垛,而且是斷斷續續的,有些路段有坍塌的危險。

如果我們照舊遵循修舊的原則,他可能還是一堆土,遊客對他幾乎沒有興趣。

如果只是小規模的修修補補,他很可能以秦王宮牆在西安之前倒塌一樣的方式結束,並造成危險。

因此耿市長選擇完全重建他,並用磚牆把原來的土墩包起來。

因為他相當於一堵新的城牆,這也是造成這種批評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市長耿的規劃,大同古城牆兩側高14米,底部寬18米,頂部寬14米,有12座望樓塔,2座康君臺塔,兩座塔,一座射箭塔,一座月亮城和一座甕城各一座,綿延1800米。

當然,這是一個大項目,持續到遠超過耿市長任期,直到才結束。

當時,耿的市長已經在太原開始了新一輪的建設。

與城牆同時出現的還有華嚴寺、善化寺和在古城的傣族王府的救援保護。

很多消失多年的古建築也相繼破土動工。

為了加快進度,耿市長經常出現在工地上親自督戰,許多工作人員都被他掩護了

老大難的問題不僅在於城牆和建築本身,也在於老城區的居民。市長的想法是把原居民搬出去,按照原來的面積分配安置房,然後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多給20平方米。

一般來說,他是低成本的以舊換新。

清廉的官員很難判斷,所以真的很難判斷。因此批評與口碑並存。

然而耿的市長帶領一個團隊檢查了安置房的質量。

從塔寺街道社區到拉開序幕,不久大同市到處都是腳手架、吊車林立。整個大同市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建築工地。

當時大同有個笑話:「出門去上班,晚上回來就找不到自己家了」。

如今大同古城建設項目受到權威的批評,以及民眾的聲譽;有專家質疑,也有遊客稱讚。

是非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耿市長註定要留在大同古城徵求意見。

相關焦點

  • 「明星市長」耿彥波卸任之後......
    相較於其他幾座遭遇批評的城市,人們在談起大同時,仍然習慣將這裡的改變與曾經的「明星市長」耿彥波聯繫在一起,正是在他的力主之下,大同3.28平方公裡的老城區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建。 在記者採訪時,有文物專家提出批評,耿彥波對於大同古城的改造,違背了文保工作「修舊如舊」的原則,過於「理想化」。
  • 山西省的網紅市長耿彥波,大同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在大同任職時,耿彥波的名字開始天下聞名。紀錄片《中國市長》比較完整、客觀的記錄下了他在大同進行造城運動的過程,而伴隨著文化復興、棚戶改造的巨大影響,他的爭議更是擴大到了極點,在離任時,萬人請命上街遊行挽留的畫面10年後依然歷歷在目。在任太原任職時,耿彥波也曾被寄予厚望。
  • 耿彥波任太原市代理市長 大同上千市民自發送別
    中新網太原2月9日電 題:耿彥波任太原市代理市長 大同上千市民自發送別  作者 任麗娜  2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舉行。會議決定任命耿彥波為太原市副市長,決定耿彥波代理太原市市長。
  • 大同官員避談耿彥波突然調離 承諾「新官理舊帳」
    春節期間,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些市民一度聚集在市區東城牆廣場、紅旗廣場等地,在寒風中,以籤名和舉橫幅等方式表達對市長耿彥波的感激與挽留。(2月18日 中國廣播網)   被稱為「造城市長」的耿彥波日前突然調離大同。7日,山西省委決定,耿彥波任太原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 評論:大同民眾請願調回耿彥波折射怎樣的民意?
    在其落馬第一個周末,千餘大同市民聚集在大同和陽門廣場,希望已赴任太原的原市長耿彥波重返大同。這不是大同市民第一次請願調回耿彥波。去年2月,耿彥波調任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後,大同就曾爆發持續了近一周的挽留請願活動。  民眾就地方官員的去留兩次請願,是相當少見的訴求表達。
  • 「中國市長」耿彥波卸任,導演周浩:《大同》的許多迴響是我無法想像的
    耿彥波是周浩的紀錄片《大同》(又名《中國市長》)裡的主人公,1958年出生,2008年至2013年在山西大同擔任市長,2013年調任太原市長。在大同當市長期間,耿彥波接受了周浩的拍攝。周浩紀錄下了這位中國「拆遷市長」的日常,完成紀錄片《大同》,該片獲得第52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和聖丹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耿彥波在任時,被媒體稱為「作風強勢、毀譽參半」。
  • 耿彥波:我不在乎一時得失和罵聲
    在城市化建設中,歷史文化名城如何走一條以特色為引領的道路,如何避免被平庸化浪潮所淹沒,一直是耿彥波在思索的問題。擔任大同市市長前,在山西榆次市、太原市,耿彥波都曾掀起過「城建風暴」。耿彥波真正成為一座城市的管理者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葉。1993年,耿彥波從晉中地委辦公室副主任調任靈石縣委擔任副書記,兩年後當選該縣縣長。
  • 耿彥波:超級工程師
    多次參與集會的市民說,初三發起「萬人籤名」活動挽留市長,人數多達三五千。2月17日《人物》特約記者想和一位帶頭喊口號的男子聊聊,被他以「嗓子喊啞了」為由拒絕。但一時間,周邊數十位市民主動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表達對耿彥波的看法,並請求記者幫他們把市長「請回來」。
  • 耿彥波有了新職務
    同煤集團即大同煤礦集團,而大同是耿彥波曾經的工作地,2008年至2013年間,他任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在我國各級政府中,參事室的主要職責是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諮詢國是、民主監督、統戰聯誼。目前,山西省政府參事室主任為王安祿,副主任為齊榮晉。
  • 耿彥波新職
    今年1月15日,耿彥波被免去太原市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不再擔任太原市市長職務。在當時的太原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耿彥波表示完全擁護省委決定。之後,耿彥波先後擔任靈石縣長,晉中市委常委、榆次區委書記,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太原市副市長等職,於2008年至2013年任大同市長。在5年大同市長任上,耿彥波提出了「復興歷史文化名城」這一目標,在他的力主下,大同曾投資數百億元,大力推動古城保護恢復和若干城建工程。
  • 耿彥波回來了!
    而在現實中,也有這麼一位市長,憑藉著強大執行力,讓他所在的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就前任山西太原市長耿彥波。執行力爆表前年8月,一段時任大同市長耿彥波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視頻中,耿彥波言辭犀利、做事果斷,為了落實問題甚至大發雷霆,引發熱議。
  • 【人事任免】耿彥波、張有喜新職務來了!和煤炭有關
    耿彥波、張有喜新職務來了!卸任太原市市長4個多月後,耿彥波已正式出任山西省政府參事。
  • 耿彥波與獨山縣
    1995 年 3 月,原晉中地委辦公室副主任耿彥波,擔任靈石縣縣長。短暫了調整後,火便燒了起來:耿知縣要搞事情:斥資五千萬修葺王家大院, 往前數一年,靈石縣的年財政收入剛剛過億。 往事模糊難追,二十多年前,年輕的縣長是如何頂著各方壓力,滿倉押在王家大院項目上的,沒人能夠說清。
  • 四年後,大同「五大館」命運如何
    2017年5月11日,在耿彥波(現任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調離大同近四年後,大同市政府宣布與北京建工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建工集團將承接大同體育中心、大同美術館、大同大劇院的續建工程。這是為了迎接將於2019年舉辦的全國青年運動會,屆時這裡將作為比賽場館之一。
  • 遊在大同,看一個資源型城市的轉型過程
    大同旅遊資源豐富,雲岡石窟,懸空寺,恆山,嚴華寺等景點舉世聞名。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同卻是以「煤堵」著稱。十多年前耿彥波上任大同市長以後,對大同的未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付諸實施。但我相信,最終歷史會給大同一個公正的評價。耿彥波市長離任以後我到了大同,說實話當時的心情也很忐忑。印象中的大同塵灰漫天,噪音不覺,是一個在外面站一會兒鼻子裡就有泥的地方。但是來了大同以後,大同的乾淨整潔,打消了我的顧慮。
  • 被國家文物局點名批評的大同,現在怎麼樣了?
    2008年,隨著耿彥波就任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一場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在大同古城鋪展開來,大同的「造城風波」開始蔓延。大同古城改造工程計劃投資500億,拆遷約10萬人,耿彥波提出「一軸雙城,新舊得利」的大格局。
  • 天下大同,誰的大同
    如今這部電影在豆瓣上已經找不到條目,但我一直清晰記得,結尾處耿彥波坐在離開大同的轎車裡淚流滿面。從2008年到2013年,市長耿彥波徹底而深刻地改變了大同,也把自己和這座城市緊緊綁定在一起。 他的離開頗為戲劇性——本已公示即將升任一把手,幾日後卻莫名改調太原,大批市民懇請留任,成就《大同》裡頗為打動人的一幕。
  • 太原又見耿彥波:讀書人、城市的靈魂和全國第三大圖書館
    @追光紀 太原圖書館圖書館是一個少有的人人平等的地方,不管你的社會身份如何,你都可以接觸偉大人物的思想 。退居二線後,太原前市長耿彥波以一個讀書人的身份重新出現在公眾面前。據山西省藏書家、作家霍虎勇先生在微博上介紹:7月12日上午,耿彥波先生冒著小雨,在山西省委統戰部張曉光陪同下,前來籍塾閣做客。籍塾閣是山西省十大古籍藏書樓,收藏有古籍善本十萬餘冊,方志文獻五萬餘冊,其他各類書籍、刊物近三十萬冊。主人是不過而立之年的八零後作家霍虎勇。
  • 2020山西大同新設一所大學,跟航空專業有關,佔地556畝!
    山西大同,是山西省除了太原以外,最重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同最著名的大概應該屬於雲岡石窟了,屬於三大石窟之一,另外兩個是敦煌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其實大同歷史遠遠不止這些,大同是九大古都之一,大同是北魏首都平城,北魏的龍興之地,後來相繼成為遼金西京陪都,這也是大同三朝都會的來歷。但事實上元初的時候也是西京,但由於時間過於短暫,所以並未統計在內,由此可見,那一段時期大同在全國的重要地位。事實上直到現在大同仍是全國重要的城市之一,號稱北門鎖鑰。
  • 致耿市長:回顧2016展望2017!一個人,一座城,他的7個瞬間感動千萬太原人!
    會議決定任命耿彥波為太原市副市長,決定耿彥波代理太原市市長。4月13日,太原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耿彥波為太原市市長。這位在中國民間引起爭議的「造城市長」正式走馬上任。2013年歲末,總長49.28公裡的太原市中環路全線通車,這是太原乃至山西省的第一條城市快速環路。從這一刻起,太原正式告別平面交通,步入立體交通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