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鄭成功廟:傳承英雄精神 促進閩臺交流

2021-03-05 南安農商銀行

未到鄭成功廟,眺望這座三進宮殿式雙迴廊大型廟宇,錯落有致,巍峨壯觀。在鄭成功廟管委會主任鄭明利的帶領下,記者拾階而上,駐足廟宇前,面朝大海,只見海岸邊停泊著數艘船隻。隨後,記者參觀了主殿。主殿面寬五間,硬山頂三重簷仿古建築,雕梁畫棟,巧奪天工,前有青石大龍柱八根,兩旁及殿後則有十八支大石柱環繞。在鄭成功廟左邊則是三進宮殿式建築的南安鄭成功紀念館和規模宏大的鄭成功碑廊,三者交相輝映,形成閩南獨具一格的仿古建築群。

「鄭成功廟系由鄭金秋、許明牆、鄭萬江,王慶文、鄭萬進,許文苑,伍鶴算等有識之士發起籌建,旨在緬懷及紀念鄭成功之豐功偉績,增進閩臺民間的交流與往來。」鄭明利告訴記者,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從廈門揮師東徵。30日從臺南鹿耳門勝利登陸,擊潰了荷軍的狙擊,並乘勢攻下赤嵌城。隨後,鄭成功率大軍包圍了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荷蘭駐臺灣長官揆一拒絕投降。直到1662年2月1日,揆一終於投降,率殘兵敗卒撤出臺灣。至此,荷蘭殖民者對臺灣長達38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標誌著鄭成功正式收復臺灣。

「石井作為鄭成功的家鄉,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前來朝拜。」石井延平王祠管委會主任鄭新新表示,在建設鄭成功廟之前,遠道而來的信眾只能在延平郡王祠(鄭氏宗祠)內,以祠代廟祭拜鄭成功。但是在這些朝拜的信眾中,有一大部分的人並不姓鄭,如果讓其在宗祠內跪拜,有些不妥。因此,1998年,由石井當地宗親和臺北延平宮負責人王慶文牽頭,海內外信眾及臺灣100多座延平宮分廟共同參與捐資,石井鄭成功廟正式奠基建設。2004年,石井鄭成功廟一期工程主體大殿正式落成,吸引了眾多臺灣及海外信眾前來祭拜。

「現在每個月都會有幾批信眾前來朝拜,這些人不僅有來自中國臺灣的信眾,還有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方的。」鄭新新說,尤其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前後,很多臺灣信眾都會趕來南安石井祭拜,惠安、同安兩地的信眾每年也都會到鄭成功廟進香。

「前兩年,為舉辦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50周年暨第二屆鄭成功文化旅遊節,我們還投入了100多萬元對鄭成功廟周圍的環境進行改善。」鄭明利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還打算進一步對鄭成功廟周邊的硬體設施進行改善。

相關焦點

  • 【海絲泉州】南安石井鄭成功廟:傳承英雄精神
    石井鄭成功廟坐落於石井鎮鰲峰東麓,距離鄭成功紀念館數十米,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該廟於1998年八月廿七舉行興龍大典,2004年主殿工程竣工。「鄭成功廟系由鄭金秋、許明牆、鄭萬江,王慶文、鄭萬進,許文苑,伍鶴算等有識之士發起籌建,旨在緬懷及紀念鄭成功之豐功偉績,增進閩臺民間的交流與往來。」鄭明利告訴記者,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從廈門揮師東徵。
  • 從人到「神」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為此,1998年,石井鄭成功廟正式奠基建設。石井鄭成功廟落成後,吸引了眾多臺灣及海外信眾前往祭拜鄭成功。此外,在南安石井,農曆三月三是個獨特的日子,自古以來都被當地人認為是踏青的好時光。當地人掃墓不在清明節,而是改在「三月三」。據石井鄭氏後裔鄭培群介紹,南安石井一帶,農曆三月三是上巳節。清明節改在這一天過,傳說是因鄭成功起兵反清復明,忌「清」字壓在「明」字上頭。
  •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石井鄭成功史跡,緬懷民族英雄!
    原是石井鄭氏家廟。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詔令遷鄭成功靈柩歸葬南安祖塋,並建祠祀之。祠內掛著石井鄭氏始祖鄭隱石畫像,廳中供奉鄭成功金身神像。有「三世王爵」、「威風雄烈」、「忠臣」、「三圭世錫」等諸多朝廷封賜的匾額和官階總錄及名人題贈的楹聯等。石柱上有康熙御題讚譽鄭成功的對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 視頻|第六屆國際(南安)鄭成功文化節在石井舉行
    聯合承辦:石井社區居委會、石井社區老年協會、鄭成功廟管委會、泉州鄭成功研究會延平分會、延平王祠管委會、石井民俗歷史文化研究會、石井鎮區各姓氏宗親會、石井鎮區各寺廟管委會。組織策劃宣傳:第六屆鄭成功文化節石井組委會、石井鄭成功廟塑像籌建會秘書長許勁松。
  • 【惠安女民俗】小岞鄭成功廟出席、第六屆國際(南安鄭)鄭成功文化節
    ▼2020年11月11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 第六屆國際(南安)鄭成功文化節,石井鄭成功塑像安座儀式在南安市石井「成功廟」舉行。   上午十一點許,舉行鄭成功塑像安座儀式,塑像模型(1.662米)安放在大塑像基座邊,由原泉州市政協主席,國際鄭成功文化交流協會長鄭棟梁、鄭成功廟管委會主任鄭永芳、同為鄭成功塑像模型披上金披風。
  • 兩岸信眾「雲紀念」鄭成功 第六屆國際(南安)鄭成功文化節舉行
    11日,第六屆國際(南安)鄭成功文化節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泉州南安舉行開幕式,來自大陸、臺港澳的400多名嘉賓參加活動。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阻礙了兩岸同胞的便捷往來,卻阻擋不了兩岸信眾文化交流的熱忱,大家通過網際網路,實時關注在泉臺同步舉行的紀念活動,實現了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兩岸「雲紀念」。
  • 海內外鄭成功後人相約成功故裡 共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解說】作為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第六屆國際(南安)鄭成功文化節11月11日在「成功故裡」福建泉州南安市舉行,近400名兩岸信眾、鄭氏宗親代表共同祭奠民族英雄鄭成功。【解說】據了解,自2010年以來,南安市已成功舉辦五屆鄭成功文化節,進一步增進了兩岸民眾的血脈親情,深化了兩地文化的交流交往。
  • 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在臺灣彰化開幕
    新華社臺北6月24日電(記者 汪奇文 章利新)2017邁向成功之路——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24日在臺灣彰化鄭成功廟開幕,主辦方希望藉此機會增強兩岸信眾情誼,加深對鄭成功文化的認同與理解,擴大兩岸民間互動與交流。據介紹,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自2009年以來,已成功舉辦8屆,並於2013年和2015年分別移師臺南和新北。
  • 體育促進交流,籃球傳遞友誼!閩臺高校籃球賽落幕,奪冠的是……
    ►本文約470字,閱讀全文約需1分鐘經過四天的角逐,昨晚,2018第一屆「海峽杯」閩臺高校籃球友誼菁英賽比賽激烈進行中2018第一屆「海峽杯」閩臺高校籃球友誼菁英賽是由區管委會主辦,區社會事業局承辦的兩岸青少年體育交流賽事,比賽於4月26日至29日舉行。
  • 石井大聖宮的傳說
    鄭成功的故鄉——石井,遭戮最烈最慘。面臨著清兵的淫威,石井人民不畏強暴,敢於抗爭。為實現「反清復明」的願望。同仇敵愾,矢志不移。他們仇恨清朝,很不喜歡聽到或看到「清」字。「喝清茶」糾正為「請吃茶」,「清糖」改稱為「明糖」,家祭掃墓日不在「清明節」這天舉行,而有意安排在農曆三月初三「三月節」。於此表示與清朝誓不兩立。
  • 汪毅夫:鄭成功廟題聯
    《名聯鑑賞詞典》(黃山書社,1988)收有唐景崧《臺灣臺南鄭成功廟題聯》:「由秀才封王為天下讀書人別開生面,驅異族出境語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並謂:「本聯聯文也有兩種,文字小異,誰是作者的說法也不一。另說為邱逢甲作」。
  • 這場在南平舉辦的海峽兩岸盛會,文有朱熹、武有鄭成功······
    《南平鄭成功文化叢書》贈發儀式、鄭成功文化演出、閩臺(南平)紀念鄭成功晉封延平王360周年祭典儀式、「兩岸群頌延平王」紀念展、「延平王與閩臺經濟」文化論壇、重走成功之路、兩岸禮品互贈……一系列活動讓大家對鄭成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拉近了兩岸同胞的距離。「太贊了,這技術真絕!」
  • 歷經百年歲月 傳承忠孝文化
    《延平王與王忠孝對弈圖》(局部)金門縣原議長王再生為文化交流會獻墨寶(方家洲 攝)在千年傳承中王氏家族湧現了許多為推動歷史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傑出人士,其中生於萬曆廿一年間祖籍泉州的王忠孝便是其中代表。日前,2016年海峽兩岸王氏文化座談會暨王忠孝文化座談會在泉州開閩三王祠舉行,閩臺兩岸近200名專家和王氏宗親共聚一堂,共探兩岸王氏的歷史淵源,密切骨肉情感,弘揚忠孝文化。
  • 閩臺棒球「雲」賽事啟動 推動疫情下閩臺體育交流
    「同心力 雲逐夢」2020閩臺棒球交流線上活動於福州市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嘉義市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棒球場舉辦。 李南軒 攝中新網福州7月11日電 (彭莉芳 李南軒)閩臺延續多年的棒球交流,並未在疫情導致互訪困難的背景下戛然而止。
  • 特色美食|石井潤餅菜
    本文源自:石井印象(shijingyx)
  • 雄偉的鄭成功雕像
    上世紀80年年代,福建省和廈門市政府決定在廈門建立海峽兩岸人民崇敬的鄭成功雕像,以密切閩臺之間地理相接、血緣相近、習俗相同、感情相融的傳統關係,要求雕像屹立在鼓浪嶼海濱,使過往的船隻和到鼓浪嶼的人都能看到鄭成功的英雄形象
  • 省人大常委會來榕開展《福建省促進閩臺職業教育合作條例》執法檢查
    省人大常委會來榕開展《福建省促進閩臺職業教育合作條例》執法檢查 2020-10-26 23:44:56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李白蕾
  • 石井首屆石企籃球總決賽落幕●石井澤潭小學小記者站掛牌成立
    (記者蔡靜琦)經過兩周共34場的激烈角逐,石井首屆「新興杯」籃球邀請賽總決賽近日在新興石材籃球場落下帷幕。 「通過本次籃球賽,點燃了廣大員工對運動的熱情,增強了團隊凝聚力,也促進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精神文明的交流,與合作共贏的團結力量。」泉州市新興石材工藝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達沙表示,運動員們在比賽中頑強拼搏、昂揚進取,賽出了水平、賽出了風格,展示了石井石材行業奮發向上、永不放棄的企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