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見】成吉思汗的領導藝術

2021-02-13 吳之品牌評論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傑出英雄,他及其後繼者在25年的時間裡,所統率總數不到20萬人的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曾先後滅亡40多個國家,徵服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超過1000萬,徵服各民族人口數目達6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公裡,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400萬,佔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而現在整

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不過4400萬。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從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創造出驚人的業績,原因固然很多,但在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其部下能無比忠誠地隨其徵戰,這種歷史上較為罕見的現象與其傑出的領導藝術是密不可分的。成吉思汗絕不僅僅是一位野蠻的武夫,他是能徵善戰的軍事家,從領導科學看,他更是一名具有高超御人之術的領導者。

以自身榜樣帶動人

在自己形單影隻、處於相對弱勢的時候,要想快速、持續壯大自己的勢力,完成先祖的復興大業,是靠己還是靠人?成吉思汗沒有把主攻方向放在別人身上,而是先從自己做起,苦練內功,靠自己的勇敢機智去吸引人、影響人和帶動人。


成吉思汗曾說:「治身必先治心,責人必先責已。」他16歲時,主兒勤人盜走他家賴以生存的八匹銀合馬,在奪馬戰中,他多次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博爾朮,孤身退敵,他的智勇使博爾朮十分敬佩,二人結成莫逆之交,也為將來的蒙古國吸引來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少年時代的成吉思汗就表現出過人的勇武和機智,備受各部貴族和屬民擁戴,20多歲就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首領,在以後的作戰中,他往往是帶兵親徵,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總是出現在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他的戰旗指向哪裡,哪裡的敵人就要後退,就要潰散,因此部下都佩服他的「神武」,公認他「無堅不摧」。他的雄才大略也使許多有見識的人十分佩服,他們認為只有投靠成吉思汗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才能稱霸草原,徵服各國,成吉思汗這種「帶人」領導藝術是他屢次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

以敏銳眼光辨別人

部落混戰,人才頻繁流動是那個時代的常事,而投靠者是否「不變質」,則是很難察別的事。成吉思汗在幾十年的馬背徵戰中,養成了自己獨特的識人方法。


他認為,對舊主不忠者則可能對新主不忠,對舊主忠者則可能對新主也忠,他就是以此來衡量投誠者在立場上是否可靠。識別橫掃歐洲的名將者別就靠這一招。120l年,在徵戰泰赤烏部中,敵軍猛將只兒豁阿歹差點射死成吉思汗,戰後,成吉思汗詢問何人所為,被俘虜的只兒豁阿歹站出來承認自己所為,並表示願為成吉思汗效勞。成吉思汗驚奇而讚許地拍著只兒豁阿歹的肩膀說:「凡是害人的事,別人都隱諱不說。你卻不隱已所殺,不諱已所敵,直言不諱地告訴我,你真是一個誠實的人,可以做伴當。」為了慶賀只兒豁阿歹的歸附,成吉思汗親自給他改名叫「者別」(蒙語即「箭」),並對他說:「你曾箭射我的戰馬,從今以後你就是我手中的利箭,為我去射殺強敵。」識別泰赤烏部大力士納牙阿也是靠此招。此人在關鍵時刻放走了成吉思汗的宿敵塔兒忽臺後投降,成吉思汗非常讚賞他,說:「如果你親手把塔兒忽臺捉來,我就要殺死你,族誅背叛本主的人。你不忘本主,說明你有忠於主人之心,我就喜歡這樣的人。」從此,納牙阿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成為大汗萬人護衛親軍的重要首領。

以實際才能使用人

成古思汗十分注重人才的選用,並能因才授任、破格用人。他曾說:「智勇兼備者,使之典兵。活潑蹺捷者,使之看守輜重。愚鈍之人則付之以鞭,使之看守牲畜。我由此意,並由次序紀律之維持,所以威權日增,如同新月,得天之保佑,地之敬從。」他要求「十人之長不盡職者去之,即於此十人中選擇為長。」他指出「能治家者即能治國,能轄十人者即能轄千人萬人,能理已事即能理國事,為國禦敵。」這樣就取消了各級將領的等級界限,為破格提拔人才提供了理論根據。


這是一種不問出身,不問等級、資歷,只看實際才能的用人路線,因此成古思汗手下收集了各民族大量有用的人才,既有出身於奴隸的將軍、國王,又有原為仇敵的先鋒大將,既有出身本族的宗王大臣,又有來自各部族、各民族的文臣武將,這些人不僅積極執行成吉思汗的政治軍事路線,而且主動為他出謀劃策。

以嚴明紀律鞭策人

成吉思汗特別強調紀律的嚴肅性和軍隊的集中統一,他規定了軍隊的各種紀律以及對違犯紀律者的處置辦法。「對於將校之有過者,只需遣派一最微賤之臣民,已足懲之。此將雖在極遠之地,統兵十萬,亦應遵守使者所傳之命。若為受杖,則應伏於地,若為死刑,則應授其首。」


他頒布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針對各種不同情況分別制定法令,針對各種不同罪行也制定相應的刑罰;他大力加強法制教育,下令所有將士要學習《大札撒》;他嚴明軍紀,對違紀者即使是親戚貴族也不例外。他說:「凡諸臨敵不用命者,雖貴必誅」。如其異母弟弟別勒古臺因洩密不準參加高級軍政會議,其親叔父答裡臺因不守軍令不準參加族人會議,近親貴族撒察別乞和泰出二人因背叛盟約被處死。嚴肅的軍令帶來了上下的同心協力,使得軍令、政令的得以貫徹執行,部隊戰鬥力顯著提高,這是成吉思汗御人的一個重要「法寶」。

以寬大胸懷容忍人

自古有匡天下之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成吉思汗以他海納百川的度量,吸納了一大批能人志士效力麾下,真正形成了人才的群體優勢,有力地推動了蒙古國的大統和可持續發展。


他廣納人才,手下將臣可以是貴族,也可是平民甚至奴隸,可以是同部,也可是異部甚至不同民族,可以是同俗同趣,也可是異好異語甚至異信仰;他關心將士,有時還親自去看望傷員,「親付以善藥」;他善納忠言,自己雖為萬民頂膜禮拜的大汗,但卻總在關鍵時候聽得進勸阻,知錯善改,不剛愎自用,因此被公認為是個「有度量,能容眾」的人。

以最大熱忱幫助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1217年,大將速不臺出徵垂河討伐宿敵脫裡脫的兒子火都、赤刺溫時,成古思汗特為速不臺配備了一支鐵車軍,在戰車的車輪上釘滿了鐵釘,以便翻越重山峻岭,去捕捉帶套的野馬、中箭的傷鹿。臨行前,


成吉思汗反覆向速不臺申明了這次戰爭的重要性及幾條注意事項:「這次遠徵,山高路遙,你一定要注意愛惜馬匹,節省行糧。途經荒山野林,肯定會有不少野獸,你不要讓軍卒們無節制地打獵,只顧逐野獸,就會耽誤行軍時間。除非為了增加軍糧,你才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幾次狩獵。假如有人違背軍令,你可以把他們捉起來鞭打。凡是我認識的人,你要把他們押來由我處治。我不認識的人,你可以就地斬首。賴長生天的保佑,如果你捉住了火都等人,可以就地處死,不必把他們押到我這裡來,免得他們又中途逃脫。」成吉思汗這種用才幫才的領導藝術為部下圓滿完成任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個幼年喪父,曾4次差點餓死、3次被追殺亡命、2次全軍覆沒、3次眾叛親離的人,每次他都在絕境中捲土重來,經過一生戎馬徵戰煉就了非凡領導力!企業家可以學一學!‍

相關焦點

  • 學者是怎麼評論成吉思汗的領導藝術的?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從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創造出驚人的業績,原因固然很多,但在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其部下能無比忠誠地隨其徵戰,這種歷史上較為罕見的現象與其傑出的領導藝術是密不可分的。成吉思汗不僅是能徵善戰的軍事家,從領導科學看,他更是一名具有高超御人之術的領導者。
  • 成吉思汗系列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遊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
  • 草原蒼狼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也是黃金家族的後裔,眉眼酷似成吉思汗。)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家族之一;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黃金家族」,廣義上成吉思汗的後人就是黃金家族。成吉思汗開啟的「黃金家族」建立了古代歷史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
  • 以色列考古學家:「成吉思汗邊牆」北線跟成吉思汗無關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11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日前宣布,該校考古學家吉德翁·謝拉赫·拉維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繪製出長達737公裡的「成吉思汗邊牆」北線圖,並認為,這一工程修建早於成吉思汗時期,其主要功能並非抵禦入侵,而是為了監控管理遊牧人口和牧群。
  • 「成吉思汗大交換」
    存世最早的成吉思汗畫像,據說是其孫忽必烈親自過目且認可的成吉思汗畫像軍隊打勝仗除了需要彪悍的戰鬥力,嚴格服從紀律是帝國版圖快速擴張的關鍵。草原遊牧民族的傳統習慣是一旦到達敵人營地,便在搶掠之後帶著戰利品離開,交戰目的是獲得財富而不是殺死敵人。
  • 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
    偉大詩人毛澤東的十五個字,對蒙古帝國大汗成吉思汗作出的評價,被人引用幾十年。         中國歷史教科書上把成吉思汗列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因為他在1236年統一了蒙古各部落,成立了蒙古帝國,被推薦為蒙古帝國大汗。
  • 壯哉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自古盛行「密葬」,我無從得知成吉思汗身葬何處,僅見其衣冠冢盛況,已十分震撼了。這個衣冠冢歷來遷徙頻繁。如今我之所見,為1954年由青海省西寧市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的陵園。陵園主幹道成吉思汗聖道,中間有塊保護的遺址,即是成吉思汗陵舊址「大伊金霍洛」,供奉成吉思汗宮帳長達307年。  陵園規模宏大。除陵園主體外,還以伊金霍洛風情小鎮和巴音昌呼格草原景區為兩翼。
  • 成吉思汗最厲害的一員大將,為什麼成吉思汗卻稱他是「狗」
    成吉思汗以及他的黃金家族,之所以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與成吉思汗有非常多的厲害將領不無關係。在這些厲害將領中,要算誰的功勞最大?沒有人能夠比得過速不臺。 為什麼說速不臺是成吉思汗的將領中,功勞最大的那一個呢?
  • 《蒙古秘史》與成吉思汗
    有一本書專門介紹成吉思汗,這本書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本書我們對成吉思汗沒法了解,這本書有兩個名字,古代叫《元朝秘史》,現在叫《蒙古秘史》,在古代,元朝蒙古是不太分的,今天人們把它分開了。他不像漢族人去寫蒙古歷史,間隔了好多年,記載得不一定準確,但是蒙古人記得還是比較可靠的,特別記載蒙古早期的歷史,成吉思汗的祖先,成吉思汗早年經歷的事情。
  • 成吉思汗創造的世界奇蹟!
    (四) 將軍事藝術推向冷兵器時代的最高峰 成吉思汗在世界軍事史上無疑是傑出的天才,他將軍事指揮藝術發揮到最高超、最完美的境界,大大發展了軍事科學,為中國乃至世界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遺產。 在軍事藝術上,成吉思汗具有別人根本沒有做到或是想不到的獨特妙法。概括起來稱:五個世界第一。
  • 世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
    1.恩格斯:成吉思汗在中世紀踏碎了歐洲人的心靈。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佔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3.毛澤東: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劉邦、朱元璋相提並論,在評點二十四史時寫道:「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4.拿破崙: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著為其效力,我無這種好運。
  • 歷史名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
    成吉思汗的成就就是現在企業成功的典範,他把企業追求卓越與員工的忠誠有效地結合起來,因此受到企業家和普通員工的青睞。哈伯斯:起於災難而終於卓越,除了耶穌,恐怕再難有人與成吉思汗匹敵。美國周刊:世界影響最大的人物 --成吉思汗為千年風雲第一人!
  • 歷史上名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
    他幾乎做到了,成吉思汗是一個極富爭議的歷史人物。以下是一些名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於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他非常贊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徵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 世界各地 聖祖成吉思汗雕像 你見過幾尊?
    雕像的作者達希納姆達科夫1967年生於中俄邊境的一個村莊,是俄羅斯藝術家聯盟會員和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銀質獎獲得者,被譽為「原始藝術的先驅」。他的作品曾在莫斯科、紐約和中國廣州等地展出。新疆北屯市得仁山上成吉思汗大型青銅雕像在晚霞的映襯下熠熠生輝。該雕像2009年11月26日落成。成吉思汗西徵雕塑設計定格為成吉思汗率領千軍萬馬揮師西徵的瞬間。
  • 世界偉人對成吉思汗的評價
    在該書引言《成吉思汗創下了十二個世界之最》中,他們認為成吉思汗「創建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是「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成功者」。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提並論。要保存成吉思汗時代的榮耀。
  •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成吉思汗墓詛咒顯現
    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成吉思汗的陵墓裡可能埋藏著他東徵西討,從20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這也是吸引考古界多年來前赴後繼、苦苦尋覓的原因。究竟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裡?至今仍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    四個版本演義成吉思汗之死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公元1162年出生於蒙古部乞顏孛兒只斤氏的一個貴族家庭。
  • 維基精選:【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父親為其乞顏部酋長也速該。其名字「鐵木真」之由來,乃是因為在他出生時,其父也速該正好俘虜到一位屬於塔塔兒部族,名為鐵木真兀格的勇士。按當時蒙古人信仰,在抓到敵對部落勇士時,如正好有嬰兒出生,該勇士的勇氣會轉移到該嬰兒身上。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名遂因此而來。傳說成吉思汗出生時,手中正拿著一血塊,寓意天降將掌生殺大權。成吉思汗九歲時喪父,約於1170年。
  • 成吉思汗的後人如今在何方?
    史學家認為成吉思汗創下了12個世界之最:創建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最早建立了運輸聯絡系統,將軍事藝術推向冷兵器時代的最高峰,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世界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最早實行政治民主的帝王,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世界上受祭祀最多的帝王,奉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最早提出並實現了「全球化」,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謎。
  • 歷史上的今天:成吉思汗出生!成吉思汗究竟是不是中國人?
    成吉思汗856年前的今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出生。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傳奇的,他開創了一個偉大的帝國,至今仍為很多人所讚嘆。本文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成吉思汗其人,順便解決1個問題,就是成吉思汗究竟是不是中國人。
  • 成吉思汗十大之最!
    人們就再也找不到成吉思汗埋葬地  諸將遵照成吉思汗的遺囑,秘不發喪。葬地是成吉思汗生前選定的。將他的遺體埋葬在水草豐美的薩裡川。但在薩裡川地區也早已找不到志吉思汗的陵地了。  從忽必烈汗頒布聖旨,向成吉思汗四時獻祭,規定祭禮的詳文細則,委派了主持祭祀的八大牙門圖德以來,悠悠七百多年,蒙古民族對此一直恪守不渝。像成吉思汗祭奠這樣,能夠在此漫長的年代,保持其原有定例而不稍改,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成吉思汗祭奠中,大體可分春季大奠;夏祭、秋祭和冬祭;月祭和平日的奉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