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五星上將 ——「大兵將軍」布萊德雷

2021-01-09 網易新聞


在美國陸軍的現役裝備中,M1「艾布拉姆斯」坦克名聲最響,而裝備量更大的M2步兵戰車就要「低調」很多。

不過這種步兵戰車的名字「布萊德雷」論級別卻要比「艾布拉姆斯」高,因為它是以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奧馬爾·布拉德利來命名的。

正如這種步兵戰車很多時候會被人忽略一樣,這位穩重謹慎,貌不驚人的將軍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來,都不那麼引人注目,但是他在二戰中所起的作用卻很重要的——五星上將可不是一個閒人能擁有的榮譽。

出身貧窮的苦孩子

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Omar Nelson Bradley)於1893年2月12日出生在密蘇裡州倫道夫縣克拉克村。

他是英格蘭移民的後裔,其祖先在18世紀中期來到美國謀生,經過幾代輾轉來到密蘇裡州倫道夫縣。新大陸雖然很自由,但想「脫貧致富」並不容易,布萊德雷家族也是世代窮困,到了他父親這一代,仍然是「貧窮一家人」。

不過他的父親有一點不同——有文化,是當地的一個「民辦教師」,他的母親則是他父親的一個學生(居然是師生戀……)。布萊德雷出生後,父親為他起了一個由兩個當地「名人」組合而來的名字——「奧馬爾」取自當地一個報社的編輯,「納爾遜」則是一位醫生(有點像「林則徐」的來歷),希望兒子能夠像兩位「名人」一樣,長大能出人頭地。後來他的母親未能再生育,布萊德雷實際上是「獨生子女」。

在父親的影響下,布萊德雷從小就是個「書蟲」,尤其喜歡看歷史類書籍,對歷史上那些英雄人物非常崇拜,稍大一點後又迷上了數學。布萊德雷從小還練就了一手好槍法,這也是受父親的影響,因為父親經常要去打獵。一個教師還要去打獵?聽上去有點離奇,但其實還是因為窮——打不著獵物就沒肉吃。

▲因為貧窮,布萊德雷沒有留下童

年的照片,這是他高中年鑑上的照片

1908年1月,因為長期的勞累奔波,布萊德雷的父親因肺炎去世,年僅41歲,由於家庭窮困,連喪事就是鄉鄰們「眾籌」辦的。此時只有15歲的布萊德雷深受年少喪父的打擊,一度臥病不起。

但悲傷並沒有擊倒這個繼承了父親優良品質的少年,很快,布萊德雷就「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用功讀書,並且還以擅長棒球而聞名於他所在的中學。

1910年5月布萊德雷以優秀的成績從中學畢業了,本來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律師,但家裡不可負擔得起昂貴的大學學費,布萊德雷只好咬咬牙,先找了一份雖然辛苦(每周工作六天,每天9小時),但掙得還算多的工作——鍋爐工(月薪40美元),打算攢夠幾百美元的學費後再去上密蘇裡大學。

改變命運上西點

▲布萊德雷在1910年的留影,過大的西

裝明顯不合身,很可能是借的——還是窮啊

此時的布萊德雷一心只想趕緊掙夠錢好去上大學,如果沒有其它變化,也許多年後會誕生一個律師布萊德雷。

但命運往往很奇妙,某一天,中學的一個工作人員告訴他還有一條不花錢也可以上大學的道路——上軍校。這一下子打動了他,非常渴望改變命運的布萊德雷產生了報考西點軍校的念頭,但他的母親實在捨不得這個獨生子遠赴千裡之外,有點為難的布萊德雷在考慮了幾天後,還是下定決心去考西點。

等到正式通知到達時,離考試只有8天時間了,布萊德雷手忙腳亂地複習了一番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前去赴考,地點是聖路易斯的傑斐遜兵營。4個小時的考試結束後,他又返回打工的地方繼續工作等待通知。

1911年7月27日,布萊德雷收到了錄取的電報,第二天又收到了推薦他的拉克議員的鼓勵信。布萊德雷懷著狂喜的心情和離別母親的憂傷,帶著母親的千叮嚀萬囑咐和一箱子衣物,揣著一百美元來到西點報到,從此踏入軍營。

▲穿著西點那略顯誇張制服的布萊德雷,

他終生沒有留下「開口笑」的照片,這是因為他曾在滑冰時撞壞了牙齒而又無錢醫治,留下了一口歪牙

西點軍校的生活非常艱苦甚至有些殘酷,學員們要學習繁重的課程,承受高強度的訓練,低年級學員還會受到高年級學員的戲弄。

但從小就是「貧下中農」的布萊德雷非常適應這一切,而且由於他從小練就的好槍法,使他的射擊訓練成績遠遠超過其他人。在中學練就的棒球術也使他得以進入西點的棒球隊,並獲得高年級學員的另眼相看,他也不必稱呼高年級學員為「長官」了。

▲西點的橄欖球隊,猜猜哪個是布萊德雷?

布萊德雷所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給他的同班同學艾森豪留下了深刻印象,在1915年艾森豪就對布萊德雷作出這樣的評價:「布萊德雷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如果他一直保持開始時的速度,終有一天,我們當中的一些人會向自己的子孫誇耀:『不要忘記,布萊德雷將軍是我的同班同學』。」

布萊德雷本人也認為,西點軍校的歲月是他「一生中獲益最大的幾年」,嚴格艱苦而又有規律的軍校訓練重新塑造了他,將他從一個「軍事白丁」和窮孩子培養成了一名勇敢、堅定而又嚴謹的軍官。

錯過一戰留遺憾

1915年9月,布萊德雷從西點畢業,成為了一名步兵少尉,他的第一個服役單位是駐紮在喬治·萊特堡的第14步兵團第3營第11連。

畢業後的布萊德雷可以休假三個月,在此期間,他終於得以與少年時期就暗戀的「鄰家女孩」(其實比他大半歲)瑪麗.伊莉莎白長時間相處,而在此之前,布萊德雷只能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在密蘇裡大學上學的瑪麗(正是他曾經非常嚮往的「地方大學」)維持著「異地戀」。通過一假期的接觸,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

在假期快結束時,布萊德雷鼓起勇氣,用了一個比較俗套的東西向瑪麗求婚——一枚鑲著一顆寶石的白金戒指,心有竊喜的瑪麗欣然接受。他們約好在瑪麗畢業後就結婚,但瑪麗畢業後因患病又推遲了婚期,他們最後於1916年12月結婚。

▲布萊德雷的夫人瑪麗.伊莉莎白.奎爾.布

萊德雷(MaryElizabeth Quayle Bradley),

一位端莊溫柔的女性

布萊德雷畢業時,一戰已經爆發,他非常想上陣一試身手,但美國沒有正式參戰,他也只好在本土組織士兵搞搞訓練。由於他出身窮苦,經常為那些犯了些小錯誤、出身社會底層的士兵辯護,還曾經被調動到軍事法庭工作。

在1916年5月,布萊德雷等到了一次實戰機會,因為墨西哥混亂的國內秩序,美國感覺自己的利益受損,於是開始了對墨西哥的幹涉行動。潘興將軍率軍深入墨西哥,少尉布萊德雷和巴頓都在遠徵軍當中。在這些小型戰爭中,「匪徒」巴頓出盡了風頭,他率領幾名士兵乘車機動,打死了對方重要人物的「衛隊長」卡德納斯,而布萊德雷卻沒有遇到勁敵,只是跟著行軍,寸功未建。

第二年美國對德宣戰,本以為可以上陣殺敵的布萊德雷又被調動到負責招募和訓練新兵的崗位,1918年1月又被調到蒙大拿州去「警戒」銅礦——因為銅礦工人經常罷工。此時瑪麗生了一個孩子,但未能存活下來,不能參戰的鬱悶加上喪子之痛,令布萊德雷傷心不已,甚至失聲痛哭。

這一年的11月11日,一戰結束了,布萊德雷連參戰的末班車也沒趕上,他覺得自己從此再無立下戰功的機會,將來只能「混」到中校,最後退休了事。

兩進西點任教官

戰後美國立即開始大裁軍,把戰爭期間膨脹到360萬規模的陸軍削減到15萬,但布萊德雷所在的第14步兵團被幸運地保留了下來。為了擺脫和平時代的無聊,他呈遞了一個申請到學校任教官的報告,居然很快就被批准了,得到了一個在南達科他州立學院擔任「軍事科學與戰術學」助理教授的職位。

1920年8月,正當他興致勃勃地準備赴任時,又接到了一個讓他「立即辭職,速去西點」的命令,原來此時麥克阿瑟當了西點校長,正大搞改革並擴大招生,急需一批教員。西點數學系主任,也是布萊德雷曾經的數學老師,想起了這個數學出眾的學生,把他招至麾下。

布萊德雷在西點軍校數學系執教了四年,其間進修了一門新課程——畫法幾何,並在第四年被任命為副教授。在這四年間,他深入研究了大量的軍事史著作和軍事人物傳記,顯示出在戰略戰術方面的敏銳嗅覺,他對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威廉·謝爾曼將軍尤其看重,認為謝爾曼的「運動戰」思想更加先進,在戰鬥中迅速穿插才是致勝之道。

▲這是多年以後布萊德雷與聖路易斯市長

阿洛伊斯.考夫曼握手的照片,照片中央是

他的女兒Elizabeth Beukema和女婿Herry 

Beukema(也是一名軍官)

1923年12月,瑪麗終於生下一個女兒,取名伊莉莎白,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孩子。女兒出生後,布萊德雷薪金很是吃緊,不得不在假期去附近的橋梁工地上「扛活」,每天幹12小時,掙10美元。直到布萊德雷買入的股票「漲停」,收入增加,他的「民工」生活才告結束。

四年過去了,已經在本土呆了九年的布萊德雷本來準備謀求到海外服役,但看到同事李奇微得到了前往本寧堡(Fort Benning)步兵學校任教的機會後,他改變了主意,轉而申請去本寧堡步兵學校進修一年。於是布萊德雷出了校門又進校門,來到本寧堡學習更高級的戰術學和戰略學課程,還參加了幾次演習,學會了操作幾乎所有的陸軍武器,一年後他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畢業。

1925年9月,布萊德雷赴夏威夷擔任第27步兵團第1營營長,在這裡他結識了巴頓,儘管之前對巴頓了解很少,但在相遇後就非常肯定地斷言巴頓是「曾經見過的軍人或老百姓之中最特殊的一個人」。1928年9月,布萊德雷進入利文沃思堡(Fort Leavenworth)指揮與參謀學校深造,這具有重要意義——只要通過考核,便很可能當上將軍,因此競爭激烈。從小就不怕吃苦的布萊德雷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勝過了許多同學。

▲布萊德雷中校和西點戰術系教

員在考核學員(1937年)

從參謀學院順利畢業後,他再次回到本寧堡,不過這次是任教了。

更重要的是,這次決定使自己進入了校長助理馬歇爾的視野,馬歇爾有「伯樂」天賦世所共知,布萊德雷無形中為自己鋪就了「溜光大道」。由於他講授進攻戰術課非常成功,在1930年9月,被馬歇爾任命為兵器系主任。1932年,布萊德雷兵器系主任的任期屆滿,已經在不斷的軍校教育中體會到了好處的布萊德雷不急於到一線任職,他又申請到國防大學進修,因為此時的布萊德雷已經有了更遠大的抱負——要做一個戰略級的軍官。在國防大學的經歷再次提升了他的水平,進修結束後,在1934年他又受邀回到了西點軍校,擔任戰術系的高級教官,這一次他又幹了四年,其間晉升為中校(之前當了12年少校)。在這四年間,他以自己廣博的學識和活潑的教學方法贏得了學員們的尊敬和喜愛,而他所培養出的,正是美軍六七十年代的高級指揮員。

▲布萊德雷在本寧堡步兵學校對培訓合格的降落

傘軍官表示祝賀,他大力推動了空降部隊的發展,培養了

許多空降兵軍官

1939年7月,馬歇爾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後立即召來布萊德雷「幫忙」,布萊德雷發揮了自己的行政才能,幹得有聲有色。很快,德國對波蘭的入侵以及次年橫掃歐洲的「閃電戰」使大西洋這邊的美國軍人們嗅到了戰爭的硝煙味。

布萊德雷在研究了歐洲的戰事後認為,美國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諸如坦克、火炮、反坦克武器等裝備還需要增加很多才行。為了準備可能到來的戰爭,馬歇爾緊急任命布萊德雷為本寧堡步兵學校校長兼駐地指揮官並同時授予準將軍銜(越過了上校!),他也成為同學中的第一個將軍。在本寧堡,他與率裝甲部隊訓練的巴頓再次相遇,二人相互欣賞,共同打造了「友誼的小船」(最後可沒翻)。

初戰北非西西里

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立刻面臨著轉入戰時軌道的問題,陸軍部決定擴充三個師,布萊德雷受命重新組建曾參加過一戰、後來又被解散的「全美第一師」——82師,其實這個師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82空降師的前身(美國一戰中的英雄約克中士即在該師)。由於是一個新組建的部隊,絕大多數人都是「新兵蛋子」,要把一幫菜鳥在短時間內訓練成能打仗的軍人,只能「不走尋常路」。布萊德雷決定一竿子插到底,他經常深入一線,直接與基層官兵交流,並身先士卒,帶頭訓練,甚至不惜出一些「洋相」來拉近與士兵的距離。由於他這種平易近人和關心下層士兵的風格,使他榮獲了「大兵」的稱號。1942年6月,他又受命去整頓一支出了名的「爛部隊」28師,這時的布萊德雷因時制宜,他收起了慈祥的面容,拿出了鐵腕手段,整肅了老朽無能的軍官,在兩個月裡把這支混亂不堪的烏合之眾整訓成了鋼鐵之師,令人刮目相看。

1943年2月,布萊德雷被派到北非充當艾森豪的助手。由於初到北非的美國陸軍第2軍初戰不利,艾森豪委派布萊德雷到第2軍當「監軍」考察該軍的表現。布萊德雷進行了仔細考察後,得出的結論是軍長弗雷登德爾「不稱職」,艾森豪換將如換刀,立即派巴頓將其替換,布萊德雷任副軍長,第2軍很快就成了讓德軍吃到苦頭的部隊。在此期間,布萊德雷隨第1裝甲師向凱瑟林山口進攻——這還是他穿上軍裝以來的第一次實戰,這一刻晚到了近三十年。在巴頓升官為集團軍長之後,布萊德雷接管了第2軍。在突尼西亞戰役中,「609」高地屢攻不克,布萊德雷親赴前線考察後,決定讓機動性強的坦克迂迴到德軍側翼充當支援炮火,終於拿下了高地,並打退了多次反撲,最後迫使德意軍隊投降。

7月10日,布萊德雷率第2軍在西西里登陸。由於此次戰役為英美聯合行動,出現了相互搶功的情況。巴頓對對英軍極為不滿。而布萊德雷則以大局為重,決定不跟英國人計較。還是在這次戰役中,巴頓被曝出了在醫院「打士兵耳光」,布萊德雷仍以大局為重,為了不使巴頓這位優秀將軍「丟官」,破例將醫院遞交的報告壓下不報。此次戰役後,布萊德雷名聲大噪,巴頓卻因耳光事件則形象受損。經過實戰檢驗後,在艾森豪眼中,顯然能顧全大局的前者更適合在高級別的指揮崗位上任職。

諾曼第到易北河

1943年8月,在西西里的戰事接近尾聲時,盟軍已經開始策劃從法國反攻歐洲的「霸王」行動了。艾森豪擔任總指揮官,布萊德雷則被提拔為第12集團軍群司令,在幾個月裡就從巴頓的下級變成了上級。在大戰將臨的準備時期,為鼓舞士氣,他經常到部隊去視察看望士兵,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由於其愛護士兵的做法得到了士兵們的愛戴,還得到了「大兵將軍」的稱號。

雖然他在士兵面前要做出很輕鬆的樣子,但當登陸戰打響後他還是很緊張的,「血腥的奧馬哈」差點讓他下令撤回部隊。在鞏固和擴大了登陸場後,布萊德雷制定了「眼鏡蛇計劃」,指揮美軍突破了德軍在阿弗朗什的防線,俘虜了兩萬德軍。布萊德雷指揮的第12集團軍群有130萬人,是美軍史上最龐大的軍隊。這支規模龐大的部隊在法國西部與英軍、加拿大軍一起在法萊斯包圍了德軍約12個師,光是抓獲的俘虜就有5萬,順勢解放了巴黎。在著名的突出部之役中,艾森豪認為布萊德雷設在盧森堡的司令部有危險,命令布拉德利退往凡爾登,但布萊德雷以這樣會使軍心動搖而拒絕了。12月18日,布萊德雷命令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第3集團軍從北南兩側向巴斯託涅靠攏,很快為守軍解了圍。在經過了萊茵河戰役和魯爾戰役後,德軍已經潰不成軍,整個德國西部都被布萊德雷的部隊橫掃。4月26日,第1集團軍屬下的第69步兵師師長埃米爾·萊因哈特少將與蘇軍第58步兵警衛師師長弗拉基米爾·魯薩科夫將軍在易北河邊舉行正式會晤,易北河會師是美軍取得了勝利的象徵,這個榮譽也屬於布萊德雷。

安享晚年

戰後的布萊德雷依然是美國軍界的首腦人物,出任過陸軍參謀長和參謀長聯席主席,在1950年晉升為美國迄今為止最後一位五星上將。他還是韓戰中美軍的最高決策者之一,但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布萊德雷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將領,他反對將韓戰擴大化,並且說出了那句關於韓戰的名句:「在當前環境下,我們已經提出反對擴大戰爭的建議,作戰方案通常被描述為與紅色中國的「有限的戰爭」,這樣做增加了我們將更多力量投入到一個非關鍵戰略地的風險……坦白地說,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這種戰略將使我們在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時間,捲入一場與錯誤的敵人進行的錯誤的戰爭……」。不過這裡得澄清一下,他所說的「四錯誤」並非是指已經開打的韓戰,而是指可能擴大到中國東北地區的戰爭。

▲杜魯門為布萊德雷掛上了第五顆星

▲布萊德雷的第二任妻子Esther在

婚禮上的照片,穿的還是一件唐裝

1953年8月15日,「最後的五星上將」退休。退休後的布萊德雷進入了商界,當上了布洛瓦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原配妻子瑪麗在1965年去世,布萊德雷在73歲時又迎娶了一位「少妻」,時年40多歲的好萊塢女劇作家Esther。過了多年苦日子的布萊德雷此時終於成了「富人」,不用再為錢發愁了。1981年4月8日,布萊德雷在華盛頓逝世,被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享年88歲。

▲布萊德雷的葬禮是國葬規格——

包國旗,上炮車,五星上將旗


▲因為布萊德雷先後有過兩位妻子,所以

他的墓地是三人的合葬墓,在第二任妻

子去世後,墓碑也被換成了三人版

關於布萊德雷的軼聞:

1. 1946年,邱吉爾在華盛頓會見了30名美國陸軍和陸軍航空隊將領。當他們討論到「將領是天生的還是造就的」這一問題時,布萊德雷承認「有些將領是天生的」,但更多的將領卻是「培養」出來的。

2. 布萊德雷長於數學,但英語水平卻很差,在西點軍校時,英語成績就拖了後腿。在布萊德雷一生中,他都很少寫文章,他本人甚至對此感到羞愧難當,但這一點好像沒法改變,就連晚年的回憶錄也不是自己所寫,而是由人代筆。

3. 喜愛體育的布萊德雷習慣於在體育運動中「識人」。在二戰中,布萊德雷便是通過體育運動來了解部下的個性,並由此來確定如何使用他們。用他的話來講:「1914年的西點軍校棒球隊員,只要還留在陸軍的,都成了將軍。」

4. 他常對士兵說的一句話就是 「士兵們,祝你們走運!」

▲用布萊德雷來命名步兵戰車而不是主戰坦克真是恰如其分

以中國人的眼光來看,布萊德雷算是一位謹慎而溫和的「儒將」,雖然他的軍事才能不如巴頓和蒙哥馬利等將領,但盟軍在歐洲戰場的一系列重要勝利如果沒有他的策劃和實施是不可想像的,他指揮美軍史上最龐大的軍隊擊敗了西線的德軍,為盟軍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布萊德雷正如後世以他名字命名的步兵戰車一樣,低調而穩定但又不可或缺。精於數學的布萊德雷在運用兵力、制定戰術和後勤補給方面非常拿手,制定的作戰計劃也非常嚴謹周全,被人譽為盟軍的「思想機器」。——能得到這個評價的人,當上了五星上將不是很自然的嗎?

本文系「軍武次位面」(公眾號:junwu233)授權噠噠發表,如需轉載請聯繫「軍武次位面」獲取授權,嚴禁私自進行二次轉載,違者必究。

戳一下,讓噠噠提供更好的服務 >>>網易噠噠用戶體驗調查

相關焦點

  • 美軍最後的五星上將,巴頓都是他的手下,戰後躋身成商業大佬
    美軍最後一位五星上將1945年布萊德雷擔任退伍軍人管理局局長,1947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49年升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50年被授予五星上將,後指揮韓戰。1953年,在美國的法律中,即使和平年代五星上將也不退役,雖然此時的布萊德雷已經宣布退休,但在美國的軍人名單上,布萊德雷始終是現役。身為五星上將,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布萊德雷的薪金自然是豐厚的,這使得他有足夠多的精力去做他想做的事。1953年到1981年二十八年間,布萊德雷的晚年生活充實又精彩。
  • 久負盛名的巴頓將軍,為什麼沒有被評為五星上將的軍銜?
    久負盛名的巴頓將軍,為什麼沒有被評為五星上將的軍銜?文/無計讀史巴頓將軍是美國歷史上特別優秀的一位軍事戰略指揮家,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特別的出名,這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的表現不無關係。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則是,為何這位鼎鼎大名的巴頓將軍最後卻只有一個四星上將的軍銜?沒有達到美國的最高軍銜五星上將。
  • 巴頓才只是四星上將,為什麼感覺他比大多數五星上將還出名?
    李三萬 摘要:巴頓是二戰時期美國陸軍的著名將領,他的最高軍銜才只是四星上將,他的知名度卻可以說是所有美軍將領中最高的,甚至都超過了大多數五星上將。為什麼西星上將巴頓會比大多數五星上將還出名?我們都知道在西方世界,專業人士固然很高端,但是普通人群當中,對於文史地理類的知識,絕大部分就是白痴水準,二戰當中的美國將軍,在民眾中知名度最高的,原本也依然是最會作秀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畢竟人家還能自己發表點老兵不死的演說什麼的,還差點去競選美國總統了。
  • 從美國大兵到五星上將,屬於奧馬爾·布萊德利的二戰傳奇
    不過這種步兵戰車的名字「布萊德利」論級別卻要比「艾布拉姆斯」高,因為它是以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奧馬爾·布拉德利來命名的。就像這種步兵戰車很多時候會被人忽略一樣,這位穩重謹慎,貌不驚人的將軍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來,都不那麼引人注目,但是他在二戰中所起的作用卻是很重要的——五星上將可不是一個閒人能擁有的榮譽。
  • 巴頓為何沒有晉封五星上將
    中國有十大元帥,美國有十大五星上將。我們糾結於粟裕是否應該封帥,也同樣糾結於巴頓是否該封五星上將,但在美國自己的軍政兩界卻沒有這個看法。小布希在2001追授斯普魯恩斯為五星上將,而沒有提巴頓就說明了這一點。巴頓為何沒有晉封五星上將。
  • 美軍「十大五星上將」論戰功論能力哪個最強?應以二戰貢獻為基準
    按照美國國會當年的相關法案,五星上將軍銜僅在戰爭時期因為戰功卓著才能授予,所以目前美軍軍銜最高者也僅僅是四星上將。並且五星上將軍銜最初的設立時間又是1944年12月,這就意味著曾經獲得過該軍銜的將領,一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優異者,所以這就是一些網文經常出現的錯誤點,被習慣列入「十大」名單的潘興將軍並沒有參加二戰,其軍銜不是五星上將而應為「特級上將」。
  • 美國歷史上有3位特級上將,比五星上將還厲害
    眾所周知,現役美軍正式軍銜中的最高等級為五星上將。在歷史上,一共有10人獲得了五星上將的軍銜。他們分別是:萊希、馬歇爾、歐內斯特·金、麥克阿瑟、尼米茲、艾森豪、阿諾德、哈爾西、布萊德雷、斯普魯恩斯。其中,艾森豪後來出任過美國總統。
  • 本是巴頓手下布萊德雷,在一場戰役之後,搖身一變成了巴頓的上司
    在美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將軍,他一生戰功赫赫,成為了許多人的榜樣和崇拜者。他也是許多士兵們願意親近的人,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手下的將士,給予他們溫暖、關注和關懷;在他們有問題和困難的時候,他也會積極的去幫助他們進行解決;而在戰場上,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最偉大的指揮官,他可以做到協調之下激勵士兵們奮勇殺敵,又可以讓他們在勇往直前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而這個人就是美國的五星上將布萊德雷。
  • 看一看美國歷史上的五星上將,都有誰?
    五星上將,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名詞,這是山姆大叔特有的軍銜。美國國會規定,五星上將只在戰時授予,是美軍的至高軍銜,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相當於其它國家的元帥。美國第一次授予五星上將軍銜是在1944年,最後一次是2001年(追授的)。
  • 在美國,從上校晉升到五星上將要多長時間?我們來逐一盤點
    「五星上將」是美國特有的軍銜,該軍銜只在戰時授予,且終生不退役。在美國歷史上,除追授外,只有10人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他們從上校(不含臨時上校)晉升到五星上將平均用了15.8年的時間,其中晉升最快一位只用了3年多時間。下面,我們按晉升時間長短,來盤點一下這10位五星上將的晉升情況。
  • 二戰期間,巴頓作為美軍四星上將,為什麼感覺比五星上將還出名?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這是一個耀眼的名字,美國四星上將,第3集團軍司令。這是一個二戰期間火得一塌糊塗的美軍將領,他的名字和聲望遠遠蓋過了美軍對德作戰的其他將領,甚至是美國的五星上將在這位四星上將面前依然不夠看。是什麼讓巴頓火到了如此程度?
  • 扛龍旗的美國大兵—第十五步兵團,常駐中國,走出兩個五星上將
    十五團走出的美國將軍十五團在中國駐紮了26年,美國軍界很多大人物都出自這個團,他們都對中國有很大影響。其中包括兩個五星上將:艾森豪(美國總統,曾任駐歐盟軍總司令)、馬歇爾(美國陸軍參謀長、美國國務卿),四個四星上將:史迪威、魏德邁、沃克和李奇微(史迪威和魏德邁二戰期間先後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沃克和李奇微在韓戰時期的前後擔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
  • 算上潘興,美國有10名五星上將,最強的一個靠早,一個靠眼光長遠
    五星上將是美國最高的軍銜,也是無數美國將領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巔峰。在1944年之前,美國是沒有五星上將軍銜的,軍隊中最高級別為「特級上將」,當時整個美國只有三人獲此殊榮:海軍的喬治·杜威和陸軍的約翰·約瑟夫·潘興,而華盛頓則是在1976年被追授的。美國憲法曾做出規定,美利堅合眾國特級上將不再授予任何人,這三位可以說是「限量版」。
  • 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元帥軍銜,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是美國軍隊中級別最高的軍銜,象徵著美國軍人至高的榮譽。那麼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呢?也就是說二戰前美國的最高軍銜是上將,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是沒有問題的。但等到美國參加二戰後,就發現問題很多。首先是和盟軍聯合作戰的問題,當時英蘇等國的最高軍銜都是元帥,而美國僅僅是個上將,讓美國將軍們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加不利於美軍爭奪聯軍統帥的位置,總不能讓美國的上將去指揮英蘇的元帥吧。
  • 看一看美國的五星上將,需要哪些晉升條件?
    五星上將是美國軍隊的最高軍銜,象徵著軍人的至高榮譽,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相當於我們國家的元帥。整個美國歷史上,總共只有10人獲得這種殊榮,其中一人還是死後追授的,由此可見五星上將的含金量有多高。那麼如此尊貴的五星上將,需要哪些晉升條件呢?
  • 看一看美國的五星上將,都有哪些權利?
    大家都知道,美國有一種特殊的軍銜叫五星上將,這是美國國會在1944年新設立的軍銜,主要是為了表彰那些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立下卓越功勳的將軍。該軍銜從設立至今,總共只有十個人獲得。五星上將肩章五星上將在美國軍銜體系中僅次於美利堅合眾國特級上將、陸軍特級上將和海軍特級上將,而這三種特級上將嚴格上來說是屬於榮譽性質的軍銜,並非真正的軍銜,所授予的人也很特殊。
  • 美軍最高軍銜是四星上將,二戰五星上將很多,僅有一名六星上將
    眾所周知,目前的美軍軍銜最高級別是四星上將,一般授予參聯會主席、副主席、各軍種司令官、戰區司令官。二戰時期,美軍還出現了一些五星上將,比如著名的馬歇爾、艾森豪將軍、後來命名了核動力航母的尼米茲將軍、美國現代空軍之父阿諾德將軍、敗軍之將麥克阿瑟,很多軍迷也經常討論美軍為何不將其直接稱為元帥的典故。其實,在美國的軍事歷史上,還出現過六星特級上將,級別高於五星上將,是相當於大元帥級別的世界最高軍銜。
  • 五星上將屬於什麼軍銜,美國有哪些五星上將?
    五星上將屬於什麼軍銜,美國有哪些五星上將? 「五星上將」是美國特有軍銜,正式設立於1944年12月,由美國國會批准。五星上將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相當於西方其它國家的元帥軍銜。
  • 《王牌裝甲師》五星上將傳奇名將登場
    導 讀 五星上將都有哪些,在王牌裝甲師遊戲當中,將軍有幾種搭配組合,到底好不好玩,接下來就跟著九遊小編來一睹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