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退出社區團購」是假的?但巨頭最後的「遮羞布」,蓋不住了

2020-12-16 發姐說房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資本論》

12月12日,一張「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

社區團購,揭開了網際網路資本巨頭最後的「遮羞布」。

多年前,網購剛剛流行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網上買東西這麼便宜。了解了電商的商業模式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電商砍掉了中間商,沒了批發商,沒了零售商,廠家直接在電商平臺銷貨,擠幹了價格水分,一時間,眾人紛紛下載網購APP,每年的雙十一,數字一次比一次刷新,而這背後,是電商的狂歡,也是許多實體店的無奈。

我們在網上買到了便宜貨,沾沾自喜,殊不知,我們佔著便宜的時候,資本巨頭也在慢慢「收割」我們。這幾年資本巨頭的真實面目徹底暴露了,不僅在服裝、鞋帽、書籍、家電等市場上佔據絕對優勢,連網絡借貸、社區團購等涉及民生安全的領域也不放過。

多數民眾也醒悟了,發現大佬們只想要錢,只想割韭菜,而他們的手段就是通過打著高科技、社會進步的旗號來溫水煮青蛙,起初水溫確實舒服,然而最後開鍋後,想逃都逃不掉!

收割才是最終目的

外賣平臺達到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一邊收割店主,一邊對送餐員壓榨時間。

打車平臺達到一定的壟斷,一邊對司機抽傭,一邊提高車費。

網購平臺達到一定的壟斷,一邊收商家的推廣費,一邊對消費者「價格歧視」。

團購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他們以低價搶佔市場,打壓底層菜市場,便利店。1元1斤的青菜,十幾元一斤的豬肉,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是巨額補貼,燒錢搶市場。

但是,這種低價搶佔市場的行為可持續嗎?不,任何商品沒有利潤那就是反人類的。資本巨頭瞄準的,是通過低價佔有市場,先把中小競爭者逼的無路可走,最後留下兩三家參戰者,到了收割的時候,背後的資本就撮合這僅有的幾個玩家兼併,前期燒的錢,連本帶利賺回來。

科技進步不代表「與民爭利」

網購衝擊了製造業,衝擊了實體店,大批無業人員只能去做送外賣、送快遞的工作。不,當壟斷橫行時,製造業已經變成加工廠,你想開發一個好產品時候,不好意思,價格太高了,我不給你賣,你只能做我允許的低價低質的東西。

如今,社區團購會讓菜農沒了話語權。壟斷了,把所有菜農整合一塊,強迫他們籤合同,成為他們加盟供貨渠道,到時候超市、生鮮門店找誰進貨去?當只有一家獨大的時候,人家收菜想給農民多少錢一斤就多少錢一斤,農民嫌少不賣,可以嗎?那你的菜只能爛地裡。不比書籍、家電還能放一段時間,蔬菜水果是有生長周期的。

巨頭壟斷後,菜農也只能被迫和巨頭籤合同,這種合同你敢違約麼?運輸公司也一樣,只能成為巨頭的馬前卒。開店是要大成本的,巨頭有大數據在,隨時可以精準重打擊新的菜販,有巨頭威脅在,怎麼跟?

民生領域由不得壟斷者亂來

之前的網際網路打車,也有過低價優惠的時候。但是如今,同樣路程,滴滴算上高峰費、惡劣天氣加價,價格也不比計程車便宜了,現在滴滴是方便,當滴滴一家獨大幹掉計程車的時候,還能不能接受?如果不是還有計程車存在,滴滴價格更是飛起。方便帶來的是成本的上漲。計程車不是生活必需品,不打車可以坐公交,你能不吃飯嗎?

老百姓的菜籃子不能私有化管理。如果有一天,菜地被資本家壟斷了,等你回家才發現,自己已經無地可種了。

幾大壟斷電商巨頭已經無孔不入了,只要有錢賺的行業他們就想收入囊中,菜販賺的只是辛苦錢,養家錢,巨頭可不一樣了,他們能把全國的資源整合營銷。隔壁韓國三星、現代已經控制了韓國政壇。如果一日三餐這種民生領域被私有化,後果將不堪設想。

國家要明確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經營範圍,不可以超範圍經營。讓所有人都有活幹,都有收入,才是根本,讓廣大的農民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比什麼都強。如果任由這些巨頭們這麼壟斷下去,以後將無創新可言。

近日,華為任正非下礦考察了全國首座5G煤礦,並提出,要建立「煤礦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未來,「5G+智能採煤」或將成為現實。

正如人民日報所言,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製造晶片必備的光刻機,中國的龍頭企業是上海微電子,但他們也只能刻出90納米的晶片,相當於2004年英特爾的晶片水平。希望網際網路巨頭們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創新科技,不要再讓像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那麼孤單!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巨頭的下一個「囊中之物」
    編輯導語:社區團購是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社區團購的發展,各大巨頭紛紛入局,各種玩法層出不窮。社區團購發展到最後,會淪為巨頭們的遊戲嗎?
  • 三大巨頭退出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雙十二正歡!人民日報:別只惦記著幾...
    今日,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買菜等方式在一線城市、社區冒起,也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參與。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加持也讓社區團購進入了新的爆發期。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網際網路巨頭雖已闢謠退出社區團購,但這劫貧濟富的鬧劇終將收場
    近日,關於「社區團購」這個話題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由於人民日報的「點名」,網上就傳出不少,馬雲、王興等網際網路寡頭退出「社區團購」的消息,但是,不少網際網路企業均已進行闢謠。眾所周知,「補貼」是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最常用的手段,為了搶佔市場,擠壓小商販的生存空間,達到壟斷「社區團購」這一行業的目的,這些巨頭再次玩起了「補貼」。據悉,為了搶佔市場,這些巨頭利用自己掌握的大數據、先進算法,對自己原有客戶進行補貼,引誘他們在線上購買柴米油鹽醬醋茶。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目前,阿里、京東、蘇寧、美團、拼多多、物美等相繼入局社區團購。阿里宣布控股高鑫零售,併集結盒馬、菜鳥、餓了麼、零售通等多路大軍入場;劉強東親自帶隊,戰略入股興盛優選,收購美家買菜、退出京東優選;蘇寧推出「蘇小團」;美團發力「美團買菜」,上線美團優選APP;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物美推出「多點拼團」;滴滴上線「橙心優選」;而快手也被傳出即將入局社區團購。
  • 巨頭們是否將退出社區團購?官方未發聲 網友卻吵翻了
    2020年接近尾聲,如果說要給2020年總結出幾個關鍵詞,那麼「社區團購」無疑會在列。儘管此前也在商業模式上備受爭議,但自2016年起就小有發展的社區團購,在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助推,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布局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硝煙再起,這也讓社區團購被推到了全民熱議的風口浪尖中。
  • 網際網路巨頭居然搶菜場裡的鋼鏰?供應商被迫反擊社區團購!
    一時間,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一頭扎進賣菜的行列。什麼是「社區團購」所謂的「社區團購」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概念。說白了就是把大家日常購買的米、油、鹽、姜醋茶、新鮮果蔬搬到網上。大家坐在家裡點擊手機APP,商家會發各種日用品。
  • 鏖戰社區團購 巨頭何時上岸
    社區團購正引無數巨頭近身肉搏。11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社區團購湧現了不少新人,跨行業的參與者在考察合作對象上也有了新進展。樸樸超市、快手、字節跳動以新人身份快速挺進。在此之前,美團、京東、盒馬、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早早入局,可見社區拼團的火熱程度。
  • 網際網路巨頭不打算割社區團購韭菜了?然而反轉來得很快
    最近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壟斷的話題引發熱議,一時間關於電商團購碾壓實體店的討論激增,電商巨頭為何盯著老百姓的菜籃子呢?很多人普遍認為,這是網際網路電扇巨頭準備和買菜的搶市場,壟斷菜農的銷售渠道,簡單說就是搶生意。
  • 商業巨頭加入社區團購,與小商販搶生意,遭人民日報批評
    現在電商已經成為新一輪資本搶佔的市場,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買的日常用品,而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一些賣菜的小商販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像美團、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加入社區團購,通過價格優惠來吸引消費者在線上買菜,加上疫情期間的敏感,這對以此衛生的小商販產生了嚴重的衝擊。
  • 網際網路巨頭重倉的社區團購遭點名批評
    在被人民日報評論點名後,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拼多多和美團對此均回應稱,為謠言。消息稱,目前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在南京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據資本邦統計,已經有5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社區團購的新業務,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騰訊和美團。
  • 反壟斷、社區團購爭議!巨頭的焦慮和經濟的道義
    好玩的是,朋友圈、各種群裡馬上傳,阿里、美團、拼多多等退出社區團購——當然都是謠言。最近又幾家公司因併購反壟斷未申報,各遭罰款50萬元。科技進步、商業模式的改變,搶了很多既有工種的飯碗,甚至最後巨頭壟斷獲得暴利……這些事情歷史上都發生過很多很多次,但是人類就業整體是越來越充分,生活品質整體是向上的。所以一方面我們可以恐懼和懷疑,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敵視。真正該恐懼的不是社區團購,不是巨頭,而是監管是否負責。
  • 社區團購遭點名批評,巨頭們真的會退出嗎?網友:學學華為吧
    最近這段時間社區團購真的是火得一塌糊塗,在2020年你甚至可以用一分錢買到新鮮的蔬菜、水果,這種事你敢信?大家可以發現現在很多的獨角獸公司,都是這些巨頭培養扶持出來的,那這些獨角獸拿到巨額融資後在幹嘛呢?不是賣東西,就是送外賣、做打車的,這些確實提高了消費者的生活便利,也是時代潮流的走向,但問題在於壟斷地位的形成,相應的也擠壓掉了商販的空間,現在興起的社區團購更是擠壓了菜販們的空間。
  • 巨頭燒錢社區團購,人民日報批判獲贊!
    而不久之前,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卻掀起了一股「0.01元搶購風暴」,其中不乏有我們熟知的京東、阿里、美團、拼多多、滴滴等等。那究竟是什麼讓各大巨頭爭相「燒錢」,做賠本買賣呢?社區團購!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盯上了這塊大蛋糕,紛紛「撒錢」搶佔市場份額,初期對於用戶來說,一分錢的好物確實有利可圖。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而此次我們將藉助社區團購的浪潮來回溯網際網路大巨頭的野蠻發展之路。二是疫情帶來的衝擊即便是巨頭也渾身難受,疫情擊穿了它們的壁壘,無論是打車也好、外賣也好還是電商,疫情期間基本上是停擺的,而這三家巨頭又均是網際網路界內最會講故事的,疫情的衝擊讓它們幾近無故事可講,於是它們及時發現了社區團購,而社區團購也給了它們一個嶄新的故事腳本。
  • 京東入股興盛優選,社區團購是巨頭不能輸的戰爭
    進入12月,寒冷的天氣也沒能抵擋住社區團購的持續升溫,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原本低迷的社區團購再一次推向風口浪尖。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迅速壯大,黃金十年打了八場移動「大戰役」(支付、社交、出行、拼購、直播電商等)的巨頭們,在社區團購的戰場上又開始跑馬圈地,連金龍魚這個「油中茅臺」傳統企竟然也要入場社區團購這場戰爭。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周伊  新冠疫情的突襲 讓社區團購成為繼團購 外賣 出行等之後的又一量級風口 原本劇情的走向似乎是朝著更加轟轟烈烈的方向發展 然而 近日的一則評論 則將社區團購捲入漩渦之中  12月11日 人民日報發表了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 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 巨頭們的社區團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會砸了菜農們的飯碗嗎?
    社區團購江湖混戰,搶走傳統生意的最後一道防線,低價打擊小商販!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新加坡參加2020年金融科技節上發表了一篇演講,演講中提出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的金融風險。最近火爆的社區團購,就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利用大數據,通過巨額低價補貼,搶佔菜農果農小商小販們的市場。很多餐飲店的老闆也成為了社區團購中的團長,比如我樓下的蛋糕店,奶茶店,早餐店等成為了團長,社區團購平臺上,有些乾貨調味品價格很實惠,比餐飲店去批發市場拿還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