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回應
針對「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的規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 來源:中國網關於未來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
-
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有何規劃?國家航天局回應
視頻: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將積極開展月球樣品研究國際合作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7日電 17日下午,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
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先攻關再論證,目的不同於美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回答「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提問時說,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他同時表示,未來即便論證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也不同於當年美國的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嫦娥五號採樣順利完成後,距離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17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就載人登月計劃進行了回應。
-
【關注】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能不能搞載人旅遊?吳豔華說:「我個人認為,從技術上是沒問題的,關鍵是耗費很昂貴,現階段還是要以服務於探測、服務於科學為首要。」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嫦娥五號任務完成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那麼未來登月和到月球上旅遊是不是指日可待呢?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是否載人登月?航天局:與美國不同
2020年,中國在航天和宇宙探測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020年6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中國擁有了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7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開啟了探測火星的歷程。此外,在探月領域,中國也是成果斐然。
-
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12月1日在月球開展採樣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時間裡,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而對於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的規劃,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們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我們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目前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未來或建立月球基地 中國於2016年提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設想。此前,歐洲航天局曾提出「月球村」的概念,俄羅斯航天局也提出將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2019年中國和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航天局初步達成共識,三方將共同牽頭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規劃論證工作。
-
載人航天將有哪些進展...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今天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論證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具體有這麼幾個方面:第一,圍繞月球探測主題來說,基本規劃確定的任務是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完成,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國家航天局:不排除嫦娥六號到月背去取樣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
-
國家航天局:正在進行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表示,正在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的迭代優化論證,待條件成熟,會報國家審批。國新辦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航天還要實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務,還要出臺哪些政策?對此,吳豔華做了六個方面的歸納。
-
長徵九號落選首輪載人登月?一款新火箭脫穎而出,進展勢如破竹
去年上半年我國成功首飛了服務載人登月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俗話說運載火箭運力有多大,航天舞臺就有多大,飛船系統只是通往載人登月目標的第一步,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與之運力匹配的載人運載火箭。早在2011年我們就已經開始載人登月任務論證,新一代載人飛船就是論證工作的具體實踐,火箭系統同樣是論證的核心焦點之一,經過多輪迭代論證後火箭選型基本已經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