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波說
康達爾的股權之爭,已塵埃落定,被「京基系」收購後,去年也「改頭換面」,「康達爾」正式更名為「京基智農」;但康德爾的雞,其背後的故事似乎仍在糾纏之中。
長達兩年多的訴訟,如今又有了新結果。近日,被公訴挪用1650萬買房的康達爾原董事長羅愛華,法院一審宣告無罪。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二年前,康達爾(000048)原董事長羅愛華因涉嫌挪用資金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被司法機關帶走調查。如今,這起長達兩年多的訴訟有了結果,深圳中院審理該案,近日一審宣告羅愛華無罪。
深圳中院於今年12月10日作出一審無罪的判決,如無上訴或抗訴,該判決將於10日後生效。
2018年8月12日,羅愛華因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嫌疑被深圳警方刑拘,當年9月14日,她因涉嫌犯挪用資金罪、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批准逮捕。2020年4月,深圳中院對其繼續取保候審,近日一審宣告無罪。
現年60歲的康達爾原董事長羅愛華被刑拘之前,她是有「養雞第一股」(也有稱「農牧第一股」)之稱「康爾達」的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當時,羅愛華控制的深圳市華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其與一致行動人持有康達爾31.66%股份,是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時任康達爾董事長羅愛華被刑拘後,深圳知名地產公司京基集團迅速入主,全面掌控了康達爾,也令持續近三年的康達爾股權之爭隨之落幕。2019年4月,康達爾「改頭換面」,正式更名為「京基智農」。
羅愛華身陷囹圄期間,京基集團迅速入主康達爾公司,也完成了標的收購,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也成為京基智農(原「康達爾」)實際控制人。
此前,康達爾與京基曾捲入多年的股權之爭,這起案件對於日後京基集團的收購行為產生了何種影響,如今,原董事長羅愛華一審被判無罪,對上市公司「農牧第一股」康達爾又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似乎也有懸念待觀察。
不過,康達爾自從由京基集團全面掌控後,管理方面也「瘦身」了,不再新增房地產項目,聚焦核心業務。另外,業績方面的各項經營指標也有較好的表現,已從退市邊緣拉了回來。
2019年10月中旬,上市公司*ST康達發布了公司關於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並於當月15日開市起,將股票簡稱變更為「康達爾」。2020年4月8日晚間,康達爾公告稱,證券簡稱正式變更為「京基智農」(深圳市京基智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更名原因,當時公告稱,結合公司「發展智慧農業,利用先進技術構建農業全產業鏈」的戰略定位,同時綜合考慮控股股東京基集團有限公司在房地產及其他領域均具備較高知名度、持有公司股份比例高以及其未來的產業布局,為重塑資本市場形象,提升品牌影響力,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
據報導,深圳中院經審理認為,深圳康達爾、前海光信公司、中財匯金公司均為獨立民事主體。根據委託投資協議,深圳康達爾將5000萬理財款轉給前海光信公司後已完成投資義務。被告人羅愛華如需變更委託投資協議必須重新籤訂協議,並非口頭指令所能達成。
二年前,也就是2018年3月16日,中財匯金公司按羅愛華口頭指令轉出1650萬用於購買房產這一行為,系前海光信公司對委託協議理解錯誤。羅愛華使用的1650萬購房系財匯金公司資金,羅愛華將其應當向中財匯金公司承擔的個人債務用前海光信公司應償還給康達爾公司的理財款相抵,後羅愛華也已承擔相應清償責任,並無應當刑事追責的行為。據此,法院宣告被告人深圳康達爾原董事長無罪。
此案歷時兩年多,經法院審判後,最終做出一審無罪判決。此前,也因案件本身的爭議,使得案件審理的過程一路充滿了曲折;法院曾先後三次開庭,又兩次發函補充調查和建議撤訴,最終宣告被告人深圳康達爾原董事長無罪。
如今,羅愛華獲無罪判決,會不會令此前的股權之爭再次「暗流湧動」嗎?「無可奈何花落去」,也許,也另一種可能,此場「風波」過後,羅愛華已「心灰意冷」,已無心再染跡康達爾了。
與特區共成長,就是康達爾曾經的榮耀成長史。
早期香港市場裡的每4隻雞中,就有1隻來自康達爾的。當深圳以「特區」面目出現之時,為滿足深圳人的菜籃子及香港市場對生鮮農產品的期許,康達爾的前身——深圳養雞公司就出生了。
「京基智農」創辦於1979年,現為京基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更名前為「康達爾」公司,前身為深圳市養雞公司。1994年11月,康達爾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0048),成為中國首家農牧上市企業,又被市場稱為「養雞第一股」。
從股票代碼的排序看,也可知道擁有41年歷史的這家公司,也是一家深交所老牌上市公司。
1979年1月1日,深圳特區創建之前,為滿足深圳人的菜籃子和毗鄰的香港市場對活雞的需求,經深圳市政府批准,貸款38萬元成立了深圳市養雞公司,即康達爾集團的前身。
到1983年底,這家養雞公司已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出口黃雞苗生產基地,1984年,康達爾已成為深圳首批具有活雞輸港權的企業。後來,公司由養雞擴展到飼料加工業,股改後的康達爾,於1994年成功上市,被稱為中國第一家農牧上市企業。1992年後,康達爾涉足房地產業,第二年還收購龍崗區運輸總公司全部股權,並更名為「深圳康達爾運輸公司」。
自京基掌控後,已更名「京基智農」的康達爾,目前有四大業務模塊,即現代農業、房地產、金融投資、公用事業。
截止於12月20日,「京基智農」總市值為90億多元,從已公布的前三季財報看,各項主要經營指標也比京基集團收購之前要亮麗多了。
2020年以來,「聚焦大農業,布局大灣區,深耕廣東養殖市場打造自繁自養,全產業鏈可溯源的豬肉工廠模式」發展定位下,京基智農不斷擴大生豬項目的產能儲備,也有不少籤約項目順利落地。
比如,今年9月底,投資60億的京基智農雲浮生豬項目在雲浮市雲安區開工。京基智農實際控制人、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出現開工奠基儀式表示,雲浮項目是京基智農籤約的第十個生豬項目。
陳華家族旗下的京基,是深圳本土知名房地產公司,而在京基智農四大業務模塊中,房地產是公司戰略支持型業務。2019年6月,京基地產已與京基智農就房地產開發及運營進行深度而全面的戰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京基智農未更名前的康達爾,已於2017年獲得保險經紀牌照。在金融投資領域,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說起京基智農的實際控制人、京基董事長陳華,他曾多年為湛江首富、「吳川首富」,也是深圳地產圈之傳奇人物之一。
深圳地產圈,有兩大流派,一是以黃楚龍、黃振達等代表的「潮汕派」,另一個是以吳川陳華、化州黃康景等代表的「粵西派」。與「星河系」創辦人黃楚龍一樣,「京基系」創始人陳華也是草根出身,從建築「包工頭」幹起,白手起家,一步步成為地產大佬。
陳華,1966年生於廣東湛江的吳川市吳陽鎮蛤嶺村,他在深圳獲得的巨大成功,是一部「屌絲逆襲」傳奇史。早年從蛤嶺村走出來後,18歲的陳華曾在海南闖蕩一年,1984年到深圳謀生時,口袋裡僅有十元錢。
今年8月,由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主題為「致敬深圳40周年,與城市共生」的第十屆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上,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榮獲「深圳改革40年、地產奮鬥40人」殊榮。
出身貧寒的陳華,在深圳白手起家,他在建築工地卸水泥、搬鋼筋,後來拉起了一支建築工程隊,賺取人生第一桶金。深圳的金梅花園,是陳華開發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其後的成功,也與家族合力創業有關。除了夫人華帝外,是比自己小三歲的弟弟陳輝,兄弟同心,齊力斷金,合力打造了京基之巨業。
京基二兄弟陳華、陳輝的創業故事,在他們家鄉吳川傳為佳話。事業成功後,陳華也慷慨解囊,捐巨資回饋吳川蛤嶺村,蛤嶺村也成為全國首個新農村示範基地。
京基創辦人陳華,今年也就54歲,可他特別重視二代接力的傳承大事,二個兒子陳家榮、陳家俊早早就走上事業舞臺,也成為陳華身邊的好幫手。
京基的陳華,與康達爾原董事長羅愛華相識多年,但京基與康達爾捲入股爭,與京基二代有一定關係。
京基的金融投資,是京基集團除地產主業外另一塊重要版圖。長子陳家榮,生於1988年,高中、大學均在加拿大讀書,歸國後,曾在平安證券投行部進行外部歷練了2年。2014年,陳家榮,被父親陳華安排為集團總裁助理,後進入集團各中心輪崗實習。
「京康股權之爭」始於2013年,陳華對股權投資有喜好,集團旗下的「京基實業」,就是其長子陳家榮與弟弟陳家俊的一家私人投資公司。
京基自2013年啟動康達爾股權收購後,一直惡鬥不休,曾相繼提出行使股東權益、罷免管理層、撤換董事會等要求。2016年,京基集團通過受讓和增持,成為康達爾第二大股東,但由於受讓的股份因未舉牌受到監管層處罰。
以原董事長羅愛華家族為代表的康達爾控股股東「華超投資」及原康達爾董事會,一直將京基拒之於門外。後來,一幕幕涉及控股權之爭的拉鋸戰下,康達爾陷入了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懸崖邊緣。
當雙方未能選擇和解時,只能尋求法律的裁決,後來,深圳福田法院在一份裁定書中表示,康達爾不得剝奪京基集團的表決權,令股爭之事態發展產生了新變化。
自2013年起,康達爾公司遭遇了一場由羅愛華家族掌控的華超集團與京基集團之間股權爭奪大戰。當時,原董事長、總裁羅愛華家族實際控制的「華超」,持股比例為31.66%,而京基創始人陳華家族的「京基」,持股為31.65%,二方勢均力敵,幾乎旗鼓相當,不相上下。
2018年7月,康達爾年報「難產」、還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8月上旬,女董事長羅愛華被拘,到了9月的康達爾臨時股東會上,第一大股東的華超集團徹底「出局」,「京基系」反客為主,成功入主董事會,至此,長達五年之久的股爭也因「京基系」完勝而宣告結局。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體系的基石,結構不穩,地動山搖。對於市場投資者來說,京基集團「入主」,原第一大股東以一種「不光彩」方式出局,使得*ST康達免於墜入退市懸崖,二年來經營上也交出了不錯「成績單」,股價也比以前漲了很多,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原董事長羅愛華,生於1960年,她1987年從武漢城建學院城市規劃系畢業後,曾在武漢職工大學當過教師,後到深圳工作,曾任深圳口岸管理服務中心基建部長。幾經輾轉,幾年後,羅愛華相繼出任深圳華超投資集團董事長、深圳康達爾(集團)董事長等職務。
2002年,由羅愛華與她丈夫陸偉民管理的華超集團,從著名「莊家呂梁」(註:發表過中篇小說的呂新建)手中,接手了康達爾,然「命途多舛」的康達爾在她的家族手上,一路變得更加坎坷。
在人事布局上,羅愛華的女兒陸珂,曾是康達爾集團旗下中海富地董事長,女婿季聖智,擔任康達爾總裁時,曾是A股上市公司中最年輕的總裁之一,家族化管治的痕跡較為明顯。
如今,京基系主導下,京基智農施行的是職業經理人化,董事長熊偉、總裁巴根,均為職業經理人,而職業經理人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