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
小夜+左文字
自己名字+親爹的名字/流派
命名幾個規則
1、根據刀的傳說和物語
藥研藤四郎 五虎退 笑面青江 ect.
2、根據刀身的雕刻
大俱利伽羅 愛染國俊
3、斬切的刀感
壓切長谷部 骨喰藤四郎
(石切丸,巖融)
4、刀的形狀
鯰尾藤四郎 厚藤四郎
5、根據刃紋
亂藤四郎 三日月宗近
6、根據原主人/持有者
江雪左文字 平野藤四郎 前田藤四郎 蜂須賀虎徹ect.
7.直接繼承刀工名
堀川國廣 大和守安定 和泉守兼定 ect.
8、主人對其愛稱
帶「丸」字的那幾位
國寶
算是最高級別,所以鍛刀時間也相對比同種類長,被指定為國寶的只能是古刀。關於古刀和新刀請參考年表
事實上也是可以流通於交易市場的,但賣家是國家。
御物
皇家御物,御物是國寶以及重要文化財產評定外對象
請稱他們為高貴冷豔的一族
重要文化財產
和上面兩種相比,大部分沒有那麼有價值
重要美術品
…………重要美術品保存相關法律已經廢除,遊戲裡大部分曾是重要美術品的現存日本刀已經升格重要文化財產
(長度、形狀分類,只解釋遊戲內相關)
(一尺30.3cm)
(尺寸換算公式【二尺六寸四分為例】 1000/33*2.64)
關於刃長
短刀
一尺未満
職業大多是當護身符,偶爾兼職切腹小幫手(比如藥研、今劍)
其中也有類似厚藤四郎這般高戰鬥力的破甲刃
脇差
一尺以上二尺未滿
又稱脇指。分大中小(但均比短刀要長一些),非正式刀,多輔助用。非武士之人也允許持有。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日本戰國俠盜石川五右衛門就佩戴脇差,而明治維新時代的新選組局長近藤勇就以善用脇差出名(他在赴京前並非武士,只是試衛館的道場繼承人)。
脇差中文簡體寫作脅差,以人隨身佩戴的位置來命名。脅骨屬於肋骨一部分,最早見於《周禮》。「脇」字原意為從腋下到腰上的部分,日語同樣。並非「肋」的通假字。而「肋」字在古代專指肋骨,現代漢語中用此代指肋骨所對應的身體部位,日語則保留原本的「肋骨」之意。脅差的日語讀音是wakizashi,waki正是脅的發音,而肋的發音則是roku,可見脇差並非肋差也,乃脅差是也XD。
脇差常見於民事糾紛中與二刀流術,日本著名的劍豪宮本武藏就是數一數二的二刀流高手(二天一流)。因為影視劇等創作題材的誤用,脇差有一段時期被人誤認為是切腹用刀……這是錯誤的認知。一般能以切腹自裁的人專指武士,而武士切腹通常使用短刀,著名案例:源義經【今劍:……】。脇差作為平頭百姓和婦女都可以佩戴的刀劍……在過去封建思想統治下的高貴武士是不會用此來了結自身性命的。
——by 隱藏角色 】
打
二尺以上
一般我們說日本刀,通常指的都是打刀
太刀
二尺以上三尺未滿
簡單和打刀區分的方法:把刻有刀工銘的那一面朝向我們,刀身上彎是打,下彎是太刀。(不是在討論攻受)
為了騎馬戰鬥時方便拔刀的設計,比普通日本刀更彎更長,而且腰間刀柄可以拍馬屁促使馬兒奔跑。(真的不要想歪)
大太刀
三尺以上
特別指出,螢丸相比其他大太刀是個正太,並不是說刀本身短,短的太刀叫小太刀
應該是暗示日本人古時身材矮小,三尺長的刀不能插腰間時只有背著了
薙刀
刃長基本肋差水平,柄長看情況
我只需出動上半身,身高都能贏你
遊戲裡的巖融是規格外,刃長已經是大太刀水平。
曾經是薙刀直し(簡單理解成不帶柄的薙刀)的兩把肋差:鯰尾藤四郎和骨喰藤四郎。
雖然不確定這兩兄弟是不是女性用薙刀,可畫成這樣讓人不得不
槍
刃短柄長,頭小身大
突刺
刀工相關
製作刀所使用的鋼的刀工稱為大鍛冶
用鋼製作刀、農具的刀工稱為小鍛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