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樣式的刃文
0
< < < 寫 在 前 面 > > >
[見刀日々抄]欄目已經過兩期,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收到了觀眾老爺們的好評,號主我在此感謝各位的支持與喜愛。同時很多刀友表示,日日抄中「豆知識」的小板塊對於了解日本刀劍的相關知識有著很大幫助,希望能針對這些知識有個系統的總結。因此,號主開設了[日刀面々觀]這個欄目,旨在按照類別種屬,從刀身、造込、刀裝具、刀工等方面介紹日本刀劍的各項用語、名詞。而本次首期欄目要講的,可說是日本刀劍最為顯著的特徵和鑑賞要素:刃文。
刃文,即燒刃的形狀,基本上可分為直刃和亂刃,而不同流派刀工又有其獨特的刃文種類和風格,因時代、流派、刀工等而產生的刃文特徵差異,是鑑定日本刀劍時最大的看點。
1
< < < 直 刃、亂 刃 > > >
直刃:直線模樣刃文的總稱,又以刃文處(刃緣/刃境)距刀刃處(刃先)距離從小到大分為細直刃、中直刃、廣直刃;
亂刃:與直線狀的直刃相對,丁子刃、互目刃、灣刃等曲線狀刃文的總稱
小亂:總體呈直刃調,其中又交雜著[小互目]、[小足]、[鼠足]、[ほつれ(綻)]等小規模的亂刃刃文。
2
< < < 丁 子 刃 文 > > >
丁子刃文,狹義上即指如同相連的幹丁香花苞(丁子)狀的刃文,廣義上則指所有與丁子文相類似的一大類刃文。
丁子(日)、clove(英)、丁香(香料)、幹丁香花苞
對日文名詞的誤解?
————————————————
大多數沒有學習過日文的人的內心,都有一種自信,認為即使不認識平、片假名,對於日文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大概是由於日文正規行文、名詞中常使用大量[漢字]所致。通常情況下,這的確不錯,但終歸會有十之一二,讓人顧名思義卻謬之千裡,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手紙]、[切符]。而在日本刀劍領域,也存在著一些比較特殊且有趣的日文名詞,比如這刃文中的[丁子]。
[丁子],日文中特指「丁香」,而在刃文中的象形意義由上圖也可看出。這個名詞常被國內很多刀友誤稱為[釘子]、[釘字]、[丁字]等,大概是因為作為物品的「釘子」和作為漢字的「丁字」均和原事物在象形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罷。
丁子文之下,又分為[重花丁子]、[逆丁子]、[足長丁子]、[互目丁子]、[袋丁子]、[娃子丁子]等多個種類。
重花丁子:丁子之上又重疊著丁子,如花瓣一般重疊相合的丁子刃文。為鎌倉時代中期的福岡一文字派典型特徵。*由此可見,重字應讀作chong,二聲。
逆丁子:大多數情況下,丁子刃的[足]是向刃先方向延伸的,而[足]向鋒(切先)方向傾斜的丁子刃文被稱為逆丁子。
足長丁子:丁子的[足]——即細幼的沸或匂的部分——較長的刃文。
互目丁子:互目亂*刃文的[燒頭],為丸狀(圓形)、並帶有丁子狀足的刃文。 *詳見互目刃文
袋丁子:丁子刃的[燒頭]膨大如口袋的部分。
蛙子丁子:蛙子,日文中即蝌蚪的意思,指刃文中丁子如蝌蚪狀呈圓形頭部和細長足的部分。 *此振為[福岡一文字]作品,重花丁子混蛙子丁子 點擊上圖觀看細節
3
< < < 互 目 刃 文 > > >
互目:如連續的圓形碁石(圍棋棋子、雲子)狀的刃文。互目刃文的形態多樣,如[燒頭]部分整齊、連續排列的數珠刃,又或是如半邊縱切瓢簞(葫蘆)狀一大一小連續排列的瓢簞刃等。
數珠刃 [播磨大掾藤原重高(二代)]
肩落互目·鋸刃:互目的[燒頭]像鋸子一樣朝單側傾斜的刃文,多數為逆向(即燒谷向上燒頭向下)傾斜。在備前兼光的作品中較為多見。
腰開互目:互目的間隔較廣,連綿如山狀的刃文,多數情況下,腰開互目中還會夾雜其他小形狀亂刃,形成複雜的刃文樣式。
尖刃:互目的[燒頭]呈尖狀,如同要刺入[平地]中一樣的刃文,是室町時代美濃刀的獨特刃文。尖刃種類多樣,有像「鬼的角」一樣的角刃、像頭盔的「鍬形前立」一樣的鍬形刃、像犬牙一樣的犬齒刃等等。
三本杉:尖刃刃文的一種,[燒頭]高度各異的尖刃互目、以三尖左右為一單位、接連如杉樹林狀的刃文。是室町時代的美濃刀、以及新刀期之後美濃伝的顯著特點,其中尤以兼元及其後代刀工最為知名。
後代[兼元]的三本杉刃文,與上圖中初、二代[兼元]相比,演進為十分規整的符號性刃文。點擊可看大圖
箱亂刃:互目的[燒頭]向左右兩側略微擴張,燒刃形成像長方形箱子狀的刃文。也有小型的角刃、左右擴張形成如耳朵狀的耳形亂刃刃文。箱亂刃被認為是村正及其後代刀工的代表性刃文。
4
< < < 其 他 刃 文 > > >
皆燒:刀身基本上全部被燒刃呈網狀覆蓋的刃文。但是,並非全部地鐵都被燒入,即仍可見部分完整地鐵。是南北朝時代的相州伝的特徵刃文。
名刀工[長谷部國重] 皆燒短刀作品
簾刃:沸或匂形成的筋狀燒刃、如同河川般沿刀身縱向散布,又如立起的簾(竹簾)狀的刃文。是江戶時代前期刀工丹波守吉道獨創的刃文。
灣刃:如同緩和起伏的波浪狀的刃文。既有接近直刃狀的直灣刃,也有與互目刃文交雜的互目灣刃等多種樣式。
濤瀾亂刃:如同大波浪湧起、即將砸落的波濤狀的刃文。為江戶時代中期刀工津田助廣的獨創刃文。
飛燒:燒刃從[刃緣]處脫離,在[地中]星點斷續存在,在[平地]中表現出不規則的形狀的刃文。又根據飛燒的形態和位置,有燒玉、棟燒等分支。
燒玉(玉を燒く):在亂刃文燒谷之間的[地中]、燒出「圓球形」的飛燒刃文。
棟燒:並非在刀刃處,而是在棟(刀背)處施加的飛燒刃文。
5
< < < 結 語 > > >
以上,就是本期[日刀面々觀]所要介紹的全部刃文種類,基本上囊括了各種常見的刃文樣式,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細類的分支項,由於圖文資料較少,就在以後的日日抄欄目中隨見隨說吧,一切都是緣分。本欄目將不定期地(摸魚)和日日抄交替更新,下期預定介紹的是與[刃文]密切相關的[刃中的働(動態、形態)],敬請期待!
另外,一處勘正:上期[舞草]一文中,在介紹刃長時號主因一時疏忽,忘記了中國和日本在長度制式轉換上的差異——我國一尺為1/3米,即約33.3釐米;而日本的一尺為30釐米,因此上期文章中的[刃長二尺]實際應為60cm。特此更正,感謝細心刀友指出!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以關注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