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刀面々觀】日本刀劍的刃文

2021-03-01 丁健叨叨刀

各種樣式的刃文


0

< < 寫 在 前 面 > > >

[見刀日々抄]欄目已經過兩期,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收到了觀眾老爺們的好評,號主我在此感謝各位的支持與喜愛。同時很多刀友表示,日日抄中「豆知識」的小板塊對於了解日本刀劍的相關知識有著很大幫助,希望能針對這些知識有個系統的總結。因此,號主開設了[日刀面々觀]這個欄目,旨在按照類別種屬,從刀身、造込、刀裝具、刀工等方面介紹日本刀劍的各項用語、名詞。而本次首期欄目要講的,可說是日本刀劍最為顯著的特徵和鑑賞要素:刃文。

刃文,即燒刃的形狀,基本上可分為直刃亂刃,而不同流派刀工又有其獨特的刃文種類和風格,因時代、流派、刀工等而產生的刃文特徵差異,是鑑定日本刀劍時最大的看點。

1

< < 直 刃、亂 刃 > > >

直刃:直線模樣刃文的總稱,又以刃文處(刃緣/刃境)距刀刃處(刃先)距離從小到大分為細直刃、中直刃、廣直刃;

亂刃:與直線狀的直刃相對,丁子刃、互目刃、灣刃等曲線狀刃文的總稱

小亂:總體呈直刃調,其中又交雜著[小互目]、[小足]、[鼠足]、[ほつれ(綻)]等小規模的亂刃刃文。

2

< < 丁 子 刃 文 > > >

丁子刃文,狹義上即指如同相連的幹丁香花苞(丁子)狀的刃文,廣義上則指所有與丁子文相類似的一大類刃文。

丁子(日)、clove(英)、丁香(香料)、幹丁香花苞

對日文名詞的誤解?                                            

————————————————

大多數沒有學習過日文的人的內心,都有一種自信,認為即使不認識平、片假名,對於日文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大概是由於日文正規行文、名詞中常使用大量[漢字]所致。通常情況下,這的確不錯,但終歸會有十之一二,讓人顧名思義卻謬之千裡,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手紙]、[切符]。而在日本刀劍領域,也存在著一些比較特殊且有趣的日文名詞,比如這刃文中的[丁子]。

[丁子],日文中特指「丁香」,而在刃文中的象形意義由上圖也可看出。這個名詞常被國內很多刀友誤稱為[釘子]、[釘字]、[丁字]等,大概是因為作為物品的「釘子」和作為漢字的「丁字」均和原事物在象形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罷。

丁子文之下,又分為[重花丁子]、[逆丁子]、[足長丁子]、[互目丁子]、[袋丁子]、[娃子丁子]等多個種類。

重花丁子:丁子之上又重疊著丁子,如花瓣一般重疊相合的丁子刃文。為鎌倉時代中期的福岡一文字派典型特徵。*由此可見,重字應讀作chong,二聲。

逆丁子:大多數情況下,丁子刃的[足]是向刃先方向延伸的,而[足]向鋒(切先)方向傾斜的丁子刃文被稱為逆丁子。


足長丁子:丁子的[足]——即細幼的沸或匂的部分——較長的刃文。

互目丁子:互目亂*刃文的[燒頭],為丸狀(圓形)、並帶有丁子狀足的刃文。 *詳見互目刃文

袋丁子:丁子刃的[燒頭]膨大如口袋的部分。

 蛙子丁子:蛙子,日文中即蝌蚪的意思,指刃文中丁子如蝌蚪狀呈圓形頭部和細長足的部分。 *此振為[福岡一文字]作品,重花丁子混蛙子丁子   點擊上圖觀看細節 

3

< < 互 目 刃 文 > > >

互目:如連續的圓形碁石(圍棋棋子、雲子)狀的刃文。互目刃文的形態多樣,如[燒頭]部分整齊、連續排列的數珠刃,又或是如半邊縱切瓢簞(葫蘆)狀一大一小連續排列的瓢簞刃等。

數珠刃  [播磨大掾藤原重高(二代)]

肩落互目·鋸刃:互目的[燒頭]像鋸子一樣朝單側傾斜的刃文,多數為逆向(即燒谷向上燒頭向下)傾斜。在備前兼光的作品中較為多見。

腰開互目:互目的間隔較廣,連綿如山狀的刃文,多數情況下,腰開互目中還會夾雜其他小形狀亂刃,形成複雜的刃文樣式。

尖刃:互目的[燒頭]呈尖狀,如同要刺入[平地]中一樣的刃文,是室町時代美濃刀的獨特刃文。尖刃種類多樣,有像「鬼的角」一樣的角刃、像頭盔的「鍬形前立」一樣的鍬形刃、像犬牙一樣的犬齒刃等等。


三本杉:尖刃刃文的一種,[燒頭]高度各異的尖刃互目、以三尖左右為一單位、接連如杉樹林狀的刃文。是室町時代的美濃刀、以及新刀期之後美濃伝的顯著特點,其中尤以兼元及其後代刀工最為知名。

後代[兼元]的三本杉刃文,與上圖中初、二代[兼元]相比,演進為十分規整的符號性刃文。點擊可看大圖

箱亂刃:互目的[燒頭]向左右兩側略微擴張,燒刃形成像長方形箱子狀的刃文。也有小型的角刃、左右擴張形成如耳朵狀的耳形亂刃刃文。箱亂刃被認為是村正及其後代刀工的代表性刃文。

4

< < 其 他 刃 文 > > >

皆燒:刀身基本上全部被燒刃呈網狀覆蓋的刃文。但是,並非全部地鐵都被燒入,即仍可見部分完整地鐵。是南北朝時代的相州伝的特徵刃文。

名刀工[長谷部國重] 皆燒短刀作品

簾刃:沸或匂形成的筋狀燒刃、如同河川般沿刀身縱向散布,又如立起的簾(竹簾)狀的刃文。是江戶時代前期刀工丹波守吉道獨創的刃文。

灣刃:如同緩和起伏的波浪狀的刃文。既有接近直刃狀的直灣刃,也有與互目刃文交雜的互目灣刃等多種樣式。

濤瀾亂刃:如同大波浪湧起、即將砸落的波濤狀的刃文。為江戶時代中期刀工津田助廣的獨創刃文。

飛燒:燒刃從[刃緣]處脫離,在[地中]星點斷續存在,在[平地]中表現出不規則的形狀的刃文。又根據飛燒的形態和位置,有燒玉、棟燒等分支。

燒玉(玉を燒く):在亂刃文燒谷之間的[地中]、燒出「圓球形」的飛燒刃文。

棟燒:並非在刀刃處,而是在棟(刀背)處施加的飛燒刃文。

5

< < 結 語 > > >

以上,就是本期[日刀面々觀]所要介紹的全部刃文種類,基本上囊括了各種常見的刃文樣式,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細類的分支項,由於圖文資料較少,就在以後的日日抄欄目中隨見隨說吧,一切都是緣分。本欄目將不定期地(摸魚)和日日抄交替更新,下期預定介紹的是與[刃文]密切相關的[刃中的働(動態、形態)],敬請期待!

另外,一處勘正:上期[舞草]一文中,在介紹刃長時號主因一時疏忽,忘記了中國和日本在長度制式轉換上的差異——我國一尺為1/3米,即約33.3釐米;而日本的一尺為30釐米,因此上期文章中的[刃長二尺]實際應為60cm。特此更正,感謝細心刀友指出!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以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刀劍特別展《京都之刀》展會指南|日本·文化
    京都是日本的政治、宗教以及文化首都。自平安時代以來就有許多鍛造刀劍的工房,製作出多把名刀,京都出產的刀劍是最高品質的武器,也受到了武士與文人的重視。這次展會總共分了八個章節,來展示京都歷經千年的刀劍發展歷程。
  • 日本刀劍圖譜(珍藏版)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在日本又稱為刀(かたな,Katana)。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廣義上日本刀鑄造流派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
  • 周正武講刀劍—王者之刃揭開漢環首刀的神秘面紗
    同時,作為一種榮耀從西漢起佩戴一把精工裝飾的環首刀也逐漸成為了繼佩劍之後,文武百官的又一種尚武尊崇。環首刀作為一個經典和傳奇,一直在演繹著它的神秘,使無數人為之魂牽夢縈!作為痴迷祖國刀劍的匠人及研究者,我們深諳:「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數十載,我們一直在發掘祖國刀劍瑰寶,傳承中華刀劍文化之途默默求索。
  • 日本刀劍美學
    電話:400-055-6508看過鬼滅之刃的朋友們一定對裡面的關鍵武器——日輪刀很熟悉了叭~日輪刀的原型是日本刀。被譽為三大冷兵器之一的日本刀,經常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更是作為武士的象徵而聞名於世界。而到了今天,日本刀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成為了一種工藝品,所以今天就從工藝品的角度,帶大家認識一下日本刀各部分的細節。
  • ♞冷知識:世界三大名刃為何沒有中國刀劍?
    世界三大名刃是:大馬士革刀、日本東洋刀、馬來克力士劍世界上公認三大名刃中沒有中國刀
  • 連戚繼光都嘆氣,明刀真不如日本刀?收藏者眼中明代中日刀劍比拼
    編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的《武士刀明明是刀,日本人為何非說是劍?收藏者眼中的中日刀劍比拼》文章發表後,有讀者留言,提到了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天工開物》。而其實,這本書還正式介紹了明朝人所接觸到的日本刀。那麼作為飽受倭寇所擾的明朝人眼中的日本刀什麼樣呢?
  • 日本刀劍的前世今生
    日本刀在刀形上借鑑了緬甸刀的特點,以後吸收多民族的精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日本刀的刀柄較長,與刀刃的長度比例一般為1:4,刀背厚,刃部較直而略帶曲度,並略彎。日本刀使用時雙手握舉,劈砍兇猛。清代《小知錄》上就有這樣一段記述:「倭犯中國,始以此跳舞而前,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
  • 日本歷史上的名刀「村正」,為何成為不祥之刃,被人們視為妖刀
    喜歡日本遊戲的朋友,或許都在遊戲中聽說過這樣一把刀,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妖刀村正。在遊戲中,這把刀總是被賦予各種與詛咒、妖魅相關的故事,甚至會吞噬人的心智,將持刀者蠱惑為自己控制,是一把蘊含著強大力量的不祥之刃。
  • ※冷知識:刀劍的直刃,切刃,諸刃分別是什麼?
    刃造一般用來形容日本刀的造類型。刀身是相對於彎刀來說的。↓【造込的種類】(日本刀)A:平造B:片切刃造C:両刃造D:鎬造E:菖蒲造切刃造分為「片切刃造」和「兩切刃造」,類似「平造」「鎬造」,都是形容刀身截面的形狀。另外,日本刀還會根據刀身尤其是靠近刀尖一段的特徵命名分類,如「菖蒲造」「冠落造」「鵜首造」「兩刃造」等。
  • 刀身有脊就是日本刀或仿倭刀?科學辨別鎬造武士刀與平造中國刀
    日本刀,或者說打刀,也就是通常被稱為日本武士刀的刀型,按刀劍分類學,較為完整準確的說法,應為雙手握持的鎬造彎刀。由於日本刀在中國相當有名,結果出現了有大把各種被強行冠名的仿日本刀的中國刀。下圖為豐國神社藏日本南北朝時代(李朝初)名劍——骨喰藤四郎,為九州島大名大友氏向幕府將軍所進獻,刀全長74.2cm,刃長58.7cm,從圖上可以看到,該刀刀身起中脊直至刀尖,並非所謂的鎬造彎刀。中國刀被強行定義為仿日本刀的刀型更多為此類。如果看慣所謂日本刀,而對日本刀劍史不熟的人,單看刀型而言,不是「鎬造」的典型日本刀,經常會把非鎬造的日本刀當作所謂仿日本刀。
  • 這些刀劍是中國的瑰寶,如今卻流落日本!
    而唐刀作為鋼鐵刀劍鼎盛發展的代表,如今國人除了在古籍之中私自揣摩,令人悲痛的是,只能在日本的博物館中一窺真容。今天拋開民族偏見,小編帶大家細數流落於日本,並被日本珍藏的中國唐刀。現世的存世品大多數被保存在皇宮、各大神社和各大博物館中。1、鹿島神宮唐大刀
  • 世界公認的三大名刃為何沒有中國刀劍?追究根本,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世界三大名刃是:大馬士革刀、日本東洋刀、馬來克力士劍。 世界上公認三大名刃中沒有中國刀,這樣的原因是有深刻的社會背景的。幹將、莫邪的造劍故事,龍泉、太阿等上古名刃,至今為人傳誦。 以花紋刃為代表的中國兵器鑄造術,始自遠古,盛於春秋戰國,衰於秦漢。秦滅六國之後,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一批善鑄兵器的能工巧匠被坑殺,僥倖逃脫的遠避他鄉,東至東瀛,西逾中亞,南抵馬來。
  • 唐刀與日本刀
    從漢代開始,中原王朝的軍隊廣泛使用刀劍,而且運用「百鍊鋼」技術使得刀劍更加鋒利堅韌,百鍊鋼刀因此成為戰勝匈奴的利器之一。冠絕東亞的中國刀劍工藝到了幾百年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傳入朝鮮半島,並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到了隋唐時期,日本多次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國大陸學習中原文化,中國式直刃系刀具的製作技藝、包括包鋼技術,隨之傳入日本。日本稱之為「唐刀」。
  • 創造奇蹟的《刀劍亂舞》,給現實中的刀劍帶來了什麼?
    但實際上,玩刀的人,卻經常與《刀劍亂舞》玩家鬧矛盾。最近,收藏、製作日本刀劍器具的中村圭佑,就對二次元的經濟效果,做了一番補充。同時收藏家與玩家的爭執,也有認識上的原因(以下為中村的原文):《刀劍亂舞》這個遊戲,確實讓刀劍相關活動變多,也讓許多人對刀文化產生了興趣。對喜歡日本刀的人而言,這也是樂見其成的好事。但僅憑這些,並不能說「刀劍亂舞這部作品,對日本刀業界有全面的助推作用」。
  • 百轉千回 還是日本刀 沒辦法
    由此詩可看出日本刀在平安時代後期,鎌倉時代初期時已經成被外國認可、並成為日本的輸出產品之一。《日本刀歌》宋朝 歐陽修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寶刀近出日該國,越賈得之滄海東。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
  • 世界名刀—日本武士刀的熱處理—覆土燒刃
    而高檔日本刀的覆土燒刃,是通過覆土的不均來使其淬火時自然彎曲。 補充,為什麼需要燒刃? 這和刀劍的尺寸,選擇的鋼材,追求的硬度等等有很大關係。一米長的刀劍如果選擇T10,T8等鋼材,那麼最好就要燒刃,因為T10鋼在硬度HRC57,58左右或者更高時韌性差,容易斷,不適合做長刀劍,所以只好用燒刃這種局部熱處理的方法來彌補韌性不足的缺點。
  • 古刀之美令人著迷,《刀劍亂舞》名刀巡禮之博物館篇
    近年線上遊戲《刀劍亂舞》異常火熱,許多刀劍迷們也對日本傳統刀劍鍛造技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若是想要更加了解這些古刀劍的故事,除了大家已經熟知神社寺院之外,各地的歷史博物館、美術館也有許多被列為「國寶」或是「重要文化財」的珍貴古刀劍值得一看,這次就要來跟各位介紹幾間刀劍迷必訪的日本博物館啦!
  • 古代4大名刀,一個是霸氣外露,一個刀劍巔峰,直接影響日本武器
    現在的世人只知道中國的「刀」和「劍」,卻不知刀劍體系中的豐富與龐大。 中國最早的武器是春秋末戰國初期的青銅劍,刀的出現是在漢朝中期乃至末期,著名的百鍊鋼技術,也成為了中國刀劍後2000年的獨特風格。
  • 5分鐘讓你了解日本刀 圖文詳解
    在日本,刀劍並沒有太直觀的區分,所以用日本刀的格鬥方式叫劍術,但是在十世紀以前,上古時期的日本「刀」一般都是直刃,雙刃的「劍」。因此類似草薙,十拳這類的劍就算是有,也都是直刃雙刃的。十世紀後,唐刀技術傳入日本,在日本本土化後產生了現在形式上的日本刀。平安時期日本的刀型還相對直一些,現在四天王寺裡藏著兩把平安時期的刀,都是單刃直刀。
  • 日本刀的鼻祖——唐刀之水龍劍
    這些「精日」敗類們做出很多令華夏兒女們咬牙切齒的漢奸行為:這些狗東西們侮辱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以挑釁中華民族底線、在南京抗日碉堡遺址前身穿仿製二戰日本鬼子軍服、腰掛鬼子倭刀拍照等齷齪舉止,談到刀劍等冷兵器,言必稱日本刀的製作如何有工匠精神,刀條如何鋒利、刀裝如何精美等,這些敗類們是不學無術的腦殘代表,它們不知道倭刀最早是從山寨我國唐刀而來的,我國的唐刀是日本刀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