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2021-01-18 央廣網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續,而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與精神層面的集中表達,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們是我國珍貴的文化寶藏。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文化自信,以及對文化價值的高度認同和踐行。將其與現代化相融合,能夠發揮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力量,不斷提升我國國民文化素質和我國文化軟實力。

  只有具備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發揚下去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一定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歷史的積澱,更是精神的凝聚。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常體現出明顯的民族性、地理性、時代性等特徵,是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只有具備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發揚下去。在我國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主要面對的無非三種文化,即中華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和馬克思主義文化,構成了各種文化並存的格局,深深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對物質、精神等方面的整合與凝結,蘊含著高度的民族認同感,能夠影響國人的言行,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意識。由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徵,從而具備了高度的教育意義和動員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促使國民不斷提升團結和凝聚意識,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有效提升。

  文化自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深遠意義,在文化自信視域下,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語境主要兩種。一是歷史語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經過歷史的不斷洗禮和沉澱而流傳下來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其中蘊含著我國許多歷史人物偉大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是我國抵禦挫折的重要精神支柱。二是時代語境。在經濟全球化以及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各國之間往來的日益密切使得文化的交流也逐漸呈現多樣化的特徵,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也要不斷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明晰優秀傳統文化的定位,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提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可見,文化自信對我國建設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要求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首先,應清晰定位其概念與內容。優秀的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具有一定文化價值和影響力且能夠被一直推崇、學習和傳播的文化。在對其內容進行定位和傳承時,需要注意將歷史性和時代性相結合,選擇能夠為大眾所接受的內容,增強民眾的認同感,促使其能夠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同時,還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出來,加大對好人好事、名人事跡等具有正能量的社會實踐的傳播力度,以增強我國人民群眾的對文化的自信與社會凝聚力。

  實現與馬克思主義的協同發展,藉助國民教育路徑弘揚傳統文化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對我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指導意義。因此,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還需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促進兩者的協調發展。在實際的傳承中,應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借鑑其中優秀的部分,並立足於新形勢的發展,將能夠解決當下實際問題、促進我國未來發展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例如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積極宣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以有效指導民眾的思想和行為,提升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覺性和自信心。

  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過程中,教育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傳播路徑,其能夠將我國傳統文化深入貫徹到教學過程中,從不同學科和領域展開多樣化的傳統文化滲透,進而不斷增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信心。因此,要充分發揮教育的力量,將優秀傳統文化有目的、有計劃地向所有學生推進,將文化的傳播與具體的教育相互結合起來,增強其在我國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同時,還應加大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宣傳力度,積極辦好國際教育,如發揮好「孔子學院」的作用等。

  高效利用網絡技術傳播傳統文化,開展多樣化傳承活動

  在現代社會,網絡信息技術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因此在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還應積極發揮各種網絡技術平臺和手段的作用,將其作為重要的傳播媒介和載體,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有效融合,進而為廣大群眾文化自信的形成與提升提供良好的條件。首先,由於新媒體具有強大的社會輿論導向作用,並且隨著網絡的普及,網民的數量不斷上升,群體結構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因此要發揮新媒體等網絡平臺的作用,充分發揮其傳播優勢,不斷提高群眾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提高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其次,在實際生活中,還可以藉助多樣化的活動形式來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現今非常火熱的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網絡綜藝節目,如最強大腦、中國成語大會等,大力傳播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可通過一些音樂、戲曲、舞蹈展演活動等,或者藉助一些比賽、培訓、文藝晚會等形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公眾文化自信。

  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對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和作用。發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需要每一位中國人民都樹立堅定不移的文化自信,增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並在實際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積極傳播和弘揚,在引導我們自身言行的同時不斷增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影響力,從而逐漸提高我國的文化實力和國際地位。

  (作者分別為河北工業大學講師;河北工業大學副教授)

  【註: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美國館藏北朝佛教雕刻調查與研究―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波士頓美術館為中心」(項目編號:14YJC760034)、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河北設計創新創業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16031305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嵐山一中|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為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及《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於在各級各類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圍繞我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團委特組織此次「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暨元旦假期文化自信主題教育活動。01堅定文化自信,拒絕「洋節」倡議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
  • 【實踐新論】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事關國運興衰、事關國家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充滿信心,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充滿信心,才能有堅守的定力、奮發的勇氣、創新的活力。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正是有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才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這種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和底蘊。
  • 「實踐新論」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正是有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才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這種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和底蘊。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強國建設的底蘊和底色,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最穩定的精神DNA。
  • 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在當今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首先復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九州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劉餘莉傳統文化十二講》,作者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劉餘莉教授。在本書中,劉教授首先從重新認識傳統文化開始,破除對中華傳統文化先入為主的偏見和斷章取義的理解,以達到破邪顯正、為傳統文化正名的目的。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文化是歷史的積澱、智慧的結晶,引領著歷史前進方向和時代發展潮流,昭示著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 弘揚中華體育精神 堅定體育文化自信
    體育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體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建設體育強國的背景下,體育文化正日益成為新風口、新賽道。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在挖掘體育文化價值、精神內核,利用體育影響力,打好體育牌,堅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前進。
  • 堅定文化自信,吹響文化強國集結號
    聶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吸吮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養分,文學創作者應當創作出一大批不負春光、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精品力作,為文化強國吶喊助威,加油鼓勁。
  • 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
    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素質的基本前提,文化自信在本質上就是堅定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根據和現實合理性,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共產黨人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其次,通過加強科學文化教育提升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
  • 弘揚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前言我們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使我們文化自信的出處。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之中,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養,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傳統文化的定義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
  • 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始終堅定文化自信不動搖
    面對當今世界全球化、市場化和信息化迅猛發展的歷史趨勢,我們必須要在更為廣闊的歷史時空中去堅守並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使命、文化權利和文化責任,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堅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加深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
  • 中國文化在守正創新中堅定自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系統闡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一歷史上,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成就,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但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憑藉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國門,中華民族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慘痛歷史,中華傳統文化經歷了劇烈變革的陣痛。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等,以富有生命意蘊的節慶活動久久流傳。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是文化自信的源頭活水。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的具體標誌,是矗立於世界之林的「形象」。
  • 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_國內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因此,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及其現實意義具有重要意義。
  • 延續敦煌文化的輝煌——敦煌市建設敦煌文化學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範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又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為使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和建設者,不斷堅定文化自信,敦煌市委決定建設敦煌文化學院。  敦煌文化學院佔地面積6畝,總建築面積4227平方米,現有可容納60人的報告廳、多媒體教室5個,可容納200人的報告廳1個。報告廳、多媒體教室音視頻傳輸設備齊全,在線培訓、同步音視頻傳輸、遠程視頻會議系統等平臺建設完善,可同時舉辦500人的培訓班。
  • 弘揚核心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對 「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這為我們在新發展階段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 仲愷堅定文化自信 用傳統連環畫講好愛國故事
    仲愷堅定文化自信 用傳統連環畫講好愛國故事 2020-12-2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因此,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及其現實意義具有重要意義。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因此,需要我們充分重視、利用海南豐富的東坡文化資源,讓其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中,成為實現文化引領、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成為推動全省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集群,培育旅遊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不可替代、不可多得的重要角色。
  • 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省建設重大突破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才能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文化自信的核心在於價值觀。《建議》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快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凝聚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