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捐贈資金應退還或轉贈,湖北將立法規範引導個人求助行為

2020-12-1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陳倩)湖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今日召開,會議將審議《湖北省慈善條例(草案)》。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草案》將從多個方面對慈善活動進行規範。

湖北省民政廳廳長柳望春對《草案》進行了說明。他介紹,《草案》細化規範了慈善活動和慈善財產使用管理。《草案》規定,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涉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消防等公共事項,應當向相關部門履行批准程序。合作開展公共募捐活動,雙方應當依法籤訂書面協議。對非貨幣性捐贈財產,可採用專業評估機構對其價值進行評估。

《草案》還對近來較為常見的個人求助行為進行了規範引導。《草案》明確,個人求助範圍為個人解決本人、家庭成員或者其他親屬的特殊困難。慈善組織和求助信息發布平臺對求助信息的真實性應當進行核實。求助人應當公開求助目的,併合理確定求助金額上限。受助金額超過求助金額的剩餘捐贈資金,應當退還捐贈人或轉贈給慈善組織。

相關焦點

  • 個人網上平臺求助須「實名認證」,單次求助金額限定50萬元_中國...
    在輕鬆籌、水滴籌等網上求助平臺進行大病求助時,各平臺將對求助人進行實名制認證審核,單次求助金額一般不超過50萬元,信息公示不完整的救助款或可直接打入醫院,個人大病求助行為也不得與慈善活動相混淆。
  • 網上平臺求助須「實名認證」,單次求助金額限定50萬元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8月18日消息,在輕鬆籌、水滴籌等網上求助平臺進行大病求助時,各平臺將對求助人進行實名制認證審核,單次求助金額一般不超過50萬元,信息公示不完整的救助款或可直接打入醫院,個人大病求助行為也不得與慈善活動相混淆。
  • 通州交警轉贈湖北168隻電子哨
    3月3日上午,平潮鎮吉壩鄉連愛心協會的志願者帶著168隻電子哨來到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向一線交警捐贈電子哨。但沒想到,接待志願者的副教導員王鵬在表示感謝的同時,建議把168隻電子哨捐贈給湖北一線的交警。    據了解,此次愛心捐贈由平潮鎮吉壩鄉連愛心協會會長殷建峰組織發起。
  • 規範網絡募捐才能讓慈善走得更遠
    草案二審稿提出,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慈善信息溝通共享、信用信息披露機制,鼓勵廣州市慈善組織與專業機構合作,聯合開發運營公開募捐網絡平臺,同時推動個人救助與網絡公開募捐項目相結合,加大對貧困家庭重疾患者的救助力度。
  • 數字法治丨宋亞輝: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的「剩餘權利」
    在行為規範無法窮盡列舉或難以通過「原則+例外」條款進行精確的價值平衡和區別對待的領域,積極確權立法將隆重登場,彈性化的權利立法可作為兜底機制,由法院在事後針對個案情形,通過靈活解讀法益保護範圍來調整行為自由之界限,以此緩解行為規範的列舉負擔與僵化難題。行為規範不只是行政執法的依據,同時也為民事司法提供了裁量基準。
  • 微信朋友圈中個人求助信息泛濫 近半受訪者捐過錢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3.7%受訪者的微信朋友圈裡有人發布或轉發過求助信息,其中48.5%的受訪者向這些求助者捐助過。58.5%的受訪者認為微信朋友圈裡的個人求助行為缺乏監管,易產生糾紛,57.4%的受訪者建議對求助人進行嚴格審核和定期檢查。
  • 個人大病求助平臺升級自律公約 單次求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
    央廣網北京8月18日消息(記者任夢巖)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8月18日上午,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水滴籌、輕鬆籌、愛心籌等共同籤署《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自律倡議書》和《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自律公約》2.0版,並向所有該行業平臺發出自律倡議
  • 山東:擬立法「嚴管」慈善募捐
    《慈善法》作為我國首部慈善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許多方面規定比較原則,從實施四年情況看,需要通過地方配套立法加以細化和補充。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對《山東省慈善條例(草案)》進行審議。條例草案按照「嚴管」慈善募捐和「方便」慈善捐贈的總體思路,對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贈進行了規範。
  • 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平臺自律公約升級 平臺應遵守七項「底線規則」
    工人日報客戶端8月18日電 在我國三家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愛心籌、輕鬆籌和水滴籌聯合籤署發布《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自律倡議書》和《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自律公約》之後近兩年,自律公約升級版今天籤署,除了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三家平臺之外,新增了
  • 定向捐贈、捐錢還是捐物、捐贈抵稅……律師釐清慈善捐贈這些問題
    但在慈善捐贈中也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尤其是湖北某慈善機構的做法讓公眾產生質疑。那麼,作為公眾的我們應當如何捐贈,才能避免「出錢又受傷」?慈善組織該如何依法開展慈善活動,才能符合法律規定呢?日前,福建閩君律師事務所律師曾鴻鳴為你解答上述疑惑。問:應當選擇什麼樣的慈善組織進行捐贈?
  • 解放軍軍樂團原團長談國歌立法:演唱應規範,汙辱要嚴懲
    這意味著,國歌和國旗、國徽一樣,將有一部專門的法律。這將有助於規範國歌的奏唱、使用等行為,進一步捍衛國歌的尊嚴,促使人們更加珍視對於國歌的情感。這次立法吸引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不僅僅因為國歌是國家尊嚴的象徵,而且國歌凝聚了太多國人的情感和夙願。
  • 廣東立法明確教育懲戒邊界——對推搡爭搶等違規行為,教師應制止...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黎鑑遠)近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簡稱《條例》),率先通過立法明確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並對教育懲戒內容作出詳細規範
  • 企業捐贈中的納稅籌劃
    (5) 終止後的剩餘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性組織。 (6) 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7) 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8) 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社會團體財產的分配。
  • 兒子患重病醫治無效去世 信義父母退還1.5萬剩餘愛心款
    令人悲傷和感慨的是,夫妻倆捧著1.5萬元現金,並不是來捐款的,而是來退還愛心捐款的。同時,夫妻倆還帶來了一面錦旗,頭髮花白的眭成和說:「一直以來的一樁心事,終於了了,十分感謝大家的愛心!」今年1月29日,眭成和、王麗霞正上大學的愛子眭王興,被確診患了隱球菌腦膜腦炎,且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當時,在重症監護室每天需要2萬元左右的高額費用。
  • 河北滄州瑞思英語學校拒不退還剩餘課時費用 孩子已升學
    2019年我們給孩子報名了該校課程,現向該校提出退還剩餘課程學費,具體原因如下:1.該校在線下課程期間,在未和家長溝通的情況下,頻繁更換教師,教學效果不佳。2.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效果極差,老師責任感不強。3.如未有疫情影響,則孩子可以在上小學之前完成剩餘課程,但課程因疫情影響延後,孩子已經上小學而沒有時間再上剩餘的課程。
  • 國家旅遊局:規範旅行社經營行為 倡導遊客理性消費
    近期,部分地區發生了因「旅行社收取旅遊者出境遊保證金不能按約退還、售賣旅遊套餐不能履約、發行旅遊單用途預付卡不能履約」等情況引發的旅遊投訴和群體性事件,嚴重侵害了遊客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旅遊市場秩序,造成了較大的社會隱患。
  • 私教中途更換 健身房被判退還會員剩餘課程費用
    今天,北京懷柔法院通報一起此類案件的判決結果,因為原定的瑜伽教練離職,法院判決健身房退還會員李女士卡內剩餘的8000元費用。李女士說,2015年9月,她在被告某健身公司辦理了一張健身房會員卡。健身過程中,她刷卡支付8600元報名參加為期6個月的瑜伽私人小班培訓課程,由教練宋某一對一教學。雙方未籤訂合同,被告公司未出具相關收據發票。
  • 從法律和制度上規範公民行為
    公民行為規範,體現了國民素質的文明程度。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但是一些公民的不文明行為仍然有待規範。例如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亂插隊,過馬路闖紅燈、翻越欄杆,隨地吐痰、隨手亂丟垃圾,損壞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