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編」奇人劉愛國
祁東縣太和堂鎮三口灣村的劉愛國,今年68歲,矮小的個頭,乍一看就是一位十分普通的鄉村老大爺。再仔細一看,他雙目深陷,走起路來必得先伸出雙手摸索,兩隻腳也不敢邁出大步,只是細碎細碎地慢慢挪動。原來,他是一位盲人。
然而,又有誰能想到,劉愛國篾匠手藝不凡,還是遠近聞名的「盲編」奇人。
彭理 攝
「上天對叔叔太不公平了。」他的侄子劉海告訴我們:「叔叔天生雙目失明,在十五歲以前就是在人們的憐憫之中度過的。」據他介紹,少年劉愛國完全生活在自己的黑暗世界之中,害怕父母一旦老去,自己將無法生活下去,曾經幾度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尋死覓活,不願苟活人世。在父母和兄弟們三番幾次救了以後,劉愛國心生愧疚,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後來儘管喪失了聽力,語言功能也有嚴重滯礙,但仍然堅強地活著。
無師自通編竹椅
一切都在十五歲那年改變。一次,家裡買回了一把竹椅。劉愛國覺得跟平時坐的木凳很不一樣,心裡便存了一份好奇。先是天天「霸」著竹椅坐,後是一整天都與竹椅在一起,就連吃飯也不時放下碗筷,反覆用手去摸和量它,將竹椅所有的尺寸和結構,都裝在了心裡。原來,這時的劉愛國已打定主意要學編織竹椅了。
一個多月後,劉愛國又比劃著讓父親去給自己買編織竹椅的工具。父親只當他玩,就東湊西借地給他找來了鋸子、刨子、錘子和鑿等幾樣簡單的工具,全當應乎了事。劉愛國拿到工具愛不釋手,先是反覆地摸,隨後又冥思苦想,經常吃飯和睡覺都在琢磨著如何編織竹椅的事。
再過去三個多月,奇蹟出現。那天,一家人從生產隊裡出工回來,正要圍著桌子吃飯,突然發現家裡多了把竹椅。父親差點將手中剛端起的飯碗掉在地上,便扔了筷子,一把抓起那把看起來很新的竹椅,像鑑寶似的反覆地看,然後再跟買的那把反覆比較,奇了怪了,兩把居然一模一樣,仿佛一對孿生兄弟,分不出彼此。父親丟下椅子,抓起兒子的雙手,發現上面橫一道豎一道織篩子一般的傷口,一時喉嚨哽咽說不出話來。母親更是一把抱住十五歲的兒子,哭得跟淚人兒似的。
後來,父親去兒子編織竹椅的屋裡看了,發現原來存放的幾根竹子,都變成了亂丟在地上的七八個編壞了的竹椅架子。可以想見,為了編好那把竹椅,劉愛國是費了怎樣一番心血啊!
「盲編」是個奇蹟
俗話說,刀斧無情。二十歲那年,劉愛國一刀砍下去將左手中指砍掉了。揪心的疼痛,差點讓他屈服了命運,然而待傷勢一好,他又拿起了篾刀。隨著年歲的增長,編的竹椅越來越多,劉愛國的技藝更發嫻熟,不僅廢品率幾乎為零,更沒有再受過傷。後來,劉愛國還學會了織籮筐、撮箕、竹籃、簸箕等各種竹製器具,對於每一位購買它們的用戶來說,那都是難得的精品。
不能不說,劉愛國在眾多殘疾纏身的情況下,無師自通學會編織竹器是個奇蹟。對於物件的尺寸和形狀,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有一個概念,完全靠著右手去量去摸,卻又精準無比。五十多年前,鄉村手工編織業很盛行,不少的家庭還是篾匠世家。劉愛國編竹椅的事傳遍了十鄉八裡,自然有很多人不相信,就遠遠近近地趕過來看個究竟。
有一天晚上,有個老篾匠特地來看劉愛國編竹椅,見唯一亮著燈光的灶屋裡並沒見著劉愛國,就跟他的父親說:「劉叔,你家愛國呢?」「在靠邊那間屋裡編椅子呢。」老篾匠聽了,一時想當然地問:「黑燈瞎火的怎麼編?」突然又想起劉愛國盲編竹椅,哪用得著點燈?這才恍然大悟地朝那黑屋走去。他劃了二根火柴,在微亮火光照亮下,看見劉愛國正鑿著一根竹筒,那架勢駕輕就熟,一絲不苟,居然比自己還嫻熟。他再拿起一把做好的竹椅,橫著豎著側著反覆地在地上用力壓,硬是像一個鐵鑄的架子,沒有半分鬆動搖晃。再摸摸椅面和幾個接合部,光滑平整,沒有一絲毫縫隙,仿佛生成的一個整體。此刻的老篾匠,心中不由得暗暗生出敬佩來。
不會放下篾刀
五十餘年彈指一揮間,一直單身的劉愛國天天與竹椅打交道。別看他身材弱小,但由於常年舞刀弄斧,兩條手臂肌肉異常發達有力,一雙手掌更是如鐵石般粗糙堅實。他三天編一把,幾十年來竹椅價錢也從一把幾元到十幾元,現在賣到四十元,儘管掙的錢並不多。慢工出細活,再加上從不偷工減料,編出的每把竹椅都像鐵水淋了一樣牢固。因為常年在家編竹椅,很少曬太陽,再加上年齡已大,身體越來越差,掙的錢差不多都花在買藥上了,所以依然過著貧困的日子。
這兩年,鎮上扶貧工作隊經常組織扶貧志願者團隊去看望劉愛國,每次除了帶去慰問金和禮物外,還拍了照片、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和群裡轉發,為劉愛國編的竹椅打廣告。這樣一來,不僅在本地拓展了銷路,還幫他將竹椅推銷到了外地。有次,一位廣東老闆要建農家樂山莊,在志願者匡青樹的聯繫下,一次就將劉愛國積壓的竹椅買走了100多把,付了一萬多元。「但是,這樣的機會還是很少。」劉海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自己叔叔的堅強,並能幫他推銷一些篾器。
彭理 攝
如今的劉愛國,住著政府的安置房,每月還有養老金,生活過得比先前富足多了。「叔叔到底是如何學會編織竹器的,至今都是一個謎。我想這門技藝已經融入了他的生命,只要動得就不會放下手裡的篾刀。」劉海說到這裡,嘆了一口氣,他知道以前編織的存貨還有一些,如果不賣掉,叔叔是很難安心的。「將東西儘快賣掉,他也想資助一二個小學生呢。」劉海說出了叔叔的心願。
【轉載請標明來源:祁東融媒體中心】
◆編輯:易玉娟、龍子堯(實習)◆監審:譚新軍
◆三審:屈波 ◆總編:王志英
◆投稿郵箱:qdxw888@163.com
▓請盡情分享至朋友圈
【來源:祁東宣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