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葉》:人生,是一場節制欲望的修行

2020-12-15 子芊上上

「你好嗎?」「我很好!」「真的嗎?」

通常情況下,「很好」並不是答案。本該是,但每個人都不自覺,甚至不加思索的說出來,就好像我們達成了共識。

可是,你的心裡總會時刻蹦出一種聲音——並不好。這才是你真實的回答。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缺角,一個空洞。這個空洞,總是讓你難以滿足,始終不能讓你誠心誠意的道一句:「我很好」。

01

《抓落葉》這本書,你剛開始翻看,會感覺作者的思維很跳躍。他的跳躍會讓你感覺,故事的邏輯和連貫大打折扣,從而少了故事一氣呵成的精彩。

但是你細細的讀來,卻會驚覺這正是本書的獨特之處,這正是作者的智慧所在。實際上他的邏輯很清晰,三條主線分別對應人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作者巴特勒,別出心裁地寫了『人類起源』,不是猿猴演變,更不是女媧造人,而是外星球所創造的旅行者。這一個個的旅行者都要去地球——一個美麗的藍星球,去體驗今生。

但是,梅裡亞姆,這個外星球的「造物者」在創造人體的軀殼時,她又在人身體上做了修改,在人體的胸腔內部,心臟的旁邊,設置成了新月形狀的空洞。

就是這個空洞,讓參與創作的喬利斯產生了恐懼和分歧,怕梅裡亞姆和自己被老闆懲罰。

於是就拼命的填補空洞,把愛、憤怒、悲傷、快樂……所有的情緒都往這個空洞裡注,他不停的找東西,甚至於雲、光、所有能夠用上的東西,試圖去填滿胸口的洞。

可是,他們發現怎麼都填不滿。

「無論怎樣填補,我們永遠都給不了他們想要的。」

「他們想要什麼?」梅裡亞姆問。

「更多!」

這是一部充滿哲理的小說,能深深地引起你的反思。作者開篇就點透了人的本質,欲望無度。人生,就是一場與欲望制衡的修行。

這個空洞,就是你今生的欲望。只要人活著就有欲望,欲望是無窮的。

他們會不停的吃,不停地愛上不該愛的人,沒日沒夜看電視,在節目期間買一堆沒用的垃圾……

好了還想要更好,房子大了還要大,車子豪了還要豪,一個老婆不夠還要外面再找,瘋狂的斂財,瘋狂的佔有……

當今,人的信仰好像就是欲望!

02

「我站在前院兒的正中間,望著這個長肢巨人和落葉翻滾的天空。」樹葉打著圈兒下落,小時候的艾略特,9歲,和哥哥經常比賽抓落葉。

他的哥哥迪恩,只比他大兩歲。但是他們抓落葉的風格完全不同。 哥哥會東撞西撞追著落葉跑,像一隻金毛犬突然放到了大雁群裡,一次又一次迅速的出擊。他總是抓了這一片,又想去抓另外一片落葉。

他總想贏。

落葉不可預測,充滿活力,不循規蹈矩,不時懸空,暫停下降的過程很難抓。

艾略特卻發覺了「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先耐心地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

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總想贏,總想要更多……

《解人頤》中對欲望作了入木三分的描述:

「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當了縣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人們的一切苦惱似乎都是從欲望中產生的,只有當心靈不為欲望所佔據,才能安放靈魂。

這正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

人生如同抓落葉一樣,不必拼命追逐落葉,只要攤開掌心,等待落葉降臨,再緩緩接住它。

03

造物主在我們的機體中,留了月牙型的空洞,使完整的身體,有了不完美。但是,「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殘缺,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接納生命當中的不完美,方有可能發現殘缺的美。

蘇軾《水調歌頭》有詞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陰晴圓缺,本是規律;悲歡離合,本是世相。何必讓無休無止的欲望,佔據了我們的心靈呢?

康德說:

「如果我們像動物一樣,聽從欲望、逃避痛苦,我們就成了欲望和衝動的奴隸。」

我們都是生命的旅人,抵達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人在旅途,不要總想追求白璧無瑕,不要總想著抓住些什麼,只管體驗就好。就像本說中的艾略特一樣,從容不迫的直面生命的光明與黑暗就好。

《人的一生》有句話是這麼說:

「人的一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容納每一個欲望。」

王陽明說: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自我節制,自我約束,一個人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達到更高境界。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人生就是這樣,圓滿總是與缺憾並存。

月白風清,你遙望夜空星辰,參省世間盈缺,醒悟人生得失,你會發現,窗前月,不管圓缺,恰似璧玉無暇。

相關焦點

  • 《抓落葉》: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洞」,欲望就像落葉飄忽不定
    文/安若兮用溫暖的文字 點亮孤獨的靈魂一個9歲的男孩子站在暴風雨來臨前的院子裡,像個武林高手一樣感受著氣流、風速,判斷著合適出手的時機,一旦時機成熟,便可準確無誤地將落葉抓在手裡。只是,他把抓住的落葉悄悄地放進了口袋裡,顯然,在數量上他早就佔了上風。
  • 封面夜讀│存錢,是一場與欲望較量的修行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存錢,是一場與欲望較量的修行》我有位朋友,最近想把自己的老奧迪A8賣了。我們都很詫異,因為這個車他入手不過1年。去年他想買車,預算40萬,我們都建議他去買輛準新車,比如寶馬5系和奔馳E級。
  • 《抓落葉》:「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你還願意嗎?」
    深藍色調的封面上,一艘小船靜靜地停在透著點點繁星的湖面,船上身穿棕色服裝的背影努力將手伸向遠方,像是要抓住即將飄下的落葉,又宛若正在跟遠處的宇宙星空問好……我衝動地買下了這本書《抓落葉》,只為這個令我心動的封面。好不誇張地說,拿到書時,我甚至都不知道書在講什麼?
  • 《抓落葉》:人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01、故事的開頭,是艾略特和哥哥在抓落葉。當然,樹葉不是直線平緩墜落,落葉不可預測,充滿活力,不循規蹈矩,不時懸空。暫停下降的過錯,很難抓,但同時也是抓住它的最好機會。不得不說,最開始我是被這個詩意的名字吸引,而且書中關於抓落葉的描述也很詩意。樹活了,它們想要抓住我們。起初我以為,這只是一本充滿人生感悟,有情懷的書籍,但是看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整本書帶給我的感覺是文章太跳躍了,一下子跳到另外一章,若不是用心去讀,根本就體會不到要表達的深意。
  • 《抓落葉》:快樂不是人生唯一目標,歷經千帆,仍舊內心平靜才是
    抓落葉關於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雖歷經萬難仍覺得人生很美好,有的覺得人生四處悲歌,毫無意義。如果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可以結束生命的按鈕,你會買嗎?《抓落葉》這本書的作者是湯米·巴特勒,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比起鑽研繁複的法律條文,他更喜歡探索講故事的方法。故事的主角是艾略特的一生,講述的是他如何努力生活,卻又不得不被這個世界的「潛規則」推著走的故事。他想盡力的活著,卻發現人生有些事就像秋天的落葉一樣,抵抗不了自由落體運動。
  • 關於欲望的那些事,這本豆瓣評分8.8的《抓落葉》讓我想明白了
    最近看的一本書《抓落葉》,改變了我對欲望的看法。作者湯米·巴特勒通過主角艾略特一生告訴我們:正是欲望促使我們前進,有動力追求生活,即使面對艱難、痛苦的人生,我們依然能一直走下去。這本書由三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人類製造者的實驗描述,一部分是艾略特的人生,還有一部分是未來世界的回憶。
  • 拒絕做假帳而失業,女朋友劈腿,用《抓落葉》的秘訣走出人生低谷
    抓落葉也不例外,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湯米·巴席勒八歲的艾略特是個心思細膩、想像力豐富、聰明而又善良的孩子,在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迪恩比賽抓落葉的過程中,聰明的他早就發現了抓落葉的秘訣,並沉穩地抓住了至少15片落葉,而哥哥以比賽的心態,東撞西撞地追著落葉跑,最後只抓住了7片落葉。
  • 《抓落葉》:其實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
    文 |晴風圖 |網絡近日,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說《抓落葉》,而這部小說看似是小說,是故事,卻給我上了一課,讓我悟到了人生的秘訣。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由趙思婷翻譯的書。哥哥迪恩和自己抓落葉風格完全不同,他為了抓落葉,會追著落葉滿院子跑,而他抓到落葉的次數很少,可即便這樣,他也不灰心,依然不斷地到處跑,追著落葉抓。每一次抓到落葉,他就會大聲喊,後來他抓到了第七片,第八片,第九片的時候,他轉身問艾略特,你抓到了幾片,艾略特撒謊說:「5片。」
  • 《抓落葉》:最好的人生狀態,是擺脫別人的期待,做真實的自己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明明活得很努力,卻覺得自己只是被生活推著向前,如同隨風飄散的落葉,沒有方向。如果,你有過這些的疑問和體驗,不妨和我一起讀讀這本書——《抓落葉》。《抓落葉》是由美國作家湯姆·巴特勒所寫,通過講述抑鬱症患者艾略特的故事,探討了一個現實的問題:人的一生,到底該怎麼過?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人生哲理)
    完美的人生,包括幸福,快樂,也包括那些滄桑的過往,不必羨慕別人,誰的人生不是一路行走,一路丟棄?誰的生活不是一半明媚,一半憂傷?誰的路不是一段荊棘,一段開闊?誰的歲月不是一路堅定,一路迷茫?生活就是一場修行,得到了磨礪,就變得堅強;有了離別,才會感知聚的喜悅;吃到了苦,才知道什麼是甜;經歷了失去,就會懂得擁有時的珍惜;經歷了失意,就能學會從容地選擇;經受了缺憾,才能領略完美的涵義。苦樂離合,花開花落,留一份珍重;一路走過,一路安然,一路喜樂,一路菩提花香。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
  • 《抓落葉》:生命無須評判,人生自有意義
    他用一隻手抓著藤蔓,另一隻手摘下了草莓。多麼香甜的味道啊!這個寓言故事想告訴我們什麼?是告訴我們人要活在當下,抑或人生總是危難與驚喜並存?如果要弄懂故事的真義,我們就要走進《抓落葉》這本書去看看。《抓落葉》是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的著作,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品。
  • 《抓落葉》: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敬畏之心,讓人生充實而有意義
    01 非常巧合的是,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偶然翻起了《抓落葉》這本書,並且一氣呵成地讀完了它,給我感觸頗深。合上書本,我腦海裡最強烈的想法便是: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一顆敬畏之心,踏實肯幹,讓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 治癒系哲思小說《抓落葉》:答應我,走之前請看完這個故事
    由不得我一次次地想按下人生的暫停鍵,想抽離片刻,想回顧一下過去的人生,想思索一下未來的方向。片段裡的「我」叫艾略特,8 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黑影一樣的怪物,雖然面目模糊,艾略特卻很喜歡,因為怪物會模仿他和哥哥抓落葉的動作,很搞笑;怪物還曾救下了被海浪捲走的媽媽,可是家裡人都不相信他,甚至哄騙他去見醫生,進而診斷出艾略特有自殺傾向。
  • 有節制的人生,才活得更自由
    文章裡提到幾個不愛健身的法國女人維持好身材的秘訣:例如,「不再感覺餓的時候,就停止進食」、「堅決不吃零食」、「不愛健身,愛走路」……細細研究法國女人的這些保持身材秘訣,發現她們的飲食非常節制,能控制對食物的欲望,更不會肆意放縱。因為她們深知世上大多胖子都是吃出來的,飲食無節制,攝入熱量過多,多餘的熱量在體內囤積轉化為脂肪令人變胖。
  • 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可你知道該怎麼修嗎?
    「人生是一場修行」這句話很多人都在說,但是如果真的問他們修行到底是怎麼回事,該怎麼做才是真的修行時,許多人恐怕都難以說出一個所以然來。修行是基於對人生遭遇、世界奧秘的認知而對自己的身、心完善所採取的和諧行為,既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又能與自然規律達到一個和諧的共振共生狀態,使人與社會、自然都能達到至善至美之境。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麼到底該怎麼去修呢?對於這個問題,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最主要的還是要從自己的身心之上來找到答案,下面給大家提供幾個思路供大家參考。
  • 郭晶晶1.6億豪宅內景罕見曝光:節制欲望,你會活得更高級
    周國平說:「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欲望,滿足於過比較簡單的生活,生命的疆域會更加寬闊。」深表贊同。節制不必要的物慾,讓生活少點裝飾、多點理想,你的人生會活得更加精彩。這就是餓鼠效應,即適當節制,發展良好;過度放縱,早衰短命。作家海明威所說:「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只有學會管理過度的欲望,自我節制,才能真正駕馭自我,不受內心欲望的控制和擺布,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 《抓落葉》:被家人無視之後,艾略特的自我救贖之路走了72年
    《抓落葉》這本書講述了小男孩艾略特8歲到80歲的故事,他從與爸爸、媽媽、哥哥和女朋友的相處中,一點一點認識自己,治癒自己。01 逃避艾略特問題的爸爸艾略特的爸爸開了一個鞋店,每天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他們只有早餐時間有交集。
  • 綠草//詩歌/愛,是生命裡一場艱難的修行
    愛,是生命裡一場艱難的修行我把這細碎的時光慢慢咀嚼背對著陽光,說了一些藏在影子裡心事這是你我共守的諾言古剎青燈下的木魚聲聲縷縷青煙也隨風飄過將塵念投入香爐中一片落葉掉在窗臺上,輕輕拾起來它像及了你憔悴的面容和憂傷的孤影因為愛,是生命裡一場艱難的修行佛說,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文/姚麗蓉風吹拂著窗外的嫋嫋炊煙
  • 《抓落葉》:童年缺愛,一生尋找,不能如願
    不論追求的是什麼,就如小說《抓落葉》中所說的:幾乎沒有人一生只滿足於實現一個願望。《抓落葉》是由美國的湯米·巴特勒所寫,《抓落葉》講述了小男孩艾略特的一生,從小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慢慢品讀的書。有故事,也有思考。
  • 《抓落葉》:太早懂事的孩子,心裡都有一個「洞」
    在《抓落葉》這本書中,人類由兩個人分別叫喬利斯和梅裡亞姆的「外星人」創造出來的。在創造人來的過程中,梅裡亞姆偷偷地修改了對「人類」原來的設定,她給人類的胸口留了一個洞。這個洞可以吞噬一切的情緒和物質,不管你怎麼填也填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