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我們都是願望癮君子。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裡,要是不那麼貪婪,老人一早過上物質充足的生活。但是,人類只是追求物質嗎?兒童繪本《什麼讓我們快樂》中,思考著「什麼會讓我們快樂?」是成功?是快樂?還是一直待在舒適圈?答案有很多。人類共通的追求,大多逃不過亦舒筆下的《喜寶》說的,想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沒有,那要很多很多的愛,兩者都沒,有健康也是好的。不論追求的是什麼,就如小說《抓落葉》中所說的:幾乎沒有人一生只滿足於實現一個願望。
《抓落葉》是由美國的湯米·巴特勒所寫,《抓落葉》講述了小男孩艾略特的一生,從小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慢慢品讀的書。有故事,也有思考。
01被誤解的母愛
《抓落葉》中的艾略特,從小就覺得母親不理解自己。當艾略特捉弄鄰居的雙胞胎,媽媽接到告狀電話後,在艾略特的眼中,媽媽是站在對立面的。但事實上,這只是小孩的視角,也許要當自己成為父母后,才能理解當時的行為。
艾略特喜歡幻想,覺得能進到永恆之境。當他不顧一切地從高處跳下,摔傷腿之後,母親不僅帶著他去就醫,也帶他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診斷他有自殘傾向。回去的路上,母親將艾略特視為珍寶的石頭,丟出車窗,讓兒子停止幻想。然而,母親的這份舉動令艾略特憤怒,即使母親流淚的樣子,也消除不了這份怒氣。
當艾略特有消極情緒時,母親會讓艾略特多想想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他懂得感恩。作為小孩的艾略特,在一次次的壓抑中,不再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未被允許表達的情緒,成了間隔在母子間的一條鴻溝。
母親真的不理解艾略特?不愛他嗎?成年後的艾略特,寫好遺書,準備告別這個世界。母親發現這份遺書,默默處理掉,用自己的方式去溫暖著艾略特。
02以為未曾得到的父愛
艾略特內心渴望著和父親多一些互動。小時候為了能看到所謂的永恆之境,艾略特想要造一座堡壘。讓艾略特意外的是,父親答應地很爽快,父子倆一起著手準備。可惜,艾略特想要的是一座堡壘,父親卻以儲藏室的格局去打造。當艾略特明了父親的心意,幾日並肩勞動的好感,煙消雲散。
和母親一樣的是,父親也不允許艾略特有悲傷的情緒。一有情緒,一掉眼淚,父親會用自己的方式無視。
畢業之後,艾略特想做諮詢工作,遭到父親的反對。意料之中的否定,讓艾略特和父親的疏離感越來越強。
多年後,當他在父親的鞋店幫忙,父親向別人介紹起兒子時,臉上的驕傲讓艾略特吃驚。在他看來,這樣的驕傲從未因為他而出現過。
《唐頓莊園》中的二女兒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個,當她出嫁時,父親為她驕傲,二女兒亮了的眼神,怕和艾略特是一樣的。一直想要父親的肯定,父親臉上因艾略特而驕傲的那刻,讓艾略特的內心得到一點滋養。可惜,這點滋養,填補不了艾略特內心對愛的渴望。
在艾略特82歲時,哥哥聊起父親的交代。父親一直讓哥哥幫助弟弟,去鍛鍊艾略特的能力,以配得上他的想像力。和母愛一樣,這也是一份被誤解的父愛。
沉甸甸的父愛,藏在了生活中的細節中,遲到一生的恍然大悟,只怕太遲。
03誤會的手足之情
在艾略特的眼中,自己一直刻意討好哥哥,哪怕是兩兄弟一起玩抓落葉的遊戲,也是讓著哥哥。在玩球遊戲中,贏了哥哥,結果遭到了哥哥的抗拒,導致艾略特被夥伴嘲笑、孤立。還有很多的生活細節,艾略特都覺得自己是忍讓的那一方。
長大後,迫於無奈,在哥哥的幫助下,倆人成了同事,聽著哥哥生硬的玩笑話,艾略特覺得難以忍受。因為拒絕給哥哥做假帳,而離開公司。慢慢整理思緒的時候,艾略特發現自己對哥哥壓抑著的恨。
只是,也是在82歲聊天的那次,哥哥提起因為給他介紹的工作,不是弟弟喜歡的,深感不安,那些講的玩笑話,都是為了能讓艾略特開心起來。
兒童書《我是姐姐了》中,因為弟弟的到來,姐姐覺得被奪走了愛,想要弟弟消失,結果當弟弟被人抱走時,姐姐才驚覺,自己是愛著弟弟的。
《抓落葉》的艾略特,覺得自己忍讓了哥哥一生,對哥哥的恨,積壓了幾十年。難道,那一份所謂的「恨」中,沒有一絲的愛嗎?艾略特的兄弟之情中,藏著自己的偏見。
從小覺得不被理解、不被愛,在成長的過程中,艾略特變成了一個不斷向外界尋求愛的人。
04不斷追尋的愛
誤闖鄰居的森林,遇見那裡的主人艾瑟爾,因為相信他說的永恆之境,艾略特內心不自覺地對艾瑟爾有了迷戀。哪怕在成年後,再想起艾瑟爾,內心也是溫暖的。
和艾瑟爾再度取得聯繫有約,艾略特卻因為哥哥臨時要求的工作而遲到,然而,在赴約的路上,看到艾瑟爾出車禍,躺倒在地的場景。艾瑟爾的離世,對艾略特來說,是一種打擊。
除了從鄰居艾瑟爾那得到內心的溫暖之外,艾略特的一生愛過4個女人。
高中時期,學姐的主動,讓艾略特在一瞬間就愛上了學姐,然而學姐對感情的態度是玩樂,艾略特被分手。再之後,艾略特很輕易就愛上了找他聊詩的第二任女友艾米,倆人畢業說分手,不是因為其他,而是艾米感受不到艾略特的愛。和艾米在一起,只是艾略特「感受活著的方式,愛只是活著的比喻」。
一次偶遇,結識了第三任女友珍妮弗。倆人相處的過程,是艾略特壓抑自己內心的一次升級。他想向好友薩沙證明,自己不是一個自私的人。艾略特在生活中,處處為他人考慮,就連戀情也是,直到親眼撞見珍妮弗的出軌,倆人的戀愛終於結束。
從少年到青年,艾略特愛上的三任女友,都在一瞬間,然而,那不是愛情,那是艾略特用所謂的「愛情」,來填補內心的空洞——從小就缺失的那份愛。
在一個互助小組裡,艾略特遇見了薩沙,兩人從相互的經歷中了解對方。艾略特準備離開這個世界,連遺囑都已寫好,薩沙怒斥艾略特的自私,薩沙改變了艾略特的下半生。最深情的告白,早在兩人相識不久,薩沙就已經表明:我的心在乎你的心。
薩沙治癒了艾略特,即使艾略特求婚,薩沙也給足艾略特自由,兩人攜手走過下半生。用互相期望的方式,愛著對方,互相溫暖。艾略特82歲時,薩沙先他一步離世,在處理好薩沙的身後事,艾略特選擇隨薩沙一同而去。
《抓落葉》整個基調,讀起來讓人覺得有點悲傷。看著艾略特的成長,從小不被理解,壓抑著對家人的憤怒與恨。艾略特所感受到的親情疏離,卻是家人對他的愛護,想要他快樂地活著。大家都在自己的世界,給對方愛,可惜,用錯了方式。如果,人生能重來一次,他們是否會選擇用更直白地方式,去告訴一個孩子:我們在乎你、我們愛你。而不是,在生命的終點,才從對方口中得知,這是被誤解的親情。
艾略特覺得自己是不幸的,其實他是幸運的,被愛已是幸運。遇見相知相愛的人,更是幸運。
合上《抓落葉》,引起的思緒很多。每個人對人生欲望的追逐,對親人愛的表達,對自己內心的滋養,每一樣都需要靜心思考。在追逐愛的過程中,願每個人,都能被愛滋養,不再是愛的癮君子。
我是@彌小木,如果內容對您有啟發,歡迎分享,並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