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葉》:童年缺愛,一生尋找,不能如願

2020-12-15 彌小木

文|彌小木

我們都是願望癮君子。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裡,要是不那麼貪婪,老人一早過上物質充足的生活。但是,人類只是追求物質嗎?兒童繪本《什麼讓我們快樂》中,思考著「什麼會讓我們快樂?」是成功?是快樂?還是一直待在舒適圈?答案有很多。人類共通的追求,大多逃不過亦舒筆下的《喜寶》說的,想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沒有,那要很多很多的愛,兩者都沒,有健康也是好的。不論追求的是什麼,就如小說《抓落葉》中所說的:幾乎沒有人一生只滿足於實現一個願望

《抓落葉》是由美國的湯米·巴特勒所寫,《抓落葉》講述了小男孩艾略特的一生,從小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慢慢品讀的書。有故事,也有思考。

01被誤解的母愛

《抓落葉》中的艾略特,從小就覺得母親不理解自己。當艾略特捉弄鄰居的雙胞胎,媽媽接到告狀電話後,在艾略特的眼中,媽媽是站在對立面的。但事實上,這只是小孩的視角,也許要當自己成為父母后,才能理解當時的行為。

艾略特喜歡幻想,覺得能進到永恆之境。當他不顧一切地從高處跳下,摔傷腿之後,母親不僅帶著他去就醫,也帶他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診斷他有自殘傾向。回去的路上,母親將艾略特視為珍寶的石頭,丟出車窗,讓兒子停止幻想。然而,母親的這份舉動令艾略特憤怒,即使母親流淚的樣子,也消除不了這份怒氣。

當艾略特有消極情緒時,母親會讓艾略特多想想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他懂得感恩。作為小孩的艾略特,在一次次的壓抑中,不再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未被允許表達的情緒,成了間隔在母子間的一條鴻溝

母親真的不理解艾略特?不愛他嗎?成年後的艾略特,寫好遺書,準備告別這個世界。母親發現這份遺書,默默處理掉,用自己的方式去溫暖著艾略特。

02以為未曾得到的父愛

艾略特內心渴望著和父親多一些互動。小時候為了能看到所謂的永恆之境,艾略特想要造一座堡壘。讓艾略特意外的是,父親答應地很爽快,父子倆一起著手準備。可惜,艾略特想要的是一座堡壘,父親卻以儲藏室的格局去打造。當艾略特明了父親的心意,幾日並肩勞動的好感,煙消雲散。

和母親一樣的是,父親也不允許艾略特有悲傷的情緒。一有情緒,一掉眼淚,父親會用自己的方式無視。

畢業之後,艾略特想做諮詢工作,遭到父親的反對。意料之中的否定,讓艾略特和父親的疏離感越來越強。

多年後,當他在父親的鞋店幫忙,父親向別人介紹起兒子時,臉上的驕傲讓艾略特吃驚。在他看來,這樣的驕傲從未因為他而出現過。

《唐頓莊園》中的二女兒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個,當她出嫁時,父親為她驕傲,二女兒亮了的眼神,怕和艾略特是一樣的。一直想要父親的肯定,父親臉上因艾略特而驕傲的那刻,讓艾略特的內心得到一點滋養。可惜,這點滋養,填補不了艾略特內心對愛的渴望。

在艾略特82歲時,哥哥聊起父親的交代。父親一直讓哥哥幫助弟弟,去鍛鍊艾略特的能力,以配得上他的想像力。和母愛一樣,這也是一份被誤解的父愛。

沉甸甸的父愛,藏在了生活中的細節中,遲到一生的恍然大悟,只怕太遲

03誤會的手足之情

在艾略特的眼中,自己一直刻意討好哥哥,哪怕是兩兄弟一起玩抓落葉的遊戲,也是讓著哥哥。在玩球遊戲中,贏了哥哥,結果遭到了哥哥的抗拒,導致艾略特被夥伴嘲笑、孤立。還有很多的生活細節,艾略特都覺得自己是忍讓的那一方。

長大後,迫於無奈,在哥哥的幫助下,倆人成了同事,聽著哥哥生硬的玩笑話,艾略特覺得難以忍受。因為拒絕給哥哥做假帳,而離開公司。慢慢整理思緒的時候,艾略特發現自己對哥哥壓抑著的恨。

只是,也是在82歲聊天的那次,哥哥提起因為給他介紹的工作,不是弟弟喜歡的,深感不安,那些講的玩笑話,都是為了能讓艾略特開心起來。

兒童書《我是姐姐了》中,因為弟弟的到來,姐姐覺得被奪走了愛,想要弟弟消失,結果當弟弟被人抱走時,姐姐才驚覺,自己是愛著弟弟的。

《抓落葉》的艾略特,覺得自己忍讓了哥哥一生,對哥哥的恨,積壓了幾十年。難道,那一份所謂的「恨」中,沒有一絲的愛嗎?艾略特的兄弟之情中,藏著自己的偏見。

從小覺得不被理解、不被愛,在成長的過程中,艾略特變成了一個不斷向外界尋求愛的人。

04不斷追尋的愛

誤闖鄰居的森林,遇見那裡的主人艾瑟爾,因為相信他說的永恆之境,艾略特內心不自覺地對艾瑟爾有了迷戀。哪怕在成年後,再想起艾瑟爾,內心也是溫暖的。

和艾瑟爾再度取得聯繫有約,艾略特卻因為哥哥臨時要求的工作而遲到,然而,在赴約的路上,看到艾瑟爾出車禍,躺倒在地的場景。艾瑟爾的離世,對艾略特來說,是一種打擊。

除了從鄰居艾瑟爾那得到內心的溫暖之外,艾略特的一生愛過4個女人。

高中時期,學姐的主動,讓艾略特在一瞬間就愛上了學姐,然而學姐對感情的態度是玩樂,艾略特被分手。再之後,艾略特很輕易就愛上了找他聊詩的第二任女友艾米,倆人畢業說分手,不是因為其他,而是艾米感受不到艾略特的愛。和艾米在一起,只是艾略特「感受活著的方式,愛只是活著的比喻」。

一次偶遇,結識了第三任女友珍妮弗。倆人相處的過程,是艾略特壓抑自己內心的一次升級。他想向好友薩沙證明,自己不是一個自私的人。艾略特在生活中,處處為他人考慮,就連戀情也是,直到親眼撞見珍妮弗的出軌,倆人的戀愛終於結束。

從少年到青年,艾略特愛上的三任女友,都在一瞬間,然而,那不是愛情,那是艾略特用所謂的「愛情」,來填補內心的空洞——從小就缺失的那份愛

在一個互助小組裡,艾略特遇見了薩沙,兩人從相互的經歷中了解對方。艾略特準備離開這個世界,連遺囑都已寫好,薩沙怒斥艾略特的自私,薩沙改變了艾略特的下半生。最深情的告白,早在兩人相識不久,薩沙就已經表明:我的心在乎你的心

薩沙治癒了艾略特,即使艾略特求婚,薩沙也給足艾略特自由,兩人攜手走過下半生。用互相期望的方式,愛著對方,互相溫暖。艾略特82歲時,薩沙先他一步離世,在處理好薩沙的身後事,艾略特選擇隨薩沙一同而去。

《抓落葉》整個基調,讀起來讓人覺得有點悲傷。看著艾略特的成長,從小不被理解,壓抑著對家人的憤怒與恨。艾略特所感受到的親情疏離,卻是家人對他的愛護,想要他快樂地活著。大家都在自己的世界,給對方愛,可惜,用錯了方式。如果,人生能重來一次,他們是否會選擇用更直白地方式,去告訴一個孩子:我們在乎你、我們愛你。而不是,在生命的終點,才從對方口中得知,這是被誤解的親情。

艾略特覺得自己是不幸的,其實他是幸運的,被愛已是幸運。遇見相知相愛的人,更是幸運。

合上《抓落葉》,引起的思緒很多。每個人對人生欲望的追逐,對親人愛的表達,對自己內心的滋養,每一樣都需要靜心思考。在追逐愛的過程中,願每個人,都能被愛滋養,不再是愛的癮君子。

我是@彌小木,如果內容對您有啟發,歡迎分享,並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抓落葉》: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洞」,欲望就像落葉飄忽不定
    在一次又一次的受挫和「心碎」之後,那些無法被看到、不能被滿足的需要,就變成了潛伏在他內心深處的「洞」,吞噬著快樂、吞噬著夢想、也吞噬著愛的能力。二、想要填滿內心的空洞,愛是唯一的救贖原生家庭給童年造成的傷害一直是這幾年熱議的話題,也被廣泛定義為各種心理問題的原罪,所以有人說,「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癒」。
  • 童年缺愛的人該如何自愈?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是最需要陪伴的時候,無論是親情或友情都是不可或缺的。親情最為重要,尤其是父母足夠的關懷可以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有愛的家庭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那些童年缺愛的人該如何自愈?是你無法想像到的。
  • 缺愛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幸運的人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有愛的生長背景和環境,家庭和諧父母關係和睦,那麼便能塑造一個健全的人格,這樣健全的人格在之後成長的過程中處理任何事物的能力、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都很強。 而不幸的人童年長期處於一個缺愛或壓抑、放縱的環境,很難培養出健全的人格。往後的一生便都會努力的去修復治癒和填補童年的不幸。
  • 《人間失格》,缺愛的童年一生的傷
    這本書先是用3個葉藏的手扎來敘述,後面是寫作者的一些經歷,生活感悟,整本書帶著濃濃的灰暗色彩,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喪"貫穿始終,整本書用這樣的色調與讀者產生共鳴,直擊每一位讀者內心的深處敏感脆弱的部分,精準的表達出讀者內心"缺愛小孩"的感受,展示了典型的抑鬱症人格的思維模式。
  • 《抓落葉》:太早懂事的孩子,心裡都有一個「洞」
    按道理說,鄭爽的家庭條件好過我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她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才對。可是,即便年少成名,身邊有無數愛她的人圍繞著,她依然感受不到快樂。權利有多大,壓力就有多大。你享受了多大的權利,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 心理學家: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4個東西牽絆,看完扎心了
    我們知道幸福被愛的童年與不幸缺愛的童年肯定不一樣,不然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不會說出「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來治癒」這樣經典的話了。根據研究發現,一個人缺愛,一生都在追求這些東西,而且非常執著。
  • 《抓落葉》:人生,是一場節制欲望的修行
    這個空洞,總是讓你難以滿足,始終不能讓你誠心誠意的道一句:「我很好」。01《抓落葉》這本書,你剛開始翻看,會感覺作者的思維很跳躍。他的跳躍會讓你感覺,故事的邏輯和連貫大打折扣,從而少了故事一氣呵成的精彩。
  • 《抓落葉》:其實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
    01艾略特為了討好哥哥,故意輸掉了抓落葉的比賽故事的主人公叫艾略特,9歲那年,他和哥哥一起抓落葉,他們打開紗門,衝到了草坪上,而他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輕舉妄動,站在原地不動,估算風速和方向,憑自己的直覺感受樹木的彎曲、搖擺的節奏。
  • 心理學:從小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4種東西所牽絆,看完扎心了
    一個有幸福童年的孩子和一個有不幸童年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就像心理學家阿德勒說的一樣:「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從小缺愛的人,在一生中都執著於這4種東西:1、追求安全感安全感的需求在戀愛中,最能被體現。
  • 拒絕做假帳而失業,女朋友劈腿,用《抓落葉》的秘訣走出人生低谷
    抓落葉也不例外,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湯米·巴席勒八歲的艾略特是個心思細膩、想像力豐富、聰明而又善良的孩子,在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迪恩比賽抓落葉的過程中,聰明的他早就發現了抓落葉的秘訣,並沉穩地抓住了至少15片落葉,而哥哥以比賽的心態,東撞西撞地追著落葉跑,最後只抓住了7片落葉。
  • 《執迷》:童年缺愛的你,才會對愛執迷
    相反,如果我們在「分離」的過程中,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愛,那麼我們就會產生被忽視、被拒絕和被拋棄的感覺,而這種缺愛的經歷,就會成為執迷戀情的根源。因為童年被拒的經歷,讓我們渴望與愛的人連接,其實就是複製童年時期自己對父母愛的渴望。
  • 《抓落葉》: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敬畏之心,讓人生充實而有意義
    01 非常巧合的是,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偶然翻起了《抓落葉》這本書,並且一氣呵成地讀完了它,給我感觸頗深。合上書本,我腦海裡最強烈的想法便是: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一顆敬畏之心,踏實肯幹,讓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 《抓落葉》:生命無須評判,人生自有意義
    他用一隻手抓著藤蔓,另一隻手摘下了草莓。多麼香甜的味道啊!這個寓言故事想告訴我們什麼?是告訴我們人要活在當下,抑或人生總是危難與驚喜並存?如果要弄懂故事的真義,我們就要走進《抓落葉》這本書去看看。《抓落葉》是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的著作,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品。
  • 《抓落葉》:快樂不是人生唯一目標,歷經千帆,仍舊內心平靜才是
    假如有人想按這個按鈕,必須大聲的對儀器說出自己的願望,按鈕就會搜索你的意識和潛意識裡尋找你真正的意圖,最後才會釋放電流結束你的生命。這個「生命按鈕」的構想,是我最近在看的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的小說《抓落葉》中的一個片段。不得不說,是很巧妙的一個構想。
  • 《抓落葉》:人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文/墨然我們一生下來就對這個世界抱有埋怨,所以我們大聲啼哭,然而我們越活越對這個世界產生迷戀,一生都在努力填滿心上的那個洞,一生都在尋找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一個找到自我的過程。可能我們這一生會經歷很多事情,有無奈,有委屈,甚至為了得到大眾的認可去取悅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邊迷失,一邊在尋找自我。就像書中,艾略特一樣,在8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黑影一樣的怪物,但是沒人相信他,始終覺得他是喜歡撒謊的怪胎。
  • 《抓落葉》:被家人無視之後,艾略特的自我救贖之路走了72年
    《抓落葉》這本書講述了小男孩艾略特8歲到80歲的故事,他從與爸爸、媽媽、哥哥和女朋友的相處中,一點一點認識自己,治癒自己。01 逃避艾略特問題的爸爸艾略特的爸爸開了一個鞋店,每天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他們只有早餐時間有交集。
  • 華麗一生的謝幕——落葉
    金風送爽,樹葉褪去了幼稚年輕的綠色,換了容顏,那成熟的黃燦若金子,讓人們慨嘆時光給予了他們努力的童年和那榮耀的中年,凡此種種的閱歷是他們一生的驕傲,如今華麗的一生該謝幕了,他們在空中百轉千回,終於回歸根的懷抱,都無怨無悔,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樹。葉子的一生高起低落,說最後是落葉,卻也化作了泥土。
  • 缺愛的人該怎樣談戀愛?
    童年時期愛的缺失,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響導致他們長大後特別渴望在其他方面補償回來。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成為兩種人,一種是積極型缺愛,另一種是消極型缺愛。1.消極型缺愛也就是迴避型人格,封閉自己的內心,害怕別人對自己付出真心,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好,自食其力,在感情上面有些自卑,會迴避感情,會用外表的堅強來掩飾自己脆弱的內心,受傷了會自己一個人在夜晚舔傷,但是一旦你闖進他的心裡,他就會非常堅定的相信你。缺愛的人難道真的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嗎?
  • 從《抓落葉》到鄭爽,為什麼當你和世界不一樣時,錯的人就是你?
    最近看到一本書,書名叫《抓落葉》,看完之後覺得裡面的主人公和鄭爽有著相似的境遇。不一樣的是,鄭爽沒有選擇妥協,她現在依然還堅持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即使這些事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理喻的。而《抓落葉》這本書裡的主人公在別人攻擊之後,選擇了放棄傾聽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人生像落葉一樣隨波逐流,被生活推著走。
  • 心理學: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3個東西牽絆
    心理學: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3個東西牽絆你的老婆在婚姻裡是個很作的人嗎?一旦信息沒回或者回復晚了,她就陰陽怪氣說你不知道和哪個女人鬼混去了;一有家庭矛盾,不說解決,上來先鬧情緒,還哭著說要離婚;你只是隨口一說她做的某件事不對,她就和你吵架,還可能吵著吵著就委屈地哭了…如果你的老婆出現了以上這些症狀,我想對你說,你老婆缺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