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真的有點不可思議。一方面,國家調控政策不斷收緊,房價逐步趨穩,各大房地產企業面臨巨大的去庫存壓力。因此,新房和二手房都開始降價促銷。另一方面,一些地區房價出現反彈,這似乎已經開始一個強大的「反擊」:根據新聞媒體的報導,中國主要城市都在市場復甦,尤其是在第一和二線城市,甚至事隔兩年半後,「萬人排隊搶房」現象再次出現。一夜之間,房地產市場似乎回到了2016年,房價有點失控。所以很多買家說,目前的房價真的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你今年不買房,未來10年的房價是「金價」還是「蔥價」?
是這樣的嗎?其實不然。我還記得馬雲做過未來房價如蔥的預測。他認為未來的房價會變得一文不值,這引起了人們一段時間的熱議。支持者和反對者都不少。但現在在鶴崗和汝山等地確實出現了非常便宜的房子,這表明將來房價如蔥它不是不可能的,,而李嘉誠認為,房地產的價值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房價將變得一文不值,此外經濟學家任澤平說,影響房地產市場的關鍵因素是金融土地和人口。
首先,在短期內,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尤其依賴銀行資金。但從19年以來,國家減少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渠道,沒有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限制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這可以說使得各大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壓力急劇增加,去庫存成為其首要目標。
可以說,現階段所謂的「樓市熱」其實是一場「假火」,也就是說,有些人「撐不住」,千方百計地在房地產市場營造一種「熱」氛圍。最終的目的是刺激每個人的購買慾望,然後讓後進場接盤,這樣他們就可以趁機逃離脫身。
有人可能會問,在「假火」之後,2020年房價還會大幅下跌嗎?房價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回到五年前的水平嗎?事實上,經濟學家已經給出了答案:中國未來5到10年將是住房不炒的時代。抑制投機炒房,政策幹預房價上漲,最終的目標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因為房地產是經濟的壓路石。只有房地產穩定了,經濟才能穩定。言外之意是,未來房價很難大幅波動,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有住房群體的保障。
房價很難「暴跌」。2020年房價會「普跌」嗎?在我們看來,這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畢竟,第一線和第二線城市有基本支撐,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增長明顯,高端產業和教育、醫療、交通、資源豐富,住房價格將相對穩定。然而,並非所有城市房價都能「站得住腳」。例如,在三、四線城市,一方面,開發商有強烈的降價銷售的需求,以回款;另一方面,市場缺乏之前「棚改」那樣的外部支撐。此外,三、四線城市大多出現人口外流,產業發展過於簡單,難以留住人才,購房需求不足,購買力嚴重不足,房價難以維持。2020年下半年,房價仍有可能穩步下跌。
未來5-10年將是房地產的「調整」和「整風」期。就連馬雲也曾預測,房地產市場在5-10年內將會「高位解體」,這意味著未來房地產的投資價值將會嚴重縮水。無情地說,很多城市在未來買房不僅不能賺錢,還可能充當開發商和投機者的接盤俠角色。
此外,「住房不炒」深化落實,以及長效機制推進和加速,房地產調控的信貸政策持續收緊,以及一系列的政策限制房地產的過度增長並不寬鬆,這將使高房價逐漸跪拜,投機者將加快離場,房價的理性回歸是總的趨勢。
在過去的十年左右,中國的房價走勢與房地產的發展和生產趨勢是一致的。五年內翻了一番,十年內翻了兩番,十七八年年翻了三番。但從現在開始,這種現象已經改變了,供需已經平衡,人均住房面積不會顯著增加。那麼在未來十年左右,大城市的房價漲幅不會超過5%!
另一方面,中國目前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0%,舊改已經逐漸取代棚改,大規模拆遷建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最後,從長期來看,人口紅利期是房地產業騰飛的重要驅動力,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房價也在一路上漲。但現在人口增長速度放緩,老齡化問題突出,新生兒出生率下降。據有關數據顯示,96%的城市家庭擁有房產,其中60%擁有一套,30%擁有兩套,10%擁有三套以上。根據這一趨勢,新生兒出生後,至少會有一套房子可以住,未來的住房需求會越來越少。
房價雖然還沒有完全實現「蔥價」,但已經開始慢慢印證。這一次馬雲有了新的預測,他說:在未來30年,國家的發展不能總是依靠房地產行業。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在實體經濟中,房地產雖然發展了多年,但卻忽視了實體經濟。未來,服務業仍將以實體經濟為主。畢竟,實體經濟是這個國家的主導經濟。
總的來說,房價在未來十年不可能有實質性的變化。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這一現實。減少非理性購房,讓房地產市場回歸硬需求時代,對億萬剛需求是好事,對中國經濟發展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