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庫存、出生率逐年下跌等因素,未來房價是否「如蔥」?

2020-12-14 鳳凰網房產

來源: 海南品房閣

馬雲在杭州全球峰會上曾說:「未來房子如蔥,過去8年內,中國房價處於大幅上漲的狀態,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可能是房子」。

對於馬雲說的這句話,網上頗有爭議。然縱觀目前樓市的發展現狀,這句話是否有一定的合理性呢?

「高庫存」是「新常態」

據悉,《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全國百城住宅庫存報告》顯示,9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5073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9.3%。

其中,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量為7529萬平方米,成交量為5228萬平方米,截止9月底,100個城市中,67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正增長現象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從全國100城的庫存數據看,最大的亮點在於庫存數據呈現了較為明顯的環比增長態勢,這和新增供應數據井噴的態勢有直接關係。

房企在「三道紅線」下積極調整推盤策略,進而會使得新盤入市節奏加快。

來源網絡

其實,自2014年伊始,中國樓市整體呈現供過於求的發展現狀,「高庫存」伴隨「新常態」,一度成為2014年的熱門詞彙。

即便在「高庫存」及「三道紅線」嚴控的高壓下,但由於行業巨大高利潤的驅使,2020年房企們仍頻發拿地,新的住宅也在不斷入市,住宅「高庫存」的發展常態已然成為現實

林波曾言,高庫存只是形式發生變化的一個方面,很多城市高庫存的背後,是供求關係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住宅供需未來將失衡

供求規律是市場經濟中的基本規律,並且通過「價格」的不斷調控實現供需平衡。

相對於其他商品而言,房子具有雙重屬性,既是消費產品,也是投資產品。而關於住宅供需問題,小編主要從兩方來分析。

其一,人口紅利期將漸消失殆盡,供需失衡

我國現階段呈現著很明顯的人口變化:人口老齡化進入中度階段,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

據悉,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末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上年下降0.46個千分點。

清晰的數據足以說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人口紅利未來將逐漸消失。

人口數量是消費的發展和前提,在「高庫存」的背景下,年輕人口基數逐年減少,這就可能造成了住宅供給端過剩,需求端不足的問題,這不利於地產行業發展的平衡,嚴重威脅地產經濟市場的長期穩定與和諧發展。

其二,區域性城市化發展的持續分化,加劇供需矛盾

房價本質上是人口與土地供需的結果,隨著城鎮化的持續增長,推動著農村人口湧現城市,中國城鎮化率從1990年的26.4%持續上升到2019年的60.06%,我國城鎮化整體水平得到的顯著的發展和提高。

但不可忽略的一點是,由於城市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城與城間發展水平間是有一定差距的。

城市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如一二線城市,人口數量大,對房子的需求是龐大的,但城市的土地供需是有限的,在供低於求的趨勢下,房價飛漲。

而三四線或者是邊遠地區,人口流動性很大,發展水平相對不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較低,但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是穩漲的。

樓市高庫存與普通大眾買不起房的市場現狀,這就反映了我國房地產產業供求的嚴重失衡,是不利於市場的長遠穩健發展的

來源網絡

老生常談--維穩是關鍵

據悉,中指研究院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份,中國100個受監測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5705元人民幣,環比上漲0.4%,漲幅較上月擴大0.16個百分點。

在疫情後續的影響下,房價仍呈現漲幅的發展態勢,網上部分網友言稱,房價層層上漲,可能預示著「地產泡沫經濟」的到來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高級分析師馬琛表示,在第三季度供應持續放量的推動下,市場得到加速恢復,但因受到政策調控後,市場回歸理性及需求持續釋放後勁不足等因素影響,在7—8月銷量突破預期基礎上「金九」成色略顯不足。另外10月份受房企進一步積極供貨促銷影響,重點城市成交較為活躍,同比增速在兩位數以上。

2020年11月3日,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等。

來源人民日報

「房住不炒」原則,老生常談的話題,小編在此不多言。市場嚴控監管,政策持續收緊,這是國家始終堅持的原則和鐵律。

在疫情的影響下,即使地方財政捉襟見肘時,市場仍嚴控,沒有任何鬆綁的跡象,因此,「泡沫經濟」、「房價如蔥」等是不可能出現的,維穩仍是發展關鍵

相關焦點

  • 「房價如蔥」開始應驗?馬雲出新預言:未來房價趨勢,買房或賠錢
    是這樣的嗎?其實不然。我還記得馬雲做過未來房價如蔥的預測。他認為未來的房價會變得一文不值,這引起了人們一段時間的熱議。支持者和反對者都不少。但現在在鶴崗和汝山等地確實出現了非常便宜的房子,這表明將來房價如蔥它不是不可能的,,而李嘉誠認為,房地產的價值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房價將變得一文不值,此外經濟學家任澤平說,影響房地產市場的關鍵因素是金融土地和人口。 首先,在短期內,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尤其依賴銀行資金。
  • 3年前,馬雲說8年後「房價如蔥」,大家估計誤會他意思了
    還記得2017年的時候馬雲曾經這樣評價過房價,他表示,未來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8年後房子會和蔥一樣便宜。而他的這個觀點在當時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討論,甚至有不少人堅信馬雲,原因這是馬雲這些年的一些看法或者目標基本上都實現了,覺得馬雲說話還是非常靠譜可信的,而房子能夠像蔥一樣便宜,本質上也是符合大眾看待房價的方向,因為在現在的高房價環境下,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希望房價能夠降低、減半甚至不要錢都好,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離馬雲預計的8年時間還剩下四五年的時間,雖然還沒有最終的結果,但從目前的房價走勢來看房價想要如蔥太難了
  • 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這真的不能怪高房價,是真的生不起
    本文內容根據「網絡視頻」編輯整理,如有疏漏敬請指正,侵刪。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在徹底放開二胎政策後,並沒有迎來大的上漲,反而使逐年下降。2016年新生人口是1786萬,2017年減少63萬,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萬人。
  • 5年後,房價「賤如蔥」還是「貴如金」?王健林、李嘉誠觀點一致
    即使是很多一二線城市,其實仔細算帳會發現,這兩年投資買房都已經很難再有利潤了——刨除資金成本、稅費、以及經濟因素導致的購買力降低等,買房能勉強保持資產不縮水已經不易了。結論就是:5年後,全國大多數城市房價和現在相比差別不會太大,以5年後的購買力來看,未來的房價雖然不能算作是「賤如蔥」,但也絕不可能是「貴如金」。
  • 5年後房價如蔥還是如金?大佬做出解答,但17歲高中生卻這麼說
    對於個人而言,獲取房價信息的途徑無非是一下這三種:1、網絡的新聞信息,2、開發商對外宣傳,3、房地產中介的介紹。但是對於這三種途徑來說,關於房價和房地產市場的信息卻是真真假假,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真實可靠的信息準確保證。而對於未來5年後,房子是「蔥價」還是「黃金價」,其實商界大佬們,早已給了年輕人很多看法和建議。
  • 天津房價兩周跌回4年前,三大因素可以看清天津房價下跌的本質
    實際上,無論是從四大直轄市的角度分析還是從一線城市的角度看,天津都是一個神奇的存在,而這種神奇的存在就是天津房價大跌的原因和理由,也是如何判斷天津房價未來趨勢的重要依據。2016年,天津房價12000到13000之間,隨後天津乃至全國迎來房價爆發式增長,全天津的房價幾乎都翻倍, 2018年天津房價已經邁入2萬大關。2019年天津房價20952元,下跌0.5%;而同期的北京房價58568元,上漲了0.05%,兩者相差的距離不是一點半點,北京的房價是天津的房價2.8倍。
  • 「房價如蔥」之後,馬雲又「大膽預言」:2021年房價將高位解體
    其實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房地產行業已經弊大於利。 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會更加的穩健,那麼房價也會返璞歸真,未來樓市的大局將以「穩定」為主。
  • 馬雲李嘉誠都表示別買房,在房價如蔥的未來,這些行業才有利可圖
    2016年,中國又一輪房價大規模上漲。不少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從原來的4500元/平方米漲到了數萬元/平方米。 這對炒房客來說無疑又是一次重大機遇,因為多年來,國內房價一直在上漲,這也讓很多炒房客找到了機會,紛紛開始囤房,等待房價上漲,從而賺取可觀的差價。因此,目前國內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投機者佔據了大量的因素。
  • 馬雲說未來房子會白菜價,你預計未來幾年到十年房價會怎麼變動?
    房地產市場非常的複雜,這些年房價一直在上漲,價格表現越來越貴。然而馬雲卻說未來的房子會白菜價,房價如蔥,真的有可能嗎?今天我們不妨就一起來聊一聊,未來幾年到10年房價會怎麼變動?房價會暴跌嗎?有關注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朋友就知道,在前兩年馬雲突然說未來的房價如蔥,引來了各大網友的熱議。因為馬雲還是非常出名的,有一定的號召力,他說的話很多朋友都特別的當真。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未來房子的價格不會暴跌,更不可能房價如蔥如同買白菜。
  • 「四大信號」出現,未來房價或將出乎意料?是否應該買房已經明了
    這些年房價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高,有數據顯示,全國房價在10年間平均上漲了4倍左右,2010年深圳的房價平均在14000/平左右,而到了20年10月,房價已經上漲了389%,達到54475/平。深圳在10年工資平均4205元一個月,而今年秋季的工資一個月卻只有10453,只有248%的漲幅。
  • 馬雲談未來十年房價 未來十年房價走勢如何?
    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發展迅猛,而國內的房價也跟著一路上揚,雖然中途出現了幾輪漲停,但是整體一直呈現出上漲的趨勢。所以過去投資房地產的人,都從中賺得盤滿缽滿了。  但是如今在政府的調控之下,「住房不炒」成為調控的主基調,主要目的就是維持國內房價的穩定。
  • 我國房價下跌的三個時間段,現在是第三次房價下跌的時間段
    我國房價三個大跌的時段。第一次,房價大跌是在2008年的時候,全球經濟危機,全國房價大跌。第二次,房價下跌是在2014年的時候,從杭州房價大跌開始,進而全國房價都在下跌。第三次,房價是在2017年下半年的時候,事實上,現在很多地區的房價都在下跌了,而房價真正上漲的城市是非常少的。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很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下跌了,比如說環京樓市,房價基本上都下跌了一半,比如是天津房價,從2017年開始,平均一平米已經下跌了5000元,比如說濟南房價,很多地區的房價其實都在下跌了。
  • 未來「房價如蔥」,三個暴利行業正在興起
    而房地產業,似乎一直都是人們公認最吃香、最暴利的行業,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房價是和很多人一輩子不吃不喝都買不起的奢侈品,但和其他奢侈品不同,房子是每個人安家立業、結婚生子的剛性需求。但一向眼光獨到的商界大佬馬雲,卻早已作出未來「房價如蔥」的預言,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有人不以為然,也有人半信半疑,畢竟房子會貶值降價是很難想像的。
  • 經濟學家馬光遠:千萬不要相信房價永不下跌的神話,房價在下跌!
    很多人都抱怨說房價沒有下跌,其實房價真的下跌了。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青島等等城市的房價在今年都出現明顯下跌,甚至這些城市的郊區樓盤房價還降低了不少。比如河北的一些環京樓盤,房價下跌的都不止一半,比如青島、鄭州的郊區樓盤房價下跌了15%到40%之間。這個跌幅,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是非常好的消息。
  • 專家:縣城房價下跌趨勢形成
    作為四線城市的十堰,今年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出現了大幅下滑,下跌幅度達到四成。十堰樓市,從一個側面反映出2020年三四線城市樓市現狀:成交大幅下滑,房價小幅回調,購房者買房熱情不高,等待觀望情緒較濃。對此,不少購房者表示,2020年起三四線城市房價或迎來一波「降價潮」,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子或50萬一套?事實果真如此嗎?
  • 2020房價下跌城市:鄭州第四平三!購房者可否買帳?
    對於購房者而言,房價房價下降,此前購房者自然覺得買虧了,當下買房覺得少掏錢,划算。那麼,房價下降,購房者到底感覺如何?是否明顯呢?2020房價跌幅十大城市,鄭州第四,購房者可有感覺是否出手?房價下跌還是下降,都是受到一定原因和因素的,比如人口、經濟、產業和市場需求,此外還有信貸、金融產品達到的影響。另一方面,疫情以來,樓市也出現冷熱不均現象。在長三角、珠三角不少城市成交旺盛的同時,環京區域、黃河流域的不少中心城市整體較為冷清,一些城市的二手房價也出現下滑。
  • 房如蔥預言後,馬雲再有預測:5-8年房地產將「高位解體」
    在2017年預測未來「房價如蔥」之後,馬雲又在近期的一場重要會議上再次直言不諱給出了新預測:5-8年房地產將「高位解體」。因為拋開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動輒幾百上千萬房價不說,就算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過萬了,買一套房至少要80萬-90萬吧!而多數人的月收入三至四千元,也要透支未來二三十年的大部分收入來還貸。國內的高房價早就應該跌下來了,這樣老百姓才能真正的安居樂業。而我們認為,馬雲的預測將會在很多城市得到應驗。
  • 2020年過去一半了,今年房價能下跌嗎?可能性很小
    也就是說廣大居民期待房價下跌的希望落空了,而在進入到2020年之後因為年初的風波影響,開發商銷售普遍承受巨大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人都認為今年會是房價轉向的一年。當然也的確有部分開發商在降價銷售,而現在2020年都已經過半了,那麼今年的房價到底能不能下跌呢?樓市整體供應過剩。
  • 十年或二十年後,房價是「如蔥」還是「如龍」?
    貨幣超發造成錢不值錢,但房價受多重因素影響錢不值錢是因為M2(廣義貨幣)每年都在增長,近幾年每年央行投入流通的貨幣增量都在6%左右,也即意味著錢每年大約貶值6%,後果就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最直觀反映就是日常消費開支增大,錢不經用了。
  • 房價一直上漲的原因是什麼?未來的房價會暴跌嗎?
    所以有一些朋友在問,為什麼房價一直上漲不下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看看房價上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未來的房價會暴跌嗎?從1998年我國成立了商品房過後,房價就一直在上漲,從來不曾下跌過。所以時至今日,我們都面臨著高房價,如果你的存款繼續較少低收入,那麼可能真的就買不起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