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房價下跌的三個時間段,現在是第三次房價下跌的時間段

2020-12-11 樓市探索者

我國房價三個大跌的時段。

第一次,房價大跌是在2008年的時候,全球經濟危機,全國房價大跌。

第二次,房價下跌是在2014年的時候,從杭州房價大跌開始,進而全國房價都在下跌。

第三次,房價是在2017年下半年的時候,事實上,現在很多地區的房價都在下跌了,而房價真正上漲的城市是非常少的。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很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下跌了,比如說環京樓市,房價基本上都下跌了一半,比如是天津房價,從2017年開始,平均一平米已經下跌了5000元,比如說濟南房價,很多地區的房價其實都在下跌了。

有人會說了,那為什麼看不到很多房價下跌的數據呢?

那是因為房價的掛牌價確實沒有太多的下跌,我們經常說房價上漲或者下跌,大部分都是以房子的掛牌價為參考的,事實上,現在掛牌價比較高,而成交價和掛牌價是不同的,成交價事實上是遠遠低於掛牌價的。

我們現在的房地產行業確實已經過了黃金期了,不管你是否承認,現在很多很多城市的房子已經有價無市了,特別是北部的城市。

現在的房價,未來的房價,肯定不會再出現普漲的局面了,就算是房價上漲,也不會大幅度上漲了,買房如果槓桿過大,虧錢的可能性會非常大的。

相關焦點

  • 經濟學家馬光遠:千萬不要相信房價永不下跌的神話,房價在下跌!
    並且在今年的「金九銀十」期間,在央行和住建部出臺的「三條紅線」壓力之下,房企們紛紛開啟了降價促銷活動。雖然房企推出的折扣活動存在一些文字遊戲成分,但是真實的售價真真實實比之前售價降低了不少。很多人都抱怨說房價沒有下跌,其實房價真的下跌了。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青島等等城市的房價在今年都出現明顯下跌,甚至這些城市的郊區樓盤房價還降低了不少。
  • 我國房價居高不下!果真是只漲不跌嗎?到底是什麼在阻止下跌?
    在這種情況下,房價也就開始飆升了。通常來說,房價收入比在4-6之間處於正常範圍,這還說明,一個普通家庭要想買房的話,還得需要4-6年的時間。然而我國的房價收入比要遠高於這個水平。早在兩年前,就達到了9.3!社科院指出,中國房價收入比的臨界點是9,而現在已經高於這個水平。對於剛需來說,買房談何容易?
  • 一旦房價出現下跌怎麼辦?
    為此,他就在單位裡面請了個假,回去找當地開發商要討個說法。當他跑到開發商的售樓處,也不止小郭一個人來打聽情況,前期買樓的業主們都來與開發商交涉。他們要求開發商補差價,或者退房,否則絕不擺休。但當地的開發商卻嘆苦經,今年形勢不好,房子賣不出去,銀行貸款又下不來,不打折促銷房子根本賣不動。
  • 2020全國房價排行榜出爐,北上廣讓位,99個城市房價下跌!
    數據顯示,深圳去年底二手房均價達到65516元,同比上漲8.65%,不考慮港澳臺,取代北京成為全國房價第一城。北京滑落至第二位,去年底二手房均價63052元,同比下跌0.56%。上海維持第三位,二手房均價54467元,同比上漲4.57%。
  • 如果蘇州房價下跌,哪個區域的房價最堅挺
    很多人對蘇州的房價迷之自信,覺得蘇州的房價永遠都不會跌,因為蘇州是新一線城市的佼佼者,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人,而且蘇州有強大的工業、製造業作為後盾,房價下跌只是無稽之談。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亂世黃金盛世玉。
  • 如果房價下跌30%,最終能釋放多少消費潛力?
    比如過去10年左右時間,我很多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個別城市甚至已經實現了兩倍三倍的漲幅,在這種背景之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也不斷的下降,前幾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的增速還維持在10%以上,但是到了2019年,我國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已經下跌到8.1%,這個降幅是比較明顯的。
  • 2020年,10個省會城市房價已經下跌!但深圳房價漲得最兇!
    天津跌得最兇。 深圳漲得最厲害,簡直宇宙中心啊。 什麼意思呢,就是今後深圳的房價還得大漲!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說:3-5年,深圳房價會翻番!更有媒體預測,2035年,深圳房價會漲到27萬一平。 為什麼深圳的房價會這麼貴呢?
  • 2020房價下跌城市:鄭州第四平三!購房者可否買帳?
    二手房交易額增速最快的4個城市分別是杭州、西安、南京和成都,均超過了40%,其中杭州增速達62.2%。這四個城市同時也是二手房交易量增速最快的四個城市。房價下跌還是下降,都是受到一定原因和因素的,比如人口、經濟、產業和市場需求,此外還有信貸、金融產品達到的影響。另一方面,疫情以來,樓市也出現冷熱不均現象。
  • 房價上漲,房租下跌?看疫情帶來的經濟鴻溝|房價上漲|房租|房地產...
    加拿大各地的租房率急劇下降,而房地產市場顯示出復甦跡象,房價甚至還在某些市場上漲.租房市場租金下降據加拿大租賃網站報告顯示租房市場租金已連續3個月下降,較疫情爆發前平均下降7.8%。Bullpen Research總裁Ben Myers在一份聲明中說:「租客比屋主更受疫情引發的失業影響,目前他們沒有再尋找公寓或其他可出租的住處需求。
  • 三線城市:房價連降10個月,可能還要繼續下跌
    根據數據顯示,1月全國重點70城裡除了宜昌市房價保持小幅上漲之外,不管是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房價都沒有上漲,特別是三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連續10個月呈現平穩或小跌的走勢了!也就是說目前來看,三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連續下降了10個月了,而這也意味著三線城市的房子真的不具備購買價值!
  • 房價高漲的時代會「終結」?房地產之父:下跌只是謊言
    我國房地產市場風風火火二十年,房價一天天高漲,如今年輕人對房價望而生畏。房價高漲的時代會「終結」?房地產之父孟曉蘇表示:下跌只是謊言。由於房價持續上漲、炒房泛濫,我國已開始出臺各種政策以堅持「房住不炒」,這也減少了房地產市場的熱情。房地產市場的降溫也使買賣雙方繼續觀望。許多人擔心如果購房後房價突然下跌怎麼辦?賣家擔心如果售後房屋價格上漲怎麼辦?因此,房地產市場的方向已成為這些人關注的焦點,許多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方向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天津房價已下跌15-40%?惡行循環!
    結果發現天津房價下跌成了微博熱搜,說天津市區普遍一平米下跌5000塊。天津房價下跌這個肯定是沒有爭議的,具體是跌了多少。我2018年去調研過一次,那時候大概平均是跌了15%左右。我天津的業內朋友說,其實天津房價也不是突然暴跌,而是一直處於陰跌中,這個無可爭議,只是具體個盤跌多跌少的問題。最好的和平區學區房還比較堅挺,房價也是最貴的,大跌的往往是房價最低的郊區。
  • 如果房價下跌20%,老百姓的生活會更好嗎?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普通工薪階層買不起房,老百姓怨聲載道,國家為了安定民心,長期穩定房地產市場,展開了緊鑼密鼓的樓市調控,在房住不炒的樓市基調下,現在房價上漲的勢頭已經被扼殺,未來在融資收緊疊加樓市需求縮減的背景下,之後幾年房價下跌的可能性很大,那如果房價真的下跌20%,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今年1-11月累計調控458次,11月28個城市房價環比下跌
    今年1-11月累計調控458次,其中,11月28個城市房價下跌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可謂是心驚膽戰,年初的時候受到特殊環境的影響,前兩三個月裡樓市基本上處於停滯的狀態,但隨著特殊環境的逐漸改善,樓市出現了高走的情況,在五六月份的時候,不少城市房價出現了明顯的上漲情況,而且銷量也是猛增,當時不少人都擔心
  • 6月第三周青島樓市數據出爐,嶗山區房價最堅挺,黃島區房價下跌最多
    青島樓市2020年6月第三周數據出爐,其中: 一、青島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16012元變為16001元,本周下跌11元,持續下跌。 二、青島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76292套,75874套,76707套,上下震蕩。
  • 荊州房價是不是開始下跌了?
    有網友就說,這個時候推出樓市新政,是不是荊州房子賣不動,房價開始下跌了?根據2020年3月最新房價數據顯示,荊州新房均價6700元/平方米左右。位居武漢、襄陽、宜春之後。荊州房價6000多一個平方是高了,還是低了?
  • 文安12月房價出爐!比去年同期下跌 2.84%
    是高是低 現在應該什麼價位? 一直以來 文安房價的話題熱度 特別是最近幾天 文安現在房價什麼情況? 本月房價走勢又是如何?
  • 瀋陽房價連續兩個月下跌,你認為是好事嗎?
    房價!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經濟的縮影,是大家每天關注的焦點。每次都漲幅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作為瀋陽人,你希望房價是漲還是跌呢?「沈八」出臺,對控制房價做出了不小的約束,從短期看來,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剛在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中。11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0月為45城。而11月瀋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10月下降0.1%,已經是連續兩個月環比價格下滑,同比去年11月漲6%。瀋陽二手住房價格環比漲0.5%,同比去年漲8.3%。
  • 這5種人可不想房價下跌,說不定就有你!
    看著房價一天高於一天,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都對高房價咬牙切齒了。現在,也許你會認為人人都想房價下跌。然而,事實可並非如此啊!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想房價下跌,因為當房價下跌了,有些人可就要過上苦日子了!在此,小編要說的是,人人都想房價下跌嗎?不,以下這5種人除外,也許就有你!
  • 上海、深圳、廣州上漲,北京房價下跌,12月第一周最新一線城市房價...
    2020年12月第一周一線城市樓市數據出爐,這周四個一線城市之中,僅有北京二手房掛牌價下跌,深圳、廣州、上海二手房掛牌價都是上漲的,其中深圳二手房掛牌價上漲最多,高達234元,廣州緊隨其後,上漲了111元,上海排名第三,上漲了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