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一天也不耽誤 一天也不懈怠
黨組織簡介
中國二冶原築爐公司爐窯黨支部是中國二冶組建最早、小有名氣的基層黨組織,共有12名黨員,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這支黨員突擊小分隊以一腔忠誠與熱血,以非凡的勇氣和辛勤的汗水,走南闖北,一直活躍在施工一線。從江西至呼市,又從呼市至烏海,再轉戰山東,承擔了冶金工業史上爐窯砌築中環境最為艱苦的焦爐熱態施工和質量最苛刻、施工難度最大的新型工藝焙燒爐工程,攻克項目道道難關,出色完成冶金建設國家隊重任,受到業主和領導的好評,黨支部也在多次的淬鍊中鍛造成為意志更加頑強、技術更加精湛、凝聚力更加堅固的和諧黨支部,曾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二冶「先進基層黨組織」,樹立了央企品牌新形象。
烏海煤化工焦爐工程照
「作為黨支部書記,要以身作則,當好領頭雁」,這是黨支部書記王少峰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在生活、工作中的座右銘。在呼市焦化、烏海煤焦化焦爐熱態施工中,項目部黨員要在爐內600-900℃的高溫烘烤的爐體上施工,完成爐頂裂縫密封、保護板灌漿、小爐頭重砌、爐頂面精整、扒火床等24道施工工序,每一項工序都需要黨員和職工們不能有絲毫馬虎,責任心不強就會在焦爐生產留下隱患,影響「長壽爐」的壽命,所以王少峰作為火車頭,總是提前與技術人員進行多次商討,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施工方案,對每一道施工環節考慮的周密再周密,精細再精細,並在上崗前,嚴格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制」,做到工序施工徹底合格後方能辦理下道工序交接。施工過程中,王少峰也是第一個爬上那滾燙的腳手架,在四周仔細檢查一番,直到確認安全後,才招呼黨員突擊隊和班組成員開始砌築,在他無微不至的關懷下,黨員衝鋒在前,幹勁十足。
「我不衝誰衝,我不帶頭誰帶頭」,爐窯黨支部具有40年黨齡的隊長梁昆生頂著酷熱斬釘截鐵地說,在老黨員的帶動下,12名黨員突破脹縫、灌漿質量難於把控等攔路虎,認真細緻砌築每一塊磚,一天下來,他們就像洗了「桑拿」一樣,汗水直往下淌,有時他們的臉都被烤爆皮了,但他們無所畏懼,一心想著工程質量、進度,天天都是持續工作10-20多個小時,中午顧不上吃飯,就在現場簡單吃盒飯,在他們的奮力拼搏下,呼焦1#、2#焦爐、烏海煤焦化1#、2#焦爐熱態施工都提前圓滿完成,優良的施工、優質的服務,使得每座焦爐都能很快出焦達產,業主給予高度讚揚。
烏海煤化工焦爐工程照
高手相遇,必有一搏。「與老外較真,要拿出冶金建設國家隊的風範和獨佔鰲頭的技術,按國際慣例施工,展現黨員風採。」提起德國專家,築爐人也曾打過幾回交道,老外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和不厭其煩的「一根筋」特點,至今記憶猶新,在山東焙燒爐工程施工初期,由於外國專家不了解中國設計規範,廠家生產耐火材料的公差與國際設計規範存在著差距,所以任憑黨員、職工怎麼精心砌築,經外國專家檢查,耐火磚與耐火磚的接縫處檢點合格率總是達不到國際設計要求,辛辛苦苦砌起的爐底保溫層只好拆了重砌,返工,這對於承擔多次焙燒爐施工,曾威震齊魯的築爐人來說無疑是一項新的、艱巨的挑戰。勇者為王,敗者為寇,築爐人並沒有被業主的「雞蛋裡挑骨頭」的質量苛求精神所壓倒,面對外方專家每天拿著 「6m長的靠尺和直徑10mm長1m的木桿」天天緊盯在現場進行高標準的質量檢測,面對在國內施工史上很難見到,只有國際水準才這樣檢測的高難度動作。黨支部書記、隊長拿出中冶人「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24小時徹夜不眠,白天組織黨員、職工學習國際標準,將國際規範條條上牆,在樣板間進行反覆砌築檢測,人人進行理論和實踐考試,合格後,立即掀起大會戰;晚上,黨員們則連軸轉,天天披星戴月趕工期,時刻做到圖紙上牆照圖施工,水平尺、線墜、捲尺「三不離身」的作業要求,黨員崔鳳鳴就是一個永不服輸的熱血男兒,為了證明築爐職工神手不差,他在施工中連夜苦戰,完成了200多塊重達600公斤的爐面塊砌築,創砌築實物量之最,受到外國專家的刮目相看,長了築爐人的志氣,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黨員和班組成員在齊魯初冬陰冷潮溼的環境中大幹30天,提前1天完成了焙燒爐砌築任務,業主感到十分驚喜,誇獎築爐公司有一支驍勇善戰的集體,並向築爐公司發來感謝信,將鮮紅的錦旗送到現場,看著這面鮮紅的錦旗,黨支部全體黨員充滿自豪感和榮譽感。
烏海煤化工焦爐工程照
「在冶金行業裡,電解槽施工工序如過火焰山,難上加難,險中更險」,爐窯黨支部黨員突擊隊成員之一,技術負責人段玉濤深有感觸地說。在包頭希望鋁業施工過程中,進入電解槽內襯扎固,是電解槽砌築工程的最後一道工序,施工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電解槽的質量和壽命,黨員職工必須將扎固料加熱到120—130℃範圍內進行操作。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5次輔料扎固,每層扎固輔料不得超過50—60mm厚,總厚度要控制在350mm左右,扎固時必須不能有一處漏扎,可謂「金」時間「精」尺度。由段玉濤負責質量管理,擔當現場檢查監督員,確保質量達優。在四十多天的扎固工作中,濃煙升騰、高溫烘烤、粉塵瀰漫、嗆人刺鼻,黨員們不畏艱險,每天堅守在施工現場,隨時進行糊料測溫,控制搗固槍頻率,採用精密測量儀器定時測量搗固層厚度,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為了搶奪工期,職工們在黨員的帶動下,以每天扎固一臺槽子的速度向前推進。炒料人員24小時吃住在施工現場進行炒料工作,每天按照料的加熱時間,從半夜12點開始加溫,保證扎料槍手上班時使用。而負責扎固的同志,則每天早上6點準時到達現場開始工作,中午顧不上吃飯,直到完成任務,又開始第二臺槽子扎固。此時黨員職工們嗓音沙啞,膚色黝黑。黨支部書記王少峰感嘆地說:「黨員們付出太多的艱辛與汗水了,這是黨支部同舟共濟同甘共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據統計,這次攻堅戰共計完成工程總實物量達13483噸,創下了項目有史以來的最好記錄,彰顯了最強黨支部的風採。
神華焦化工程照
百舸爭流千帆進,挺立潮頭再遠航。爐窯黨支部全體黨員用責任和忠誠、汗水和智慧譜寫著新一代建設者的新篇章,為美好中冶奉獻他們的光和熱。
2020年 235期·461篇
內容來源/中國二冶
在這裡
「美好中冶」 第1239期·3671篇與您相遇
做冶金建設國家隊
基本建設主力軍
新興產業領跑者
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
原標題:《使命擔當故事丨千錘百鍊打造高顏值「爐窯」品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