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3個標誌,說明你膝關節軟骨已退化,避免手術你要這麼做

2021-01-19 骨事匯

膝關節疼!膝關節痛!說起膝關節,說起關節軟骨,你真正了解嗎?

膝關節軟骨是什麼?

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構造最複雜,損傷機會最多的關節。

股骨—又稱為大腿骨,是人體最長的管狀骨,股骨下端與臏骨、脛骨構成膝關節,支撐全身體重。

脛骨—是小腿的兩塊長骨之一(另一長骨為腓骨),位於小腿內側。脛骨與股骨下端接觸面為脛骨平臺,是膝關節的重要負荷結構。

髕骨—俗稱膝蓋骨,是全身最大的一塊籽骨,能上、下、左、右移動,對膝關節起保護作用。

這幾塊骨頭之間連接部分有關節軟骨、少量滑液和韌帶,今天我們就聊聊膝關節軟骨的那些事。

PS:股骨與脛骨之間就是大名鼎鼎的半月板呦!

膝關節軟骨有什麼用?

正常的膝關節表面有一層透明軟骨,光滑,呈淺黃色,最重要的是,它能緩衝相連骨在走、跳及其它運動時的震動和衝擊,保護骨頭避免磨損,緩解關節的壓力,一般來說,軟骨越厚,關節壽命越長。

您可以想想,如果關節軟骨退化了?骨頭與骨頭之間緩衝帶變形,甚至消失,繼而產生骨質增生,增生的骨質會進一步刺激到周圍組織或神經……後果嚴重!

退化的標誌

關節軟骨退化與年齡直接有關。40歲以上,大多數人的膝關節軟骨都會有一定的萎縮與退化。為了不走到關節置換那一步,快來看看膝關節軟骨退化時都有哪些信號!

彈響

膝關節彈響提示膝關節內部結構或關節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有的彈響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有的則是病理性的。正常彈響沒有疼痛不適感,反而會感到輕鬆,無需處理。當出現半月板損傷或髕骨軟化症時,整個軟骨不再平整貼合,骨頭與骨頭甚至可以直接發生碰撞,發出聲音。

疼痛

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常年負重受損,軟骨逐漸毛糙,周圍韌帶鬆弛,關節發生不穩定。可導致病變相應部位骨質增生,刺激軟骨下相應神經末梢,出現疼痛。

腫脹與活動受限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長年累月的傷害與負重會導致關節滑膜受損,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症,滑膜發生增厚,整個關節出現腫脹,影響關節正常活動。

治療

膝關節軟骨退化是不可逆的,預防要高於治療,為避免只能手術的的結局,在軟骨退化的早期,你要做到:

運動適量

a:避免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減少上下樓梯,避免爬山。運動太多會出現關節使用過度,軟骨受磨損程度加深,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導致骨質增生。

b:運動太少當然也不行。關節適當的運動,可促進軟骨的新陳代謝,減緩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滑膜炎。建議多選擇遊泳、騎自行車等膝關節負重較少的運動。

減重

體重過重是關節骨質增生、軟骨退化、膝關節受損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導致關節軟骨受壓不均勻,繼而發生炎症。減輕自身重量,可以直接有效的減少關節負重,減輕關節壓力,而且,瘦一點對心腦血管也好。

治療

a:症狀輕微。臥床休息,飲食清淡。

b:症狀明顯。可口服非甾體消炎藥、營養軟骨藥物(如氨基葡萄囊膠囊)或注射玻璃酸鈉。

相關焦點

  • 膝關節軟骨退化能恢復嗎?怎樣才能避免膝關節軟骨老化?
    膝關節軟骨退化能恢復嗎?怎樣才能避免膝關節軟骨老化? 膝關節軟骨退化的標誌 1、彈響: 膝關節彈響提示膝關節內部結構或關節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
  • 中老年人膝關節老化、退化是怎麼回事?膝關節軟骨退化怎麼辦?
    中老年人膝關節老化、退化是怎麼回事?膝關節軟骨退化怎麼辦? 人老腿先老,絕不是一句空話,膝關節承受全身重量,最容易受到損傷,據統計: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過關節炎。
  • 如何減緩膝關節退化速度?這幾點你必須清楚……
    膝關節退化症狀 無論你年齡多大, 都要知道關節退化時,基本累及膝關節周圍所有結構,可表現為關節軟骨磨損脫落 田徑運動員、喜愛登山徒步的人、體重過重的人,膝關節的負擔都會更重,也就會加速其磨損老化。經常蹲、跪、坐矮板凳的人,也會出現膝關節提前老化的情況。 這是因為我們在做不同運動時,這關節所受的力也是截然不同的,經常做使膝關節負擔加重的運動,就會加速它的磨損。
  • 膝關節過早退化出現問題?保護膝關節你應該注重這些
    正常膝關節的壽命在60~70年,而黃金期只有15年左右,如果膝關節過早退化,就會出現疼痛。要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膝關節的情況,並及時保護。 每個年齡段,膝關節的狀況是怎麼樣的?50~60歲:膝關節開始會感覺到疼痛,主要是因為髕骨軟骨出現老化,軟骨被磨損,應該減少劇烈運動,避免膝關節過度損傷,必要時應該減少膝關節的承受力。
  • 長期爬山導致膝關節退化,3個護膝工作不得不做
    一朋友從初中起就熱愛登山徒步,夢想是有一天要等到喜馬拉雅山最高處,算算也有十幾年了,爬過的山無數,只要有時間都會參加相關的活動,說實在的很羨慕他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但其實他對此也有煩惱,長期登山徒步,讓他的膝關節已經出現了磨損了,有點擔心膝關節會過早退化。
  • 膝關節退行性變是45歲後的一道坎,如何才能避免膝關節退化性變?
    一旦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意味著膝蓋要「退休」了,腿腳會因此變得不好,那麼我們正常的行動會受到限制,將會給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為了45歲後的生活質量,我們應該提高預防這個問題,以免它的出現。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夠預防它,不讓膝蓋提前「退休」呢?首先,大家可以先做個判斷,看看自己的膝關節有沒有退化?如何判斷呢?
  • 老年人膝關節退化疼痛怎麼辦呢_老年人膝關節老化疼痛怎麼辦
    基本上每個老人都會遇上這個問題,俗話說「人老腿先老」,就是說膝關節的問題,出現老化後,會常常感覺到疼痛,或是紅腫,其實除了衰老的緣故,還有一定誘因,就是運動。 我們一直鼓勵老年人要多運動,但是老年人的骨骼本就已經退化,若是還過度的運動,對關節的損害是比較大。運動是良醫,但是運動也會帶來一些損傷。
  • 膝關節退化是運動造成的?
    上面右圖是正常的膝關節,可以看到骨頭與骨頭之間有充足的空間,這層空間由軟骨所佔據。而左圖的膝關節內側的空間明顯變窄了,這意味著軟骨的厚度降低。換成人來說,就是儘量不要運動,什麼深蹲、跑步、爬山,只要會讓膝蓋承重的動作最好都避免。 可以直接了告訴各位,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如果上述的「機械觀點」為真,所有運動的人膝蓋應該都會提早退化,但這個推論早已被科學否定。 2017年「美國運動醫學」期刊報導了一篇統合性研究 ,分析累積至今的文獻,學者發現跑步者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機會,比不跑步者來得低。
  •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感到膝關節疼痛,上下樓、買菜、做家務、散步、上廁所等,都非常不方便。 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膝關節軟骨磨損、關節損傷引發了膝骨關節炎!
  • 膝蓋這3個地方疼,當心軟骨退化老得快!用1招熱敷活血止痛
    膝蓋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關節,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很多人卻容易出現膝關節疾病,本文中將由北京協和醫院骨科——林進主任醫師為大家普及膝關節相關的防護知識:一說到膝關節出問題,大部分人都會想到軟骨退化,但其實筋的問題可能比軟骨退化出現得更早。
  • 2個簡單動作測試膝關節是否退化,護膝要趁早!
    因為這樣的特殊結構,膝關節除了可以做彎曲、伸直運動之外還可以做適當的內外旋轉、內外翻運動。不過,因為膝關節這樣的靈活性,並且處於身體兩個很長的槓桿臂之間,同時還要承受身體較大的應力,所以膝關節很容易受傷。
  • 膝關節退化怎麼辦?還能運動嗎?正確的護膝方法很重要
    正常的膝關節表面有一層透明軟骨,光滑,呈淺黃色,最重要的是,它能緩衝相連骨在走、跳及其它運動時的震動和衝擊,保護骨頭避免磨損,緩解關節的壓力,一般來說,軟骨越厚,關節壽命越長。軟骨磨損越多,關節退化的程度也就越嚴重。
  • 這些加速膝蓋退化的情況,你中了幾個?
    膝蓋退化問題多半都會發生在原先膝蓋酸痛問題卻沒有妥善處理的人身上,而這一類酸痛的發生問題大多是因為膝蓋周圍軟組織(如肌肉、韌帶)支撐力不足而造成膝關節的軟骨直接承受壓力,加速膝關節的磨損率。3、長時間久坐人體雖然可以比作一架精密的儀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減少使用就可以延長它的壽命,尤其是對於關節部位來說。關節軟骨本身是「被動」的,因為缺乏血管,它需要靠周邊關節液以及軟骨下制養血管來提供養分,而這個過程,需要一種「壓力差」來轉化。
  • 什麼情況下要做膝關節置換術?到底要不要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經常會有患者諮詢,「我現在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要做膝關節置換手術了?「同時給我們一個膝關節的核磁片子(往往拍照的效果還不好,對於疾病診斷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先拋出我的觀點:決定手術不手術的原因由三部分組成: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患者主觀意願。單一的影像學檢查並不能作為是否手術的決定因素。患者在諮詢醫生時一定要儘量描述清楚自己的症狀表現。 那麼,究竟要不要進行手術呢?
  • 膝蓋疼痛要不要手術?膝關節置換你在擔心什麼?
    膝蓋疼痛要不要手術?膝關節置換你在擔心什麼? 對於廣大中老人而言,良好的膝關節屈曲度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必要,活動度達90°才能滿足正常下樓,活動度達105°可以獨自起坐矮板凳。因此僵硬的膝關節對患者日常生活極其不便,改善關節活動度對於提高膝關節僵硬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 60歲後,八成人軟骨磨得只剩一半!這些養護軟骨的知識要牢記
    可在幾個月前,她跳廣場舞時突然覺得膝蓋有點疼,後來出門買菜都有點走不動了,上臺階更是吃力,甚至要扶著欄杆側身走…… 家人見狀,趕緊送劉老太到醫院就診,結果發現膝關節炎,膝關節出現了較大的磨損,醫生說:再不注意,很可能就要置換膝關節了…… 好端端的劉老太,怎麼就發生骨關節炎了呢?
  • 那些加速膝關節退化的動作,很多人竟然天天做!
    ▲ 膝關節構造膝關節的表面有一層非常光滑的關節軟骨,當我們年輕時,即使經常上下樓、跑跳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就會逐漸出現磨損和剝脫▲ 經常蹲、跪、做不正確的運動,會加速膝關節磨損退化田徑運動員、喜愛登山徒步的人、體重過重的人,膝關節的負擔都會更重,也就會加速其磨損老化。
  • 膝關節退化怎麼辦?還能運動嗎?護膝、傷膝運動大公開
    膝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大量使用的關節,大家都知道膝關節退化主要是因為軟骨磨損。正常的膝關節表面有一層透明軟骨,光滑,呈淺黃色,最重要的是,它能緩衝相連骨在走、跳及其它運動時的震動和衝擊,保護骨頭避免磨損,緩解關節的壓力,一般來說,軟骨越厚,關節壽命越長。軟骨磨損越多,關節退化的程度也就越嚴重。
  • 那些正在悄悄加速膝關節退化的動作,很多人竟然天天做!
    可是自己明明才四、五十歲,膝關節怎麼就老化了?這就好比同時出廠的汽車,報廢的時間總會有早有晚。其中除了汽車質量本身的微細差別外,還和我們日常的使用習慣是否正確、保養是否得當息息相關。據統計,50歲的人有膝關節退化的比例大約佔30%,60歲比例激增到60%,到80歲就幾乎是百分之百了。
  • 膝關節軟骨損傷後怎樣能有所恢復,避免以後做關節置換?
    膝關節軟骨磨損之後,30歲之前,可能有部分恢復的可能性,35歲之後目前的醫學水平,基本上是希望渺茫,至於膝關節置換則不必擔心,軟骨的損傷,不是必然要做膝關節置換的!過度的醫療困擾現在老年人生活質量,有一個大的問題就是膝關節痛,有的醫院現在很草率,去醫院拍個X線,看到關節間隙變窄,就建議患者做關節置換,這就是在扯淡,真心是一種過度醫療,有不少人不必做這個手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