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英國人發明,但世界球王是中國人白巖松製造。
二十世紀,知名度最高的五個運動員,排名分先後:
第一名:貝利(足球)
第二名:阿里(拳擊)
第三名:歐文斯(田徑)
第四名:魯斯(棒球)
第五名:喬丹(籃球)
排名分先後的原因,是運動本身的熱度、收視率等等。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因此,貝利是體壇名氣最大的人。
1999年-2000年,世紀之交,國際足聯準備評選史上最優秀的球員,授予「世紀球員」獎項。
第一輪:國際體育記者協會投票
國際體育記者協會(AIPS)是國際體育領域唯一權威的組織(這裡說的是體育,不是足球),於1924年成立,國際體壇年度最佳獎項全部由國際體育記者協會成員投票產生。
比如,2019年最佳男運動員是梅西(足球),2017年最佳男運動員則是費德勒(網球)。
1999年,國際體育記者協會一人一票,評選本世紀最優秀的球員,排名結果是:貝肯鮑爾,貝利,普斯卡什,查爾頓。
足球領域,比名氣和地位,貝利當屬第一。但是比實力,貝肯鮑爾被公認為第一。因為他精通足球領域的一切,進攻防守組織全精通,射門傳球頭球全精通,史上僅此一人。
貝利只服兩個人,一是貝肯鮑爾,二是穆勒。1974年世界盃,貝利現場接受採訪時親口說:穆勒比我更優秀。
第二輪:國際足聯官方投票
2000年,國際足聯各國足球名宿一人一票,排名結果是:貝利,貝肯鮑爾,克魯伊夫,普拉蒂尼。
當時網絡剛開始興起,有人提議搞個網絡投票,於是,國際足聯同意了,開始試水網絡投票,多天的投票結果依然是貝利第一,貝肯鮑爾第二。
但是,白巖松的出現,成為了鬧劇的開始。
當時白巖松頂著「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頭銜,在央視公開發表言論:貝利是偽君子,真小人,馬拉度納就是足球(實際上,這句話是病句,應該在足球後面再加一個詞)。
白巖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是阿根廷球迷,多次利用央視的強大號召力,發動球迷使用網絡,為馬拉度納投票。
最終,馬拉度納在網絡投票板塊反超貝利,成為第一。
於是白巖松說:貝利是官方的第一,但事實證明,馬拉度納才是球迷心目中的第一。
然後,白巖松擅自將國際足聯「世紀球員」稱號改為「球王」,表示:貝利是官方球王,馬拉度納是老百姓的球王。
馬拉度納莫名其妙的上位,引發各國足球名宿強烈不滿,認為網絡投票系統不成熟,容易刷票舞弊。
事後對投票IP進行統計,證實了這一點:馬拉度納總共收到27萬票,其中24萬票來自中國。
然後,國際足聯官方宣布這次網絡舞弊結果無效,撤掉了網絡投票的結果。
第三輪:國際足聯百年慶典
2004年,國際足聯成立100周年慶典,宣布三大獎項:
世紀球員:貝利和貝肯鮑爾共同獲得(並列,不分先後)。
世紀射手:穆勒(德國)
世紀門將:班克斯(英國)(實際上雅辛更優秀,但國際足聯要求入選者必須拿過世界盃冠軍,所以選了班克斯)
白巖松再次通過央視公開表示,馬拉度納才是唯一的球王。
之後白巖松多次表示自己是阿根廷球迷,經常表示C羅不行,梅西才是球王。
原因只有一個:C羅不是阿根廷人。
設想,如果馬拉度納和白巖松都在籃球領域,喬丹就會被說成偽君子,真小人。因為喬丹不是阿根廷人。
於是,從2000年開始,中國有了貝利和馬拉度納的球王之爭,但國際足壇並不認可馬拉度納,更不認可「球王」稱號,官方認可的稱號是「世紀球員」。
實際上,在白巖松鬧劇之前,很少有人認為馬拉度納的歷史地位高於克魯伊夫和普拉蒂尼,連馬拉度納自己也親口承認,自己不如舒斯特爾。
可以說,在世紀之交,白巖松一己之力,把馬拉度納捧上神壇,改變了馬拉度納的人生軌跡,也改變了一代中國人的價值觀:
一是個人英雄主義。
二是一定要在阿根廷人裡面找出個球王。
然後形成了一套無敵的邏輯:球王一個人扛著一支球隊前進,球王一個人擊敗所有的強敵,贏球是球王的功勞,輸球是隊友的過錯。
其實阿根廷人未必這樣想,但在中國,已經形成了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