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東線戰場就是蘇德戰場,要說這場戰爭的殘酷性,真可以說前無古人
參戰人數之巨,死亡人數之多令人不寒而慄。
蘇德戰爭(蘇聯稱之為「偉大的衛國戰爭」)
從1941年6月22日開始,到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結束。
納粹德國動員總兵力:1420萬(兵力最多時780萬)
蘇聯動員總兵力:3460萬(兵力最多時1280萬)
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蘇聯軍隊死亡人數達到了900萬人,受傷1500萬人,而蘇聯普通民眾因為戰爭原因死亡人數也達到了恐怖的1700萬人, 軍民死亡人數達到2600萬人,佔蘇聯總人口的1/7。
如果按照當時蘇聯總人口1.9億,中青年成年男子數量大約不到6000萬,而軍隊傷亡就達到了2400萬,可見當時蘇聯的男人可以說為了保家衛國幾乎是流幹了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出生的蘇聯男人,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剛好18歲,到1945年戰爭結束的時候,這一年出生的蘇聯男人80%死於這場戰爭。
有一個悲傷的真實故事,一個蘇聯士兵由於受傷退役回到家鄉,他突然發現,當時他上學時所在的班級的同班男同學,已經全部為國捐軀了,一個都沒有活著回來。
德國的傷亡也是史無前例的,德國是多線作戰,由於國家較小,戰爭潛力更是被徹底榨乾,在北歐的森林中,在北非的沙漠,在法國平原,在巴爾幹半島,甚至在大西洋的海底,都留下了無數德國士兵的屍體,但這些都不算什麼,在東線的蘇德戰場,才是德軍真正的墳墓。
整個二戰期間,德軍總損失達到1300萬人,光在蘇德戰場就損失了1000萬人,德軍死亡、失蹤將近500萬,其中死於蘇德戰場的約430萬。可以說德國80%的軍隊都是蘇聯消滅的,為此蘇聯也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有個段子描述的就是這個事,有人說蘇聯在戰場上消滅了80%的德軍,而英美在電影裡消滅了80%的德軍,最後英美獲得的偉大的勝利,而蘇聯卻消失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只是列出死亡數據,可能大家還不覺得有什麼,大家耳熟能詳的諾曼第登陸,被英美大肆宣傳下,成了二戰能夠勝利最重要的轉折點,殊不知,諾班底登陸盟軍近300萬人,面對已是強弩之末的130萬德軍,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人,而死亡人數在這個水平的戰役,在東線的蘇德戰場,簡直是家常便飯。
在蘇德戰爭過程中,蘇軍光戰死數萬的戰役就打了好幾十個,戰死數十萬的戰役也很常見。
在1941年的基輔防禦戰中,蘇聯紅軍就陣亡失蹤就超過了60萬人。
1942年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蘇軍陣亡48萬,負傷64萬.
1943年夏的庫爾斯克戰役,蘇軍陣亡68萬,失蹤11.5萬人,負傷183萬。
在反攻德國的道路上,蘇軍幾乎平均每天留下2500具士兵的屍體。
解放波蘭,蘇軍陣亡60萬人。
解放匈牙利,蘇軍陣亡14萬。
攻克柏林戰役,蘇軍已經具有絕對優勢,由於德軍的瘋狂阻擊,仍然付出了陣亡8.1萬人、負傷28萬人的代價。
結語
戰爭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們千萬不要再重蹈覆轍。
願和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