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秋入冬,天氣轉冷。換季是感冒的高發時節,也是各種慢性病容易冒頭的時候。如何守護好自己的健康呢?尤其今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讓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一個好身體的重要性。
本書單為您帶來一系列關於健康養護的書籍,關於飲食,關於運動,關於睡眠,此外還有一些養生的小技巧小方法。願您在這個冬天遠離病痛,身心健康。
01
每個節氣都是一個養生的節點,隨著二十四節氣來調整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作者根據每個節氣的養生重點,搭配相應的飲方和食方。這些方法來源於作者家族百年來堅持順時而食的實踐經驗,結合現代人群體質精心配製。
如果您這一年都只顧著奔波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犒勞自己,那麼一定要抓住立冬和冬至這兩個節氣,好好吃上一頓羊肉,給身體補一補。不論是羊肉湯鍋還是羊肉餃子,都是滋補又容易消化的吃法。
不過呢,不管怎麼吃羊肉,一定一定要記得加胡椒。有人覺得,胡椒屬於熱性的食材,吃了會上火。其實不然,吃羊肉不放胡椒反而更容易上火。從立冬開始,大家就可以在做菜的時候,加一點點胡椒,可以起到補腎、暖胃的功效。
有一種說法是「冬天的蘿蔔賽人參」,其實,在病毒活躍的驚蟄時節,生吃帶皮兒的蘿蔔能抗呼吸道病毒。植物的皮和肉一定是相互制衡的,彼此有互補的地方,就像雪梨的皮能夠制衡雪梨的寒性一樣,蘿蔔肉和蘿蔔皮也能相互制衡。
蘿蔔肉能生津止渴,但是吃多了會讓人水腫,尤其是早上,眼瞼部位會像被人揍了一拳。但蘿蔔皮就能幫助我們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消除水腫,是不是很神奇呀。
……
02
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都不一樣,不論中醫西醫都會有自己擅長的用藥和側重,懶兔子編寫了這本家庭常見病用藥指南,希望我們在生病之初首先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然後儘可能地降低用藥的誤差。讓我們都成為自己最好的家庭醫生,大病化小,小病化了,遠離病痛,防治未病。
要治病,得先搞明白生病的原因。
大部分人一旦開始有了鼻塞、頭痛、打噴嚏、流鼻涕、全身不舒服等症狀,就會覺得自己肯定是因為著涼才得感冒的。實際上,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感冒是因為觸冒了風邪。不論是風寒感冒還風熱感冒,重要的不是寒和熱,而是風邪。
中醫裡有一個概念,叫做衛氣,它來源於脾胃,平常能夠保護身體、和外邪鬥爭。一旦氣候突變、冷熱失常,或者生活作息不規律、過度疲勞,身體虛弱,就位導致衛氣虛弱,抵抗力差。而生病時產生的種種不適,實際上,是外邪和體內正氣打架產生的結果。所以感冒後發燒不見得就是壞事兒。現代醫學也強調,這是身體自主防禦能力提高的一種手段。
感冒後鼻塞流涕,實際上也是肺部努力排出寒氣的表現,要是貿然用藥止住鼻涕,就相當於堵住了身體排邪的通道。所以,要想正確治療感冒,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驅邪外出!
但感冒藥可不能亂吃,如果您是風寒感冒,要用辛散溫熱的藥,把寒邪給趕出去。首先推薦的是風寒感冒顆粒,不僅能夠治療因寒而起的發熱、流涕、身體酸痛,還能治療咳嗽。
在普通的風寒感冒症狀之外,如果您還有明顯的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可以服用感冒疏風片,它的配方比風寒感冒顆粒多了谷芽、生薑和大棗,能健補脾胃。頭痛和鼻塞狀況嚴重的朋友們可以服用川穹茶調丸,咳嗽痰多、甚至胸口悶痛的話更適合參蘇片。如果是風熱感冒,就需要用味性辛涼的藥物來發散風熱了。著名的銀翹解毒片和桑菊感冒片都是首選。
……
03
只要堅持每天施行,你的睡眠質量將在7周內獲得飛躍式改善,實現最大限度的身心修復,提高生活效率,讓你自信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一天24小時,我們的生物鐘每分每秒都在調整身體,包括睡眠和飲食、激素分泌、體溫、靈敏度、情緒和消化,這就是晝夜節律。
舉個例子,褪黑素是幫助我們睡眠的一種激素,在黑暗中待上足夠長的時間,身體就會分泌褪黑素,幫助入睡。如果我們的作息非常規律,早晨按時起床,晚上褪黑素準時上崗,自然而然就會想睡覺。凌晨兩到三點進入一個高效的睡眠階段,三到四點體溫最低,接著人體停止分泌褪黑素,因為天漸漸亮了。這時候血清素開始分泌,這是一種刺激情緒的神經傳遞素,它把你叫醒,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現代社會,褪黑素多了一個殺手,那就是電腦、手機屏幕上發出的藍光。藍光並不有害,日光中也充滿藍光。但天黑之後,如果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的藍光,相當於你騙了你的褪黑素,讓它誤以為還在白天,它不出來,自然影響你的睡眠。晝夜節律主要靠日光調節,日光是地球自轉決定的。所以別妄想對抗晝夜節律,它是上萬年進化的產物。
我們評價一個人睡得怎麼樣,往往看睡眠的時長。睡夠8小時,很好了;只睡4小時,白天肯定會困。但是單看時長還不夠,還要看睡眠周期。一整晚的睡眠,並不是從入睡到醒來維持一個狀態,睡眠有周期,在4到5個階段之間往復循環。
第一個階段,就是打瞌睡,似睡似醒,朦朦朧朧,別人說句話、打了個咳嗽,都可能把我們驚醒。第二個階段是淺睡眠,心率和體溫漸漸下降。如果這時候有人大聲喊我們的名字,或者一位母親聽見孩子的哭喊,仍然會被驚醒。
第三個階段是深睡眠,在這個階段,別人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你叫醒,或者搖醒。如果你在這個階段不幸被弄醒了,往往暈頭轉向,頭昏腦脹,非常不爽。
我們的身體在深睡眠階段分泌人體生長激素,小孩子長身體,成年人也能促進新細胞的生長,恢復活力。深睡眠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只有淺睡眠沒有深睡眠,再長的睡眠時間也無法彌補這個落差。最後一個階段是快速眼動睡眠,我們做的大多數夢就發生在這個階段,據說快速眼動睡眠有利於腦力發育。快速眼動睡眠結束之後,我們會醒過來,但通常我們不會記得自己曾經醒過來,然後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再來一遍。
在理想狀態下,我們在淺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之間循環往復。清晨醒來,就會感到自己美美地睡了一覺,神清氣爽。
……
04
本書主要針對13種女性常見病症(水腫、便秘、痛經、偏頭疼、不孕等),分享「耳穴療法」的基礎知識和按摩手法,幫助女性讀者快速且輕鬆地消除各種不適症狀。
捏耳朵對身體好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捏耳朵治病」這件事可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呢!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就記載了刺激耳朵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法國醫生進行了大規模的臨床實驗,證實「耳朵上分布著對應到全身的反射區」。
後來,耳穴療法在美國大受歡迎,人們開始用這個方法來減肥、美容、調整體態。還有,日本耳穴療法專家飯島敬一,有一種「神門療法」,就是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神門穴來緩解身體的各種不適。這個方法受到了許多人的好評,畢竟,只要坐在家裡捏捏耳朵,就能緩解腰酸背痛、失眠煩躁等各種毛病,如此簡單的方法自然是不能錯過。
神門穴位於耳輪下方一指節處,從字面意思來看,「神門」就是「神之門」,它是人體神經系統的總司令,經常刺激神門穴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好處。
首先,刺激神門穴有助於個人能力的發揮。這聽上去或許不可思議,但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刺激神門穴,可以讓大腦產生α波,α波是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梁,能幫助身體發揮出原本隱藏著的能力,這樣一來,人的專注力或記憶力都會比平時更強,靈感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在做事情的時候就能發揮出比平時更高的水平。
其次,刺激神門穴可以加快身體新陳代謝。許多減肥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隨著年齡漸長,減肥會越來越難,主要原因就是我們身體新陳代謝率下降了,體內應該排洩的東西排不出去,體重自然下不來。
刺激神門穴可以調動身體上的各個細胞,讓它們處在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這樣一來,你的運動和節食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瘦身速度也會比以往更快。
最後,刺激神門穴還可以緩解失眠、焦慮等現代人的「都市病」。在睡前捏一捏神門穴,會覺得整個身體都暖和了起來,睡眠質量也會變好,堅持一段時間,就會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比以往更好。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大大小小的病症也數不清,這些病雖然不至於讓我們生活徹底崩塌,但卻總讓人覺得焦躁,非常影響生活幸福感。刺激神門穴,就像是我們給電腦重啟一樣,你將全身的神經都「關機重啟」,在這個時間段裡,大腦不會思考任何事情,整個人就能得到很好的放鬆。
……
05
這本書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團隊的傾力之作,它主要的目的,是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醫學知識,而對於我們暫時還沒有心血管疾病困擾的人,更多的作用是科普宣傳,防微杜漸。
如今,我們越來越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睡夢中離世,經證實為心臟性猝死。
胸痛和心痛,應該算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了,主要感受是胸前偏左側的一片區域的刺痛、悶痛、壓榨樣的疼痛等。就像是有一塊石頭壓在心口,有時會伴有出汗、憋氣、呼吸不暢,時常出現在體力勞動之後。這是心肌缺血最常見的症狀。
如果出現胸痛,特別是左側胸痛,要首先考慮心臟病的可能。而如果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或者伴有面色發紫、蒼白,出冷汗,呼吸困難,要先考慮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臟病引起的胸痛還有一些特徵:胸痛可能會引起後背痛、脖子痛、左側牙痛和左肩膀疼痛;而心絞痛還會放射到右側肩膀痛,不過比較罕見。
如果我們或者身邊人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到安全的地方躺下或坐下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進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如果還有活動能力,每5分鐘在舌頭下含服硝酸甘油1粒,或者麝香保心丸2粒。
一般來說,在數分鐘內可以通過休息和藥物緩解的,是心絞痛發作,可以等病情穩定後,再去醫院進一步檢查。但如果超過15分鐘,使用藥物和休息也無法緩解的胸痛,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在確保患者安全的情況下,立刻呼叫120,馬上到醫院急診。
第二種突發情況是暈厥和昏迷,這裡重點介紹的是心源性昏厥。它的主要特點是突然發生,一般會造成嚴重摔傷,還伴有大小便失禁。發作之前,有可能出現胸悶、胸痛、心悸等症狀,而發作時面色青紫、抽筋,醒來一般沒有肢體活動異常。
心源性暈厥往往比較兇險,需要在現場快速評估病情、組織搶救,如果你身邊有人突然暈倒,請迅速清理現場,解開病人的衣服,保證病人的安全。同時,請大聲呼叫病人的名字,查看是否還有意識。觸摸患者頸部動脈的搏動,如果患者搏動仍在,可以在求救後觀察一段時間,如果沒有摸到搏動,在大聲呼救的同時,馬上啟動心肺復甦。
第三種需要注意的症狀是頭暈、眼前發黑。我們都知道,在很多情況下,人體都會感到頭暈或眼前發黑,比如劇烈運動後,貧血,或者吹了風、喝了酒。
但如果是遇到反覆發作的頭暈和眼前發黑,還同時站立不穩、跌倒,那就要首先數一下病人的脈搏次數,如果低於60次/分,說明多半是竇性心跳停止或者房室傳導阻滯導致。這時,要將病人放平休息,數脈搏,可以衝咖啡、濃茶給病人喝,並且及時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
如果還伴有肢體顫抖和摸不到脈搏,很有可能是嚴重的心臟病,比如心肌梗死引發的惡性心律失常,此時要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用自動除顫儀及時除顫。
……
06
作者作為眼科醫師,總結了多年來的行醫經驗。以年齡層作為章節區分,分為幼兒篇、學童篇、成人篇、老年銀髮族篇以及熱門篇、開發篇等幾個部分。讓大眾明白眼疾的治療過程及意義,輕鬆了解自己可能會有的眼疾問題,進一步有效地保健眼睛。
有時候人們感到眼睛乾乾的,痒痒的,眼皮很重,常常想眨眼,又覺得看不清楚,所以會用手去揉眼睛,看能不能舒服一點。那到底什麼原因,讓眼睛這麼幹癢、不舒服呢?
我們都知道,淚水是由淚腺分泌的,但其實淚腺24小時都在分泌淚液,為的是保持眼睛溼潤,一旦由於某些原因造成淚液分泌不足,就容易產生乾眼症。乾眼症也並不是一滴淚都沒有,而是在某些刺激下會淚流不止,眼睛仿佛在沙漠和雨林兩種極端狀態裡不停變換,給患者造成極大困擾。這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眼睛的淚膜。
淚膜覆蓋在角膜和結膜之間,它的最外層是脂質層,主要起潤滑、防止淚水蒸發的功能。水液層在中間,是淚液的主要成分,功能是提供氧氣、進行殺菌、排除廢物。最內層是黏蛋白層,促進眼角膜表皮溼潤、使眼角膜具有親水性、同時黏附淚液。
這三層結構雖然很薄,但是非常重要,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眼角膜的正常功能,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乾眼症。
那麼平時我們要如何護理自己的乾眼睛呢?
如果醫生開了人工淚液的話,可以每2小時點一次,消炎藥水可以一天滴4次。另外每天至少熱敷眼睛一次,用乾淨的熱毛巾,敷在眼睛上促進淚腺周圍的血液循環,同時注意多休息,控制玩手機看電腦的時間,避免眼睛不適。
如果在乾燥的空調房工作的話,可以在辦公桌旁邊放一杯熱水,來增加室內的空氣溼度。
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多食用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蔬菜,比如胡蘿蔔、菠菜等,來促進自己的淚腺分泌功能。
……
07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吃肉,吃菜,吃水果,但是,我們到底有沒有吃對呢?是不是吃得健康呢?如果你並不確定,可以參考參考這本書。
2007年,一項針對中國人的研究表明,吃白米飯最多的人和吃白米飯最少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1.78倍。為什麼會這樣呢?問題就出在這個「白」字上。大米經過精白處理,去掉外面那層粗糙的皮之後,會變得容易消化,導致餐後血糖上漲得特別快。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來消耗掉這些血糖,身體就會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最終惹來糖尿病。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不吃白米飯,還能吃啥?喝粥嗎?吃饅頭嗎?還是麵包?實在不好意思,這些都不利於預防糖尿病。想要降低血糖反應,最好的選擇是,雜糧飯。比如說,紅豆、綠豆、芸豆、豌豆和蠶豆,血糖反應都很低,把它們和大米混合,做成紅豆飯、芸豆粥、八寶粥之類的,只要豆子能夠佔到一半的比例,餐後血糖反應就會大幅度降低。
還有,燕麥也是好東西,在大米裡摻雜一部分燕麥,還能夠增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另外,你還可以在吃飯技巧上下功夫,吃飯前,先吃半碗蔬菜,然後吃一口飯,再吃兩口蔬菜,一口豆製品,注意要細嚼慢咽。這樣吃的話,米飯就會被其它食物阻隔,餐後血糖反應也會慢下來。
有一類特別的肉食——內臟,很多人是又愛又怕。愛,因為它口感好,怕,是擔心它有毒。肝臟是解毒器官,身體的各種毒素都會送到肝臟那裡去處理。民間傳言「吃肝臟會中毒」,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如果動物本身患有疾病,或者它吃的飼料裡有很多重金屬,這些有毒的成分長期積累在肝臟裡,人吃了,確實有可能會中毒。不過,大型超市賣的肝臟,是通過動物檢驗檢疫的,只要煮熟了再吃,一般來說,是不會中毒的。
所以,吃內臟,並不需要那麼地小心翼翼。偶爾吃一點,對我們的身體是大有好處的。比如,補鐵。你知道內臟的顏色為什麼是深紅色的嗎?那是「血紅素」帶來的。血紅素的分子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給家裡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只要加一勺肝泥,就可以預防常見的缺鐵性貧血。除了補鐵,吃肝臟還對眼睛特別好。因為維生素A的含量特別高,可以防治夜盲症、乾眼症等眼部疾病。
……
08
中老年慢性病是可以控制、可以防禦的,並不需要太高深的醫學知識與昂貴的器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堅持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停止不良的生活習慣、調整好心理和身體的狀態,永遠都是預防疾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
新的一天從早晨開始。老年人大多有早起的習慣,早上空氣清新,很適合活動。只不過,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護理,「早起」這件小事也可能引發一種慢性病。具體來看,老年人早起要注意五件事。
一是緩慢起床。早上睡醒之後,最好等一等,不要突然坐起。因為老年人的腰椎間盤多有鬆弛,突然坐起來容易扭傷。而且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人,起床過程中的突然的體位變化,也存在著一定危險。早上睡醒睜眼之後,不妨賴一賴床,伸伸懶腰,等身體也被喚醒了再下床。
二是溫水洗臉。在夏天,冷水洗臉也許比較過癮。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冷水對面部的刺激比較強烈,除非有常年洗冷水澡的習慣,最好避免用冷水。洗臉水也不要過熱,用10到15度的溫水洗臉即可。
三是適量運動。很多老年人自認為「老當益壯」,喜歡做一些體力消耗特別大的運動,像是跳繩、踢毽子、「甩鐵鞭」等等。本書建議老年人千萬不可以逞能,清晨運動也可選擇散步、打太極拳、慢跑等方式,要注意別運動過量。那麼早晨運動到什麼程度合適呢?醫生建議,「有點心跳加快」、「有點呼吸加快」,出現這種情況時,就要慢下來,開始休息了。
知道了早晨的諸多注意事項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晚上的睡眠。首先,熬夜是「健康殺手」,不分年齡段,老年人更不應該熬夜。那麼老年人應該如何獲取高質量的睡眠呢?睡覺也是需要準備的,最好是10點半之前完成。因為睡眠分深睡眠、淺睡眠,只有深睡眠才能有效消除疲勞、恢復活力,而深睡眠的時間一般在半夜12點到凌晨4點之間。如果洗漱的時間過長睡得晚,很可能導致失眠的現象,影響休息。
很多老年人覺得自己「睡覺輕」,半夜一旦醒了,再想睡就難了。萬一失眠了怎麼辦呢?醫生建議,好的睡眠要從白天就開始準備。中老年人白天不要「宅」在家裡,在家也不要整天看電視,運動和鍛鍊是良好睡眠所必需的。如果老年人躺在床上20分鐘還是失眠,那也不要勉強躺著,更不要玩手機,應該起床找一個舒服的地方安靜地待上20分鐘,等困了再回到床上。
老年人的睡眠時間很重要,睡姿也是大有講究。我們平時的「仰臥睡姿」,到老年時期會變得「不科學」。因為老年人仰臥著睡覺時,舌頭可能會因為鬆軟而堵塞呼吸道,導致缺氧睡眠,而長期的缺氧睡眠會引發動脈硬化,增加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率,加重心腦血管方面的病情。
醫生建議,中老年人最好採取「右側臥」的方式睡眠,既能減輕「打呼嚕」,也能減輕心臟負擔,促進消化。「右側臥」就是睡覺時候右手臂壓在身下,左手放在身上的狀態。這時候雙腿也要自然彎曲,枕頭不要過低。
……
「小睡醒來後,花五分鐘的時間,讓自己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補充一下水分。並且,如果有可能的話,去沐浴一會陽光。小睡改善了你的情緒,提高了你的靈敏度,讓你的睡眠需求大幅下滑,這一切都能讓你受益,讓你以更佳狀態度過下午餘下的時間——甚至還包括晚上。」
—— 《睡眠革命》
掃碼進入山亭區圖書館數字閱讀平臺
通過首頁【主題書單】即可閱讀本期內容
萬千圖書 | 一網讀盡
來源:山亭區圖書館
【來源:山亭區圖書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