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不修道就在這一點!你能做到,就是功德無量(宣化上人)

2021-03-05 楞嚴咒專弘平臺

修道不修道就在這一點!

 宣化上人《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佛說,為什麼叫極樂呀?其國眾生:就是阿彌陀佛那國土,他那國裡頭的眾生,都是從蓮華化生的。無有眾苦:因為從蓮華化生,是清淨所生,不是欲愛所生;清淨所生,就是沒有男女這種欲愛,不是由這種淫慾心所生出的這個身體,所以他就無有眾苦。

我們為什麼會有眾苦呢?就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是由父精母血這一種汙濁東西所成就的。就因為這種汙濁東西,所以一天到晚就想這個汙濁的事情——男人多數就想女人,女人多數就想男人。一天到晚,吃飽了沒有事情做,把這個當第一件事情。


所以,男的到時候了也想結婚,女的到時候也想結婚;若不結婚,就覺得好像有一種大病沒有好一樣。這就是因為這個根本種子不淨,所以就有這種心念也不淨。因為你種子不淨,所以心念也就不淨;心念不淨,就發生種種的苦囉!為什麼有眾苦?就因為有這個!

現在為你們講經說法,無論講多少,無非是講這個。佛所說的經典,也是叫你們沒有染汙心,沒有淫慾心!

你若沒有淫慾心,就是清淨大海眾菩薩;你若有淫慾心,就是五濁惡世鬼眾生。所以,修道不修道就在這一點!你能清淨其心,你就是功德無量;你不能清淨其心,那就是罪過無量!

罪過,就是因為你心裡不清淨,而造的罪過。這是在你自性裡頭的因,結成你形相上的果,造出的罪惡。你若自性清淨了,你內裡邊自性清淨了,外邊就沒有惡業的果報了。

所以你學佛法,要是不懂真正的道理,學幾萬萬個大劫,你也不能脫出輪迴去。你要是明白真正佛法的要點了,「喔!就要自淨其意志啊!原來佛法說來說去,都是說的這個!」都是叫你自淨其意志,這你就是明白佛法了。

你明白佛法也就是開悟了;你開悟,也就是不再有這種不清淨的思想了。

明白了嗎?為什麼我們有眾苦?就因為我們這念慮不清淨。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眾苦?也就因為他念慮清淨了。

所以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沒有一切的苦,而受一切的樂,所以給它起個名字,就叫「極樂世界」。

【編注】恭錄自《佛說阿彌陀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相關焦點

  • 貪瞋痴障礙修道(宣化上人)
    貪瞋痴障礙修道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宣化上人我們人在這世界上的時間可是人人放不下,執東著西,覺得世界的一切是真諦,所以爭名奪利,勾心鬥角,在名利上徘徊,為名利盡做些違背良心的顛倒事。到後來的結果,為名者死在名上,為利者死在利上。一生你爭我奪,在名利上顛顛倒倒,究竟為什麼?因為不認識貪瞋痴是三毒。這三毒比毒藥還要毒十分。
  • 宣化上人: 金剛跏趺坐(雙盤),是修道最要緊的一種坐法!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禪宗溈仰宗第九代祖師。在美國創立了萬佛聖城,他是將佛教傳入西方世界的先驅者之。上人往生前,恆實法師曾問上人:師父,有很多人說你是阿彌陀佛再來、觀音菩薩再來、達摩祖師再來,到底師父是誰?上人就說,是古觀音。註:古觀音,就是正法明如來,亦即觀世音菩薩。    「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
  • 修道四十忌,做到你就是神仙!(非道教人士也應拜讀)
    修道者對於魔境是什麼,不太了解,所謂魔境,是指修道過程中的,種種障礙、因擾、誘惑、打擊等,也就是惡魔擾亂修道者的現象,其實凡是好事,多會有魔事阻力,能克服阻力完成好事,則當更美,無魔障則不能顯出修道之不易,亦無從鍛鍊修道心的堅定,可知修煉者最厭惡魔障。
  • 真正想要修道的人,你就要懂得《道德經》中的這句話,受益匪淺!
    後來我告訴他們,在許多修道的古書中,《道德經》就是一部讓人如何修道的經典。有人雖然知道,但是直言「看不懂」。也有的乾脆就不懂得,為什麼《道德經》是一部修道的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除了「無為」能與修道沾點邊之外,裡面的很多內容,都是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讓人修煉自身的智慧,用以平息外在的紛爭。
  • 44.修道人,如果能息滅這三種惡習,就能有所成就【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有了神通之後,再把所證得的法門來教化眾生,令眾生也得到這種了生脫死的捷徑——就是修行佛法。但是,這種了生脫死的法門不容易明白。佛要明白這種法門,在無量劫以來,不避眾苦,不怕萬難,修種種的苦行,來救眾生離苦得樂。【永離世間憍慢惑】:永遠離開世間所有的驕傲我慢迷惑等等。我們修道人,如果能息滅這三種惡習,就能有所成就。
  • 修道四門之功課
    但一般人往往得之易失之更易,大部分都因著形著象,盡看外表,所以雖在佛堂,誠心辦道幾年,但日久生厭,以為修道亦沒有什麼新奇,因此無形之中自行淘汱了。古人云:「天福憨人得」,修道能裝傻,方能佔莫大的便宜;若是巧辯、多心者,最易吃虧。因修天道,原在於真功實善,不在於外表虛名;在於實至名歸,不在於浮靡清談。
  • 【原創文章】修道,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戰爭
    真武祖師在武當山修煉42年,這是後來。之前也灰過心、下過山,後來,因為其師父玉清聖祖紫元君以鐵杵磨針點化才復上山,方證得真武之位。祖師上山時,還曾折梅枝,寄於榔樹上,立志要成道。在途中,是有往復猶豫的。梅榔樹能否成活,也是未確定的。是祖師最後的志氣和誠心,使得梅榔開花結實,出現奇蹟。  真武祖師從十五歲修道,一路上,都是很苦很苦的。阻礙也很大。
  • 修道是難得的福報!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
    天地神其機,使人不知,則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則亦曰自然。自然之妙,雖妙於知,而所以妙,則自乎不知。然於道則未始有以愚之濁之。」這裡就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和成長,受四周環境之影響,也就是所謂的風土。這是說的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有的地方自然環境好,所以人民多長壽。還有就是星宿之氣的影響,也叫天命。
  • 初禪離生喜樂地(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                          初禪離生喜樂地你能到初禪天的境界,你的脈就停止了。
  • 宣化上人講述: 摧殄一切諸魔的力量
    摧殄一切諸魔的力量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一切的魔力是什麼魔力?修道的人,財關沒有打破,等你到升天的時候,這個天魔就現出很多的財寶,令你生出一種貪心,於是就投到魔王的眷屬裡邊去了,做了魔子、魔孫、魔民,魔王的老百姓,天天做魔事。為什麼?就因為你財關沒破,放不下錢!
  • 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就很重(宣化上人)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九日 開示宣化上人萬佛城是聖人修道之處,所以魔王要來擾亂修道人的清淨心。魔王想戰勝聖人,獨霸一方,所以處處找麻煩,令聖人投降,俯首稱臣。各位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絕不能豎白旗,一定要奮鬥到底,最後的勝利終是屬於我們的。所謂「要成佛必受魔,要學好冤孽找。」
  • 看看你是不是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
    道教是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教派,對於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發生過深刻的影響,現如今信仰道教的人很多,不過他們只懂得燒香拜神,以求福報。只能說這類人信道未必會修道,真正修道之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難,也堅持一心向道。事實上修道之路並不簡單,不是隨隨便便每個人都能成功地,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必然都有與眾不同之處.
  •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
    天地神其機,使人不知,則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則亦曰自然。自然之妙,雖妙於知,而所以妙,則自乎不知。然於道則未始有以愚之濁之。」這裡就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和成長,受四周環境之影響,也就是所謂的風土。這是說的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有的地方自然環境好,所以人民多長壽。還有就是星宿之氣的影響,也叫天命。
  • 有一個特別的咒,能教人不起瞋恨心(宣化上人)
    所以人若能沒有脾氣,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快樂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這一點,以為隨隨便便發脾氣,就對事情有幫助。實際上,什麼好事,你一發脾氣,也會壞了。所以我們最要緊的是沒有脾氣,沒有煩惱。」就因為它不剛強,是柔和的,所以不會掉。學佛法的人要有耐心,有人罵我們,我們要拿他當唱歌聽,或當他們給我們講另一種語言。因為我不罵人,所以旁人罵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罵我們,那是給我們上肥料,令你這塊地所長的一切能茂盛一點。
  • 隱仙派陳師海:憑什麼修道
    成仙成佛,登聖登真,確實太不容易了。最近,不止一人對我說,要從我學道修道。我只是毫不留情面的潑去冷冰冰的涼水:「修道?你憑什麼資格說這話?」 對於修道,許多人想得過於浪漫了。名山洞府、松前月下、鶴影翩翩、清風縷縷,晨鐘暮鼓、雲煙光霞。又或:立如古柏虯枝、靜若寒潭朗月、動似行雲流水,臥如老龍深眠、遊則騎日攬月。
  • 你知道修道就是修緣嗎?
    道在"入",而不在於"修"……修道者無"道"。"入道者" 連"道"之相亦"無"矣!道緣環境,即行持。明師僅是"點悟"。是故,對於行者來說,上乘且對機的"道緣環境"更重要。明師"的唯一功行就是:營造並引導你進入"道緣體系"。我們勉強叫它先"歸隊",而後再入"聖人流"……若你靜定之之種種"境相"時有發生,是因為你的"精元"之氣,不知如何"內化"所致,且形成了"惡循環",自己不可控。
  • 修道要義講記(珍藏)
    修道、修心、行道、行德修道要明白『德、威、忍、恕』四字擺平,不可偏差,做人做事用德待人,威是尊嚴,用威服人,能忍則氣和,能寬恕則心平,不可小不忍則亂大謀。做人更要明白仁義倫理道德,上天方能憐憫。修道先修身,修者修持靜坐積功養德,養者養神,養氣、養性。生氣傷肝,愁悶傷腦,仇恨傷心,煩欲傷精敗腎,貪食傷胃敗血,貪味傷肺敗氣,多思傷神傷膽。
  • 修道天書《天道奧義》
    人與道同體,道是善的,是故,人性也是善的。人與道同能,道所能的,人也可能做到。由於以上的三同,所以人與道,能合而為一,既合而為一,則道與人,本無距離,故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者非道也。」道與人之間,有一個境界,所謂境界者,就是另外一種生活。譬如︰天與地之間,當然有境界,聖人與常人不同,善人與惡人不同,其生活不同,則其境界也不同。
  • 修道要及時
    但是我也是有計劃的,我打算等到 50 歲時,小孩可以接棒顧店或是乾脆退休,把店鋪收起來不做,到時候就可以全心全意地修道、吃素和參班。」雖然經過點傳師好幾次的成全,每次都提醒他人生無常,而且既然知道修道很好,更要及時修,但是他總是以沒時間為理由,一定要等到50歲才要開始修道。點傳師只好叮嚀他說:「你自己發的願,希望到時候要履行諾言。」
  • 徵文選刊|修道之人應具備「七心」
    倘若離開了信心去談論修道,那將是鏡花水月、白日做夢。三、 修行人要有恆心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修道不難,重在恆心。有心者,總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正如《太上玄門晚壇功課經》中所述「一入大乘路,孰計年劫多」。